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專家回應了...

2020-12-16 澎湃新聞

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專家回應了...

2020-12-14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明日天氣

陰天轉小雨

7—10℃

什麼是流調?

公眾該如何配合流調?

如何判斷自己

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

疾控專家為你解答

↓↓↓

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餘介紹,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任何公民都有參與防治傳染病的義務,「流調」就是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流調」的目的就是還原整個事件,配合實驗室檢測證實:

傳染來源從哪裡來的,首發病例是誰,他通過什麼方式被感染的,他又是以什麼方式傳播給其他人的,整個疫情可能波及多少人。對這些人和病例之間相互聯繫進行調查,進而判斷密接還是次密還是一般人群,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管控措施。

流調人員會詢問哪些問題呢?

周興餘介紹,工作人員主要會詢問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在發病前或者核酸陽性採集前14天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和什麼人接觸過,接觸方式、接觸頻率如何,公眾應該如實回答。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刻意隱瞞流行病學史,造成疫情擴散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於公民信息如何得到保護?周興餘強調,配合「流調」的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將受法律保護。

除依法授權的機構外,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收集、使用、公開公民個人信息,收集或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機構應當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信息被竊取、洩露。

公眾如何判斷

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

周興餘介紹,感染者的接觸者分為: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和一般接觸者。

如果群眾在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採集標本陽性前2天,和他們有過密切接觸,比如共同生活、學習、工作、娛樂而沒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行為,和感染者一個辦公室、一起吃過飯、聚會過的人員都算為密切接觸者。

假定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為A,在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採集標本陽性前2天和他們有過密切接觸,比如共同生活、學習、工作、娛樂或其他近距離接觸而沒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行為,算為密切接觸我們稱為B;在B成立的情況下,再和B發生相似的行為我們稱為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簡稱次密,我們可以稱為C;可能和A有過接觸,但排除B、C的情況下,我們稱為一般接觸者。

如果小區裡有確診病人

小區居民算不算密切接觸者?

