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谷
四年時間的耕耘,讓愛奇藝「說唱」IP系列綜藝成為了不少人心中夏天的標配。
今年的《中國新說唱2020》雖有些姍姍來遲,但在8月14日節目播出當晚,仍有不少網友直呼:「爺夏回。」
不過,今年的說唱節目市場環境與往年卻有些許不同,除了愛奇藝,同行業平臺的先後入局,打破了「說唱」往年的平靜。這一市場變化,對於愛奇藝「說唱」IP而言,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節點,《中國新說唱2020》不再是說唱類節目賽道上的「獨行者」,更加激烈、良性的市場競爭也在悄然展開。
在此,讀娛君就結合當前說唱類節目的行業背景,以《中國新說唱2020》首期節目作為內容樣本,深入剖析其在內容層面差異化的打法以及獨特的行業地位。
聚集50+廠牌rapper
冠軍自有出處
如果說內容賽制是節目的骨架,那麼選手便是填充骨架的關鍵骨血。
縱觀當前已經播出以及還待播出的說唱類節目,每一檔節目在內容賽制上都有各自的定位與打法,其間的差異也展現在選手的準入門檻上,或偏愛大眾話題與流量,或執著專注說唱本身,或試水多元化的選手風格,選拔原則不盡相同,而《中國新說唱2020》在選拔選手上亦有其獨家方法論。
據悉,《中國新說唱2020》的選手統籌、選手導演便有將近30位。導演組通過地面見面會、線上雲海選的方式來選拔,其中,在全球範圍內的線上海選選手人數高達12694,最終導演組從1w+報名選手挑選出了480名,也就是說,平均100位選手中只有3位入圍,這一通過率也反映出了導演組在選手選拔上的高標準、嚴要求。
客觀而言,這480名選手中不乏網絡紅人、選秀熱門流量,但大部分的選手則是來自CDC、Gosh等50+專業說唱廠牌的職業rapper,李佳隆、萬妮達、陳思鍵、小青龍等實力選手也都重歸這一方舞臺,構成了實力強勁、風格多元的頂級陣容,一同開啟今年的現場海選。
「Who Is The Rapstar?冠軍是我的!」這是《中國新說唱2020》節目的slogan,也是海選環節聽到最多、最燃的一句話。當然,選手們能夠有勇氣喊出這句話,是源自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也一定程度代表了所在廠牌的底氣。
在讀娛君看來,《中國新說唱2020》聚集了說唱圈內的頂級rapper,為節目的品質與聲量注入了堅實的專業力量,不僅鞏固了IP自身在行業中的標杆地位,同時再次盤活了說唱廠牌的競爭生態,引領說唱廠牌文化向更高階的方向進化。
畢竟,大部分rapper都是各自所在廠牌說唱實力的典型代表,是自家廠牌的活名片。他們通過展現頂級說唱表演體現了個人專業度、獲取曝光度的同時,也收穫更多的市場認可,從而擁有更多的舞臺和話語權。藉助節目的影響力,選手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個人與自家廠牌知名度乃至出圈,實現中國本土說唱文化的路越走越寬的美好願景。
國民度、專業性兼具
廠牌主理人身份功能多重
當前,節目導師陣容也是說唱類節目競爭的重要方面,或是比拼導師數量,或是比拼導師的個人流量,或是比拼導師構成的多元性。
《中國新說唱2020》邀請了吳亦凡、潘瑋柏、張靚穎、GAI周延四位嘉賓組成廠牌主理人陣容,這一組合與其他節目的區別在於其兼具國民度與專業性,為節目擴充流行、國際化的視角,在常做常新中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感。
更重要的是,廠牌主理人與節目IP之間大都有一定的淵源,能夠產生1+1>2的聚合效應,這亦是其他同類節目所無法企及的一大優勢。
具體來看,被稱為華語說唱推廣大使的吳亦凡、有著華語流行說唱教父之稱並多次擔任「說唱」IP系列節目導師的潘瑋柏,以及2017年《中國有嘻哈》總冠軍GAI周延,這三人都與「說唱」IP有著強關聯,可以稱得上「節目元老」,此次合作所帶來的回憶殺在圈內引發較多的關注和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音樂的實力唱將張靚穎跨圈參與到節目當中,是音樂圈層相融的一大見證。正如她近日在發布會上所說,「中國說唱文化短短三年中取得很大進步,靠的不是圍觀者,是更多的參與者。」出道多年的張靚穎原本就有堅實的粉絲盤,此番她的參與,將給節目帶來不一樣的視角,引入更多破圈而來的用戶群體的關注。
當然,真正帶動《中國新歌手2020》口碑出圈的,不僅僅是四位廠牌主理人的明星效應,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的專業度。
從首期節目內容來看,廠牌主理人們的專業度主要體現在說唱本身以及選拔選手這兩大維度。
在開場秀環節,廠牌主理人個人秀所體現的實力可見一斑,跨界而來的張靚穎的表演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在選人的維度上,今年賽制在鏈條的數量上設定為「X」,更考驗廠牌主理人的專業評判能力與選人的獨到眼光。
導師之於選手,猶如伯樂之於千裡馬,具有一定決定性的意義。三位廠牌主理人有各自的評判風格,吳亦凡溫暖、張靚穎親和、GAI冷麵,但共性在於考核的標準始終是說唱文化本身,而非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節目元老吳亦凡雖與不少回鍋肉選手相熟,但決定選手去留的關鍵在於說唱實力。
在說唱圈拼搏多年的GAI知道曾經和他有beef的選手心存顧慮,開場宣言便是,「我知道你們心裡在擔心什麼,把你們心裡的顧慮都拋開,一視同仁。」雖然GAI話少冷麵,但考核面前絕不拖泥帶水,堅守專業度,完全不care何人何時罵過他,這一態度獲得了網友的好評。
