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只是想讓客人們都升級套餐而已,這就是資本主義!
——《上載新生》
」
原創 |書影君
第436篇原創文章
全文共2400個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最近看了一部亞馬遜出品的科幻劇集《上載新生》,故事設定了一個頗為有趣的背景。
話說2033年代,霍裡森科技公司開發出了一個虛擬實境世界:豪麗禪·湖景豪華數字身後世界。
這是一個帶著巨大湖景的豪華酒店,人類在肉體死亡之後,可以選擇將意識上載至這裡,並被賦予可以亂真的數字身體,繼續生活在這個看似和真實世界沒啥區別的數字酒店中。
故事的主人公,是洛杉磯一家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內森,他在遭遇了一場無人駕駛汽車的意外事故,生命垂危,他的女朋友選擇將他的意識上載,故事由此展開。
這家酒店,住著(或者說存儲著)無數死後對塵世依然留戀的男女老幼。這裡的每一個住客,都有一個名為「天使」的公司客服來進行一對一地服務。
酒店的無數客人中,有身價億萬的超級富豪,也有戰場歸來的退役士兵,還有意外墜崖的8歲孩子。
無一例外,他們都是一群死後對塵世依舊留戀的人,或者是塵世有依舊留戀他們的人。
這部科幻劇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有許多值得探討的人生哲學問題。
比如說,脫離身體的意識,該如何定性?是一個有思想有情緒的獨立生命個體,還只是一串數據代碼而已?
還比如,無論是逝者還是生者,沉溺留戀過往,是好事還是壞事?
再比如,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一個美好的烏託邦世界?
一部好影片或劇集,一定會有一個複雜且深邃的理論背景,它可以引起觀眾對這個世界無數的情感糾纏、道德困境、哲學思辨。
一、人類的存在依託於肉體還是依託於意識?
當一個人的意識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時,如何面對它?許多新的道德、法律、倫理問題需要活著的人直面。
這樣的意識體,無形無相,卻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全部的理智與情感、記憶與幻想的集合體。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具有社會學意義的獨立個體,究竟是依靠肉體而存在,還是依靠意識而得到確認?
打個比方,如果把一個人的意識全部上載到一隻貓的大腦中,那麼我們面對的究竟是一隻貓,還是一個人?
法國大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將人的主體性鎖定在了意識範疇,即意識決定了人的存在意義。
但其實現代科學對人的意識產生機制還認識得很淺薄,更談不上整體複製上載的問題。只知道我們每一次所做的決定、每一次喜怒哀樂的情緒,都是大腦神經產生的電信號而已。
劇中顯然對這個問題更務實一些,為了使客人體驗更真實的人生,他們在虛擬世界裡被設定成也需要飲食和排洩,也會有疼痛和愉悅的感覺。
這些依託於肉體而產生的感覺,同依託於思考而產生的意識,共同構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遊蕩的無形靈魂,必須被安放在有形的軀體之內,才算完整。
二、被時光遺忘的人
劇情中有一個小男孩迪蘭,8歲時意外墜崖身亡,家人選擇將他的意識上載。
但8年過去了,迪蘭的父母卻一直不願意更新他的虛擬形象,希望兒子永遠停留在8歲時的樣子。
但他的親人,在現實世界中的生命卻不會停止成長、衰老。當迪蘭看到自己的弟弟已經長成大小夥子並開始約會時,心情無比灰暗。
親人的思念與情感羈絆,究竟是不是好事?
如果我們內心永遠想的是孩子小時候可愛的模樣,又如何與那個身高已經高過自己、嗓音無比粗厚的孩子相處?
在這個情節中,我還看到了現實社會的隱喻。
真正的家人或朋友,是需要共同成長的。如果一方在人生中停止成長,那麼彼此的關係遲早會出現裂痕,甚至最終漸行漸遠。
隨著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的變化,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新朋友逐漸替代老朋友的過程。
而如果你身邊幾十年只廝守的是幾個發小,從來沒有增加過新朋友,那麼只說明一件事:你的人生一直停滯不前。
就如同劇中的那個小男孩迪蘭一樣。
三、這就是資本主義!
劇中的酒店看起來很不錯,每天客人在陽光普照中醒來,可以通過房間的開關,任意選擇落地窗外顯示何種季節的景色。
點擊播放 GIF 1.6M
大堂中、電梯裡、門口邊,隨時隨地都有優雅的服務生為你提供服務。
當然,溫情的一面背後,是金錢的支持。
在虛擬世界裡,每一個顧客依然需要消費,比如流量、各種服飾、娛樂,還有居住房間的大小和豪華程度。
說白了,這個虛擬世界,其實和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則毫無差別。貧富差距存在、人類階級存在,享樂至上的消費主義同樣存在。
內森的意識被上傳到這家名為豪麗禪·湖景的數字虛擬酒店中,全部費用由女朋友支付。
他在酒店中的每一筆消費,都需要女朋友的同意,雖然對方從未剋扣,但這種仰仗他人鼻息生存的方式,內森感覺毫無尊嚴。
雖然是虛擬世界,但現實世界的階級差距、貧富差異同樣存在,甚至被掀掉了最後一絲遮羞布,毫不掩飾地顯現出來。
富人可以住在上千平米的大豪宅中,華服、美食、高爾夫應有盡有。
窮人只能住在地下室,看書只能看前五頁試讀版,每個月固定流量兩個G,一旦流量耗盡,世界瞬間暫停,只能苦熬到下個月流量到帳。
最極端的是,因為月底欠費,一些人甚至連自己的衣服和身體器官都無法完全擁有,只能光著殘缺的身子走來走去,毫無尊嚴可言。
內森剛剛看到這個情景時毫不理解,他對他的「天使」客服諾拉抱怨,「公司應該讓他們穿上衣服,這不過就是一串代碼而已啊!」
客服諾拉卻無可奈何地說,「公司只是想讓客人們都升級套餐而已,這就是資本主義啊!」
這個口氣,我突然想到了美國總統川普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
當被問到為何有錢人可以提前接受核酸檢測,而窮人只能等死時,川普一聳肩說,「世界本來就不公平,這就是人生!」
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為我們許諾的美好世界,只要有人在的世界,最終就一定還是老樣子。
《上載新生》第一季看下來,雖然不乏黑色幽默和美麗風景,但我依然感覺到了美劇《西部世界》中的那種無力的悲涼感。
劇中那一個個有喜怒哀樂、理想抱負的人,只是程序設定好的虛擬角色,看似自由,甚至獲得了永生,但卻身處程序枷鎖之中,無力掙扎。
反觀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其實哪個又不是身處在自身認知、財富、階級的枷鎖之中,看似自由,卻無時無刻不在牢籠之中。
真正的自由,也許就是束縛!
-END-
【作者簡介】
書影君,一個不懂法律的心理諮詢師不是好影評人。
把電影讀成詩,將文字變作光。
本文配圖:豆瓣網
把電影讀成詩,將文字變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