周興餘表示,如果小區有病例,該小區其他人有可能和其有過接觸,所以該小區人員具有風險。

但如果我們和病例不認識,也能確保沒有近距離接觸,不共用電梯那就不算密切接觸者,但我們仍然需要做好個人防護行為,戴好口罩,勤洗手。

來源:川觀新聞 重慶發布

原標題:《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專家回應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
    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無症狀感染者4:男,51歲,德國籍。從德國乘CA432次航班於12月11日抵蓉,入境後即集中隔離。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四川省疾控專家回應!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餘。對這些人和病例之間相互聯繫進行調查,進而判斷密接還是次密還是一般人群,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管控措施。流調人員會詢問哪些問題呢?周興餘介紹,工作人員主要會詢問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在發病前或者核酸陽性採集前14天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和什麼人接觸過,接觸方式、接觸頻率如何,公眾應該如實回答。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接觸者...
    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無症狀感染者2:男,37歲,中國籍。從加納出發,經埃及乘3U8392次航班於12月12日抵蓉,入境後即集中隔離。12月13日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 什麼是密切接觸者?專家這樣解答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對這些人和病例之間的相互聯繫進行調查,進而判斷密接還是次密還是一般人群,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管控措施。 流調人員會詢問哪些問題呢?周興餘介紹,工作人員主要會詢問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在發病前或者核酸陽性採集前14天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和什麼人接觸過,接觸方式、接觸頻率如何,公眾應該如實回答。
  •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林嘉薇什麼是流調,公眾該如何配合流調?公眾如何判斷自己為感染者的接觸者?聽聽四川省疾控專家怎麼說。
  •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公眾該如何配合流調?公眾如何判斷自己為感染者的接觸者?對於公民信息如何得到保護,周興餘強調,認真配合「流調」的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將受法律保護。除依法授權的機構外,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收集、使用、公開公民個人信息,收集或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機構應當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信息被竊取、洩露。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
  •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
    公眾應當如何配合?公眾該如何配合流調?公眾如何判斷自己為感染者的接觸者?對於公民信息如何得到保護,周興餘強調,認真配合「流調」的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將受法律保護。除依法授權的機構外,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收集、使用、公開公民個人信息,收集或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機構應當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信息被竊取、洩露。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感染者的接觸者?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織密無症狀感染者防控網
    然而,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進一步增大,特別是一些無症狀感染者病例的出現,讓疫情防控產生了新的潛在風險。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追蹤、隔離和治療,已經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點。那麼,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應該如何加強檢測,採取哪些措施強化防治管理?公眾該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並做好個人防護?
  • 無症狀感染者是咋回事?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存在傳染性?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傳染期長短、強弱有待確定。
  • 輸入姓名身份證可查是否為密切接觸者!操作流程看這裡
    輸入姓名身份證可查詢是否為密切接觸者  科研攻關組信息化專班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表示,中國電科集團建立了風險人群大數據平臺、密切接觸者測量儀,輸入姓名身份證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觸者。
  • 省疾控專家:「流調」的目的就是還原整個事件,不同人群管控措施不同
    成都市疾控中心流調組成員在工作 資料圖①什麼是「流調」?對這些人和病例之間相互聯繫進行調查,進而判斷密接還是次密,還是一般人群,對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管控措施。②流調人員會詢問哪些問題?周興餘介紹,工作人員主要會詢問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在發病前或者核酸陽性採集前14天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和什麼人接觸過,接觸方式、接觸頻率如何,公眾應該如實回答。
  • 強制隔離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及密切接觸者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拒絕...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對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包括:(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 蚊蠅增多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拿快遞是否會被傳染? 中疾控專家回應
    【新民晚報·新民網】夏季蚊蠅增多,是否會加大新冠病毒傳播?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在今天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 聯播pro:信陽通報對無症狀感染者王某接觸者排查情況
    各位早安今天是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鄭州今日限行:2和7讀河南,觀天下,映象網【聯播PRO】來了帶你看不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看點河南要聞信陽固始縣發布公告:通報對無症狀感染者王某接觸者排查情況
  • 【專家回應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6月27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
    文 / TIER2020-06-27 20:41:02來源:FX168 【專家回應蚊蠅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在6月27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根據目前研究,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
  • 無症狀感染者持湖北綠碼,到甘肅後確診?湖北當地回應來了
    多地「無症狀感染者」傳播引發關注1、荊門尋無症狀感染者接觸者,湖北荊門公布1例無症狀感染者軌跡2020年3月27日,1名甲狀腺疾病患者到市一醫院(南院區)就診入院,3月28日經核酸檢測,結果為新冠肺炎陽性檢測者,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 專訪瑞金醫院感染科專家:無症狀傳染性是否更強
    隨著中國本土新冠疫情防控態勢的逐漸轉好,無症狀感染者病例開始引發更多關注。3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針對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回應,並首次披露: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
  •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速看專家解答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研究論文3月12日刊登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對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634名新冠肺炎病例經過統計模型分析,估計無症狀感染者所佔比例為17.9%。張文宏團隊撰文指出,以目前部分研究為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大約為18%~31%。
  • 四川省疾控專家:「流調」的目的就是還原整個事件 不同人群管控...
    公眾又應當如何配合?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餘對此做了解釋說明。↑成都市疾控中心流調組成員在工作 資料圖①什麼是「流調」?周興餘介紹,工作人員主要會詢問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在發病前或者核酸陽性採集前14天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和什麼人接觸過,接觸方式、接觸頻率如何,公眾應該如實回答。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刻意隱瞞流行病學史,造成疫情擴散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 追擊無症狀|專訪瑞金醫院感染科專家:無症狀傳染性是否更強
    隨著中國本土新冠疫情防控態勢的逐漸轉好,無症狀感染者病例開始引發更多關注。3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針對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回應,並首次披露: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