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大地,稻浪滾滾!又是一個豐收年

2021-02-19 影像湖南


我們的微信號:hunanpic

 視頻/圖/文 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唐春暉 劉欣榮 王勤

金秋時節,三湘大地,稻浪滾滾,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9月19日,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裡,收割機穿梭忙碌。「稻穀收割後直接裝車,在田裡就把稻穀賣了。我種的4畝多優質稻,留下口糧,可純收入6000餘元。」貧困戶肖業梅接過賣糧款,笑得合不攏嘴。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貧困戶肖業梅收穫金燦燦的稻穀

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接過賣糧款

肖業梅(中)笑得合不攏嘴

2018年開始,衡陽縣倡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發揮帶頭作用,以「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開展優質稻產業扶貧,湖南角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全縣16個貧困村的207戶貧困戶「結親」,免費為他們提供種子、農藥、化肥等物資,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防治,上門收購稻穀。

「肖業梅的丈夫因腿腳殘疾沒有勞動能力,是典型『缺資金、沒技術、少勞力』的貧困戶。這種產業幫扶方式不僅省力省心,也為他們節約了開支。」角山米業前期事業部技術總工任運生介紹說。

4月16日

肖業梅籤字領取

優質稻種子和化肥等物資

5月30日

肖業梅(左)和兒子一起平整稻田

為優質稻直接播種做準備

該縣還大力推廣訂單農業生產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與種糧大戶籤訂糧食購銷合同,激發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今年,該縣的訂單糧食種植面積達33萬畝。

「訂單讓我吃下『定心丸』,堅定了我擴大種植規模的信心。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的水稻種植,產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我已賣了3000多噸糧食。」臺源鎮臺九村種糧大戶朱東陽告訴記者。早在2月底,角山米業的工作人員就上門與他籤訂了糧食購銷合同。嘗到訂單農業甜頭的他,今年的水稻種植面積由3000餘畝增加到了3800多畝。

4月15日

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

溫室育秧大棚裡

農技人員在管護優質稻秧苗

7月13日

衡陽縣峴山鎮更榮村

清晨的水稻田裡

稻葉散發著清香,露珠泛著銀光

村民在對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

7月17日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角山米業的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

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

該縣還以「一水兩用、一種多收、一田多益」為目標,建設高標準農田基地,聘請湖南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建立「高校+企業+農戶」產業模式,發展「優質稻+魚」「優質稻+鴨」等生態種養業,每畝稻田綜合收益比傳統稻田提升2000元以上。

7月17日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

種養大戶肖勝利在稻田裡趕鴨子

「優質稻+鴨」生態種養模式

讓鴨子在田間捕抓害蟲

以減少田間水稻蟲害的發生率

肖勝利在稻田周圍的環溝裡撈稻花魚

今年,他在130多畝田裡

投放了30000多尾稻花魚魚苗

衡陽縣是我省糧食主產縣,全省優質稻生產優勢產區。該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總產量65萬噸以上。目前,該縣56.5萬畝早稻已喜獲豐收,20.5萬畝的中稻正在搶收,65萬畝晚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金燦燦的稻田裡

隨處都能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收割機將收割的稻穀直接傳送到貨車上

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

剛從稻田裡收割的稻穀

進入烘乾中心進行烘乾處理

衡陽縣靈瑞寺國家糧食儲備庫新庫區

一片繁忙

稻穀如金

新糧顆粒歸倉

...  The End  ...

