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與國醫傳承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21-01-16 半月談網

為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2月16日,紀念孔子誕辰2570年系列活動·孔子思想與國醫傳承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圍繞「傳承與共享」這一主題,探討了孔子思想與中醫藥文化的融匯互通以及如何更好地傳承發展孔子思想與中醫藥文化等問題。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會長孔德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黨委原常務副書記、中國藥膳研究會會長楊銳,儒促會顧問、原二炮後勤部政委、少將孔繁順,中國中醫藥報社副社長陸靜,儒促會顧問、中國女畫家協會主席孔紫,儒促會常務理事、北京伯華國醫傳承發展中心理事長、北京中醫藥中醫藥師承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孔令謙等領導出席會議。孔德墉會長與楊銳會長分別為會議致辭。

孔德墉會長致辭

孔德墉會長在致辭中用自身經歷闡述了孔子74代孫孔伯華先生的「醫者仁心」,指出孔子思想的根基在於修身立德,國醫的傳承發展離不開醫者的道德修養。孔伯華先生作為孔子後裔的優秀典範,創辦北平國醫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國醫人才,把行醫與做人融為一體,是孔子後裔學習的榜樣。孔令謙理事長發起成立北京伯華國醫傳承發展中心,是發揚伯華先生醫學思想、醫學教育思想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自覺修身立德,在各自工作崗位中積極的為社會貢獻力量。

楊銳會長致辭

楊銳會長在致辭中指出,孔子思想與國醫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孔伯華先生作為傑出的醫學家與醫學教育家,始終把修身立德擺在首位。醫乃仁術,國醫蘊含著儒家中庸的理念,是孔子的仁愛思想、中庸思想的體現。當前,黨中央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為國醫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要講好國醫故事,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孔令謙理事長做主旨報告

孔令謙理事長在會議上做《共享與傳承》的主旨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譬如《論語》是不是可以共享,《黃帝內經》以及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可不可以共享,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醫文化是不是也可以共享?也一定是。這些《經典》是千百年來的經驗升華與凝練;而文化,則是經歷代前賢所累積的文化遺產。當然是可以共享的。於是問題來了。人有七情六慾,故有大小之別、好壞之分;術有正反兩途,有正確的,就該有錯誤的。在這個開放的資訊時代,我們該傳承什麼?該留給世人什麼?又該共享什麼?顯然不該是錯誤的我們國家將復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中醫藥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那是因為中國之大,不僅在於經濟發達,體量龐大。其要者,更在於文化繁榮,垂範萬邦。當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如何重塑我們的文化自信,我想中醫也許是一個捷徑,一個突破。

祖父孔伯華先生是京城四大名醫之一,一生之成就獲得政府高度讚揚和評價,其最大貢獻就是創辦了北京歷史上第一所中醫院校北平國醫學院,在北平國醫學院的辦學宗旨上有這樣一句話:醫為生人之學,又為事親之道,一句話就將醫的本質是用來救人的學問說盡了;他還常說,只有一個合格的人,才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其實,這些論述發揮,究其源,就是孔子的思想本質。倘若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均存乎道德,均存乎忠恕,一切均在規矩準則中,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又該是如何呀!天地雖大,中心在我,這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醫之中,在於大中至正。因此傳承國醫該本著「合德、仁立、尚道、融新」的價值觀。其實這與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本是一脈相承的。

孔令謙表示,「醫為生人之學,又為事親之道」,是使人活著的學問,以仁為本,是醫者的本質。所謂中醫,實際上是「大中至正」之學,如果單純理解為中國的醫學,就狹隘了。當年伯華先生上書毛澤東主席說「醫之活人,何分中西」。真正的國醫是包容的,沒有狹隘的門派觀念。國醫與西醫的區別分別來自於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維方式。國醫重整體,西醫重局部;國醫重功能,西醫重物質;一宏觀一微觀;一動態一靜態,國醫更貼近人文的情感,我們當珍惜。國醫不以盈利為目的,這與孔子的仁愛思想、重義的思想有直接關係。孔令謙理事長指出,為傳承祖父伯華先生的醫學思想,孔醫堂以「合德,仁立,尚道,融新」為價值引導。近年來,孔醫堂與曲阜中醫藥學校合作,開辦伯華班,傳承伯華的醫學教育思想,培養了大批融和傳統醫學思想的現代化人才。

