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麥家,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的諜戰小說,比如《解密》、《風聲》、《暗算》等等,而這些小說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當大家還在等麥家的諜戰小說時,麥家卻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人生海海》,這本書花了漫長的5年雕琢出來的,和以往的諜戰小說不同,這次麥家寫的是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人生海海》是麥家為自己的父親寫的,這還得從麥家的童年說起。
其實麥家的童年並不幸福,小時候因為家庭身份特殊的原因,麥家總是受到老師的歧視,遭受同學的欺負,在麥家12歲那年,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麥家與同學大打出手。
因為麥家遲遲沒有回家,麥家的父親就找來了,麥家原以為父親是替自己報仇的,沒想到父親直接給了麥家兩耳光,這兩巴掌,打斷了父子的親情,打走了父親在麥家心中的偉岸形象。
從此麥家與父親一直處在「決裂」的狀態。
2008年,麥家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在自己的寫作生涯獲得如此成就之時,麥家還沒有結束與父親的「決裂」狀態。
麥家說:"這一生寧願不成功,也想要一個幸福的童年。"
後來麥家想通了,他想要回到故鄉與自己的父親和童年進行和解,可是,回去後卻發現父親得了阿爾茲海默症,這時的父親已經忘記了他。
3年後,麥家的父親去世,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麥家都無法面對父親的離開,也無法面對自己,他變的沉默寡言。
當麥家到了中年時期,他才真正的理解自己的父親,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之後,《人生海海》問世,而這本書,是帶有某種懺悔的性質,是麥家對沉迷欲望的懺悔,是麥家對已逝父親的懺悔,也是麥家對故鄉童年的懺悔。
正因他幾乎剖開胸膛般殘忍的真情實感,讓無數人在這本書中找到共鳴。
《人生海海》最辛辣的一句話,戳中成年人痛點
有人問「《人生海海》到底有什麼能夠吸引讀者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就沒有了勇氣打開這本書。
21世紀的社會突出一個「快」字,人們總是怕落後與周圍的人,這往往讓人感到焦慮不安,在生活的重重壓力之下,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抑鬱症,成年人最不容易!
而封面這句話是如此的一針見血: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這句話勸退了很多人,同時也吸引了很多人,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很值得,人物形象刻畫的很豐滿,書中的故事讓人感覺置身其中,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讀這本書是一種享受。
董卿為此止不住地流眼淚
董卿讀完《人生海海》之後說:
「我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對著電腦。天色越來越黑,可是我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去開燈。電腦藍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臉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淚。」
它戳中了她內心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
我們的一生就是在遇到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渡過的,我們要勇敢的活著,去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喜有悲,有血有肉的活著
麥家曾經給楊洋寫過一封信,信中寫著這樣一句話:「順風多些小心,逆風時多些耐心」。
薇婭為《人生海海》帶過貨,短短5秒鐘時間就把3萬冊賣光了,就連董卿、莫言、高曉松等人也讚不絕口。
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海海,值得一閱
如果你覺得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到特別的迷茫,不妨看看這本書,也許他能帶給你一些啟示一些感悟,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感謝挫折,珍惜當下。
面對慘澹的人生,你會選擇投降、一蹶不振,還是會像《人生海海》中所描述的人物一樣,在經歷生活中的不公,以及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呢?
當我讀完這本書,有一句話讓我感受最深:
"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
在我看來,這是《人生海海》中最辛辣的一句話,他戳中了成年人的痛點,董卿為此哭成淚人。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很多的事情,而對於那些消失不掉的印記,我們如何去做?
《人生海海》中也給了我們答案:"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
如果你常常感到迷茫中,不妨看看《人生海海》,人的一生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