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2020-12-26 環球軍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調查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這是這款飽受詬病的水面戰艦遇到的最新問題。報導稱,美國海軍人員目前正在對瀕海戰鬥艦複雜的聯合傳動裝置進行研究分析,以查明其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並導致最近兩艘瀕海戰鬥艦在海上發生一系列動力故障。

「任務與目標」網站援引「防務新聞」的報導稱,在去年10月,「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的聯合傳動裝置出現問題,使得該艦被迫返港。在最近幾個月,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告訴「防務新聞」:「美國海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支聯合團隊以及該設備的製造商RENK AG公司正在對這一缺陷進行分析。」

根據美國海軍2021財年的預算請求,目前美國海軍艦隊中有10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在役。另有7艘正在建造中。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機構的一份報告,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成本約為5.2億美元。而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動力故障和成本超支等問題,削弱了人們對於這款曾經被設想為相對廉價、具有先進的模塊化設計的水面戰艦的信心。

五角大樓作戰與測試評估辦公室在2018年對瀕海戰鬥艦的審查結果顯示,這款戰艦的作戰系統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其關鍵系統明顯缺乏冗餘。該辦公室在報告中稱:「在高強度的戰鬥中,兩種瀕海戰鬥艦(『自由』級與『獨立』級)都無法生存。」此外,五角大樓在今年1月發布的最新評估報告中確認,美國海軍的兩款瀕海戰鬥艦在面對反艦飛彈時都是容易遭受攻擊的對象,嚴重缺乏關鍵的防禦能力。

但儘管存在這些缺陷,根據最新的審查結果,美國海軍沒有測試這些戰鬥系統,也沒有計劃對瀕海戰鬥艦進行進一步的作戰測試。美國海軍實際上「已經接受了他們在還沒有進行戰鬥系統作戰測試的情況下繼續作戰的風險」。

美國海軍的預算文件顯示,考慮到瀕海戰鬥艦持續存在的戰場生存能力的問題,美國海軍要在本財政年度「不顧一切」地將前4艘「能力較弱」的瀕海戰鬥艦退役。美國海軍解釋稱:「這些艦艇是測試訓練和訓練資產,並在研究操作概念、部署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報導稱,多年來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已經「贏得」了「小破船」的名聲。「防務新聞」的報導表明,美國海軍官員和理髮這門對這款戰艦的實際能力的信心只會進一步崩潰。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動力系統的問題可能會給瀕海戰鬥艦帶來一個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相關焦點

