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丨金融扶貧故事:為了大地的豐收

2021-01-09 紅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

脫貧路上,集結了公益力量、產業力量、金融力量,還有夢想的力量。

這些力量被組合成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扶貧故事。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金融助力夢想的故事。

《為了大地的豐收》是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推出的一部扶貧專題微電影。故事取材於郵儲銀行龍山縣支行王琳菠的人生故事。

王琳菠大學畢業後就再沒有離開過龍山縣。先是當村官,後來又成為了郵儲銀行的信貸客戶經理,曾獲湖南省分行「2014-2017年度先進個人」,現任郵儲銀行龍山縣支行副行長。當村官的時候,他發現如果要讓家鄉的產業發展得好,必須依靠金融力量的扶持。王琳菠當過村官,知道村民想幹什麼,想要什麼,於是他毅然走進踐行普惠金融的郵儲銀行,為村民們架起了一條金融渠,把金融活水引向農業產業的發展,引向紮根於鄉村的夢想。

影片的故事,就從這裡講起。

影片中的村子叫金子村,一個地底下沒有金子的典型貧困山村。

影片的兩位主角,一位是從小到大都堅守在鄉村的石堅,一位是走出大山成為金融工作者的劉念,他們是髮小,也是在金子村長大的孩子。

石堅一直在村裡種百合,而且種出了名堂,行情年年看好,他把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叫了回來,跟著他一起種百合。石堅則負責統一收購和銷售。

就在金子村百合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周邊鄉鎮百合種植也跟風發展起來,導致產量過剩,為了爭著把產品賣出去,整個區域陷入了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壓力也越來越重。

百合一時間賣不出去,而鄉親們種的百合還得收購,石堅不僅耗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欠鄉親們的工資和收購款,更讓石堅感到沮喪的是,自己叫回來種百合的人,又返城打工去了。

出於無奈,石堅打起了父親積攢的養老金的主意。誰知道父親不僅不支持,還勸他別幹了,讓他出去打工。

父親認為搞農業風險太大,這窮鄉僻壤,底子又薄的地方實在扛不住,為了讓兒子斷了念想,他把自己的存摺悄悄交給了在當地郵儲銀行上班的劉念,讓其替他保管,以防兒子來「偷」。

為了幫助石堅走出困境,劉念和郵儲銀行的同事帶著他到各處了解農業企業的發展模式,找準問題癥結,並為他提供了信貸支持。

劉念也為石堅父親全面分析了農業發展形勢和前景,消除了這位固執老人的疑慮。

在郵儲銀行的支持下,石堅利用電商平臺重新打開了銷路,還辦起了加工廠,出去的人再次回到了村裡,金子村又熱鬧了起來。

正如故事中的金子村一樣,勞動力缺失,抵禦風險能力低,是大多數鄉村發展面臨的難題。郵儲銀行在扶貧工作中,不僅施魚授漁,而且扶業扶心。

近年來,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金融扶貧貸款餘額58億元,涉農貸款餘額近705億元,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700億元,服務農戶90萬人次,構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累計支持如南縣稻蝦、保靖黃金茶、龍山百合等140多個特色產業項目。

微電影《為了大地的豐收》

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出品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製作

