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武則天生平 探究無字碑之謎 「聖地大講堂」迎史學家王雙懷教授

2021-02-13 文化藝術報社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67歲稱帝,在位15年間,政治清明、勇於革新,文化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卻在死後留下無字豐碑,是非功過,任憑後世評說。

10月20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雙懷教授做客「聖地大講堂」,為延安市民帶來《中國唐代帝陵探秘——無字碑之謎》史學專題講座,向現場聽眾深入解讀武則天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帶領大家探究乾陵無字碑之謎。

此次活動由中共延安市委組織部、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陝西人民出版社、《文化藝術報》社、延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延安詩詞學會聯合主辦。

作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武則天研究會會長,王雙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地理和中國文化史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唐史學術界地位較高,研究成果頗豐,先後出版學術著作近40部。

講座現場,王雙懷教授旁徵博引,向聽眾解讀了武則天的一生,並客觀評述了一代女皇的功績。武則天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是唐太宗的武才人,唐高宗時貴為皇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在82年的生命歷程中,武則天充當了女兒、妻子、母親和政治家等多種不同角色。在中國歷史上,她創造了奇蹟,也留下了殘酷與血腥。

「武則天是一位兼具智慧、膽識和魄力的傑出政治家。她善於用人,賞罰分明。創立了殿試和武舉,並下令九品以上官實行自舉。通過科舉、自舉和別人推薦,選拔了一批傑出的人才,如狄仁傑、姚崇、宋璟、陸讚揚等;武則天時期,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那個時代女性雖然不能參加科舉,但是可以讀書,可以上幼兒園、小學、中學……所以唐代女性知識水平較高。」在王雙懷教授看來,武則天時期的一大成就是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等經濟。她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天下。重視和提倡興修水利,在其執政期間,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以境內農田好壞作為獎懲地方官吏的標準。使國家和地方倉庫裡儲滿了糧食,人口顯著增加。她重視文化藝術,提高官僚隊伍的文化素質,增加制舉次數和常舉難度。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公曆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那麼,到底是誰立的「無字碑」,至今仍然是個謎。

在講座中,王雙懷教授提到了目前關於立「無字碑」的三種猜想。第一種提法是: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德大,不是用文字可以表達出來的。第二種猜測是說無字碑是武則天兒子唐中宗立的,李顯認為母親的一生太過傳奇,所以還是不寫碑文較好。另有一種猜想是,武則天為自己立「無字碑」是想把是非功過留給後人去評說。「我們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聽其言而觀其行,把她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中,看她是否推動了歷史發展。武則天不僅擁有勇於革新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日理萬機的才幹,而且具有良好的政績,應當說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女性中的佼佼者,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人物。」

來自延安幹部培訓學院的馬先生在聽完講座後表示:「聽了王教授的講座受益良多,也糾正了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了解了她是怎樣一步步走向皇位的,也知道了一代女皇並不像眾多野史秘聞中描述的那樣陰險狡詐。」

講座結束後,王雙懷教授對他的新書《中國唐代帝陵》進行了籤售。

歷經千百年風雨滄桑,如今,唐王朝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唐代帝陵則成為大唐帝國的縮影,成了人們了解唐代文化的窗口。《中國唐代帝陵》一書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於2020年8月出版第一版,全書共分三個部分:上編對唐代帝陵進行綜合研究,中編對唐代帝陵逐一進行論述,下編收入與唐陵相關的其他內容。通過宏觀研究、個案研究和專題研究,深入揭示唐代帝陵的歷史和現狀。書中有大量地圖、墨線圖、統計表和精美圖片,融學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爐,是唐代帝王陵墓研究的重要成果。

