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地的豐收

2021-01-09 上遊新聞

圖片1

○通訊員 楊長泉 譙雷 李可 文/圖

「感謝區供銷合作社組織區萬眾行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萬眾行』聯合社),為100多戶村民實施旱地糧菜輪作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流轉的土地每年不但能收取租金,我們還可以就近打工掙錢。」2020年12月2日,家住錢塘鎮大油村3組、64歲的村民廖銀華高興地對筆者如是說。

這是區供銷合作社紮實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個小小縮影。

區供銷合作社不忘初心和使命,擔當作為,創新實幹,不斷深化供銷綜合改革進程,立足服務「三農」為根本,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等問題,緊緊抓住農村推進「三變」改革和「三社」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為契機,優化整合供銷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社會化服務組織資源,形成利益聯盟「抱團」發展,實施糧油(菜)輪作生產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實現土地利用率高、土地產出率高、農產品品質高、市場轉換率高、降低農業成本、減輕勞動強度,形成小農戶、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多方共贏格局,為全區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努力做好試點示範推廣工作。

整合資源「抱團」發展

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區和全國大多數地方的農村一樣,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多是一些低弱勞動力,耕作經營土地的能力非常有限,土地撂荒日益增加。多數農業投資人流轉土地,由於經作種植普遍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等因素,失敗項目逐年增多,導致土地浪費、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2018年10月,由區供銷合作社入股成立了「萬眾行」聯合社,通過新型職業農民等優勢資源整合,打造出一支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服務「團隊」。

2019年、2020年,區供銷合作社組織「萬眾行」聯合社成員單位共同努力,試水探路,以水稻生產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為切入點,由大石街道波侖村等多個農村綜合服務社動員組織有意願的農民群眾將已集中成片,具備水源滿足水稻生產,宜機化播收和運輸條件的200公頃田塊統一實施水稻生產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

為打消農民出讓土地的顧慮,「萬眾行」聯合社採取雙方履行協議的方式,確保農民收益。農戶以產出糧食作為擔保物,保險公司對「萬眾行」聯合社實行自然災害保險,擔保公司對「萬眾行」聯合社進行融資擔保,農商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承諾耕種期間不破壞乙方田坎界邊,不改變用途,秋收後兌現,讓出讓土地的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通過這種「三方聯動、四方配合」,運用現代農業科技和機械化生產經營模式,使農業變成工業化生產。主要解決了農業生產缺乏勞動力、缺生產技術、缺統一防蟲植保、缺資金保障等問題,解決了小農戶、貧困戶、五保戶收益無法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收難、農村土地撂荒嚴重的老大難問題。確保了農民流轉土地的租金,壯大了集體經濟,消除了「空殼村」,培育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村剩餘勞力就近或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實現多方共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智慧農業打造合川樣板

區供銷合作社在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託管試點示範工作的的基礎上,於2019年冬季至2020年春季,組織「萬眾行」聯合社在全區「三社」融合發展示範鎮太和鎮石丫村投資建成佔地0.4公頃的玻璃科技「大棚」和引種了10公頃的桃園。工作人員操作計算機連接「大棚」內外的科技設備,通過網際網路掌握了解各種蔬菜周期生長信息,篩選分析發出指令,運用地埋式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對各種蔬菜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水),有效促進各種蔬菜安全生長。截至目前,「萬眾行」聯合社在玻璃科技「大棚」種植的蔬菜喜獲豐收。引種的10公頃桃園,全程實施科學管護,採用網際網路+5G+無人機跟蹤監測和飛防植保。目前,桃樹長勢良好,預計明年春季試花掛果。為合川發展智慧農業打造出了「合川樣板」。

同時,區供銷合作社還積極組織「萬眾行」聯合社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萬眾行」聯合社執行理事長楊眉承包了重慶市級貧困村之一的曬金村267公頃花椒基地統防統治業務,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無人機全天候巡飛監控,利用無人機實施飛播(灑)統防統治,攻克了基地多年蟲害不能連片消滅的難題,達到了滿意的飛防效果,為曬金村脫貧攻堅、助農增收奔小康夯實了基礎,也為下一步託管服務果木園林及經濟作物統防統治探索出一塊「試驗田」。

2020年春,「萬眾行」聯合社在龍鳳鎮米蘭村和香龍鎮白塔村先後流轉土地,引種優質黑花生13.3公頃,採用無人機直播、水肥測土管控、飛防植保、產後銷售等方式實施全程託管服務。當年秋,引種的優質黑花生就獲得豐產,獨佔了市場鰲頭,為合川農業打造出了一張特色名片。

