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另一面:數據安全成金融數位化轉型關鍵

2020-12-26 證券之星

金融領域需嚴防數據洩露與濫用。

日前,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召開。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在峰會上指出,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金融業是深圳的重要支柱產業,深圳金融科技也具有良好發展基礎。

新興技術如何提質增效、保障經濟血脈的暢通?會上,多位業界專家對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金融業務中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也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數位化轉型和數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有企業表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巡視員肖志家在會上表示,金融業在支持企業防控上體現了擔當,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強大支撐。

以深圳的數據為例,今年以來,前三季度深圳金融業的稅收實現1102億元(不含海關代徵和證券交易印花稅),接近全市總稅收的四分之一。

疫情期間,讓上億戶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尤其是讓中小微企業存活下去成為必要之舉。

據新華社8月報導,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發展普惠金融,成為政府關心的重點。

「隨著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深度交融,金融服務普羅大眾,惠及社會民生,已經不再是空中樓閣,」深圳銀保監局副局長陳飛鴻在會上表示,新冠疫情倒逼了金融科技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科技手段在金融領域的運用。

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秘書長黃潤中在論壇上指出,通過金融科技的賦能改造,普惠金融的實踐有望走向更高的境地,包括觸達更廣的服務範圍、擁有更強的風控能力、提升更高的滿意度等。

在具體實踐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由來已久,疫情又給小微企業融資帶來了新的挑戰。

對此,聯易融CEO宋群在會上分析,供應鏈金融將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解決普惠金融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果能跳出傳統思維,以更動態化的視角看待供應鏈金融的服務方式,用好科技發展的手段和工具,圍繞生態圈的視角去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這將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在他看來,推動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關鍵在於提升行業的科技滲透率,「ABCD」技術,即AI、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能助力解決各環節上的痛點。

數位化轉型和數據治理密不可分

數位化進步帶來正面效應的同時,金融業務中的數據安全亂象成為金融業數位化轉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新東在峰會的發言中提到,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多項關於鼓勵金融科技、數據治理方面的政策文件,為推動政府數據的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技術儲備,同時也對政府數據的開放提出了新需求。

騰訊數字資產中心負責人蔡弋戈在會上指出,在金融業務中保護相關權益人的利益離不開監管和控制風險,在技術孵化出一些傳統模式下的創新業態後,如何配套新的監管手段能力,亟需改善。

「如果仔細考慮金融科技的定位,它應該是技術的輔助,並沒有通過技術的服務改變金融業務的本質。」他認為,金融科技在整個金融服務的環節裡,更多是承擔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優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

當前的實踐中,對於體量巨大的金融機構,科技如何助力公司治理與監管?深圳價值在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梅在會上表示,一方面,科技賦能資本市場與其形成共生共存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監管機構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出上網披露、網絡投票、投資者利益的補償權等一系列創新,實現了科技為資本市場的更多賦能。

金融業的信息保護及數據安全問題正在不斷被重視。今年,脫口秀演員池子被中信銀行洩露個人帳戶流水一事備受關注,最後以中信銀行致歉並撤職相關人員告終。

12月8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一些科技公司利用市場優勢,過度採集、使用企業和個人數據,甚至盜賣數據。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金融數據安全保護條例,防止數據洩露和濫用。

對於數據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研究員陳娟在峰會上表示,現有法規強調數據的分級分類,即依據數據重要程度以及發生數據事件所造成的損害來進行分級分類,同時,在司法層面,數據安全問題會引發刑事責任。從執法方面而言,企業面臨的是多頭監管格局,在IPO申請時,也被明確要求進行信息披露,說明公司對數據安全方面是否有足夠措施、相應的風險預防。

「數位化轉型和數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共識數信董事長王毛路談到,數據治理的內生動力是現在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轉型要求以及內部規則制定、實踐和數據運營、數據管理的需求。外部推生的數據治理要求也非常明確,例如從「十二五」規劃到現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均頒布了數據治理的規範性文件。

(作者:張雅婷,實習生,鍾焯 編輯:曹金良)