中國中醫藥報社副社長陸靜做會議總結

陸靜指出,本次會議是一個特色鮮明的研討會,主題選的好,對於推動中醫思想研究,推動以中醫研究、中醫教育為載體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醫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傳統文化的復興,才能帶來中醫的復興。她建議,今後報社和儒促會、北京伯華國醫傳承中心一起,繼續深化這個主題的討論,做好孔子思想與國醫傳承發展的大文章。

儒促會理事、孔醫堂副總裁孔令訸

儒促會理事、孔醫堂副總裁孔令訸代表儒促會與孔醫堂感謝各位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付出的努力。

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秘書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孔德立

會議由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秘書長、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孔德立主持。

其他與會專家表示,孔子思想與中醫藥文化都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中「大醫精誠」「仁醫仁術」的思想與孔子思想倡導的「仁」是一脈相承的,都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孔子的「仁愛」思想對於解決當今社會醫患矛盾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與會專家還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與中醫藥教育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本次會議由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北京伯華國醫傳承發展中心主辦。近百名孔子後裔以及中醫藥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相關焦點

  • 五味絡石藤丸獲批暨國醫大師張大寧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日照召開
    五味絡石藤丸獲批暨國醫大師張大寧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日照召開 2020-08-14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國醫大師張志遠百年誕辰,山東中醫藥大學舉行專題學術研討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實習生 趙長春11月2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第二十二次學術年會暨國醫大師張志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舉行。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高樹中介紹,舉辦張志遠百年誕辰學術思想研討會,旨在學習傳承張志遠先生豐富的學術思想和為中醫藥事業孜孜以求的精神、以中醫藥事業發展為己任的歷史使命感,更好地激勵鞭策後人,在新時代中醫藥事業發展徵程中繼續前進。開幕式前,與會人員向張志遠先生雕像敬獻了花籃。
  •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學術傳承拜師儀式在南京舉行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學術傳承拜師儀式在南京舉行 2020-08-17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歧黃薪火,弘揚國醫精髓——「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
    深秋的北京,暖陽高照,風柔日暖。10月17日,中國中醫科學院會議中心外側的「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籤到牆迎風屹立,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從業者及各界嘉賓。會議中心大廳大師雲集,群賢畢至。在萬眾期待中,「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正式召開。
  • 國醫大師為基層「強筋健骨」「國醫傳承與兒科創新」學術高峰論壇...
    國醫大師為基層「強筋健骨」「國醫傳承與兒科創新」學術高峰論壇舉行掌上懷化訊( 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丁娟 實習生 徐詩琪)「重視整體、注重『平』與『和』、辨證論治……中醫藥獨特的健康觀、疾病觀和防治觀,
  • 國醫大師劉志明蓮城收徒
    為了傳承中醫、弘揚國粹,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藥人才。日前,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在湖南省湘潭市舉行。中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為設置在湘潭市中醫醫院內的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匾牌。
  • 京城蕭氏醫館開業典禮暨燕京蕭氏婦科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1月9日,京城蕭氏醫館開業典禮暨燕京蕭氏婦科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市東城區金寶街8號京城蕭氏醫館舉行。會上,京城蕭氏醫館主要發起人之一蕭承悰深情回顧了祖父蕭龍友生平事跡,並表示作為一名中醫工作者,使命在肩、責任重大,對於中醫藥在新時代的發展,既需正本清源,更要傳承創新,並暢談了對於京城蕭氏醫館醫教研一體發展的規劃。
  • 「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落戶射洪市中醫院
    為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推動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精髓傳承工作和全市中醫藥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9月26日,射洪市中醫院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成立系列活動在醫院中醫文化廣場舉行,這標誌著射洪市第一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落戶射洪市中醫院。
  • 新聞|海派中醫針灸名家李鼎教授從醫從教70年暨「家學、國學、國醫」國際學術研討會隆重舉辦
    「薪火傳承,繼往開來」海派中醫針灸名家李鼎教授從醫從教70年暨「家學、國學、國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全球合作夥伴中心隆重召開。李鼎教授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導師、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名中醫,是我國高等中醫針灸專業教育和新中國針灸學教材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經穴解剖和形象化教學的先行者,是新中國針灸學海外傳播的開拓者之一。開幕式上,我校聘請李鼎教授為終身教授,同時舉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針灸」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揭牌儀式。
