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琳娜 ○編輯 孫放
作為券商系資管機構中的龍頭之一,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君資管」)近來動作不斷:先前已遞交公募牌照申請,最近又迎來賣方「老將」李少君的加盟。上海證券報獲悉,原國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長、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總量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少君,將出任國君資管副總裁、投資研究院院長、組合投資部聯席總經理。上周,李少君的新崗位任命已走完公司內部流程,待通過監管機構的規定程序後即可生效。
近期,國泰君安提出「三個三年三步走」的全新戰略,在大資產管理板塊布局券商資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公募基金,以期「三軍並進」「聯動創新」。此次,李少君的職位變動,體現了國泰君安集團支持資管業務發展的思路,即以研究和科技向資管業務賦能,打造更有競爭力的買方生態圈。
據業內人士評價,李少君具備全球視野、總量思維,以及大類資產配置能力,他的加盟將有助於國君資管搭建「自上而下」的研究框架。
李少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將自己在賣方研究領域所積累的經驗,尤其是對國內外頭部買方機構的「零距離」觀察和成熟的研究框架等,運用到今後的資管實踐之中。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繼續豐富「行之有效」的研究體系。國君資管將借鑑國際先進理論,與國內市場實踐相結合,構建框架完善、邏輯自洽、配置有效、相互協調的研究體系。李少君提到一點感悟:無論是做研究還是做投資,都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邏輯和道理,走自己的路。
二是在一套自洽的框架下綜合對各類資產的研究,堅持獨立研究和統一研究相結合。李少君提到,集團要求國君資管未來應加強權益投資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有「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拓展,還要進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研究框架。更重要的是,實現兩者有機融合。
「我認為,通過模型和框架要得出一個高效的結論,如在不同時點判斷哪類資產將表現最佳。」李少君表示,國君資管目前已提交了對公募牌照的申請,其未來對產品策略多元化的需求必將提升。因此,公司的研究將從配置角度出發,不斷豐富投資策略。
李少君說,自己的工作重心是大類資產配置,幫助作出投資賽道的選擇,再根據賽道遴選具體資產,實現一環扣一環。
據他觀察,在當前的經濟轉型過程中,資產端表現出兩大特徵:以傳統產業為代表的存量資產逐漸走向結構優化;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增量資產出現了強勁的客戶需求。
「隨著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海外資金和產品湧入,投資者則不斷尋求有更高收益的資產。」李少君認為,以往資管行業較為依賴的低風險、高收益非標模式已不可持續。今年以來,許多追求穩定收益和風險可控的資產管理方,都將目光瞄向大類資產配置,以求兼顧資產配置效率和風險收益水平。
「我們發現,投資者也從追逐短期的高收益轉向追求『穩穩的幸福』。頭部資產和創新型資產遠遠跑贏其他資產。市場中真正具有擇賽道、擇資產能力的產品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李少君說,作為資產管理方,國君資管也將以此作為目標。
「未來,我們希望在輸出資管產品的基礎上,提煉並輸出一套國君資管的標準模式。公司將和國內外頭部買方機構合作,制定資管行業標準。」他認為,這套標準應是適合國內市場,能幫老百姓安安全全、踏踏實實地管好錢,做好財富管理的標準。
李少君總結道,資管產品的輸出依靠投資邏輯、策略和方法來實現,投資框架在其中發揮著指導作用,而框架的核心正是標準。資管行業的標準將是市場內資管機構正面競爭的結果,也將有益於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