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貪慾成豬身,一念瞋心變赤蛇

2021-02-13 佛法禪定

     五臺山福聖寺,有「禪境聖地」之稱。常年都瀰漫著「禪香古院」獨有的「禪韻」。這就是傳說中的人間聖道—大福聖寺!

     福聖寺,就如同仙凡佛道,降臨人間一在當代奇僧純正禪師的帶領下,正走上重建古剎之路一

姑蘇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陰隸,每數日,輒往值班。鄰有一人語曰:「能帶我至陰間遊戲乎?」隸曰:「可。汝但靜臥室中,敕家人勿開戶,我當帶汝去,仍送汝回。」

鄰人如命臥室中,隸即攝其魂同至府城隍廟前,囑令住石牌樓下相待,自乃持文書入中庭去。鄰人待久,生厭倦心,見一大車從西過東,載四娼女並二男子。中一娼女,原有舊情,以手招之,遂登車同去。隸出廟覓鄰人不見,轉問旁人,知登車去,乃回陽急至傅門外一居民家,見有新產小豬七頭,其一即鄰人也。以手擲之,豬斃而魂忽不見。

次于田岸見大赤蛇仰臥,即知鄰人所變,乃打殺之,攝其魂歸房擲醒。因問曰:「汝同我遊陰府,頗適意乎?」答曰:「汝初置我於廟前石牌樓下,入廟經久不出。我方厭倦,幸舊識娼女邀我出傅門外,同至一舍,相與飲食歡樂。忽有人奪我食,打我項,我怒而出外,困而偃息。復聞人呼曰:『赤蛇赤蛇!』以手攖我。我便驚醒,有何樂乎?」隸笑語其故。黃洪江親聞其事,乃發心學道(洪江亦予在家時善友)。

——摘自《蕅益大師見聞錄》

蕅益大師未出家時有一位善友,名叫黃洪江居士,他因為親身經歷一件投胎轉世的事實,因此發起學佛的心。這件事頗多轉折,又感人至深,所以蕅祖把它收在《見聞錄》。

江蘇省蘇州的南濠街,有一個人常到陰曹地府去做差役。每隔幾天,他就要去值班。某日,有一位鄰居滿懷好奇地跟他請求說:「你去地府輪值時,能不能帶我一塊去遊逛?」差役答說:「可以!你只要靜靜地躺臥在房間,交代家人千萬不可開門,我就可以帶你一同前往,然後再送你回來。」

鄰人便照著陰差的話,閉門靜臥在房間內等候。陰差就攝取他的魂魄,一同來到縣府城隍廟前,叮囑他一定要在廟前石牌樓下等著,自己就拿著文書進入中庭裡去了。這位鄰人在外面等得太久,開始厭倦不耐煩,這時湊巧看見有一輛大馬車從西向東跑過來,車上載著四個娼女和兩個男人。當中有一個娼女跟鄰人是老相好,就揮手招呼他,鄰人見狀馬上登車跟著一同走了。

陰差辦完公事,出了廟門,遍尋鄰人不著,趕緊轉問旁人,才知道他剛剛登上車子離開了。於是返回陽間,急忙趕往城牆門外的一家民宅,發現這戶人家的母豬剛產下七頭小豬,當中一隻正是那位鄰人來投胎的。陰差上前抓起一扔,小豬即刻斃命,可是魂魄卻忽然消失了。陰差又趕忙到處尋,在田岸邊見到一條偌大的赤蛇仰頭倒在那兒,心知那就是鄰人轉胎變成的。陰差上前又是一擊斃命,然後攝取魂魄返回鄰人的房間,往躺在臥室的鄰人身上一擲,鄰人終於醒過來了。

陰差探問他說:「你同我一起遨遊地府,玩得還滿意吧?」鄰人答說:「你把我放在城隍廟前的石牌樓下,你進去許久都還不出來。我正感厭倦不耐煩時,恰好遇見熟識的妓院姑娘,邀我一起到城門外一戶人家裡。大夥吃吃喝喝,正在歡暢快樂時,忽然有人奪走我的食物,又打我的脖子。我怒不可遏地衝向外頭,跑了一陣子,感到疲憊不堪,倒在地上休息,卻聽到有人喊著說:『赤蛇!赤蛇!』接著就有人用手使力地將我扭絞,我便痛得醒過來了。這一趟折騰下來,哪有什麼快樂可言呢?」陰差望著鄰人失魂落魄的可憐模樣,不禁笑了起來,於是將當初如何攝取鄰人魂魄,後來又如何變豬變蛇,如何追回魂魄的驚駭情節,一五一十地道了出來。

黃洪江居士親耳聽到這件事後,便發心學佛。因為什麼呢?你看,這位鄰人的魂魄懵然無知,順著染習,變形易貌,輪轉生死,絲毫作不得主。一念貪慾險成豬身,一念瞋心就化為赤蛇。在生死交關之際,這一念可不是生死關鍵嗎?