籤售現場,讀者排隊爭相購書。「習總書記提倡建設學習型社會,通過學習,提升全民的人文素質、文化素質。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舉辦這一系列講座,邀請作者來講自己的著作,模式非常好。」多次參加聖地大講堂活動的延安市民宋先生說,「這次我買了兩本書,能夠近距離接觸作者,聽一聽講座,讓我們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認識。」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無字碑」,世界之謎!
    乾陵無字碑,為武則天所立。位於陝西省鹹陽市區西北方五十公裡處的乾陵。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
  • 揭秘武則天的無字碑
    「武周皇帝」變成了「則天大聖皇后」,又慢慢被簡化成了「則天皇后」,淡出了人們的話語……  一位叱吒政壇半個多世紀的偉大女人,終究逃脫不了男權從屬品的地位,這對武則天來說是多大的悲哀啊!  乾陵司馬道東側矗立著龐大的無字碑。有考古人員宣稱這塊留給武則天的石碑上曾經刻滿了預備寫字的方格子,可是後人始終沒有發現其中的碑文。武則天的無字碑為什麼沒有字呢?
  • 武則天立無字碑之謎,別人不知,而毛主席卻知
    還有一點是其他朝代所沒有的,那就是唐朝出了一個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入葬乾陵。在乾陵前有武則天生前所立的一塊石碑,因碑上無字,所以稱之為無字碑,又稱乾陵無字碑。
  • 武則天無字碑崇拜男性的驚人真相
    這座碑由七節組成,榫卯扣接,故又稱為「七節碑」。而東面便是武則天為自己立的「無字碑」。碑頭雕有八條互相纏繞的螭首,飾以天雲龍紋,碑座則用駿馬飲水、雄獅、雲紋等線刻畫而成。根據乾陵建築對稱布局的特點,「無字碑」與「述聖記碑」顯然是在高宗去世時由武則天同時主持豎立的,但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竟然未刻一字。據清乾隆年間的《雍州金石記》記載:「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
  • 【原創】武則天的無字碑和唐中宗定陵無字碑
    【述聖紀碑】東側就是著名的武則天的無字碑,高度也是7.5米,碑首為贔屓盤龍,但碑上並沒有刻上文字,現在碑上看到的一些文字都是後代刻上去的。【武則天的無字碑】相關閱讀:錦瑟華年 - 尋訪唐代帝王陵及遺蹟>>>在唐中宗李顯的定陵,也有一塊無字碑,原本立在神道西側,位置與述聖紀碑相當,遺憾的是定陵無字碑在生產隊時期被砸了
  • 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內幕?
    關於無字碑的由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幾種說法:其一,武則天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其二,武則天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其三,武則天立「無字碑」,功過是非任憑後人評說,是聰明之舉。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立一塊無字碑?
    唐太宗薨逝後,唐高宗李治將之納入後宮,封她為昭儀,從此以後武則天扶搖而上,終於在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寶座。 無字碑 武則天的陵寢位於現今陝西省境內的梁山之上,是與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陵墓,名為乾陵。 自秦漢時期起,帝王將相都會在死後為自己樹碑立傳,希望名垂青史。
  • 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塊石碑:武則天的無字碑,民間說法不一
    無字碑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碑上共刻有九條螭龍,又叫「九龍碑」。但由於碑額未題碑名,通身下來皆為空白,這引發後人之思考。這一塊渾厚、高大的石碑猶如一個千年之謎,任何一個走過、路過的人都忍不住猜想一番。但蒼穹之下,歷史沒有真相。這塊無字碑與西側的「述聖碑」形成鮮明的對比。
  • 武則天為什麼要立無字碑?無字碑背後代表的含義是什麼?
    1.無字碑的存在古人死後都要立碑文,越有權勢的人家越會注重這一部分。而到了武皇自己,卻未曾留下隻言片語,只有冷冰冰的透著歷史厚重的高碑矗立,而正是無字,因為它的神秘性,引得更多人去猜測,去觀看這塊無字碑。2.那麼武曌為什麼要去立這座空白碑呢?其實坊間有三個推測。
  • 【閒話歷史】武則天無字碑的三個秘密
    但是,唯獨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沒有希望能誰給她樹碑立傳。在陝西鹹陽有個古代帝王的墳墓叫乾陵,裡頭埋葬著兩個皇帝,一個是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另外一個就是大周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葬在一個墳墓裡邊。唐高宗李治那邊立著一個碑,叫述聖記碑,就是講述聖人事跡的碑。這個述聖記碑上面有五千多字,是武則天給她丈夫寫的。
