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戰略失誤損失不小,別怕,找印度接盤吧

2020-12-23 兵器世界

美國曾經非常期待的上馬了新一代戰艦--瀕海戰鬥艦,可惜是事實證明,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美國海軍的「由海到陸」戰略屬於失誤,由此造成的損失不小,瀕海戰鬥艦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產品,以至於美國海軍重新上馬研發新一代戰艦,同時對瀕海戰鬥艦的處理也成了一個大問題,有消息稱美國海軍打算馬上退役的最早服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

下水

由於這些戰艦實際服役年限不長,直接退役非常可惜,顯然將其轉售非常的理想,那麼誰當接盤俠是誰?如果談及這個問題的話,在美國海軍都看不上的產品,那麼其他國家顯然評價也不會好到哪去,似乎如何讓處理它們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了。

如果有人提一個新主張:別怕,找印度接盤吧!一個似乎不錯的主意,不管怎麼說,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是有名的大戶,世界最重要的軍火市場了,處理幾艘二手的瀕海戰鬥艦也許不成為什麼問題。

航行

在許多人眼中,印度在軍火採購方面一直堅持的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問題,從來就沒有買過一款便宜的東西啊,從這個角度說,瀕海戰鬥艦或將轉賣印度賺大錢了。

瀕海戰鬥艦

不要以為不可能,可能性是存在的,印度海軍的要求與美國海軍是不一樣的。目前印度海軍的艦艇數還是很缺乏,新艦艇的建造工作不順利,相當急需求艦艇來補充。如果能弄到幾艘便宜的艦艇,絕對是一個好的選擇。二手瀕海戰鬥艦也不是沒有優點,從技術角度來說,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隱身化設計,高速性能,還有多任務特點都是相當不錯的。

編隊

唯一的缺點屬於火力不足,沒有反艦飛彈,對印度不會成為大問題,完全可以重新加裝,相關的技術美國都搞定了,也就是印度如何選擇的問題目,即便不搞也可以,可以作為一款反潛艦來加以使用,目前印度海軍的反潛壓力還是挺大的,如果獲得幾艘優秀的反潛艦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出航

由於是處理的退役艦艇,那麼價格會相當便宜,絕對不會像美軍的早期採購價格達到7億美元,也許兩三億美元就可以了,甚至可能更低,即便以較低的價格出售,也遠比直接退役合算得多,也許美國真的應該考慮向印度推銷一下。