人的念頭不外七情六慾,這當中又以「怒」與「欲」帶給人最多苦惱,因此孔聖人在《周易·損卦》中說:「君子以懲忿窒欲。」一位有道的君子必得損去忿怒和貪慾才能趨吉避兇,化險為夷。可憐世人於「忿、欲」大都習以為常,一任其煩惱動亂迷而不覺,擾得身心世界,不得安寧!這位鄰人因為出入娼館,染上色慾習氣,一見娼妓即尾隨而去,心靈不由自主,完全被習氣牽著走。所以佛陀悲心懇切地勸眾生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啊!黃洪江居士聽聞之後,懍於輪迴路上風險多,想到自身要如何走出這茫茫生死路呢?於是往佛法裡頭尋取出離的法子。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若要當生遠離生死輪迴之苦,應當轉娑婆之愛,成極樂之願。留意現前一念,念起即覺,一有散心雜念即代以佛號淨念,這般功夫若用得上,自然「娑婆苦海風濤靜,穩泛樂邦紅藕舟」了。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原著作權無法考究。本文不代表福聖寺傳媒、佛法禪定的觀點和立場。

五臺山福聖寺乘車路線:

福聖寺在五臺山西門收費站外,即西線進山路的路東邊(清涼寺山腳下)。

1、北京方向的在六裡橋坐大巴到五臺山景區下(全程高速);

2、從其它地方來的,到太原汽車東站坐大巴到豆村。

3、飛機:可坐到五臺山機場,或者太原機場(汽車東站有大巴直到豆村)。


對公帳號:

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五臺支行

客戶名稱:山西省五臺縣福聖寺

帳號:04656001040012119

  

福聖傳媒·.傳播善知識!

寺院道風·追蹤大德高僧·學習禪定法門

佛法禪定·.證菩提大道!

