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高齡老人股骨頭置換術

2020-12-16 鹹陽身邊事

近日,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來了一位近百歲高齡的張奶奶,原來是因為她想出去溜達一圈,結果剛走出門,一個不小心就摔倒了。

劇烈的疼痛使得張奶奶一動不敢動,稍微身體姿勢變換一下就會疼的受不了,快一百歲的老人疼得像個孩子一樣「嗷嗷」的叫,聽著讓人揪心。家屬急忙把張奶奶送至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經x線診斷為:左股骨粗隆間骨折,收治骨科三病區住院治療。

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接診後,立即詳細的詢問了張奶奶受傷經過,並為其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檢查,發現她不僅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還患有高血壓2級、冠心病、房顫等疾病,若行保守治療易出現褥瘡、肺炎等併發症,生活質量也會大大折扣。若手術治療,張奶奶又合併有冠心病、高血壓,房顫有較大的手術風險,這讓家屬陷入了糾結。

此時,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告訴家屬,對於張奶奶這樣高齡老人的髖部骨折,應首選手術治療,放棄手術就等於放棄了生的希望。

"老年人髖部骨折後,對於像張奶奶這樣的高齡的、合併有各種慢性病的老人來說,致殘率、死亡率非常高。如選擇手術治療,可短期內下地活動,避免併發症的出現,充分改善生活質量。」馬建軍主任說。

主管醫生反覆與家屬們溝通後,家屬們沒有放棄機會,堅決要求手術,也讓骨科三病區的醫護人員們鬆了一口氣。

考慮到張奶奶年紀大,病情危急,為確保手術成功,便請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會診,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主任助理劉剛、主管大夫蔡龍經過認真討論,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左股骨頭置換術」。

據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介紹,該患者的治療難點主要在於高齡導致身體抵抗能力下降、心肺功能都不是很理想、血管鈣化或硬化容易形成血栓、術前常規抗凝引發術中/後出血高風險、患者麻醉耐受風險高等,所以手術難度相對較大。

在經過家人的同意後,由馬建軍主任帶領主任助理劉剛、主管大夫蔡龍為她進行了手術,經過了50分鐘的手術,張奶奶股骨頭置換術順利完成。

術後第二天,張奶奶便已經可以在家人的攙扶下地站立行走了。」終於不疼了,可以站起來了,孩子們也可以放心了!」張奶奶激動的拉著前來查房的馬主任說。

科普小課堂來嘍

股骨粗隆間骨折

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約為1.5:1,屬於關節囊外骨折。因老年人骨質疏鬆,跌倒時下肢突然扭轉或急劇過度外展或內收,或外力直接衝擊大粗隆即可發生骨折。粗隆間是承受應力最大的部位,骨質為海綿質骨,老年時這部分骨質脆弱而疏鬆,骨折多為粉碎性。

骨折後都有哪些症狀、體徵?

老年人常見損傷,傷後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短縮及外旋畸形。但無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移位較少的穩定骨折,上述症狀比較輕微。在檢查時可見患側粗隆升高,局部腫脹及瘀斑,局部壓痛,扣擊足跟部常引起患處劇烈疼痛。往往需經X線檢查後,才能確定診斷,並根據X線片進行分型。這類骨折,即使症狀不明顯,也應及時到醫院找骨科大夫診治,儘早採用牽引或手術治療。

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牽引復位後絕對臥床休息並通過石膏、支具進行有力的外固定,固定時間大約8周。

手術治療

根據骨折類型、移位情況、患者年齡和全身情況,分別採取不同方法,常見的手術方法有:

1、髓內固定

2、髓外固定

3、外固定支架

4、人工關節置換

雖有患者發生股骨轉子間骨折,還具有自理能力,但如骨折後長期臥床,將減少患者的活動鍛鍊機會,使原有的慢性病進一步惡化,手術的危險性增加,甚至失去手術機會。因此,對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應儘早手術,縮短術前準備時間。

術後健康指導?

