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剛剛接觸「斷舍離」的時候,我簡單的就以為它只是一個幫助我們整理家務的思維,後來了解得多了之後,發現它實際上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我們的家庭生活還是職場生活,我們想要如願,都離不開這種「斷舍離」的思維。
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雖然只有簡單的25個字,但是它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生活中的包袱和累贅太多了,壓的自己喘不上氣。
讀了《斷舍離》,你會發現:學會捨棄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扔掉無用的包袱和過往的累贅,生活才能更加輕鬆,也會更具有價值。只有懂得捨棄生活中無用的東西或者是人,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斷舍離》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
1.家務整理方面
《斷舍離》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斷」即為不購買、不收取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舍」即為丟掉家裡沒有用處的東西;「離」即為讓自己遠離物質欲望的誘惑。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因為衝動和欲望而出現剁手的現象,比如說在雙十一的時候,看到商家淘寶搞活動,無論是不是自己需要的物品,都要買一批到家裡屯著。
長年累月,不論是出租屋,還是自家房子,總會因為物品常年堆積而變得雜亂不堪。心情也因此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於生活中缺乏「斷舍離」。
2.教育孩子方面
每一個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只有學習很多的東西,才能來應對未來激烈的競爭。
然而很多時候,孩子們學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不僅讓孩子學不到知識,反而還會增加孩子的壓力,不利於他的身心成長。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當秉持斷舍離的態度,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挑選合適的興趣班。只要我們能正確引導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父母的驕傲。
家庭生活中的「斷舍離」,在職場中同樣適用
工作是我們生活中的另一種場景,想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更需要用「斷舍離」的思維,去除舊的思維而創造新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在打磨創新中升職加薪。
1.工作環境方面
我們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辦公桌和電腦,有的人會定期的清理自己的辦公桌和電腦桌面,這樣,不僅會使自己每天都保持煥然一新的感覺,而且將文件存放得當,還能第一時間找到自己需要的文檔,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還使自己的心情愉悅。
有這種習慣的人,也正是因為常年堅守「斷舍離」的思維模式,敢於丟棄無用的文檔、圖片,才讓電腦辦公更加流暢。
2.職場人際關係方面
我們在日常的職場人際交往方面,提倡志同道合。其實這也是遵循「斷舍離」的理念,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相處,我們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忌的拼事業,而對於那些與自己不同道的人,我們也沒有不要去斤斤計較,只有在工作中學會取捨,當機立斷,才能在工作時心無旁騖,更加有幹勁兒。
總之,「斷舍離」並不只是局限於家務整理的方面,這種思維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斷舍離》一直備受各界名流推薦,宮崎駿父子曾推出《來自虞美人之坡》詮釋斷舍離精神。
也曾受到楊瀾、素黑、張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學者和媒體人認同推薦,知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也曾為老版《斷舍離》作序推薦。
斷舍離最重要的概念是「活在當下」。要從「擁有」越多越好的思維中擺脫出來。因為繁華終會落盡,只有活在當下,學會取捨,才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大家都去踐行一下斷舍離。因為它會在不經意之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能在《斷舍離》中找到平靜,讓自己的心回歸安寧,但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就是一本自我反省,看清自我,以及重新認識自己的書籍。放下,或許是一種解脫,因為有舍才有得。
這本書現價25,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連結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