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不記得了
大家在學生時代,應該都學過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講述了他於20世紀初期在日本仙臺醫學專科學校求學時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對他的教誨。
魯迅先生的考試成績不錯,就有人懷疑是老師將考試題目洩漏給他,他們的理由就是藤野先生曾經親筆修改過魯迅先生的課堂筆記,有可能在他的筆記本上做了什麼暗示。在當時的一些日本人看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藤野先生肯定不屬於這一類的日本人。
魯迅先生很感激藤野先生對他的教誨,「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認為藤野先生對於他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魯迅先生出於對老師的敬重,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這篇文章,培植了一代代中國人對日本人民的美好感情。我們知道了,在中國的東方有個島國叫日本,它侵略過我們,讓我們民族蒙羞,帶來深重的災難,也讓他們國家的人民不幸。但我們更知道,在這個島國也有許多像藤野先生這樣對中國人民友好的善良的人們。
魯迅對藤野先生印象頗深,並深深地敬重,那藤野先生對魯迅的感情如何,或者說,藤野先生還記得魯迅嗎?這是一個很傷感的問題,我們先從藤野先生的履歷說起。
魯迅口中的「藤野先生」,原名藤野嚴九郎,1874年出生於日本福井縣,家族世代為醫,藤野嚴九郎是家族的第六代醫生。
1892年,他進入愛知醫學院,4年後畢業並留校做解刨學教師的助手,1897年他得到醫生開業證明書,同年7月到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學習解剖學一年,1901年10月,他應聘到仙臺醫科專門校任解剖學講師,魯迅就是在這時成為了他的學生。
1912年,仙臺醫科專門校併入東北帝國大學醫學部,3年後,藤野先生因學歷不夠,被迫於6月底提出「請求免職」,8月被解除講師職務。1919年,他回到故鄉自立診所,並於1945年在福井病逝。
生前,曾有東京記者訪問訪問藤野先生,敘述藤野先生不但幾乎忘記了三十年前曾有這樣一位中國學生,連他贈給魯迅先生一張照片的也忘記了,以為或許是他去世已久的太太轉贈的。但是我們在魯迅先生的書齋中,能清清楚楚看見在這張照片的背面,有藤野先生親筆書寫的「惜別」兩個字。
藤野先生沒有記得魯迅,或許他的學生眾多,不能記住每一個人,常人也可以理解,不過,這終究還是成了一個遺憾。
藤野嚴九郎在戰後被認為是為中日友好做出貢獻的人物。1961年,福井市為其設立紀念碑;1983年,魯迅的故鄉紹興市和藤野先生故鄉蘆原市結為友好城市;1984年,他的故居被改造成紀念館,他生前任教的日本東北大學還為其設立了「藤野先生獎」。更為重要的是,《藤野先生》作為中日兩國語文課中的課文,他的名字被廣為人知。
一個小插曲
06年時,在召開的「魯迅:跨文化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一位日本學者對《藤野先生》一文是「回憶性散文」還是小說,做了嚴密的考證,特別是對魯迅留學仙臺醫專的解剖學筆記作了細緻的解讀,認為《藤野先生》一文中與在仙臺的魯迅記錄調查會的調查結果、魯迅的「解剖學筆記」存在諸多不吻合的地方。因而它只能是一部以魯迅當年在仙臺為基礎寫作的「具有相對獨特的自傳風格的短篇小說」。
對此,中方學者當時就給了三點反駁:第一,魯迅自己說得很清楚,《藤野先生》是他「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的記事」。我們不懷疑《藤野先生》的某些內容和實際有些不同,但這是記憶的失真,決不是「虛構」。第二,就像前文說的,這篇文章培養了一代代中國人對日本人民的美好感情。所以,說《藤野先生》是「小說」,虛構的,感情上也不通過。第三。《藤野先生》對青年的關愛,以及魯迅對這種溫暖和關愛的感激和感恩之情是真的,不是虛構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