微信編輯 ▎伍霞

歡迎分享 授權轉載

授權聯繫:0731-84329841

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主辦

微信公眾號:hunanpic

郵箱:4329536@163.com

QQ群:47184455

網址:http://pic.voc.com.cn

業務聯繫:0731-84326341

相關焦點

  • 田園秋色「展」畫卷 | 看梁平稻田秋日美景,風吹稻浪,陣陣禾香!
    田園秋色「展」畫卷 | 看梁平稻田秋日美景,風吹稻浪,陣陣禾香!秋風拂過陣陣稻香撲面而來一串串隨風而動的稻穗恰似那一個個躍動的音符呈現出千重稻浪翻滾的壯美景觀同時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
  • 三湘大地,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三湘大地,今晚登上央視新聞聯播!今晚,央視《新聞聯播》在19點11分播出單條新聞《快閃迎國慶 共祝祖國好》,用2分16秒的篇幅報導在長沙舉行的快閃活動,三湘大地唱響《我的祖國》,共祝祖國繁榮昌盛。
  • 【坐著高鐵看中國】風吹稻浪秋意濃 哈大線上話豐收
    【坐著高鐵看中國】風吹稻浪秋意濃 哈大線上話豐收央視網  作者:  2020-10-04 今年,東北地區的糧食將再獲豐收,國慶假期我們乘坐哈大高鐵
  • 像石榴籽那樣「抱一起」「紅起來」 三湘大地多彩民族文化@你舞起來
    張家界市土家族聲樂《你莫走》、懷化市苗族聲樂《今日苗鄉多韻味》、吉首大學白族舞蹈《山茶花兒開》等13個自全省各市州選調的精彩文藝節目即將驚豔亮相,生動展現三湘大地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折射近5年來我省少數民族經濟文化事業「紅起來」、全面發展的進程。
  • 讓豐收讚歌唱響齊魯大地
    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豐收」之名,向勞動致敬,向奮鬥致敬,是對祖國最好的獻禮。&nbsp&nbsp&nbsp&nbsp眼下的豐收季,齊魯大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氣洋洋。
  • 豐收來之不易 夯實大國根基
    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這來之不易的豐收是如何實現的?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此外,雖然南方部分地區的早稻生產受到洪澇災害影響,但播種面積的擴增彌補了單產下降帶來的損失,今年早稻增產102.8萬噸,扭轉了此前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特殊之年夏糧的豐收和早稻的增產不僅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了主動,也為端牢「中國飯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特殊之年話豐收新華社記者萬怡、陳春園、姚子云>金秋九月,稻浪滾滾,大江南北一派豐收景象。
  • 奏響春耕「交響曲」 在三湘大地播下希望的種子
    三湘大地春耕忙。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導春暖花開,正是耕種好時節。在三湘大地的田間地頭,種植戶們辛勤勞作,播下希望的種子,等待著收穫的喜悅。湖廣熟,天下足。按照現在的長勢,他預計每畝將產油50公斤,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在益陽謝林港鎮,種糧大戶李進今年計劃流轉1207畝耕地種植早稻,在領到政府發放的2800斤早稻雜交谷種後,他的臉上笑開了花。飯碗要牢牢端在中國人手中,就要千方百計穩住農業生產。
  • 萬人現場微信轉發 善德吹拂三湘大地
    12月24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委網宣辦、常德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常德日報傳媒集團尚一網承辦的瀟湘善德風百萬網友傳播接力暨首屆中華善德禮在常德技術職業學院隆重舉行,中華善德網、「善德風」公眾微信號同步上線,通過現場公眾微信轉發,百萬網友接力傳播,一股從善、積德、懷恩的善德風從常德上空揚起並吹向三湘大地乃至全國。
  • 4K版《大地頌歌》元旦播出,呈現三湘壯美扶貧畫卷
    4K 版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2021年1月1號19:30在湖南衛視播出,生動呈現三湘壯美扶貧畫卷。該劇集結了谷智鑫、何炅、萬茜、張凱麗等一眾實力演員,演繹了一個個來源於真實生活的鮮活角色。谷智鑫飾演的龍書記自帶不服輸的幹勁,他不畏艱難帶領村民擰成一股繩,是全劇的核心人物。
  • 金秋,豐收喜悅滿心頭丨吉林省女攝影家流年碎影(44)
    吉林大地,處處迎來豐收景象。《稻花飄香》於淑珍攝《豐收畫卷》馬彩霞攝《豐收時節收割忙》宋靜茹攝《好年景》禚躍菊攝《紅紅火火豐收年》李曉豐攝天空又高又遠,藍得像最平靜的海洋。《紅薯喜獲豐收》曹慧娟攝《機器隆隆收割忙》李義臣攝《樂豐年》郭淑娟攝《秋收》李桂雲攝《秋天童話》靳進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寬廣的大地從來不會辜負農人的厚望。