相關焦點

  • 跟著陰差遊歷地府,為什麼變成小豬、又變成了赤蛇?
    一念貪慾險成豬身,一念瞋心就化為赤蛇。在生死交關之際,這一念可不是生死關鍵嗎?
  • 佛教:人生就是一念,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只有當下這一念,人生從一念開始,而有千念萬念,有了我們的生活,有了我們的世界,有了芸芸眾生,佛教說「了生死」,就是從這一念開始了起,能夠做到心中沒有一念,而又包羅萬象,能夠做得了自己這一念的主,就不會被妄念流轉,不會隨業力浪死虛生,能夠在三界六道中自由出入。
  • 佛說: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一念痛苦,一念喜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從前有一位太守,他去拜訪白隱禪師,想知道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如果真的有,他想親身去體驗一番。白隱禪師聽了,立刻開始用最惡毒的話語謾罵、詛咒他。太守實在沒忍住,就找來一根木棍,要回擊禪師。他邊打邊罵:「你這個無理的傢伙,算是什麼禪師,太沒有涵養了。」
  • 佛教: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這與曾經的父母判若兩人,小的時候,父母含著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的態度完全不一致,現在幾乎都成了敵人似的感覺。其實,所有的焦慮狀況,總結成兩個字,就是煩惱,煩惱產生其實就是我們對事物看法導致的。正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3000裡
    一念3000裡 畢淑敏寫下個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人生本就是天堂,有人卻偏偏把它活成了地獄
    今天我想說一說,電影《一念天堂》,這部電影是由沈騰主演的,可是給我們帶來深深的思考。反應社會的百態,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首先人都是有良知的,然而良知可能會被利益薰陶了。這部片裡沈默是一個複雜的角色,首先他是一個小偷,偷了別人的表,然後他把這個表掛在了一個逃犯的手上,幫助警察制服了逃犯。
  • 大安法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文:大安法師至誠心就是真實心,不虛假的心。如果內心充滿著貪瞋邪偽,都是機心在起作用,無慚愧心,無動於衷,是不可以的。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惡習,如果不去對治不去控制,只想損人利己,沒有一點無我的空慧、慈悲心,就是一個假名的佛弟子。不能好像也講修行,內心一點都沒有改變煩惱習氣,做點表面文章。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好文)
    ——孟子人性,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張弛有度,讓孩子內心灑滿陽光的生活。好心態可以是一道救命良方。那一刻,王語嫣的心意變了,對段譽開始有了好感,也不再痴纏著表哥了。王語嫣偷聽到慕容復和他人的一段對話,發現慕容復為了重振自己的大燕帝國,已決意到西域去應徵駙馬,試圖增強實力。放在從前,王語嫣聽到這些話一定會傷心得暈過去。可因為她心意已變,反而如釋重負,甚至暗自祝福慕容復能夠成功選上駙馬,免得自己對他心懷內疚。
  • 佛說:一切唯心造,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我們活著就是當下這一個思想念頭,如果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也就沒有過去未來,一念清淨,就是自性淨土,與諸佛菩薩不會相差分毫。佛說一切唯心造,人生的是非善惡,好壞對錯,都是自己的一心一念所造,都是「一念之起」,如果一念清淨,就會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天下太平,人間淨土。
  •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落滄海桑田!(經典好文)
    這一頁,在無涯的生命長河裡,便成了記憶中,記載了清香的一抹經典。,讓此時的自己擁有了美好而親切的懷念;也有時是心生遺憾:為何當時一念墜落,所以此時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於是,我們的眼中,因了這份喜悅,便滿眼含笑,滿面春風,整個人,似乎也都溫柔起來,整顆心,也跟著溫暖起來:我見青山多嫵媚,我見碧水多柔美;這樣的欣喜,這樣的詩意,是一念起之後,我們內心如沐春光,在一粥一飯的平常生活中,開啟了萬水千山皆成詩的唯美模樣;從此,山河遼遠,地厚天高,從此,揮手作別一切冗雜與羈絆,元氣滿滿,意氣風發,快意平生,仗劍天涯!
  • 一念三千之涵義
    來源:《淨意室文存》  「一念三千」是什麼意思?百界乘以十如是,即成一千;再配合五陰、有情、國土「三世用」,即是「三千性相」,都具足於一念之中,此之謂「一念三千」。  佛教與別的宗教不同之處,最主要的是佛教認為決定每個人未來苦樂升沉的不在於信教不信教,而在於各人的存心行事,所作所為;也就是一切都遵循著因果的規律,而不是由什麼主宰宇宙萬物者所支配的!還有一個特點,佛教確認十法界的體性是完全同一的、平等的!
  • 瞋恨心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
    《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百萬障門開。
  • 「李健篇」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一生》
    李健-一念一生越聽這首歌,越是深深明了,為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可曾聽說過雪山懸崖,曾讓人魂繞夢牽。傳說中有寶藏在上面,也藏著萬丈深淵。多少人為了他就此長眠。——李健《一念一生》人性貪婪,面對誘惑,卻也能戰勝恐懼。可惜這份勇氣,很多時候只是用喪失了一份理智來換取的。險峻之地,往往是寶藏之地,無數人將會為之探尋。
  • 咫尺天涯,一念之間!
    終於明白,一生之中,悲喜歡樂,笑淚痴悔,只如樹木的年輪般成了自身無法抹去的印記。其實有些記憶是不需要去摒棄的,如我來說,好好的珍藏在心地也許會更完美。往事也許依然會不時的浮上心頭,而我卻不在沉醉其中。有些事情已經盡力自己的努力,這也許已經夠了、不必再去糾纏不清。
  • 一念三千
    以心念為例,惱害仇恨的心生起就是地獄;瞋恨鬥爭的心生起就是餓鬼;愚痴無明的心生起就是畜生;嫉妒憍慢的心生起就是修羅;持戒修善的心生起就是人道;歡喜快樂的心生起就是天堂;利他無我的心生起就是菩薩;平等包容的心生起就是佛。因此,我們的心中本來就有十界,遇緣觸事,就生起現象諸法。
  • 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道家推崇「道法自然」,而佛教教導世人」普度眾生」,只是如今很多人在被傷害以後,莫說渡人,就連渡己也都很難做到,其實一切源於內心不夠強大,要知道佛說:明白這四點,才能活得自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芸芸眾生,皆是人性本善,當大家從出生起,沒有誰是壞人,也沒有誰生來就帶有惡念,之所以後來會有善人和惡人之說,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的不同,才導致內心的變化,但同時也要知道:一念善起,萬水千山;一念惡滅,滄海桑田。
  •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18183首頁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歐陽娜娜《一心一念》歌詞 抖音超火歌曲《一心一念》歌詞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因為他的心仍然處在黑暗中。——周東申有「鬼才」之稱的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在1918年發表了《蜘蛛之絲》,在故事中,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寓意描寫得淋漓盡致。很感嘆芥川對於中國文學、西方文學和宗教文化的理解,博學多才加之他身似乎並不奇怪。而且,在其理解之下,用自己的筆力解剖這個社會,解剖社會的漏洞和黑暗,令讀者為之慨嘆。
  • 第五人格:羅生門建模發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墮地獄!
    羅生門建模發布,美智子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最終也是一念墮入這地獄!首先來說【羅生門】的展示動作真的是獨樹一幟,可見官方在設計上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紅蝶伴隨著淡淡的青幽幽的綠光的緩緩走出,並伴隨著些許破碎的面具,可以看得出美智子特別害怕另一個自己迸發出來,但是該來的總歸是擋不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