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老打人怎麼辦?家長別猶豫,要在第一時間做好這四件事

2020-12-2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小朋友打人、推人、罵人,這些都屬於攻擊性行為,但是其中有兩種情況家長不需要太著急:

①因為孩子語言發展滯後,比如一些說話比較晚的小男孩,會用動手來表達行為意願。②孩子因為物權意識所引起的衝突,比如搶玩具、搶滑滑梯,這種對事不對人的行為叫做工具性攻擊。以上這兩種在三歲前都屬於正常的幼兒行為,但是如果孩子過了三歲還總是動手打人,有時候還會毫無徵兆地「攻擊」他人,那麼像這種習慣性的攻擊,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的話就會成為孩子日後的「社交障礙」

有一個媽媽在社交平臺求助,她家的孩子愛打人、總是動不動就上手,該講的道理也都給他講了很多遍,但是毫無用處。

但凡媽媽帶孩子在小區的遊樂園玩耍,別的小朋友只要一看到他就跑開,壓根不願意和他一起玩,孩子也因此有些悶悶不樂。這可怎麼辦呢?可把媽媽愁壞了。

沒有哪個小朋友願意和愛打人的孩子一起玩,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教育至關重要。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一定要第一時間做這四件事情:

1、制止孩子的行為。家長需要立即抓住他的手並告訴他說:「不可以」。

2、家長向孩子詢問事情發生的起因和過程。但是不要用質問的語氣說:「你幹嘛要打人?」這樣只會嚇著孩子,導致他不願意說實話,所以家長詢問的語氣一定要溫和。

有時候事情不是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發生的,家長還可以聽聽對方小朋友是怎麼說的,不能只聽信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

3、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比如對他說:「你是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嗎?那需要先徵求對方小朋友的意見」。

大家都知道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別輕易地給他貼上一個標籤,比如說:「你怎麼老打人啊,你這樣可沒有人願意跟你一起玩了。」

家長這樣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4、家長陪著孩子一起道歉。「小朋友對不起,剛才寶寶不小心打到你的手了,阿姨已經和他說過這樣做不對。你的手這麼樣?還痛不痛啊?」一定要向被打的孩子表示歉意和關心並取得對方的原諒。

等到回家之後,家長有必要和孩子進行一次角色扮演:可以在同樣的場景下讓孩子扮演被打的小朋友,然後問問他的感受和想法。這是為了讓他真實地體會到「被打」是什麼感覺,從而學會換位思考。

不僅如此,這時候媽媽還可以給他提前設限也就是模擬場景,比如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他不可以再動手打人而是要好好和人商量。

事實上,愛打人的小朋友不是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欠缺的是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力

