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需要經歷怎樣的面試流程?致遠塾前輩為留學生分享答案
徐同學
標籤:浙江工業大學 / 漢語言文學 / N1 119 / 託業620
合格:明治大學 グローバルビジネス研究科
同志社大學 ビジネス研究科
立命館大學 経営管理研究科
香川大學 地域マネジメント研究科
考試流程
至今為止考了8次,全部都是mba。分別是香川大學(合)→立教大學(落)→慶応(落)→同志社(合)→立命館(合)→明治(落)→青山(落)→明治(合),經歷過這麼多次起起落落,感覺再也不想出願了。但最終結果很不錯,感覺收穫很多,滿足很大,是一次難得的考學經歷。
經驗告訴我,mba更看重面試,基本上面試一結束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過了,我的8次考試都無一例外。
面試
考的太多,有順利的也有不順利的,我儘量回憶一下。
香川大學
有3個老師面試。全程15分鐘左右。
問題大概是,怎麼知道我們學校的?為什麼來日本?學的知識將來怎麼運用?還有就是圍繞志望理由,老師非常和藹。
立教大學
有2個老師面試。全程10分鐘左右。
遇到了傳說中的有外國人教授的死亡之組,因為我志望理由提到環保,外國人教授就盯著問我SDGs,有哪些措施?關於SDGs其實我也只是在報紙看過一篇報導的水平,被深挖著問完全答不上來。所以想告訴大家,在志望理由裡不了解的領域千萬不要涉及,否則面試的時候就是自己挖坑。教授還問了大學學的課程以及畢業論文。
慶應義塾大學
有3個老師面試,一般只有2個老師提問,全程10分鐘左右。
讀1篇新聞,然後總結。問的問題大概有,志望理由?為什麼選我們學校?日語在哪學的?結束的很快,感覺可能自己中間好幾個問題沒答好,教授沒興趣繼續問了。
同志社大學
有3個教授面試。同志社是規定要面試30分鐘,是我所有面試裡時間最長的,但是實際好像就20來分鐘。
問的問題大概有,mba志望理由?為什麼選同志社?將來キャリアプラン?圍繞志望理由問。你覺得京都的長壽企業能長久存續的原因是什麼?同志社加登教授喜歡連環發問,一下提出好幾個問題讓你回答。我記性不太好,答完第一個問題就把第二個問題給忘了,但是老師非常優しい又問了一遍。
立命館大學
有2個教授,大概10分鐘不到。
進去就問我是昨天從東京來的還是今天剛到的?然後說哎呀你住在高原寺啊我知道那個地方,然後我就介紹起了高原寺的古著店和特色小吃什麼的。閒聊了一通之後問了我志望理由,大學學的課程以及畢業論文。然後說你日語不錯啊英語怎麼樣?我的回答是不太好,但是我會好好學的!之後說以後會有很多年紀大的日本人同學,交流起來會困難嗎?我們學費有點貴可以接受嗎?獎學金的話不是很多哦。我感覺是面試氛圍最好的一次。
明治大學1回目
3個老師。全程大概15分鐘。
先讓說志望理由,然後讀了一個新聞。新聞裡的キーワード我不會讀,對就是「搾油」這個詞。既然不會就現場編了一個「しぼりあぶら」,教授聽到了氣氛很尷尬 。教授說我自己做的アンケート調査意味わからない。之後問了明治之外還報名了哪些學校?不合格的話是回國還是怎樣?
青山學院大學沒有好好準備,就不說了。
明治大學2回目
全程大概15分鐘。和第一次一模一樣的3個教授!其中2個我還在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公開授業的時候上過他們的課。為了預防新冠肺炎,我戴著口罩面試的(周圍就我一個考生戴著口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緊張。先是御三問的基本問題。志望理由?學習計劃?將來計劃?然後讀一份報紙,這次數字比較多我比較擅長。然後圍繞志望理由書開始問。中日對比,中國市場環境?能獲得收益嗎?然後問我為什麼想研究那個課題?(我在志望理由裡寫了修士論文想研究的課題)怎麼知道他們研究科的?
明治第一期新卒30人只錄取了4個,完全沒想到能合格,甚至京都的房子都找好了
如何安排複習時間?
塾裡在志望理由書的修改和模擬面試上對我幫助非常大。從完全不知道mba是什麼,要考什麼東西,準備什麼東西到現在考了這麼多學校,私塾裡mba課教會了我很多。
前期根據於老師上課給的框架結構寫了一份志望理由書,之後就不停的根據不同老師的意見修改。後期和私塾裡的mba老師不斷約面試,到正式考試的時候已經練過2-30遍,正式面試的問題在塾裡的模擬面試中也基本都覆蓋到了。
說實話mba需要的經營學專業知識不是研究者那麼細的,上過私塾一輪課有基礎就差不多足夠了,所以我主要練的是小論文和面試。認真看了老師推薦那本藍色的mba小論文書,模仿著寫幾篇很有用。
然後就是面試,多找私塾的老師練,爭取每個老師都覆蓋到。然後偶爾確實會有兩個老師提的意見不同,這時候你就要學會借鑑老師給出的邏輯,自己斟酌適合自己的答案。
當然,落了以後整理情緒也很重要。我的方法是大吃一頓。
給後輩們的建議
①經濟允許,不撞日子的前提下儘量多報學校,不要局限東京的學校,因為東京的學校競爭都很激烈,不突出的話很難合格。
說一下我考的東京學校的mba的倍率。立教30幾個錄取了一半左右,相對來說比前年高很多,前年考的人太多,算下來大概6個人中錄取1個的比例。慶應大概200多人報考錄取了合了40~50。明治1,2期加起來新卒60人左右報考錄取了13個。
而關西的同志社,立命館,合格率相對非常高。甚至允許你有坡腳的地方,(比如筆試沒答好,只要面試正常發揮也能合)教授也比較和藹,語速比較慢。所以就算特別想呆在東京也可以考一下關西的學校保底,有滑り止め之後再考,心態就不一樣了。
②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尤其是在日本的工作經驗很佔優勢(社會人入試錄取率高,可以考的學校也多)。但是新卒的同學也並不是考不了,選擇對新卒友好的學校很重要。比如青山的全日制,立命館的全日制新卒學生的比例都很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