旱地輪作助農增收

區供銷供合作社針對合川田少土多的現狀,大膽探索旱地輪作方式。2020年9月初,引領「萬眾行」聯合社將錢塘鎮大油村的冬閒旱地20公頃,實行旱地輪作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通過集中人力、機械治理邊溝、翻耕平整土地的方式,儲備水源、良種及肥料,採用無人機分塊檢測土地尺寸,將邊溝坡坎高度、公路距離和樹木、電桿遮擋物等編程入網,集成「智慧農業」資料庫,為播種用種施肥、統防統治、機械作業時間、地塊成熟產量、收割運輸等環節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在大油村流轉土地、翻耕平整、播種擇(均)苗期間,解決了當地10多位村民就近打工掙錢,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通過開展旱地玉米、油菜、蔬菜輪作試點探索,為試行開展水田稻菜和旱地玉米、油菜、蔬菜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夯實了基礎。通過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採取現代網際網路+5G+無人機直播、機械耕作、測土配方施肥、飛防植保、機收運輸、烘乾加工、包裝銷售全產業鏈,使農業產業變為工廠化生產。擴大了輪作和複種指數,進一步提升了糧油(菜)產量和品質。

區供銷供合作社負責人表示,試點探索旱地輪作,讓冬閒田土也有大作為。為減少撂荒地,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加快實現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進入小康社會。大石街道波侖村示範推廣水稻生產全程託管社會化服務機收現場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微電影丨金融扶貧故事:為了大地的豐收
    《為了大地的豐收》是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推出的一部扶貧專題微電影。故事取材於郵儲銀行龍山縣支行王琳菠的人生故事。王琳菠大學畢業後就再沒有離開過龍山縣。先是當村官,後來又成為了郵儲銀行的信貸客戶經理,曾獲湖南省分行「2014-2017年度先進個人」,現任郵儲銀行龍山縣支行副行長。當村官的時候,他發現如果要讓家鄉的產業發展得好,必須依靠金融力量的扶持。
  • 讓豐收讚歌唱響齊魯大地
    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豐收」之名,向勞動致敬,向奮鬥致敬,是對祖國最好的獻禮。&nbsp&nbsp&nbsp&nbsp眼下的豐收季,齊魯大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氣洋洋。
  • 綠色大地迎豐收 詩畫遠安展新顏
    今年是全國各地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本次「2020遠安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活動專場」活動主題為 「綠色大地迎豐收 詩畫遠安展新顏」,由遠安縣政府主辦,遠安縣農業農村局、遠安縣文旅局、遠安縣扶貧辦承辦、三峽日報社三峽商報等單位協辦。
  • 三湘大地,稻浪滾滾!又是一個豐收年
    ▲金秋時節,三湘大地,稻浪滾滾,機聲隆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9月19日,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角山米業稻田綜合種養基地裡,收割機穿梭忙碌。「稻穀收割後直接裝車,在田裡就把稻穀賣了。▲衡陽縣杉橋鎮白石園村貧困戶肖業梅收穫金燦燦的稻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寫在烏蘭察布大地上的豐收故事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我們在此與農民兄弟姐妹一起曬豐收、話豐收、慶豐收,既是向勤勞質樸的全市廣大農民朋友由衷致敬,更是希冀全市上下賡續傳揚農民兄弟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並把這種精神品質發揚光大,進而為「鄉村振興」戰略在烏蘭察布加速推進注入強大正能量。
  • 【慶豐收 迎小康】寫在烏蘭察布大地上的豐收故事
    為了推廣天然小山村的天然農產品,合作社特意把牙代營村名字註冊為產品商標,取名「芽代營」,寓意著小山村的優質農畜產品能像春天的嫩芽一樣,茁壯成長,生機勃勃。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合作社已經發展成為當地代表性企業,不僅創立了3處「芽代營」實體店,還入駐淘寶、消費者扶貧網等多家電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雙重銷售模式將興和縣綠色農產品推向全國,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帶動了農戶共同致富。
  • 為了大地的豐收——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農業科學家的故事