相關焦點

  • 瀕海戰鬥艦不合時宜,FFG護衛艦又回到起點
    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對戰略進行了調整,一度打出了由海到陸戰略的口號,可惜隨著形勢的變化,美國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戰略出了問題,如今美國海軍的戰略還得回歸傳統了!
  • 美國瀕海戰鬥艦為何總往別人家門口跑?真相挺尷尬
    美國LCS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是海軍新型近海多功能輕型艦艇。外形有稜有角顯得很科幻,全長115.6-127.4米,排水量3000來噸,體型不算大火力不算強,身份定位介於傳統護衛艦和巡邏艇之間。
  • 美海軍又接收一艘瀕海戰鬥艦 現役艦艇總數達300艘
    原標題:美國海軍又接收一艘瀕海戰鬥艦 現役艦艇總數達300艘 據「美國海軍」官網6月26日報導,美國當天在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奧斯塔美國分公司造船廠接收了新一艘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是美海軍裝備的第22艘瀕海戰鬥艦。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7日報導,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調查其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這是這款飽受詬病的水面戰艦遇到的最新問題。報導稱,美國海軍人員目前正在對瀕海戰鬥艦複雜的聯合傳動裝置進行研究分析,以查明其是否存在設計缺陷並導致最近兩艘瀕海戰鬥艦在海上發生一系列動力故障。
  • 美國海軍二等航母前腳剛剛駛出南海 瀕海戰鬥艦又竄進來了
    LCS-10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4月25日-26日的航行軌跡 【大軍事消息】美國海軍「二等航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前腳剛剛駛出南海,瀕海戰鬥艦又竄入南海。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發布的航行軌跡圖,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號(USS America,LHA-6)上周末剛剛從南海南部北上,4月26日經巴士海峽駛出南海,輪駐新加坡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吉福德號(USS Gabrielle Giffords,LCS-10)25日從新加坡出港,竄入南海活動,航向大致是我南沙群島。
  • 美軍「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
    美國海上拋錨瀕海戰鬥艦重返大洋 美軍強調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此前在海上發生動力故障被拖回港口的「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近日重返大洋。美軍在聲明中強調,這艘軍艦是「依靠自身動力」出海的。據美國《海軍時報》11月19日報導,美國第二艦隊此前證實,其「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在本月早些時候出現動力故障拋錨,隨後被拖回了港口。但這艘瀕海戰鬥艦在本周二重返大洋,依靠自身動力返回了位於佛羅裡達州梅波特的母港。
  • 印度在阿克賽欽縮了回去,美國很失望,又跑到南海挑事
    按照美軍的說法,「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此前跟日本自衛隊的艦船在南海進行了演練,現在日本艦船已經去跟印度進行聯合演習,而「吉福茲」號繼續留在南海興風作浪。美國不僅自己搞小動作,還把盟友拉了進來:前不久澳大利亞將一架P-8A海上反潛巡邏機部署到汶萊,揚言要在南海執行偵察任務,這件事的幕後推手顯然也是美國。
  • 比神盾艦還貴、戰力不如056,美國海軍被它坑慘,到處尋找「接盤俠」
    據The Drive網站專欄7月6日報導,2019年10月1日,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試射了一枚RGM-184A飛彈,然而,從該艦最近曝光的照片來看,發射架上那枚彈藥的空缺到現在還沒有被填補。
  • 川普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俄媒直言:美軍戰鬥意志低迷
    據參考消息10月12日報導,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10月4日發表題為《美軍現狀透視》的文章。文中表示:傳統上一直被視作俄羅斯最可能和最危險敵人的美軍軍力嚴重下降,戰鬥意志也持續低迷,其中海軍甚至不適合未來作戰,看來川普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 俄媒透視美軍現狀:戰鬥意志低迷 海軍不再適合未來作戰
    「核三位一體」不在考量之列,把俄美之間現有的戰略均勢和核衝突本身的假設性質當作常量考慮。我們要評估的是美軍的通用力量,其狀態也反映了美軍當前的總體狀況。戰鬥意志低迷在此意義上,首先應關注的是「戰鬥意志」的評估,即美國最高層通過實際使用軍事力量實現其外部目標的意願。
  • 美海軍戰鬥意志低迷,俄羅斯分析一針見血,直言不再適合未來作戰
    據參考網消息,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在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並在文章中對美國的現狀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文章認為,美國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俄羅斯最為強勁的對手。作者在文中對美軍的通用力量進行了評估,認為這可以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軍當前的總體狀況。
  • 美軍戰鬥意志低迷,俄媒:不適合未來作戰
    現在我們有確鑿的證據說明,美軍的「戰鬥意志」不是最好的狀態,「戰鬥意志」的評測通俗來說就是美方高層用自己手裡實際的軍事力量來完成對外部目標的想法,而這裡的實際並非是裝模作樣,靠自己口頭的宣傳,是不能保證外界的「投射力量」幹擾。川普在擔任美國總統的這四年時間裡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政治特性,不管是出於什麼政治因素的考慮,就是沒有發動新的戰爭。
  • 美軍瀕海戰鬥艦又來南海 還帶著新加坡隱形護衛艦一起演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的一艘瀕海戰鬥艦於5月25日現身南海,還與新加坡軍艦開展了聯合演練。美國太平洋艦隊5月27日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於5月25日,與新加坡海軍的「堅信」號隱形護衛艦在南海海域開展聯合訓練。美國海軍的「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近期在南海相當活躍,5月12日,「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在南海航行,並在馬來西亞租用的「西卡佩拉」號鑽井平臺附近開展活動。
  • 2020年首次,美艦闖南海,遭中國海空兵力全程跟蹤監控、警告驅離
    這個新春佳節,註定不太平,正當中國人民齊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美國軍艦又來南海挑釁滋事了。據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華敏大校表示,1月25日,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
  • 盤點美軍未來造艦計劃,戰略重心發生轉變,無人作戰嶄露頭角
    美軍預期未來的大型無人水面艦(LUSV)和中型無人水面艦(MUSV)應該具備電子戰,反艦,反潛,對地攻擊,戰場監視,物流運輸等多種任務,從這一任務構想中便可以看出,未來的無人水面艦可以背靠少量常規軍艦,用於針對一些在近海以快艇和袖珍潛艇為依託進行特種戰的國家進行作戰,甚至可以利用其運載能力協助特種部隊攻佔部分設防薄弱的島礁,雖然其作戰用途和瀕海戰鬥艦有些相似,但變主力艦為無人艦艇,在隱蔽性和成本上都有巨大優勢
  • 瀕海戰艦使用曝高風險,美國海軍官員幾近絕望
    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就比較重視美國的國防以及軍事力量。
  • 印太戰略是什麼鬼?川普畫完大餅走人,印度三問中國求答案
    制定戰略也罷,忽悠戰略也罷都是美國人拋出的問題,自己不會琢磨,反而想在中國這裡得到答案?如此自卑沒有自信,印度能不能有點骨氣?是自己搞不明白,還是挾洋自重?楊斌國評論認為:所謂的印太戰略,只不過是川普政權提出的務虛戰略。而「TPP」確實歐巴馬政府參與並且主導的務實戰略,其內涵都是剝中國洋蔥。在WTO框架內,已經玩不過中國,想另起規則之牆。
  • 「大艦巨炮主義」的沒落催生航艦戰鬥群編組:航母戰鬥群成形
    1941年珍珠港事變,造成美國太平洋艦隊7艘戰列艦不同程度的損傷,美軍意識到,在艦載機面前,航速再快的戰艦也顯得非常緩慢,加上大量航空炸彈和魚雷的研發成功,使戰艦在進入航母主炮射程前被擊沉的概率大增,於是,航母航空兵已成為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
  • 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承認,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對現役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缺陷進行調查。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據悉,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在5億美元左右,卻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