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為多例高齡患者 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俗話說,「少怕歪,老怕摔」,老年人跌傷嚴重時甚至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濠江醫院成功為一名85歲的老人實施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又一次創造生命的奇蹟。而該院骨科也因其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學科建設基礎,被列為院內重點發展學科之一,將造福更多百姓。

該名老人在家中洗澡時不慎摔倒導致右髖疼痛、畸形、活動受限,傷後慕名前往濠江醫院骨科就診。該院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楊海洲團隊接診後,隨即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術前檢查,影像學顯示右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移位明顯。

面對85歲的高齡患者,骨科團隊聯合內科、重症監護科、麻醉科、臨床護理等多學科的專家對老人全身情況進行了審慎的評估,擬定手術計劃,研判後決定予以實施右側股骨頭置換術,儘早為老人減輕痛苦。經過團隊通力協作,術中成功切除粉碎的股骨頭,並精準地安裝上人工股骨頭,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

據悉,類似這樣的超高年齡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濠江醫院已開展多例。患者吳某是一位93歲的老奶奶,因為摔傷導致左股骨頸骨折,接受手術後的第二天就能開始床上功能鍛鍊,術後第7天可以嘗試下床行走。患者邱某是一位97歲的老爺爺,左股骨粗隆間骨折,經手術治療以後同樣順利康復。

近幾年來,濠江醫院骨科發展快速,救治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延長其壽命。作為濠江區內唯一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也是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成員單位,濠江醫院新住院大樓於2019年10月正式啟用後,就醫人數不斷增長,該院加大力度推進重點學科的建設發展,提升綜合實力。其中,骨科就被列為重點發展學科之一,科室現有床位43張,醫護人員2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由楊海洲和吳高明兩位專家骨幹帶隊。

■延伸

骨科專家下基層幫扶社區

為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自2020年4月份起,濠江醫院派出骨科、骨傷科、肛腸外科、兒科、內科等專家長期到河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解決轄區居民看病就醫難的問題。

4月底,河浦社區中心接診了一名就醫10分鐘前因工作時不慎被機器壓傷致左小指疼痛、出血的中年女性患者,學科帶頭人楊海洲醫生細心檢查時發現,患者皮膚攆挫嚴重,肌腱斷裂外露,創面汙染較重,手指背伸活動欠佳,確診為左小指伸肌腱斷裂,需儘快手術連接。

手指的伸肌腱修復縫合是個精細活兒,楊海洲醫生曾先後在解放軍第三十七醫院、成都軍區機關醫院、珠海骨科醫院等醫療單位從事創傷骨科、顯微外科、關節外科等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一邊操作,一邊帶教,給助手講解手術要點。

在生活中,外傷引起的手部屈伸指肌腱部分或完全斷裂在臨床中並不少見,早期有效的手術治療是恢復手指功能的關鍵。目前,該名婦女的手指恢復良好,她為楊海洲醫生精湛的技術點讚。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