  • 美媒:5億美元打造「漂浮垃圾堆」?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承認,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對現役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缺陷進行調查。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據悉,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在5億美元左右,卻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
  • 美瀕海戰鬥艦被稱「浮動垃圾堆」,故障根源無法修復,或徹底放棄
    本來美國海軍對這種3500噸級的新概念護衛艦基於厚望,期望能發揮出吃水淺航速高的性能優勢,利用模塊化設計和先進武器實施近海作戰,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或許永遠也無法實現了。近日美國媒體防務新聞報導,「自由」級此前發生的一系列機械故障的根源在於變速箱的重大設計缺陷,可能導致美國海軍對已建成的10艘「自由」級進行昂貴大修。
  • 慘痛教訓,5億戰艦成垃圾堆?美追悔莫及,軍方震怒:徹查到底
    圖為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 最近美國海軍戰艦又出大問題了,造價5億的戰艦竟然成為垃圾堆?對此美國海軍已經追悔莫及,原來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嚴重影響了這款戰艦的任務能力,這個慘痛的教訓也讓軍方震怒,要求徹查到底,目前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的根源,那麼這款造價高達5億的戰艦到底是怎麼了?
  • 瀕海戰艦使用曝高風險,美國海軍官員幾近絕望
    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就比較重視美國的國防以及軍事力量。
  • 美海軍又接收一艘瀕海戰鬥艦 現役艦艇總數達300艘
    原標題:美國海軍又接收一艘瀕海戰鬥艦 現役艦艇總數達300艘 據「美國海軍」官網6月26日報導,美國當天在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奧斯塔美國分公司造船廠接收了新一艘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是美海軍裝備的第22艘瀕海戰鬥艦。
  • 美軍「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
    美國海上拋錨瀕海戰鬥艦重返大洋 美軍強調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此前在海上發生動力故障被拖回港口的「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美軍在聲明中強調,這艘軍艦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的。據美國《海軍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第二艦隊此前證實,其「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在本月早些時候出現動力故障拋錨,隨後被拖回了港口。但這艘瀕海戰鬥艦在本周二重返大洋,依靠自身動力返回了位於佛羅裡達州梅波特的母港。
  • 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戰略失誤損失不小,別怕,找印度接盤吧
    美國曾經非常期待的上馬了新一代戰艦--瀕海戰鬥艦,可惜是事實證明,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海軍的「由海到陸」戰略屬於失誤,由此造成的損失不小,瀕海戰鬥艦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產品,以至於美國海軍重新上馬研發新一代戰艦,同時對瀕海戰鬥艦的處理也成了一個大問題,有消息稱美國海軍打算馬上退役的最早服役的
  • 美媒:美海軍陸戰隊預演「太平洋戰爭」奪島作戰
    包括美海軍「隆納·雷根」號(CVN-76)核動力航母和「美利堅」號(LHA-6)兩棲攻擊艦在內的至少11艘軍艦,以及包括美國空軍F-22隱身戰鬥機和B-1B戰略轟炸機在內的100多架軍機參加了演習。演習的高潮是退役的美海軍護衛艦「柯茨」號被擊沉。「裡根」號航母上的第5艦載機聯隊以及「安提坦」號飛彈巡洋艦、「夏洛」號飛彈巡洋艦和「芝加哥」號核潛艇聯手擊沉了這艘護衛艦。
  • 瀕海戰鬥艦不合時宜,FFG護衛艦又回到起點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對戰略進行了調整,一度打出了由海到陸戰略的口號,可惜隨著形勢的變化,美國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戰略出了問題,如今美國海軍的戰略還得回歸傳統了!
  • 2020年首次,美艦闖南海,遭中國海空兵力全程跟蹤監控、警告驅離
    據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華敏大校表示,1月25日,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有關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跟蹤監控、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這是美國海軍在2020年的首次「自由航行」行動。
  • 美三航母戰鬥群有多強?美媒交了實底:可擊潰三個中等國家海軍
    美國航母素有十萬噸的外交之稱,美國海軍的這些超級航母可以說是美國海軍的中間力量。畢竟,目前的美國海軍水面艦艇基本都是圍繞著這些超級航母進行打造的。據美媒消息指出,美國海軍的三支航母戰鬥群一起出動可以在短時間內徹底擊潰3個中等國家的海軍。事實上,這樣的說法並不過分,甚至對於美國海軍的三支航母戰鬥群而言並非難事。準確的說,美國的一支航母戰鬥群就可以消滅世界上90%國家的海軍。
  • 美國海軍遇瓶頸期?美媒自我安慰: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超越美海軍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 近期,美國媒體發表文章表示,中國海軍的實力增速可能將會放緩。據《福布斯新聞》發表專欄文章稱,雖然現在中國海軍飛速發展,但不得不說的是,像這種狀態和趨勢,很可能在未來不久就會開始放緩。當然,原因也非常簡單,要知道,維持一支龐大的艦隊需要大量時間、金錢和人力。
  • 美海軍戰鬥意志低迷,俄羅斯分析一針見血,直言不再適合未來作戰
    首先,文章評估了美軍目前體現的「戰鬥意志」,也就是美國高層應用軍事力量實現主觀意願的意志。作者認為美國在這方面並沒有表現出最好的狀態。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美國的現任總統在自己的四年任期內都沒有發動過一場戰爭,這可能與其個人和他的政治方針有關。事實上,美國的這種克制在去年就有體現。
  • 美艦剛走,山東艦航母戰鬥群就穿航臺海,對岸做賊心虛、如臨大敵
    據海峽導報12月20日報導,美軍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剛剛駛離臺海,大陸山東艦便率領航母戰鬥群編隊穿航海峽。做賊心虛的臺防務部門如臨大敵,負責人嚴德發、「總長」黃曙光進入「衡山指揮所」戰備,並派出「6艦8機」全程監控。
  • 美國海軍二等航母前腳剛剛駛出南海 瀕海戰鬥艦又竄進來了
    LCS-10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的資料圖 LCS-10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4月25日-26日的航行軌跡 【大軍事消息】美國海軍「二等航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前腳剛剛駛出南海,瀕海戰鬥艦又竄入南海。
  • 美式吹噓:美海軍十一試射「讓對手清醒」的飛彈
    (圖源:美國《海軍時報》網站)來自美國太平洋艦隊公共事務處的報導稱,該演習是每兩年一次在關島附近水域進行的演習,旨在增強海上綜合能力,同時加強美國與新加坡海軍之間的關係。另外,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該演習從9月24日開始,預計在10月11日結束。這是兩國海軍第二次在這個代號下演習,上一次是2017年。
  • 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原標題: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將取代瀕海戰艦)
  • 比神盾艦還貴、戰力不如056,美國海軍被它坑慘,到處尋找「接盤俠」
    據The Drive網站專欄7月6日報導,2019年10月1日,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試射了一枚RGM-184A飛彈,然而,從該艦最近曝光的照片來看,發射架上那枚彈藥的空缺到現在還沒有被填補。
  • 美艦今早再穿臺灣海峽,國防部回應
    繼美國海軍馬斯廷號飛彈驅逐艦本月19日駛經臺灣海峽後,美國兩艘驅逐艦31日再次穿航臺灣海峽。對此,中國國防部回應稱,美艦炫耀武力,挑釁攪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美艦行徑對「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嚴重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美海軍這個新計劃被潑了冷水
    美媒稱「海上獵人」無人戰艦仍處於測試階段 美無人艦艇「大躍進」? 《防務新聞》透露,根據新獲得的五角大樓《未來海軍力量研究》文件,美國海軍正朝著一支擁有更多艦艇、但航母和大型水面艦艇數量更少的輕型部隊發展,未來主要由更多的小型水面艦艇、無人駕駛艦艇和潛艇以及一支擴大的後勤部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