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出緊急通知,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為落實《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京政辦發〔2020〕7號),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依據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市委宣傳部2月26日就2020年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發出通知。

通知內容如下:

一、強化資金支持,幫助實體書店解決當前資金壓力

(一)啟動項目扶持工作。提前啟動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項目,從2月26日開始組織項目資金申報工作(具體內容詳見《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關於啟動2020年實體書店扶持項目第一期申報工作的通知》)。

(二)加大扶持資金力度。加強實體書店房租成本補貼,在獲評企業做出承諾的前提下,對其預撥3月至6月的房租補貼。擴大特色書店(最美書店)評選範圍,進行精準補貼,推動書店向特色化、精品化、專業化方向轉變。

(三)優化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實體書店開展優質文化活動,推動實體書店與社區「結對子」,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實體書店開展的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特色、品牌活動給予一定補貼。

(四)發揮引導資金作用。推動建立區級實體書店引導資金,結合本區實體書店發展目標和存在的困難問題,有針對性地給予書店企業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扶持,對在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的實體書店,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五)推動扶持政策落地。優先推薦書店企業向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申報「投貸獎」、「房租通」補貼,通過銀行貸款、擔保、發債、融資租賃等渠道獲取資金提供支持,推動解決實體書店融資難問題。倡導產權單位對實體書店房租給予減免。

二、推動協作配合,營造實體書店良好發展環境

(一)加強上遊下遊協同。協調出版單位在圖書供貨、回款帳期、營銷活動等方面為實體書店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倡議回款帳期延長3-6個月。

(二)推動網上網下合作。協調電商平臺對書店免收或降低入駐費用,並給予特殊費率優惠和流量補貼。推動實體書店與電商平臺合作,引導實體書店找準網上網下渠道結合點,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圖書銷售推廣業務。

三、引導轉型升級,提升實體書店核心競爭力

(一)支持創新融合發展。對符合創新經營模式、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實體書店予以獎勵,重點支持實體書店在裝修改造、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員工培訓、購買專業化服務等方面的投入。

(二)建立標準評價體系。制定實體書店評價標準,建立實體書店績效評價體系,實現分級分層評價、管理。通過分類評價,樹立行業標杆,鼓勵書店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三)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等大型書城升級改造,指導實體書店積極申報中央、北京市相關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幫助書店企業開展新技術應用、融合化發展等長期性、示範性等重大項目建設。

(四)完成全年工作目標。進一步推動書店建設,落實好到2020年「實現一區一書城」、「建設一批特色書店」和「打造15分鐘閱讀圈」的發展目標,推動「萬人一書城」建設,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到各區,並督促落實。

四、加強服務保障,做好實體書店復工復產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委宣傳部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及時掌握書店企業在落實各級政策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聯動機制,強化響應落實,解決具體難題,全力做好發行企業恢復經營各項工作。

(二)優化行政審批。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化審批流程,充分發揮網絡平臺作用,力爭做到「不見面、零跑動、網上辦」,為書店企業辦理業務提供快捷優質服務。