通訊員 黃丹

相關焦點

  • 河北醫大三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6月22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老年骨科成功為一位101歲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目前,老人生命體徵平穩,在護理團隊的精心照顧下,已能進行坐起、床邊站立、行走等康復鍛鍊,並將於近期出院。
  • 大方縣中醫醫院成功為93歲高齡患者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大方縣中醫醫院凝聚團隊力量,多學科聯合為93歲高齡老人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據悉,家住大方縣高店鄉營興村的安奶奶不慎跌倒,疼痛難忍,無法站立,隨即,家人緊急送往大方縣中醫醫院救治。經大方縣中醫醫院診斷,安奶奶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不僅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右側第7、8肋骨骨折外,還伴有原發性高血壓、雙下肺感染、胸腔積液、三尖瓣中度反流等多種老年性疾病,若開展常規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風險。大方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高度重視,立即申請ICU、內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協同會診,並成立醫院專家組討論病情、商定治療方式,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救治。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高齡老人股骨頭置換術
    考慮到張奶奶年紀大,病情危急,為確保手術成功,便請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會診,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主任助理劉剛、主管大夫蔡龍經過認真討論,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左股骨頭置換術」。據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介紹,該患者的治療難點主要在於高齡導致身體抵抗能力下降、心肺功能都不是很理想、血管鈣化或硬化容易形成血栓、術前常規抗凝引發術中/後出血高風險、患者麻醉耐受風險高等,所以手術難度相對較大。
  • 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為92歲耄耋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成功為一位92歲耄耋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僅兩天時間就可下地行走,且術後恢復良好。長命百歲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祝願,更是期盼。家住天禾家園92歲的高奶奶在所有親戚朋友眼裡就是這樣一位健康的「老福星」。
  • ...哈市二院專家成功為海南分院患者進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經過檢查,結果顯示其為左側股骨頸頭下型骨折、移位、斷端骨質硬化,右側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後股骨頭壞死,同時患者還有著多年的心臟病史。考慮到病情複雜,海南分院特邀請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一科主任李德懷前來會診。到達海南分院後,李德懷主任來不及休息,便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詳細檢查及分析。看到李德懷主任,劉大娘十分激動。「在哈爾濱時,我就經常去哈市二院看病。
  • 102歲老人刷新患者年齡紀錄,區中醫院助其再次行走!
    近日,區中醫院再次成功實施一例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骨傷二科通過與麻醉科等4個科室協作,為一名102歲老人成功施行手術,手術時間僅為15分鐘。術後當天即能坐立,第2天即能下地站立,第3天即可行走。該手術的成功實施再次刷新該院此類手術患者年齡紀錄。
  •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唐山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 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患者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雪漫)近日,在多科室協作下,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一病區成功實施我市首例血友病性膝關節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 濟醫附院再次成功開展一例人工肘關節置換術
    近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骨關節科再次成功開展一例半限制性肘關節置換術,填補了該院又一項技術空白。這位女患者57歲,因脊髓空洞症導致右肘關節出現不穩,疼痛,多年來倍受右肘部疼痛困擾,吃飯穿衣都需要人幫助,勞動能力基本喪失。
  • 武漢協和醫院實施一例心肺復甦下人工脈瓣置換術
    >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9日電 (馬芙蓉 聶文聞 陳有為 陽慧)記者9日從武漢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會同超聲影像科、心內科、麻醉科、手術室等逾20人組成的多學科團隊,成功施行一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將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
  • 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成功,患者送錦旗表謝意
    近日,一位患者將一面寫著「醫術精湛 精心呵護 盡職盡責 勝似親人」16個鎏金大字的錦旗送到江永縣醫聯體八病區醫護人員手裡,情真意切表達著他對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感謝。今年8月,60多歲的患者周先生因髖部反覆疼痛,伴下肢活動受限1年,送到江永縣醫聯體人民醫院八病區住院治療,經相關檢查診斷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經手術方案討論後為其實施了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後在骨傷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恢復良好。9月14日,周先生再次來到八病區,想做另一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你決定今天過來住院啦?」
  •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成功為兩例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TAVR手術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夏欣)1月5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TAVR團隊在上海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指導下,成功為兩例心臟瓣膜病患者實施TAVR手術,這一創新性心臟病術式,顛覆傳統外科開胸置換瓣膜的手術模式,也刷新了該院瓣膜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技術新高度。
  • 股骨頭置換失敗的後果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體的很多器官或者骨骼都是能夠移植或者是採用人工製造的方式進行更換的,人工置換術已經不是新鮮的需要探索的領域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也是我們醫學上治療的常用手段。但同時,任何的手術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這種置換方法也有很多的風險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因此我們也需要在治療的時候了解其預防措施,防止股骨頭置換失敗。那麼,一般的股骨頭置換失敗有什麼後果呢?首先,我們看一下,股骨頭置換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是什麼關係?
  • 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12月9日上午,來自湖北仙桃的餘大爺回到協和醫院複查,經查他術後人工瓣功能良好。這意味著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圓滿成功。△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進入手術室前,餘大爺突然出現急性心衰,緊急進入手術室後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血壓降低為零,病情十分危急。△主刀醫生尚小珂教授為患者手術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團隊快速決斷,在人工胸外按壓的輔助下,在股動脈開了一個小口,用7秒的時間,將一根很細的導絲送入,這根導絲的前端承載著一個縫著人工瓣膜的支架。
  • 昆醫附一院獨立完成雲南省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李梓瑞 實習記者 呂德瑩)2020年8月10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附一院」)在心臟內科、心臟外科、血管外科、影像科、麻醉科、中心導管室等多學科通力合作下,成功為一位78歲高齡的「二葉式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填補了雲南省術者獨立完成瓣膜病介入治療的空白。
  • 國內首例「瓣中瓣」置換術實施
    本報記者 楊靜 通訊員 賈千金日前,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在瓣膜病微創治療領域再獲突破,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房間隔途徑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為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成功開展醫院首例人工橈骨頭置換術
    近日,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二科成功為一複雜橈骨頭骨折陳舊畸形癒合患者實施橈骨頭置換手術,助其恢復正常活動功能。2個月前,六十多歲的賈大娘騎電動車不慎摔倒,當時即感覺左肘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均是給予消腫止痛或貼膏藥等保守治療,效果未見明顯改善,後經朋友介紹來到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尋求治療。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開展複雜人工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假體鬆動患者實施了全髖關節翻修術。此為該科第二次為患者成功實施此類手術。 患者劉某,中年男性,15年前於外院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年前出現患側髖關節疼痛,短縮跛行,近1月感到上述症狀明顯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病例報告丨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一例|二尖瓣置換...
    2020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推薦經導管二尖瓣植入瓣中瓣作為高風險患者的替代方案。本文報導了 1 例 77 歲二尖瓣生物瓣衰敗男性患者,經評估為外科高風險,行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的經導管二尖瓣置換。患者術後 3 h 在 CCU 拔除氣管插管,無氣促等不適,術後第 1 d 轉出監護室,第 3 d 出院。相比心尖途徑,股靜脈-房間隔途徑創傷更小,更早脫離監護室,更早康復出院。
  • 西京醫院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採用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西安的73歲患者李紀(化名),兩年來經常胸悶氣短,並伴有間歇性心悸,近期突然加重。患者在當地醫院經心臟超聲檢查被診斷為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並多發鈣化,心功能Ⅲ級,建議實施開胸手術換瓣膜。李紀的家人了解到,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不開刀即可置換瓣膜。帶著希望,李紀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西京醫院,11月13日,被收入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