〖 21世紀經濟報導 〗

相關焦點

  • 極融以科技賦能金融,助力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
    導語:近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數字浪潮下,金融科技已然成為推動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
  • 金融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數禾科技邁開新徵程,持續推進科技賦能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技術的廣泛運用,金融數位化的大勢已經顯而易見,一個數位化、智能化、開放性的銀行3.0時代正在到來。而作為其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催化劑」——金融科技,則正是決定數位化轉型成敗與效率的關鍵所在。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改變著銀行,金融機構要想超車,就不得不採用各類金融科技手段實現創新發展,加快金融業務在生態化、平臺化、數位化領域的深度轉型。這對於中小金融機構來說,更是迫在眉睫。
  • 誠兌:金融科技標準在銀行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引領作用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共組織發布50多項金融科技標準,涉及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以及數據交換、安全風控等各個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提高金融科技標準實施的主動性,落實有產品服務必有公開標準依據的金融消費者保護管理要求
  • 擁抱金融科技,銀行業步入數位化轉型快車道
    擁抱金融科技,銀行業步入數位化轉型快車道 2020-12-13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金融》|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路徑
    作者|郭曉蓓 鄧宇 施元雪「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交通銀行湖北分行」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期  5G技術賦能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銀行業共識。5G誕生將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邁向新起點,基於5G技術的「大數據+」「智能+」應用將為金融領域帶來重要契機。5G將從用戶體驗、業務創新、生態創新等方面對銀行數位化轉型產生深遠影響。  5G技術將全面推進金融基礎設施升級,創造全新用戶體驗  5G作用於商業銀行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高速度。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目前有30%的銀行建立了數字能力的中心,有37%的銀行已經通過風投布局金融科技,目前9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12月11日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金融壹帳通企業金融總經理蔣寧透露出這樣一組數據。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
  • 數位化浪潮下 百融雲創以科技賦能汽車金融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國際環境波雲詭譎,國內金融監管的趨勢增強,諸多因素疊加為汽車金融未來發展增加了不確定的因素。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上,業內人士圍繞汽車金融當下的挑戰和機遇展開了深入探討。有專家表示,在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汽車金融作為客戶黏著劑,能更好地發揮其對汽車消費的促進作用。
  • 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以科技賦能金融
    科技引領發展2013年,平安集團掌門馬明哲在當年的元旦致辭中明確提出「科技引領金融」概念,並寫入當年的年度報告中。至此「金融+科技」理念注入了平安集團的血脈,作為平安集團聯營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金融壹帳通依託「金融+科技」的雙引擎驅動力量,緊跟科技前沿的技術創新,賦能打造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成效顯著。
  • 科技賦能主流金融 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華師大賽區圓滿落幕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首席信息官周衡昌從銀行從業人員的角度切入,從對金融科技的理解、怎麼做好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如何全方位推動銀行數位化轉型,以及數位化轉型可以選擇的技術路線等四個方面,看現代銀行業擁抱金融科技,打造數位化銀行。最後,周衡昌提出,銀行業目前最為缺乏的就是人才,人才隊伍的建設對數位化銀行而言非常重要。
  • 信用飛邱冠宇:深耕數字科技,賦能航旅數位化轉型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信用飛最新資訊 > 正文 信用飛邱冠宇:深耕數字科技,賦能航旅數位化轉型
  • 2020金證數字科技大會隆重舉行 科技賦能金融生態開啟新局面
    會上,金證股份正式發布了弘金量化2.0與金融雲兩款新產品,為金融科技創新落地提供了範本,加碼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科技賦能金融提質增效 數位化發展趨勢已現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行業加快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成為當下經濟變革的關鍵。在數字經濟時代下,以科技賦能金融的蓬勃發展,促進金融創新大踏步向前,為產業創新發展和升級提供了新動力。
  • 創新服務賦能機制,加速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此前,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進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以創新服務機制賦能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中信銀行出國金融:打造零售數位化轉型標杆
    在數位化時代,數位化轉型是商業銀行的必經之路。   作為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在業務創新方面始終保持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前列。   中信銀行是最早布局出國金融的商業銀行,深耕場景二十多年,近幾年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利用金融科技建設生態服務體系。
  • 聚焦金融數位化轉型,首屆金融影響力論壇暨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圓滿...
    對此,美信數科聯合科銳國際、騰訊雲發布「START金融行業 B2C 數位化解決方案」,聯合市場最優秀的科技、服務、數據安全、流量資源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在制定戰略後,更好的落地完成整個金融數位化方案轉型實施的過程。北京科銳國際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事務部總經理楊婧表示:「在數位化全面賦能的金融時代到來之際,人才是第一資源。」數字經濟發展更是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 招行、海致星圖等入選「年度金融創新企業」,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除了傳統的銀行、期貨等金融企業,國內最大的金融知識圖譜公司——海致星圖的入選,標誌著國內金融數位化在技術和應用等方面都已進入快速成長期。據了解,招商銀行是中國最早建設金融知識圖譜的商業銀行,而這套知識圖譜的建設者就是海致星圖。此次雙雙入選,更成業內亮點。
  • 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本報記者/張漫遊/北京報導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手抓科技賦能,一手抓跨界合作。
  • 科技賦能保險,變革引領未來 安永金融科技與永誠保險合作籤約
    央廣網上海9月2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安永今日與永誠保險共同舉辦主題為「科技賦能保險,變革引領未來」的新聞發布會,旨在進一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賦能保險業,深化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安永金融科技與永誠保險合作籤約(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在科學技術理論和實踐高速發展的浪潮下,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新興與金融的融合日益深化,科技與創新不斷提升金融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金融科技賦能並推動企業經營已成為金融業的共識,在企業改革和轉型中建立起數位化的核心競爭力。
  • 華泰證券:科技無界,賦能金融新生態
    華泰證券在年末舉辦金融科技投資峰會,就是希望與金融和科技領域的眾多合作夥伴以及潛在合作夥伴深度交流、碰撞思維,共同邁出構建創新生態的關鍵一步。  01、突破組織邊界邁向科技全面賦能  科技是貫穿華泰近30年發展歷程的一條主線。
  • 北京銀行劉彥雷:銀行數位化轉型需兼顧科技賦能與跨界合作
    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 劉彥雷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銀行峰會」上,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劉彥雷指出,商業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顯著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一手抓科技賦能、一手抓跨界合作。
  • 銀行金融科技組織架構大調整 中臺轉型刻不容緩——銀行開啟金融...
    在多家銀行中,工行在金融科技領域布局最廣,快速推動智慧銀行戰略轉型,包括頂層規劃、研發、安全運維、應用等,全面構建「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布局。與此同時,交行也在總行層面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負責制定全行金融科技的發展戰略、總體目標、基本策略,定位成金融科技頂層設計機構,下設信息科技發展規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