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要比說的好,幹的要比籤的好 破解永川營商環境的「高分」密碼

2020-12-16 重慶市人民政府

靈動大氣興龍湖

市民業務諮詢,工作人員微笑服務 攝/劉燦

永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

長城汽車智能生產線

永川長城汽車廠區大門 攝/陳科儒

8月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永川高新區榮獲中國十佳優質營商環境產業園區。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永川,當地區委、區政府制定了許多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從「優化營商環境22條」到「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30條」,從「放管服改革49條」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項規定……在把營商環境作為全區經濟發展重點工作的永川,如何服務企業、解決難題、精準發力,這其中飽含著多少不辭勞苦的心血和汗水,似乎更值得人們一一進行探尋和解密。

做好招商引資的「後半篇文章」

對於永川這樣的產業集聚區而言,創優營商環境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近年來,永川區招商引資取得很大突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永川新籤約引進項目158個,合同引資275.8億元,分別增長53.4%和23.1%。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52個,新引進項目完成投資102.9億元,招商引資綜合考核居主城都市區第一位。

作為招商引資的「後半篇文章」,營商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於大項目紛至沓來的永川而言,優化營商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保障」,誰破壞營商環境,誰就是給永川的高質量發展「拖後腿」。

永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視同仁」是營商環境的本質:通過努力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維護內外資企業、本地和外地企業公平競爭,來取代過去的優惠政策。

如何做?首先是做好制度創新,其次是做好創新服務。在這兩個方面,永川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深入實施項目秘書制,針對每個籤約項目,落實一名項目秘書,統籌代辦項目建設各項事宜。二是遵循「委託代辦、無償代辦、全程代辦、高效代辦」的服務原則,對籤約項目全程「保姆式」服務,圍繞「工商註冊、項目備案、土地招拍掛、方案設計、工程招標、建設手續辦理、竣工驗收」等所有審批環節,強化點對點全鏈條服務。三是對服務內容進行細化,列出服務清單,明確辦結時限,全鏈條「一對一」跟蹤,把「企業與各部門之間的事情」變成「中心與部門之間的事情」,讓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落到實處。

長城汽車重慶分公司行政總監安玉賀對永川區政府和鳳凰湖產業園的周到服務讚不絕口,一件已經過去了兩年的事情,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在建設衝壓車間時,需要建設兩個高6.5米、長45米、寬23米的衝壓承臺,最大要承受2400噸的壓力。」他說,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必須72小時連續澆注,確保不能出現分層和裂縫,不然就會影響受力強度。

但在當時,永川區甚至周邊能採購到的混凝土量都無法滿足要求。怎麼辦?「永川區委、區政府協調全區各攪拌站24小時運轉,各施工工地暫停施工3天,將全區的混凝土全部用於保障長城汽車項目,72小時內運送了380車、3800立方米混凝土,順利完成承臺澆注工程。」回憶起這件事,安玉賀仍然十分感動,「正是有了永川區委、區政府的全力支持,長城汽車永川工廠才僅用了14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從項目進場到整車下線的全過程,創造了國內全工藝汽車整車工廠建設的最快速度。」

全力以赴當好企業的堅強後盾

在永川的企業家們都對政府的一句承諾印象深刻:「廠房內的事情你們自己負責,廠房外的事情交給我們。」

「這說明政府尊重市場規律,既不會幹預、插手企業經營,確保我們有一個乾淨、健康、良好的經營環境,又竭盡全力為企業服好務。」一名企業家表示。

如何當好企業的堅強後盾,永川有自己的考量:一是精準精細加強涉企服務,著力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二是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為基礎,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發力;三是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努力營造出重商、親商的濃厚氛圍,讓他們安心、定心、放心幹事創業。

重慶永信科技有限公司位於鳳凰湖產業園內,是一家高端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從今年4月開始,由於企業收到的訂單節節攀升,而自身生產能力又趨於飽和,擴能擴產就成為了當務之急。該企業原來的訂單飽和度每個月在13萬片左右,一下子爬坡反彈到18萬片左右,擴產的需求迫在眉睫,急需安裝一個4000千伏安專項電力專線。6月初,該企業向供電部門提出了申請,但正常情況下完成審批和安裝需要60個工作日。永川區鳳凰湖產業促進中心的黨員幹部在「四幫一體驗」活動中得知這一情況,立即會同供電部門,為企業開通了「快速通道」。通過不斷優化辦電流程,將企業用電審批和安裝時限從60天壓縮至22天,保證了該企業新生產線的正常投運。

「我們提需求,他們就去落實;我們提想法,他們就來和我們探討。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們在擴產的過程當中,真切地感受到一家人的溫馨。今年公司預計年產值增加到2.2億元至2.5億元左右。」重慶永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坤旭激動地說。

要想不斷提高營商環境「含金量」,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安商親商的社會環境等方面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紅利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