製片人:劉宏海 肖子政

執行製作片:丁躍恆 王俐君

策劃:王俐君 馬湘沅 餘謙 楊伊媛 朱湘平 牧晨

導演/編劇:牧晨

演員:李維斯扮演劉念;嶽坤扮演石堅;吳聰愛扮演周夢;曾永平扮演石堅父親

攝影:何子楓

航拍:王澤達

後期:袁純

相關焦點

  • 這部用手機拍攝的扶貧微電影《靠山》值得一看!
    微電影《靠山》海報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引導幹部真扶貧、扶真貧,用真情、真心,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在全國精準扶貧工作如火如荼開展的大背景下,遵化市委組織部以鄉鎮幹部扶貧為題材,拍攝了《靠山》這部微電影。
  • 寫在烏蘭察布大地上的豐收故事
    為了推廣天然小山村的天然農產品,合作社特意把牙代營村名字註冊為產品商標,取名「芽代營」,寓意著小山村的優質農畜產品能像春天的嫩芽一樣,茁壯成長,生機勃勃。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合作社已經發展成為當地代表性企業,不僅創立了3處「芽代營」實體店,還入駐淘寶、消費者扶貧網等多家電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雙重銷售模式將興和縣綠色農產品推向全國,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帶動了農戶共同致富。
  • 【慶豐收 迎小康】寫在烏蘭察布大地上的豐收故事
    張月梅介紹,八蘇木村馬鈴薯採取訂單式售賣,收購價為0.7元每斤,為了保證品質,所有馬鈴薯一經收貨便即裝即走,運往公司倉庫進行清理、加工。種植戶們高興地說,手裡有了訂單,不怕馬鈴薯豐收沒人要,也不怕跌價受損失,我們心裡可踏實了。訂單式種植的馬鈴薯為八蘇木村打開了產業發展新思路,同時也讓附近的村民們跟著沾了光。馬鈴薯搶收工作需要大量人手,不少村民不出遠門就有了打工的好去處。
  • 綠色大地迎豐收 詩畫遠安展新顏
    9月19日,2020年遠安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活動專場在遠安縣挑花島瓦倉大米種植基地及附近廣場舉行,遠安縣各界代表及外地遊客千餘人歡聚一堂共話農村發展,共慶豐收喜悅。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將每年的秋分日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 我的扶貧故事|金沙「屋脊」棒菜喜獲豐收
    我的扶貧故事|金沙「屋脊」棒菜喜獲豐收 發布時間:2020-12-04 13:24:05   作者:胡 鑫   來源:金沙融媒 初冬時節,走進大田鄉白坪村棒菜種植基地
  • 河南尉氏張市鎮:金融甘霖潤大地
    原標題:河南尉氏張市鎮:金融甘霖潤大地   張市鎮在金融扶貧
  • 探班《轉身》劇組,徐囡楠、管樂、李諮墨,演繹大灣村扶貧故事
    是的,我也捨不得大家啊……」這是微電影《轉身》中,鄉親們送別扶貧幹部柳春的情景。近日,以大灣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為原型,反映了選派幹部不畏艱苦、舍小家為大家的微電影《轉身》,在金寨縣大灣村拍攝完成,將於「七一」前夕發布。2020年5月22日,小編來到大別山深處的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走進《轉身》拍攝現場,對這部正能量,接地氣的微電影充滿期待,也為攝製組的敬業精神而感動。
  • 為了大地的豐收
    農戶以產出糧食作為擔保物,保險公司對「萬眾行」聯合社實行自然災害保險,擔保公司對「萬眾行」聯合社進行融資擔保,農商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承諾耕種期間不破壞乙方田坎界邊,不改變用途,秋收後兌現,讓出讓土地的農民吃上了定心丸。通過這種「三方聯動、四方配合」,運用現代農業科技和機械化生產經營模式,使農業變成工業化生產。
  • 泛華金融發布2020鐵軍團建微電影
    一首《美若黎明》把習慣晚睡晚起的泛華金融員工們早早喚醒,在東湧迎著深圳的第一縷曙光、邁著「千億徵程,百億公司」堅實腳步,徒步穿越深圳東西湧海岸線。《心有多遠,就能走多遠》原創微電影,真實記錄泛華金融鐵軍的行進旅程、創業路上奔走與探索的冒險故事。2020年6月20日,泛華金融鐵軍踏上了穿越海岸線的徵程。
  • 當好金融扶貧主力軍——江西郵儲銀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央廣網南昌12月1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陳露)歡歌笑語暖意濃,贛鄱處處豐收景。脫貧攻堅戰全面收官之際,穿行於贛鄱大地,那一條條平整筆直的「村村通」公路,那一片片充滿希望的特色種植區,那一個個不斷崛起的龍頭企業,以及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妝點著這片16.69萬平方公裡的紅土地,讓人真切感受到升騰在這片紅土地上的希望和活力,更彰顯出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戰貧困的累累碩果。打贏脫貧攻堅戰,金融是重要的助推器。
  • 讓豐收讚歌唱響齊魯大地