GAI將這一原則落實到實際考核的當中。就以首期節目為例,無論是對於GOSH廠牌的同門rapper、粉絲還是曾經有beef的rapper,GAI將一視同仁貫徹到底,考核的標準便是學員說唱的水平。海選中GOSH廠牌唯一一位女Rapper表演失誤,GAI雖然心疼但出於專業並未給她晉級項鍊,對於曾與他有beef但實力強勁的選手,GAI沒等唱完便毫不遲疑給出了鏈子。
某種程度而言,GAI在選手考核層面的專業態度是《中國新說唱2020》廠牌主理人專業性的縮影。這讓我們看到《中國新說唱》在選手選拔上不止嚴苛,還有一份代表公平與公正的「一視同仁」。據悉,節目後續還將融入由明星製作人投票、大眾人氣榜、現場觀眾及媒體評審等多維的投票方式加以輔助,讓《中國新說唱2020》在選拔的參考維度更多元,整體結果更加專業公平。
與往季節目不同的是,製作人戰隊本次全面升級為製作人廠牌,最終選拔出SSR級別的RapStar(S-super說唱實力、S-star人格魅力、R-rapper)。用潘瑋柏的話來解釋這一變化,便是「之前導師是裁判,現在的主理人就是老闆,不光是指導學員的說唱,還要從方方面面給予幫助。」
也就是說,四位嘉賓化身為廠牌主理人後肩負更多的使命,也使得他們在節目中體現專業的維度與空間也更為多元,是《中國新說唱2020》對於導師功能的進一步探索,也是與同類節目的差異所在。
《中國新說唱》進入4.0版本
以專業視角成就頂級標杆
今年,是愛奇藝入局說唱類節目的第四年,過去的每一季節目對於說唱文化在本土的傳播都是關鍵性的標誌節點。
《中國有嘻哈》在中國本土全面普及說唱,帶動說唱文化出圈;《中國新說唱》致力於開發新的說唱風格,進一步挖掘中文說唱文化內涵;《中國新說唱》2019則為說唱行業注入更多00後新生力量,搭建青年潮流文化矩陣,持續推動說唱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而到了今年的《中國新說唱2020》,節目以更專業系統視角定義中文說唱,在差異化競爭中迎來中文說唱產業新的發展拐點。
進入第四年的《中國新說唱2020》,以更專業的眼光、更純熟的內容視角進行創新升級,帶來了全新的廠牌主理人的陣容,重新定義賽制,並以「鑄造工廠」為主題,構建了充滿貨運車、火車軌道、升降貨櫃等元素的7大實體場景,硬核的工業風格將燃炸的說唱音樂演繹到極致,視覺感官的多維創新以及節目內容品質的全面升級,讓用戶更沉浸式地感受到說唱音樂的魅力,帶來更為強大的內容自信,以行業專業標杆的姿態,接受更高量級的用戶群體以及海內外說唱市場的審視。
根據讀娛君觀察,《中國新說唱2020》首播熱度8200+,在官宣定檔前一日便斬獲微博綜藝榜滿分,是連續三年拿下滿分的「綜藝狀元」。節目相關話題在開播四小時全網爆發,隨後#GAI給giao第二次機會#、#吳亦凡考核藥水哥#、#小白對吳亦凡說我欠你一個冠軍#、#張靚穎 不要叫老師叫姐#等話題全民攻佔熱搜榜,相關內容切片廣泛傳播,也有不少網友直呼「我的夏天又回來了」、「轉眼都已經過了三年」、「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小白,熟悉的炒麵隊」……
從首播的成績來看,一方面,《中國新說唱2020》不僅有優質的內容和專業的態度為口碑賦能,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也是助力節目成為頂級標杆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讀娛君也更加確信,當人們談起論說唱類節目的頂級專業標杆時,想來《中國新說唱2020》絕對會是唯一的答案。
所謂唯一,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說唱」IP系列綜藝作為說唱類節目的鼻祖,成功將說唱文化帶出圈,坐擁第一波用戶紅利,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並與粉絲群體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這一情感具有無可替代性,從而成就了節目在說唱節目粉絲心中的唯一性。
所謂頂級,《中國新說唱2020》既有在說唱領域深耕多年的平臺作為強力支撐,又有TOP級的說唱歌手嘉賓作為廠牌主理人助陣,同時節目還吸引了上萬名rapper線上報名參賽,這一陣容規模足以證實「說唱」IP系列綜藝在說唱行業的被認可度,在同類節目中是當之無愧的頂級IP。
的確,在說唱文化全面出圈的背景下,說唱類節目紛至沓來,難免讓節目陷入同質化競爭,甚至有可能引發觀眾的審美疲勞。但毫無疑問的是,從目前來看,作為推出說唱類節目的鼻祖,愛奇藝憑藉「說唱」IP多年的耕耘以及《中國新說唱2020》在整體說唱文化專業度上的全面升級,其在說唱領域的領航地位仍舊無法撼動。
尾聲:
內容的潮水湧入說唱類節目賽道,是說唱市場日漸繁榮的一大標誌,意味著中文說唱文化更多的被認可、被關注,也再次加劇了平臺之間的內容競爭。從中文說唱文化的長遠發展來看,節目之間其實不應以流量、話題為武器對說唱市場進行圈地圍城,而是要基於自身內容盤形成一股合力,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包容的心態將說唱文化向不同維度進行發散、滲透,共同構建中文說唱內容產業的良性生態,引領說唱文化在本土進一步紮根的同時,也助推華語說唱文化走向世界。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