    這股繩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源自植根大地的泥土氣息——用執著堅毅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這股繩之所以成大器,是因為源自不忘初心的共同夢想——讓腳下的泥土更有生產力,讓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秋末,吉安大地一片豐收景象,一起來欣賞這一幅幅「醉美」圖畫!
    秋末初冬吉安大地一片喜人的收穫景象農民們以自己獨特的筆墨「勾勒」出一幅幅「醉美」圖畫!鄧和平 攝吉州區興橋鎮泉塘村扶貧基地的「扶貧果」喜獲豐收,村民正在採摘獼猴桃。李軍 攝在峽江縣金坪民族鄉新民村蜜橘基地,果農正在採摘蜜橘。該基地吸收當地8戶貧困戶種植南豐蜜橘、新餘蜜橘等果樹1100餘畝等,年人均增收1萬多元路。
  • 為了洪災後的大地再獲豐收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完成全部的搶排、搶收、搶種,最大限度的挽回農民經濟損失,讓這片大地又重現生機! 五水匯合 一片汪洋 「前段時間所有的種子化肥已經全部投入進去,現在5400畝稻蝦、3300畝雙季稻全部被淹,損失在1300萬左右。」
  • 盈科資本進入豐收年 今年第10家企業IPO 大地熊科創板上市
    來源:證券時報網7月22日,盈科資本投資的大地熊正式登陸科創板,交易代碼688077。伴隨著大地熊成功IPO,盈科資本今年以來累計IPO企業總數達到10家,其中科創板5個,創業板4個,滬A主板1個,創造了7個月內10家企業上市的行業紀錄。
  • CCTV-1《豐收中國》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史丹利獨家冠名!
    走進鄉村田野,滿眼儘是豐收景色。 籽粒飽滿的稻穀、玉米,碩果纍纍的果子,轟鳴奔騰忙著收割的機械,還有喜獲豐收的笑臉,構成了豐收節最美的圖景。
  • 河北:大地豐收,託起「小康」新希望
    長城網記者 董達阜城的高粱紅了,趙縣的梨果掛滿枝頭,臨城的核桃熟了,雞澤的辣椒紅似火……九月的河北,五穀豐登,瓜果飄香,處處瀰漫著豐收的味道。春播「紅高粱」秋收「高粱紅」紅高粱,高粱紅,高粱紅了喜盈盈。
  • 懷寧石牌:看大戲舞龍燈 豐收節裡話豐收
    蔬菜豐收成果展暨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會、豐收戲會和舞龍燈助力懷寧農民豐收節等特色活動的舉辦,展示了近年來石牌農業發展新成就、農村生產新變化、農民生活新風貌,為石牌「三農」工作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舞龍飛,鑼鼓喧天。活動當晚,舞龍燈表演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觀賞。
  • 豐收時節,達州金黃稻浪美如畫……
    收穫啦,收穫啦又是一年豐收季讓我們看看達州呈現的金秋豐收景象一起感受這片熱土
  • 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就是豐收的顏色!
    又是一年豐收季,金色的稻田、豐碩的蔬果、歡喜的笑顏,到處都是豐收的喜悅! 在吉林的大地上,一幅色彩絢麗的豐收畫卷舒展開來,一起來看五彩斑斕的吉林「豐」景!
  • 小小的野花裝點著東北大地的秋天
    這就是東北大地上的野花,在這秋天的陽光下,用自己全部的生命來回報這塊土地的厚愛。在廣袤無際的東北大地上,這些野花,有的都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就像頑強不屈的東北人一樣,樸實無華!東北人和野狼搶地盤,和黑熊搶玉米,硬是把北大荒變成了東北大糧倉!這是幾代人辛苦付出換來的成果。
  • 豐收的秋天,你的收成如何?
    作者:童天鳧  播音:童天鳧 秋天,收穫的季節,果實飽滿,碩果纍纍,這也是上帝收穫的季節,願這個秋天,全地迎來更大的豐收,願耶和華敞開救恩的門,在神州大地,收取更多寶貴的麥子,深深地祝福中華:四境平安,風調雨順,福音復興,大地豐收,快把這份祝福,送給最親的人吧。
  • 今日秋分,30張照片話豐收
    ——(宋)範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節選蒼勁的秋風舒爽了大地也吹來了喜悅和希望經過一年的辛勤耕耘作物漸漸飽滿、成熟而我們自身也在成長致敬勞動、感恩大地豐收快樂!共迎佳節!從傳統農忙時的搶收、搶種,到如今豐收季節搶直播、搶發貨的新「雙搶」,移動網際網路悄然改變鄉村面貌。
  • 【收藏】14億中國人的豐收地圖~
    ▲ 豐收季金黃的麥田。▲ 山西運城下起了豐收雨。攝影/盧文瓜果菜蔬,大地如虹如果澱粉之香是畫布的溫暖底色那瓜果蔬菜就是慷慨傾倒的顏料桶1988年「菜籃子工程」第一次由農業部提出其後30餘年間中國人均蔬菜佔有量從170公斤上升到了近
  • 山東青州:金秋瓜果香 豐收奔小康
    金秋送爽,瓜果飄香,青州大地遍地是豐收的景象,處處是喜悅的笑臉。王墳鎮河北崖村的千畝桃園裡,蜜桃喜獲豐收。桃農馮春英告訴記者,今年蜜桃收成不錯,價格也比較可觀,一畝多地的小桃園,就能收入2萬多元。在廟子鎮盛達農場,200多畝的獼猴桃也喜迎豐收。一簇簇獼猴桃掛滿枝頭,遊客們穿梭其間採摘果實,盡享豐收的喜悅。喜獲豐收的還有王墳鎮1500多畝葡萄。陣陣果香撲鼻而來,串串晶瑩的葡萄掛滿枝頭。慕名而來的遊客邊採邊品,葡萄園裡充滿了歡聲笑語。香甜的葡萄給遊客帶來了歡樂,也給附近村莊的村民打開了增收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