為此,永川相繼推出三項長效制度——

一是永川區區級領導聯繫服務重點非公企業制度。明確30名區級領導聯繫235家重點非公企業,要求做到每月一走訪、半年全覆蓋,精準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爭當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鋪路石」。

二是永川區民營企業困難問題辦理制度。明確民營企業困難問題反映渠道、交辦督辦程序、辦理回復時限等。其中規定問題辦理單位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與企業對接、5個工作日內辦理回復,將辦理速度和企業滿意度作為考核加減分的依據;同時,連續兩個月扣分都排前三位的單位,由區委書記約談主要負責人。

三是永川區營商環境目標考核實施辦法。在區管班子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中,專門拿出20分考核營商環境,考核結果與幹部評先評優、表彰獎勵和管理使用掛鈎,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一系列制度的出臺,為企業架橋鋪路、減負鬆綁、加油添薪,給企業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紅利。

打造「更關注人」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既要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經營條件,更要幫助投資者解決後顧之憂。

企業紛至沓來,不僅帶來了看得見的經濟增長,也帶來了外地人如何融入當地的民生問題。如何幫助他們安心地留下來,成為永川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

重慶富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駐永川10年的臺資企業,公司不少員工來自外地。

9月1日,公司負責人楊彬目送著自己的小兒子進入紅河小學後,滿意地離開。紅河小學與楊彬的家相距不遠,讓他可以在上班途中順便送孩子上學。「全靠園區照顧,給我們解決了後顧之憂。」楊彬感嘆,按照規定,入學需要戶口本、房產證「雙對口」,但楊彬是外地人,戶口沒有跟著遷過來,這讓孩子的讀書成了難題。

「本來對於我們這些『流動人口』,應該入讀另一所學校,但那所學校距離遠,十分不方便。」楊彬坦言,後來產業園派專人到企業了解實際困難,自己便將家裡的情況和盤託出,園區工作人員記錄在案後就回去了,「沒過多久,等到小學報名時,我們就接到了紅河小學招生辦的電話,那一刻真是又激動又感動。」

楊彬享受到的福利還不至此。已在永川育有兩子的他乾脆把父母接了過來,幫忙照料小孩。「父母住在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裡,由我來承租,每個月只需要200多元的租金,房子裡什麼都有,幾乎就是拎包入住。」他笑著說。

