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微信號:hunanpic
視頻/圖/文 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郭立亮
通訊員 唐春暉 劉欣榮 王勤
▲
金秋時節,三湘大地,稻浪滾滾,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9月19日,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裡,收割機穿梭忙碌。「稻穀收割後直接裝車,在田裡就把稻穀賣了。我種的4畝多優質稻,留下口糧,可純收入6000餘元。」貧困戶肖業梅接過賣糧款,笑得合不攏嘴。▲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貧困戶肖業梅收穫金燦燦的稻穀
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接過賣糧款
肖業梅(中)笑得合不攏嘴
2018年開始,衡陽縣倡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發揮帶頭作用,以「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開展優質稻產業扶貧,湖南角山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全縣16個貧困村的207戶貧困戶「結親」,免費為他們提供種子、農藥、化肥等物資,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防治,上門收購稻穀。
「肖業梅的丈夫因腿腳殘疾沒有勞動能力,是典型『缺資金、沒技術、少勞力』的貧困戶。這種產業幫扶方式不僅省力省心,也為他們節約了開支。」角山米業前期事業部技術總工任運生介紹說。
▲
4月16日
肖業梅籤字領取
優質稻種子和化肥等物資
▲
5月30日
肖業梅(左)和兒子一起平整稻田
為優質稻直接播種做準備
該縣還大力推廣訂單農業生產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與種糧大戶籤訂糧食購銷合同,激發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今年,該縣的訂單糧食種植面積達33萬畝。
「訂單讓我吃下『定心丸』,堅定了我擴大種植規模的信心。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的水稻種植,產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我已賣了3000多噸糧食。」臺源鎮臺九村種糧大戶朱東陽告訴記者。早在2月底,角山米業的工作人員就上門與他籤訂了糧食購銷合同。嘗到訂單農業甜頭的他,今年的水稻種植面積由3000餘畝增加到了3800多畝。
▲
4月15日
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
溫室育秧大棚裡
農技人員在管護優質稻秧苗
▲
7月13日
衡陽縣峴山鎮更榮村
清晨的水稻田裡
稻葉散發著清香,露珠泛著銀光
村民在對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
▲
7月17日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角山米業的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
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
該縣還以「一水兩用、一種多收、一田多益」為目標,建設高標準農田基地,聘請湖南農業大學技術團隊,建立「高校+企業+農戶」產業模式,發展「優質稻+魚」「優質稻+鴨」等生態種養業,每畝稻田綜合收益比傳統稻田提升2000元以上。
▲
7月17日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
種養大戶肖勝利在稻田裡趕鴨子
「優質稻+鴨」生態種養模式
讓鴨子在田間捕抓害蟲
以減少田間水稻蟲害的發生率
▲
肖勝利在稻田周圍的環溝裡撈稻花魚
今年,他在130多畝田裡
投放了30000多尾稻花魚魚苗
衡陽縣是我省糧食主產縣,全省優質稻生產優勢產區。該縣常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總產量65萬噸以上。目前,該縣56.5萬畝早稻已喜獲豐收,20.5萬畝的中稻正在搶收,65萬畝晚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金燦燦的稻田裡
隨處都能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
▲
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
收割機將收割的稻穀直接傳送到貨車上
▲
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
剛從稻田裡收割的稻穀
進入烘乾中心進行烘乾處理
▲
衡陽縣靈瑞寺國家糧食儲備庫新庫區
一片繁忙
稻穀如金
新糧顆粒歸倉
... The End ...
微信編輯 ▎伍霞
歡迎分享 授權轉載
授權聯繫:0731-84329841
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主辦
微信公眾號:hunanpic
郵箱:4329536@163.com
QQ群:47184455
網址:http://pic.voc.com.cn
業務聯繫:0731-8432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