飲食指導

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禁牛奶、甜食,以免引起腹脹。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身體條件允許的話逐漸改成普食,多食高蛋白含鈣豐富的食物。

預防各種護理併發症指導

(1)預防褥瘡:每天幫患者轉身,做好大小便護理,以保持床鋪清潔、乾燥,經常用溫水擦浴。

(2)預防便秘:督促患者多飲水,飲食平衡,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一日數次按摩腹部;對有便秘傾向的患者可以口服適量的蜂蜜或用決明子泡茶飲用

功能鍛鍊指導

指導患者在床上做些力所能及的運動,如上肢運動、健側下肢運動等,功能鍛鍊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來源: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蔡龍 楊睿

編輯:WR

相關焦點

  • 成功為多例高齡患者 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濠江醫院成功為一名85歲的老人實施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又一次創造生命的奇蹟。而該院骨科也因其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學科建設基礎,被列為院內重點發展學科之一,將造福更多百姓。該名老人在家中洗澡時不慎摔倒導致右髖疼痛、畸形、活動受限,傷後慕名前往濠江醫院骨科就診。
  • 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為92歲耄耋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成功為一位92歲耄耋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僅兩天時間就可下地行走,且術後恢復良好。長命百歲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祝願,更是期盼。家住天禾家園92歲的高奶奶在所有親戚朋友眼裡就是這樣一位健康的「老福星」。
  • 河北醫大三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6月22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老年骨科成功為一位101歲股骨頸骨折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目前,老人生命體徵平穩,在護理團隊的精心照顧下,已能進行坐起、床邊站立、行走等康復鍛鍊,並將於近期出院。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完成一例複雜心臟瓣膜手術
    駐馬店網訊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成功為47歲心臟瓣膜重度狹窄患者實施心臟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換術+主動脈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手術,成功解除其了「心」腹大患,術後患者康復良好,順利出院。據了解,47歲女性患者,近年來輕微活動後心慌氣短多年,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質量,在其它醫院內科治療後症狀無緩解,經多方了解後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入科時患者精神、營養狀態差,心臟瓣膜重度狹窄,心臟擴大到了胸腔邊緣,房顫、手術風險極大,術中血拴一旦脫落梗塞到心腦血管,後果不堪設想,常用手術方法很難保障安全。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開展複雜人工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假體鬆動患者實施了全髖關節翻修術。此為該科第二次為患者成功實施此類手術。 患者劉某,中年男性,15年前於外院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年前出現患側髖關節疼痛,短縮跛行,近1月感到上述症狀明顯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肺癌骨轉移導致骨折,近百歲老人還能做手術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鍾柱威 朱欽文 彭逢美近百歲超高齡患者進行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難度高,例數少。所幸廣州醫生成功挑戰高難度手術,順利實施了瘤體完整切除及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順利完成,黃爺爺身體狀況比手術前有了明顯好轉。右髖部疼痛不能行走,是腫瘤骨轉移!今年10月初,98歲的黃爺爺突然右髖部酸痛,不能行走。
  • 百歲老人骨折 貴州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協同救治
    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多學科協作,成功為一位103歲超高齡患者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103歲的王奶奶(化名),在家不慎跌倒致左髖部疼痛並活動受限,被家人送往貴州省人民醫院併入住綜合病房治療。經醫生檢查,診斷為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
  • 朔州市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骨科--青年團隊破解百姓就醫難...
    8月24日,朔州市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王國利向《山西青年報》記者介紹說,今年上半年,該科門診接診人數1872人,住院總人數308例,其中手術153臺,關節置換手術12臺(髖關節6例、膝關節6例),關節鏡3臺,脊柱類手術6臺,骨盆骨折手術1臺;病床使用率60%以上。當然,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科室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奮鬥。
  •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為105歲老人完成骨折手術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向喬丹 通訊員龔波)12月28日,記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骨科成功救治一位105歲的股骨頭骨折病人,這位老人也是該院建院以來骨科所實施的年齡最大的手術患者。目前老人恢復良好,能扶著助行器緩慢行走。
  • 102歲老人刷新患者年齡紀錄,區中醫院助其再次行走!
    近日,區中醫院再次成功實施一例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為解決這一難題,多科會診進行了全面商討制定了科學詳細的方案。9月12日,周國華帶領骨傷二科與麻醉科通力合作,為餘婆婆順利實施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耗時15分鐘,轉入ICU後當天即能床旁坐起,術後第2天轉回普通病房,即能在家屬及醫護人員幫助下下地。內科情況相應改善,肺部感染、慢性心衰、電解質紊亂均等得到有效控制。