  • 《無字碑歌》
    那片空白的碑體上,蘊涵著我廣闊的胸懷和博大的理想。「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留一塊無字碑,讓悲壯的歷史品味我內心的驕傲與哀傷。      今夜,我徘徊在無字碑旁,邀一輪孤月陪伴我的寂寞的心房。浩瀚的星空綴滿了我的惆悵,傾訴著我亙古以來的憂傷。大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風雨,今夜為何這般迷惘?曾經扶搖直上九萬裡的豪情,如今已是白髮三千丈!
  • 武則天墓前為何立「無字碑」?困擾近千年的問題,後人大膽猜測
    而這些都是男性皇帝,我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女皇帝,但唯一正統的女皇帝只有一位,她就是武則天。武則天稱帝之路艱險且曲折,令後世人尤為讚嘆。武則天去世後,以皇后身份跟唐高宗合葬在乾陵,但她並沒像其他皇帝那般,去世後立一塊石碑來歌頌功德,而是立一塊沒有任何字跡的石碑,為何石碑上沒有文字?成為後世跟專家們極為想解答的問題。
  • 揭秘武則天陵墓乾陵的未解之謎
    梁山乃是世間少有的一塊"龍脈聖地"。長孫無忌和李淳風選好陵址後,回京稟報高宗。袁天罡聽說後,極力反對。原來他曾為高祖選陵址到過梁山,深知此山風水的優劣之處。他對高宗說:"梁山從外表上看是一塊風水寶地,但細看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梁山雖東西兩面環水,能圍住龍氣,但與太宗龍脈隔斷,假如百姓選祖塋於此,是可以興盛三代,但作為帝王之山陵址,恐三代後江山有危。
  • 經典誦讀|無字碑歌
    男:千載歷史風雨悠悠,萬種紅塵雲煙茫茫,你威嚴地佇立於萬千蒼生之上,傲骨仰天遙望,無字碑留下了你的慨嘆和悲傷。          女:我的王朝蒼穹依舊浩渺,我的無字墓碑依舊悲涼。蒼茫的中華五千年歷史,從來沒有一個女人能和我一樣,我驕傲啊,因為我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 無字碑歌
    無字碑歌  我行走在八百裡秦川腹地
  •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非功過皆藏無字碑,留後世評說
    貞觀十一年(637年),唐太宗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清麗秀美,一顰一笑皆如畫中之人,其父也是唐朝功臣,如今孤兒寡母獨居洛陽,於是派人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侍奉左右。李世民在位期間史書上對武則天的記載知之甚少,最具熱點的便是她和李治之間的禁忌之戀,也是因為有這段感情她將來才會步步高升,直到皇后,皇帝。
  • 武則天死後立下無字墓碑,千年來無人能解,今被一老農看破!
    從古至今,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個女性,那就是武則天了。她是我國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特別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武則天可以在眾多男人中脫穎而出,坐到了皇帝的位子上,凸顯了她的高明和偉大之處。而且在她死後,立了一塊無字石碑,更是成為了一個歷時千年都經久不衰的話題。雖然碑上沒有鐫刻一字,卻也從另一種角度展現了她的一生。
  • 30多年前武則天陵墓彩色照片:一片荒涼蕭瑟,圖9至今還是一個謎
    乾陵翼馬高3.17米,身長2.8米,昂首挺胸,渾圓雄壯,前肢兩側的翅膀似層層雲朵,翅膀下的肌肉一塊塊凸出,有駕雲奔騰之勢。【乾陵神道】乾陵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裡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也是唐朝所有皇陵中唯一一座地宮沒有遭到盜墓的墓地。五代時期溫韜盜掘了所有唐朝帝王陵,唯獨乾陵地宮完好,「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 武則天一生活了81歲,臨終前說了一句話,道出人生最大無奈
    武則天一生活了81歲,臨終前說了一句話,道出人生最大無奈 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充滿傳奇,但是她在登基稱帝後晚年一直非常孤獨和空虛,在主動退位後不到一年就離世了,臨終前她不僅為自己立下無字碑,上面沒有寫任何生平和功績,還留下了一句話,這句話說出了她最真實的想法和人生的最大無奈
  • 唐朝人如何評價武則天?一批唐朝石碑出土,顛覆了傳統認知!
    當然,武則天退位之後,還活了一段時間,可能張柬之等人考慮到政權平穩,不想過於逼迫武則天,所以言辭誇讚較多,可以理解,但武則天死後,史學家如何評價的呢? 唐代史臣吳兢,親生經歷了武則天時期,他編撰《唐書》,就非常有代表性。書中吳兢評價客觀,並未完全批判武則天,而是就事說事,還開創性地把武則天列入帝王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