當「要素紅利」逐漸讓位於「創新紅利」,「政策紅利」逐漸讓位於「制度紅利」,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更為凸顯。接下來,永川區將緊緊扭住「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這個「牛鼻子」的牽引作用,下好營商環境這步「先手棋」,以此撬動各領域改革,不斷提高改革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讓良好的營商環境惠及全區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企業。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永川區工業招商引鳳---「幹的比籤的好」
    原標題:重慶市永川區工業招商引鳳---「幹的比籤的好」    「十三五」期間,重慶市永川區堅持做的比說的好、幹的比籤的好「的服務理念,以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促發展為契機
  • 「地評線」大眾銳評:營商環境好不好,要看企業笑不笑
    這幾年,山東針對體制機制僵化、市場活力不足等「頑瘴痼疾」,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祛「痛點」、疏「堵點」、破「難點」,構建「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的良性機制,創新創業創造的陽光雨露日益充沛、企業茁壯成長的環境日益完善。但也要看到,與發達地區相比,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與企業和基層期盼相比,山東營商環境還有很大改進空間。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 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營商環境是破解經濟壓力及挑戰的重要抓手
    【環球網 記者 徐娜】「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是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很重要的挑戰,營商環境是破解經濟壓力及挑戰非常重要的抓手,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一個地區發展動能的強弱,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在2020環球趨勢大會致辭時指出。
  • 優化營商環境需處理好十個關係
    營商環境的本質內涵是市場主體在其運營全生命周期所付出時間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效度,其衍生的外延包括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設施環境、開放環境和社會環境。本文以矛盾論作為方法論,著重分析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破解營商環境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優化遼寧營商環境,需要正確處理十大關係。
  • 半月談|向差異化營商環境要「裡子」
    向差異化營商環境要「裡子」李富成 孫悅世界銀行評定,過去兩年間,中國營商環境便利度從全球第78位大幅提升至第31位。按照廣受國際認可的標準,以北京、上海兩座龍頭城市為代表的中國營商環境水平超過了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成員國水平。
  • 全國最年輕省委書記:好的營商環境,就四句話
    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重「硬」不輕「軟」,引育新動能,要著力在加強法治、信用、生態宜居和公共服務等領域下功夫,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沒那麼複雜,就四句話」在任天津市長期間,張國清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
  • 堅決破解堵點痛點難點 全力營造尊親安富環境——碧江優化營商環境...
    (江佳佳 攝)企業家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的背後,是碧江區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效。今年,碧江區制定出臺14條措施與10條禁令,堅決破解堵點痛點難點,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築武陵開放高地,活錦江營商環境。通過出實招抓作風,出措施抓落實,碧江營商環境向好從優。
  • 謝學龍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企業家的笑容就是對漣源營商環境...
    在湘煤機智造園,謝學龍走訪了園中的企業,詢問企業負責人關於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等方面的情況,聽取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意見建議,了解和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謝學龍同前來辦事的企業負責人、群眾和窗口辦理人員進行交流,了解辦事流程、服務標準、便民舉措、設施配備等情況,詳細聽取了市政務服務中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匯報。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謝學龍對前階段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 丘北縣答好「三道題」全力打贏稅收營商環境「翻身仗」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營商環境「紅黑榜」導向性作用,丘北縣聚焦強弱項、補短板,答好「三道題」,全力打贏稅收營商環境「翻身仗」。 答好走訪宣傳題,溝通交流破堅冰。按照州全面壓實各縣稅務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責任的相關工作要求,丘北縣採取劃片包幹的形式,分組走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掌握稅收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實際情況,科學研判、謀劃工作措施。
  • 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動員大會召開
    通過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營商環境大為改觀。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氣力、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打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錦州振興發展掃除障礙。  會議強調,要以開展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年為契機,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要進一步補齊營商環境建設短板,完善制度規定,著力化解存量。發揚鬥爭精神,真刀真槍地解決一批損害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件,著力遏制增量。
  • 寶安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最優區」 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逆勢增長
    把好企業好項目好企業家當作「心肝寶貝」,這是寶安區一貫以來的做法。早在2018年1月24日,姚任在區黨代會六屆三次會議的報告中就旗幟鮮明地提出:產業是立區之本。要堅持產業第一、企業至上,把好產業、好企業、好企業家當作「心肝寶貝」,用心守護、貼心服務,讓寶安成為企業成長的沃土。
  • 審議監督 優化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
    建設好廣西、建設好廣西自貿試驗區,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投資、推進外貿繁榮發展迫切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近日,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專題審議會,審議自治區政府關於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
  • 巴中:36個部門改善營商環境好不好 百名「考官」現場打分不留情
    這是巴中市第一季度營商環境「好差評」測評會議,今後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周,巴中市政府都要組織這樣的「考試」。小有緊張,成績關乎面子還會影響「帽子」之所以說是一次「特考」,一是因為測評內容雖然已經事先通知,主要包括涉及營商環境的法治、政策、政務、市場、人文、廉政等六大方面,但「考官」是誰不清楚。
  • 解鎖焦作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的 「動力密碼」!焦作舉行...
    在近期公布的河南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的「開辦企業」指標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在全市同類指標排名中位列首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5年籤約619個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培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顯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穩定投資者預期,廣泛聚集經濟資源要素,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 「小康之治的北京樣本」朝陽:破解城市營商密碼
    「以前從提出需求到貸款發放,少說也需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這次只用了兩周。」該公司財務總監陳華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平臺為支撐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發揮了積極作用。陳華口中的平臺,指的是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 科技部:國家高新區要為企業營造最優營商環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聚集地、棲息地,要將國家高新區打造成科技型企業的最佳聚集地,為企業營造最優的營商環境。
  • 徐州:建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
    徐州市近日舉辦首屆政企溝通交流對話會,以如何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為主題,政企雙方敞開心扉共商發展之路。「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缺少。」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介紹,徐州在全國率先建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創新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讓更多的投資和創業者在徐州享受到堪稱「樣板」的營商環境。
  • 傳統招商引資模式已不靈,營商環境的改善,要注重利益關係的調整
    李 鐵近幾年,改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十分關注的問題。什麼是營商環境?凡是企業在任何一個城市投資和經營,所面臨的經濟、社會、法律以及政府行為的影響或者幹預,都能被認為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雖然國際上有營商環境指標評價體系,但其實真正評價營商環境好壞,看看企業投資增長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就大致可以有個判斷。前幾十年,絕大部分城市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看重的是優質的地塊、良好的基礎設施、便宜的地價、政府的稅收優惠以及各種形式的政策刺激等。企業家如果要到地方去投資,不僅僅會受到熱情接待,甚至當地可以把優惠條件說得天花亂墜。
  •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政府要做「行家」「媒人」「保姆」
    青島宏璇物流裝備製造項目的負責人夏衝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百尺河鎮黨委政府說到做到,用心、用情為我們提供服務,積極聯繫市直部門,幫助辦理了立項、審批、環評、廠房租賃等前期準備,為公司開工建設打好了基礎。
  • 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 張文深講話
    會議通報了2019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和2020年第四季度全市營商環境評價結果、損害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典型案例,印發了《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與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通知。  會議指出,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社會生態、經濟生態的綜合反映。近年來,通過深入推進作風效能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進步還是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