  • 大方縣中醫醫院成功為93歲高齡患者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大方縣中醫醫院凝聚團隊力量,多學科聯合為93歲高齡老人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據悉,家住大方縣高店鄉營興村的安奶奶不慎跌倒,疼痛難忍,無法站立,隨即,家人緊急送往大方縣中醫醫院救治。經大方縣中醫醫院診斷,安奶奶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不僅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右側第7、8肋骨骨折外,還伴有原發性高血壓、雙下肺感染、胸腔積液、三尖瓣中度反流等多種老年性疾病,若開展常規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風險。大方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高度重視,立即申請ICU、內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協同會診,並成立醫院專家組討論病情、商定治療方式,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救治。
  • 「90後」老人三年骨折兩次 為何都選擇這家醫院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蘭昌)95歲的周娭毑,患有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腔隙性腦梗塞等多種疾病,11月下旬不慎摔傷致左股骨頸骨折,來到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就診。其實周娭毑3年前就與醫院結緣,她曾因摔傷致右側股骨頸骨折,在醫院骨傷科一病區行右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當時已是92歲高齡的她,同時患有肺部感染、重度貧血、低蛋白血症等其他疾病,手術風險非常大,但醫生們頂住壓力,多學科協作,根據老人病情對症施治,讓老人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生活。上次的成功經歷換來周娭毑及家屬的充分信任,此次再次選擇來院治療。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患者 兩個科室,溫暖了冬天的朋友圈
    原標題: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患者 兩個科室 三件小事 溫暖了冬天的朋友圈11月14日,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字畫,這封感謝字畫的背後卻藏著感人的故事,滲透著濃濃的醫患溫情。別怕,叔叔在這裡你放心這兩張截圖是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閔玉華和患者女兒的對話。
  • 92歲老人摔倒骨折 醫生衝破高齡手術「禁區」讓他重新下地行走
    20多年前,先後經歷兩次心臟手術的孫大伯遭遇心臟重症,幸遇浙江醫院黨委書記嚴靜教授帶領下的重症醫學團隊力挽狂瀾,才得以扭轉乾坤;20多年後,已經92歲高齡的孫大伯突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又遇浙江醫院副院長、骨科宋柏杉主任醫師帶領的骨科團隊奮力救治,衝破高齡手術「禁區」,打破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躺到離世的無奈
  • 高齡老人能不能做關節置換手術,江西嘉佑曙光骨科醫院為您解答!
    對於「高齡老人能不能做關節置換手術」,經常有人抱有疑問。家人一方面希望通過手術減輕老人痛苦,另一方面又被告知老人年齡大,手術風險高。其實只要醫生技術水平過硬,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控制好潛在的風險因素,高齡老人同樣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 「神州頭條」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營救,七旬老人轉危為安
    強阿姨的女兒發現情況不好,迅速撥打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的電話。通過急救中心醫生初步評估,強阿姨這種情況應該是腦卒中,便立即通知卒中中心做好接診準備。15:15緊急為強阿姨完成頭顱磁共振檢查,結果提示左側側腦室體旁多發急性腦梗,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主管醫生楊晨晨立即告知家屬病情,雖然血管閉塞嚴重但救治必須立即開通血管,若不緊急手術,勢必會留下終身殘疾,甚至會危及生命。家屬聽後情緒激動,連連點頭,同意緊急手術。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正式開科
    7月23日,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康復科正式開科。院長盧健、副院長魚麗萍、紀委書記劉維曉出席神經康復科開科儀式目前,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神經病院設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康復科有何過人技能?「我們家老人腦出血有點後遺症,想讓老人以後能生活自理,我們該怎麼辦呢?」以往,神經疾病方面的患者若需要康復治療,康復科醫師立即會前往患者所在病區進行床旁治療。現在,患者們不僅可以接受床旁治療,更可選擇在神經康復科進行系統的治療與恢復。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期)國省名老中醫傳承學習班開班
    12月12日,由鹹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的鹹陽市國省名老中醫傳承學習班(第二期)暨基層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順利開班。國家級名中醫劉華為教授,陝西省名中醫衷敬柏教授、宋虎傑教授、孫萬森教授,鹹陽市衛健委黨委副書記何陝平、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盧健、市衛健委中醫藥科科長李航洲、副院長楊少偉等人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全市193位中醫從業者參加此次培訓。
  • 昆醫附一院獨立完成雲南省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李梓瑞 實習記者 呂德瑩)2020年8月10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附一院」)在心臟內科、心臟外科、血管外科、影像科、麻醉科、中心導管室等多學科通力合作下,成功為一位78歲高齡的「二葉式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填補了雲南省術者獨立完成瓣膜病介入治療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