  • 第二屆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利用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記者包松婭)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指示精神,更好地推進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利用,由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文史館、北京市文物局聯合舉辦,民盟東城區委會、北京建築大學共同承辦的「
  • 羅馬法與中國法的傳承和發展研討會舉行
    2013年10月31日,「長安與羅馬 東西方文明的對話——羅馬法與中國法的傳承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北政法大學長安校區行政樓二樓報告廳隆重召開。來自義大利、俄羅斯的十餘位羅馬法權威專家及我國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大學、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羅馬法專家,以及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的部分老師同學共200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劉志明國醫大師湘鄉中醫醫院傳承工作站掛牌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中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深圳市中醫顧問;全國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1976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的國醫大師劉志明。
  • 廣東省中醫院成立國醫大師劉敏如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
    為進一步傳承發揚好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2020年11月4日,廣東省中醫院舉行國醫大師劉敏如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揭牌儀式。
  • 儒學源齊魯,文化潤今人 ——「孔子與青島」專題研討會在青島南園...
    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廣民教授對孔子、儒家思想對新時期青島發展的啟示這一問題做了具體闡述。他指出青島現在正面臨著需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階段,孔子以「禮樂「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促進青島建設成時尚與傳統結合的魅力之城有重要意義。
  • 大經中醫與3位國醫大師、國醫名師共同開展數位化傳承研究與成果轉化
    3月28日,由江蘇省中醫院和大經中醫共同承擔的「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重點項目(BE2019770)啟動會」在江蘇省中醫院舉行。   項目圍繞國醫大師夏桂成教授、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和國醫名師唐蜀華教授三位國家級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分別開展名老中醫診治不孕症、慢性腎功能不全、冠心病經驗的數位化傳承研究,並完成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成果轉化,在江蘇省中醫院和其醫聯體合作的基層醫療機構逐步推廣使用,進而提高全省中醫慢性疑難病防治能力,賦能基層、造福社會。
  • 國醫大師唐祖宣再收兩位「高徒」 成立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
    來源標題:國醫大師唐祖宣再收兩位「高徒」 成立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 國醫大師唐祖宣再收兩位「高徒」,5月31日,「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收弟子劉文華典禮暨安定門中醫院傳承工作室授牌」在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舉行。
  • 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落戶河南
    □記者曹聰通訊員徐雁南文圖    9月19日,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落戶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原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與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智民為傳承工作室揭牌,河南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處處長姬淅偉宣讀《關於成立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的批覆文件》。
  • 第二屆「中醫骨內科學」學術交流研討會暨施杞教授收徒拜師儀式舉行
    第二屆「中醫骨內科學」學術交流研討會暨施杞教授收徒拜師儀式舉行 2020-08-25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孔子宰中都文化研討暨儒學經典書畫捐贈儀式」在汶上舉行
    今天,在汶上縣次丘鎮朱莊村舉行「孔子文化廣場」揭幕儀式,豐富了鄉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彰顯了孔子文化的時代影響力,並有力地推動了汶上縣的精神文化建設。  汶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汲進梅介紹說,汶上古稱中都,春秋時為中都邑,「孔子宰中都」是最早的文化傳承示範,被譽為春秋時期的「首善之區」。
  • 衡水舉辦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9月19日至20日,衡水市舉辦2020中國衡水董仲舒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他說,董仲舒是國際公認的儒學大師,其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其文化影響極為深遠,特別是他的「尊儒、德政、尚禮、崇學」思想,適應時代要求,順應發展大勢,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對世界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董子故裡,衡水人民傳承弘揚其崇德尚義、忠誠守信的品格,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無數絢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