    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豐收」之名,向勞動致敬,向奮鬥致敬,是對祖國最好的獻禮。&nbsp&nbsp&nbsp&nbsp眼下的豐收季,齊魯大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氣洋洋。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被拍成微電影 激勵很多人
    「90後」第一書記故事被拍成微電影 激勵很多人 2018-09-25 14:07:44來源:四川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致敬深圳40周年 | 平安銀行以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
    「平安雲農場」背後的扶貧故事   「站在故鄉最高的山頂,遙望遠方還是那遠方,阿普沃薩來到我身旁,預言我的未來會怎樣。」   日前,懸崖村村民彝族小夥子某色蘇不惹在平安雲農場「買涼山好貨,助脫貧攻堅」直播帶貨活動上聲情並茂地演唱了一首彝族歌曲《晨曦》,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為了大地的豐收——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農業科學家的故事
    這股繩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源自植根大地的泥土氣息——用執著堅毅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這股繩之所以成大器,是因為源自不忘初心的共同夢想——讓腳下的泥土更有生產力,讓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秋末,吉安大地一片豐收景象,一起來欣賞這一幅幅「醉美」圖畫!
    秋末初冬吉安大地一片喜人的收穫景象農民們以自己獨特的筆墨「勾勒」出一幅幅「醉美」圖畫!鄧和平 攝吉州區興橋鎮泉塘村扶貧基地的「扶貧果」喜獲豐收,村民正在採摘獼猴桃。李軍 攝在峽江縣金坪民族鄉新民村蜜橘基地,果農正在採摘蜜橘。該基地吸收當地8戶貧困戶種植南豐蜜橘、新餘蜜橘等果樹1100餘畝等,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路。
  • 三湘大地,稻浪滾滾!又是一個豐收年
    ▲金秋時節,三湘大地,稻浪滾滾,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9月19日,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裡,收割機穿梭忙碌。「稻穀收割後直接裝車,在田裡就把稻穀賣了。▲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貧困戶肖業梅收穫金燦燦的稻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2020金融峰會丨梁定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梁定基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專題論壇·2020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上曬出了一份金融精準扶貧的成績單。為強化普惠金融建設,廣西農信社著力推動「四個進萬村」。一是推動金融服務進萬村,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建成了廣西唯一實現行政區域五級全覆蓋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二是推動「萬名農信先鋒進萬村」,推廣「黨旗引領+金融先鋒」模式,年底前實現金融專員覆蓋全區1萬多個鄉鎮(街道)、村(社區),形成「組織建設互促」「黨員幹部互動」「金融合作互幫」的新格局。
  • 脫貧答卷上的農行印記 金融甘霖沁潤三秦大地
    央廣網西安1月8日消息 在陝西省2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從西到東,從南到北,無論是秦嶺深處集中連片特困山區,還是黃土高原發展滯後的革命老區,農行陝西分行扶貧助困和服務鄉村振興的金融「活水」始終沁潤著古老而深厚的三秦大地,助推陝西徹底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開啟新時代城鄉發展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 河南省鎮平縣農商銀行:勇當金融扶貧主力軍
    多方合力,打通金融扶貧通道11月6日,鎮平霖鋒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內,蓮藕種植區處處閃現著挖藕人忙碌的身影,一派豐收景象。楊營鎮代營村貧困戶馬大娘在園內從事衛生保潔工作,看著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臉上洋溢著笑容:「霖鋒公司生意好,我們的日子也更有奔頭。」
  • 山水華陰 歡慶豐收—華陰優秀扶貧產品變「明星」
    來源: 渭視農家四季 舉報   9月22日上午,華山腳下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振興鄉村 歡慶豐收華陰市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扶貧產品推介會在華陰市華西鎮孫莊村文化廣場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