  • 《竹海文藝》第1605期‖邱華樂:豐收的顏色和味道(組詩)
    這是大地母親饋贈於勞動人民的無限喜悅是把碩果纍纍的豐收季節以花的形式提前展現No.2椿之香是誰給你們取了一個可敬的名字在這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的大巴山腹地你們要採日月之精華,吸大地之素要奉獻鮮美的青春,佐伴五味把川蜀大地的經濟和民生調理得有滋有味No
  • 讓世界聆聽三湘大地的抗疫壯歌——記新華通訊社湖南分社記者張玉潔
    讓世界聆聽三湘大地的抗疫壯歌  ——記新華通訊社湖南分社記者張玉潔  湖南日報記者 陳薇  「我是一名中共黨員,也是一名新華社對外記者,拿起手中的筆為『武器』,實事求是,發出中國(湖南)的聲音,用事實擊退流言,客觀、準確、及時地報導新聞,這是我的本職工作。」
  • 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辦「稻香金秋 彌牟豐收」2020年豐收節
    金秋時節,稻穗飄香,到處一片豐收的景象。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稻香金秋 彌牟豐收」2020年豐收節在彌牟鎮白馬村舉行。平日裡過慣了城市生活的遊客,來到這裡割水稻、打穀子、摸魚,玩得不亦樂乎。活動中,彌牟鎮白馬村來了大批當地村民和外來遊客。啟動儀式後,大家就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美麗鄉村健康跑當中。
  • 喜看稻浪翻滾 靜觀小鳥棲息!橋頭180多畝水稻迎豐收季
    賞稻浪「豐」景今年橋頭荷花產業園種植的180多畝稻田已經全部進入收穫期,稻農們正抓住當前晴好天氣,開足馬力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實現豐產豐收。成熟的稻穗,顆粒飽滿,黃澄澄沉甸甸地隨風搖曳,飄散出醉人的稻香,翻騰著滾滾的金波,醉人「豐」景盡收眼底。一臺臺機械來回穿梭其中,一排排水稻被收割捲入脫粒倉脫粒、收集,然後被輸送到烘乾機烘乾、裝袋,整個水稻收割全程機械化。而轟隆隆的機械聲,也仿佛向人們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 寶坻寶地慶豐年 | 特色農鮮全展示
    寶坻寶地慶豐年 | 特色農鮮全展示 2020-09-23 10: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雙曬預告 | 沃野千裡、稻浪千重,到梁平「萬石耕春」領略燦爛農耕文明
    千重稻浪 華文峰/攝旖旎的田園風光深厚的農耕文明自古以來就是梁平最亮的風景眼最濃的鄉愁源每年梁平還會舉辦曬秋節等活動雙桂田園·萬石耕春 馮卓怡/攝金秋之際廣袤田野間翻滾千重稻浪滿目金黃的稻田與村落、民居、藕田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歲稔年豐民安樂的美麗圖畫
  • 豐收了!今年貴港這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萬元,是2016年的60倍
    近日,在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延塘村,稻浪翻滾,收割機往來穿梭,農民群眾在田邊忙著將收穫的富硒優質稻裝袋,一派豐收喜人景象。駐村第一書記林藝圖正在幫助村民採收彩椒。今年村裡的沃柑長勢良好,豐收在望。2018年以前,延塘村還是一個基礎設施不完善、產業落後的貧困村。當年,在各方支持下,延塘農機合作社創建了廣西首家農機服務超市,把水稻種植的每道工序及相關服務明碼標價,並附上每道環節的「明白紙」「說明書」,這一舉措極大推動了當地富硒水稻產業發展,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群眾增收,被農業部授予「延塘農機合作社全國示範社」稱號。
  • 藝苑雜談丨走筆三湘好放歌——張嚴歌詞作品印象
    文丨劉堤洪三湘大地與音樂有緣。既孕育歌唱家,又催生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作品,這個現象或許可以留待行家評說。倘若有人追問出作品的原因,倒是可以明確一點,即是文化事業蓬勃興盛的帶動效應。眾多詞曲作者和團隊,經年累月,在這片沃土勞作耕耘,歷練成長。
  • 微電影丨金融扶貧故事:為了大地的豐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脫貧路上,集結了公益力量、產業力量、金融力量,還有夢想的力量。這些力量被組合成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扶貧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金融助力夢想的故事。《為了大地的豐收》是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推出的一部扶貧專題微電影。故事取材於郵儲銀行龍山縣支行王琳菠的人生故事。王琳菠大學畢業後就再沒有離開過龍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