(三)調整年檢方式。根據行業受疫情影響的實際情況,書店企業實行網上年檢,在線提交年檢材料,審核通過後,對年檢企業名單進行網上公示。

(四)制定防疫指引。出臺北京市發行企業復工復產防疫指引,積極協調相關防疫物資,全力支持發行企業恢復經營。

(五)加大宣傳力度。大力開展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宣傳,持續進行「遇見一家書店」、「點亮實體書店」、「以讀攻毒」等話題推廣活動,提升書店品牌,擴大實體書店社會影響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路豔霞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就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發出緊急通知,相關政策解讀來了
    2月29日北京天氣陰沉,但對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的實體書店而言,卻是充滿暖意的一天。這一天,關於北京實體書店如何應對疫情,如何走出困境,如何面對未來的發展,北京市相關部門、領導、專家等幾乎忙了一天,幾場視頻會議密集舉行。
  • 天津市出臺11項措施解決實體書店實際困難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實體書店影響,天津市委宣傳部制定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實體書店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提出促進實體書店持續健康發展的11項措施。提前啟動2020年最美實體書店評選,對獲選的實體書店進行精準資金補貼;推動閱讀新空間建設,採用政府資金補貼方式,進一步推動實體書店與商業、餐飲、地鐵等業態結合,打造城市閱讀新空間,推動全民閱讀發展。鼓勵實體書店利用網絡和微信平臺開展網絡讀書會、網絡作者籤售、網絡沙龍。
  • 實體書店不能輸!我市出臺11項措施解決實際困難
    記者今日獲悉,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實體書店影響,市委宣傳部制定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實體書店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提出促進實體書店持續健康發展的11項措施。
  • 疫情衝擊之下 北京實體書店面臨「關鍵三個月」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疫情之下,書店行業正面臨生死存亡的3個月,決定生死的關隘是現金流。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師範大學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近期面向北京248家實體書店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6.5%的受訪書店完全歇業,暫無復工時間表。
  • 「文化回眸2020·實體書店」一個書店人的2020:沒想過關門,書永遠...
    「最困難的時期就是在3月份,書店無法開業,扶持資金還沒有下發,同時又面臨要交納半年的店租。」去年十月底全新開業的淵集書店,在運營的第一個季度就迎頭撞上了疫情的爆發,但創始人楊瑾堅定地說,從沒想過關門。2020這一年,他和很多書店人一樣,不斷探索新路,「想的始終是如何解決眼前的困難,把書店做下去。」
  • 北京實體書店發展「翻開新一頁」
    今年,在實體書店普遍面臨生存和發展困難的挑戰下,北京實體書店以不斷開出新店、特色日益多元,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逆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北京市實體書店已達到1938家,比去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幅49%。全市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數量達到0.9家,萬人擁有0.8家書店的「七有」「五性」目標已全面完成。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品牌連鎖書店進駐商業綜合體的條件相對一般中小實體書店原已更加優越,採取低租金或者提成扣點甚至階段性免租政策,租金因素對這些書店目前的實際影響不大。在帳期方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書店在出版供應商方面也有帳期的優惠條件。部分供應商表示,一般是年結(年底結算一次),而帳期至少會在6個月以上,因此供應商貨款也不是這些連鎖書店當下的主要壓力,更不用說還可以進行緊急協商來解決。
  • 北京市出資扶持實體書店 首批資金3月中旬到位
    原標題:北京市就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發出緊急通知,相關政策解讀顯示—— 首批扶持資金3月中旬到位  2月29日北京天氣陰沉,但對於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巨大衝擊的實體書店而言,卻是充滿暖意的一天。
  • 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店之夜」點亮石景山郎園Park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石景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姚茂文蒞臨活動現場,來自北京50餘家最美書店及特色書店、作家代表、媒體代表共同出席了北京書店之夜活動。
  • 網絡直播、雲講座……實體書店探索發展新模式
    圖為北京建投書局的圖書顧問用直播的方式為讀者介紹圖書。謝重澄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開直播、辦網絡籤售、提供知識服務……抗疫期間,各地實體書店奮力前行;減免房租、提供扶持資金……各地政府及時伸出援手,採取多種措施為實體書店解決燃眉之急。  多樣化嘗試加速著實體書店的轉變,也推動實體書店探索更新生存模式,不斷升級發展。  書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標。
  • 新華街派出所開展幫扶慰問工作 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新華街派出所開展幫扶慰問工作 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2020-11-2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體書店的春天在哪裡
    6家書店之一——重慶的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坦言:「這是22年以來最困難的一次,我們從1月25號停業到現在幾乎是顆粒無收。」這場直播帶來了50萬的業績,相對於之前這一兩個月的零星業務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許志遠說:「不是我們向流量低頭,而是讓流量向我們低頭。」但是無論是實體書店的妥協,還是因時而異的乘風破浪,轉型和革新是每一家書店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做出部署。
  • 北京書店歸來:他們沒被疫情打倒 還有新店開了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書店歸來:他們沒被疫情打倒,還有新店開了 疫情讓本就困難的書店業遭受了不小的衝擊,線上活動、直播帶貨、登陸外賣平臺等嘗試,成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客流的減少,直接影響了書店的現金流,讓書店經營面臨危機。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師範大學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在疫情期間面向北京248家實體書店開展問卷調查。48.4%的受訪書店稱現金流能夠支撐1-3個月,27.4%僅夠支撐一個月以內,17.7%可支撐3-6個月,能支撐6個月以上的僅6.5%。
  • 疫情下的書店深冬:圖書行業的驚蟄何時來臨?
    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在採訪中發現,第一,線上書店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大多數倉庫未復工,無法發貨,中國圖書網推出「88元任選10本」活動以解決現金流問題;第二,大型電商如噹噹雖稱圖書銷售未受影響,但也因有員工確診新冠肺炎而使消費者感到恐慌;第三,實體書店面臨雙重考驗,一方面老問題依舊存在——電商已經把實體書店「打」得體無完膚,資本補助並未能幫助書店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 北京實體書店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實體書店日漸復甦本報訊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店鋪,經營也是一片慘澹。隨著疫情的控制成效彰顯,到年底,北京的實體書店已經呈現出逐漸回暖的復甦景象。12月初,記者探訪了幾家實體書店。雖然進店顧客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流量,但「人氣旺了很多,銷售額有了明顯的增長。」一家位於商業樓宇內的書店業者對記者說,「疫情高峰的時候我們沒有關店,那時,時常一整天都沒有一位顧客進店。」
  • 北京創新形式推廣全民閱讀 實體書店等共商增強吸引力
    北京創新形式推廣全民閱讀 實體書店等共商增強吸引力 2020-12-10 16:15:5412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2020年北京全市統籌舉辦各類閱讀活動3萬餘場,影響和覆蓋人群在2000萬人次以上,北京閱讀季通過社會名人曬書、文化名家薦書、著名作家直播、社交話題問答等形式,發揮北京資源和平臺優勢,讓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更新潮、增強吸引力。
  • 部分實體書店在外賣平臺上線 買書幾十分鐘內可送達
    疫情之下,實體書店面臨著眾多困難,但改變正在發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部分實體書店進駐外賣平臺,外賣小哥的配送箱裡,除了飯菜、生鮮、藥品,還增加了「精神食糧」。30分鐘等到4公裡外的書3月25日,記者體驗了一次外賣平臺購書。
  • 實體書店向線上遷徙,只能為電商引流嗎?
    書店直播能不能帶來實際的效果,盈利的增長,不是大家最在意的。」她說,「我們沒有感覺不妥,畢竟網際網路像一個公海,讓我們了解到市場的廣泛。曉風的特點還是堅持線下實體。我們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公海去做一些宣傳,最後還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曉風,走進曉風,為未來展開更多線下的深度體驗做準備。」線上活動再好,也只是為電商引流?對於火熱的線上活動,亦有書店人發出了消極的聲音。
  • 北京17家書店獲頒「2020年最美書店」
    今天上午,2020年北京實體書店建設現場工作會在房山區舉辦,現場為獲得2020年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稱號的書店頒獎。會上,房山區新華書店和華彩復興書店兩家書城舉行了開業揭牌儀式,標誌著北京市實體書店「一區一書城」建設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