所以除了品德教育外,家長還可以通過移情訓練、本體覺訓練、控制力訓練來教會他們正確的社交方式。

相關焦點

  • 2-6歲孩子老打人怎麼辦?過來人:就事論事,從快處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各有各的特色。孩子是一個有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你是不是會更加的喜歡呢?然而想做到這一點,離不開父母的細心教導。在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如果自家孩子時不時的出手打其他的小孩,不僅會使其他小孩哭鬧,同時也會引起對方父母心中極度的不滿,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父母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次數,時間一長,慢慢的孩子們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隔核,慢慢的孩子們就會疏遠。
  • 瞳視角:要想保護孩子視力?聰明的家長都要做好這幾件事
    想保護孩子的視力?許多家長十分苦惱自己孩子小小年紀就近視了,而且面對近視很多家長都會不知道怎麼辦,也後悔沒有早點發現,然後就是各種尋求辦法;其實你只要做好這幾件事,孩子患近視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但是如果孩子已經近視了的話,那麼一定要去正規的眼科驗光檢查。
  • 高考在即,家長做好這三件事會讓孩子高考更出彩
    高考在即,想必各位考生和家長都處於焦急且迷茫狀態。我作為過來人,深知孩子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那麼今天,老學姐就整理出這麼三件需要家長關心和注意的事。希望對高考的孩子有所幫助。第一: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心態眾所周知,高考是孩子一生的大事,人生的起跑線從這裡開始。孩子在學校面對各科老師的催促和各種各樣的考試,心情一定也是焦慮的。做家長的如果在課業上幫不了孩子,就要用自己的良好情緒去影響孩子。
  •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做好這「4件事」,幫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但是因為自控力差,到了家之後就會被電視、零食所吸引,而把學習這件重要的事情往後拖,從而導致孩子每晚寫作業都要到後半夜。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呢?我建議家長做好這4件事情,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我推薦這套《好孩子好品質系列》,它非常適合幫助孩子樹立優秀品質。這套書是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家長可以放心買給孩子,因為這套書的內容質量和品質都很有保障。
  • 老師不願補課,家長卻非要補,為什麼?其實做好這3件事意義更重大
    這幾天老陳多次找我,想讓我帶他去找老趙。他想找老趙給孩子補課。其實,在老陳第一次來找我的時候我就給老趙發過信息問過了。老趙說:「現在真的不能補課,這等於砸自己飯碗,弄不好就是身敗名裂。老鐵,別害我啊。」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 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 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 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
  • 多動症孩子家長,要做好這幾件事
    所以,對於多動症家長而言,我們除了要及時地給孩子尋求專業科學的治療,還需要從自身做起,為孩子創建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那麼,家長可以做些什麼訓練多動症孩子呢? 1.時間管理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首先要讓孩子去看時間,給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
  • 孩子做題速度慢,家長等不及?家長做好情緒管理,激勵孩子學習
    然而,寫作業速度慢、學習效率低,這幾乎是98%的家長在焦慮擔心的事情,正如那位發朋友圈的家長一樣,孩子寫作業家長腦闊疼,沒有效率也管不住,這該怎麼辦呢?情緒會相互傳染,別讓家長莫名其妙的怒火,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你知道嗎?一、為什麼面對孩子的學習,家長總昏了頭?
  • 把空間還給孩子:孩子玩具多、亂,是件好事!家長別瞎忙活
    幼兒教育講究在遊戲中學習、探索性教育,比起芬蘭、德國、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的幼兒園,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中可以玩的玩具真的少得可憐,沒有這些,我們的教育只能是生硬的灌輸。幼兒教育家陳亞男在一次外出講課後,感觸頗深,她認為中國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也需要專業引領:好多次我講完課,一堆家長圍上來,可問的問題大同小異:我的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我的孩子入睡困難怎麼辦?
  • 四年級以後語文跟不上,家長無需著急,給孩子補課先搞清楚3件事
    擔心孩子語文學習跟不上了,沒救了要放棄了,其實四年級的語文明顯跟不上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從語文學習習慣切入,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重新梳理語文學習,優化學習的方法,家長也要改變自己的輔導技巧,這才是一個學習的良性發展。遇到問題不要怕,我們需要去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四年級以後,語文跟不上怎麼辦?
  • 家長做好這6件事,順利陪伴孩子度過初三關鍵期!
    因此,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就會後悔,尤其是初三、高三這些關鍵期。 孩子進入初三,面臨中考,家長要協助孩子做好學習計劃,當好信息部長,做個明智的點撥者。
  • 假期結束不想上學怎麼辦?做好這5件事,不怕孩子不收心
    距離開學還有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如何幫助孩子們儘快進入學習角色,是這段時間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家長如何在開學前幫助孩子收心,讓他們提前進入學習狀態。
  • 孩子在優勢科目上驕傲,明裡暗裡,家長要做好3件事
    我一直認為,孩子在某一個科目有優勢,在某一方面有特長,在某一個階段有進步時,家長看見後,都應該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孩子鼓掌,為孩子撒花。激勵,要及時,要充分。為孩子的優勢和進步點讚,這是我們明面上,第一件要做到的工作。在暗地裡,家長們還要不動聲色的多觀察,見縫插針,找好時機的做好另外兩件事:第一,和孩子分析優勢從何而來,如何進一步發揮和沉澱優勢。
  • 進入冬季,家長愛做4件事,導致孩子身體差卻不自知,要醒悟
    導語:進入冬季,家長愛做4件事,導致孩子身體差卻不自知,要醒悟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孩子也在冬季裡更容易生病,於是不少家長找出了對策,避免孩子生病,可有時候明明做得很好,孩子怎麼還是生病了?這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非常鬱悶!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做好這幾件小事,幫助孩子學習更高效
    ,孩子沒有能力去做好,時間長了就會做事不認真,對事情沒有了認真的態度。,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包括吃飯、睡覺等。當孩子正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擾,而是安靜地等待。等玩具玩完要自己收起來,檢查周圍有沒有散落的玩具,這樣就會樹立孩子認真的態度,有了態度就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 開學前,這件事一定要提前給孩子做好!
    開學前,這件事一定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小編提醒大家,有件事一定要提前做!↓↓↓快申領學生健康通行碼,只需九步! ✪第三步:仔細閱讀提示,這對下一步辦理至關重要。 ✪第四步:填寫家長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注意:一定要填寫家長信息,不要填寫學生信息。 ✪第五步:進入健康通行碼辦理界面。
  • 只有一半孩子能上高中?家長要做好3件事,否則孩子就廢了
    有些孩子不愛學習文化知識,但動手能力卻很強,上職高當然是如魚得水。只要孩子肯努力,不管在哪相信都不會差,父母要做的就是對孩子保持自信,將自信傳遞給孩子!選擇上普高還是職高,家長提前要做好打算,不能等到中考成績出來才做決定。家長遲來的決定和忽忙錯誤的決定,可能讓你的孩子就廢了。我們家長到底需要怎麼做呢?孩子初中畢業之前,家長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 一年級新生家長吐槽 孩子學習拖拉狀態散漫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全神貫注學習時,家長不要打擾,就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有些孩子本身專注力不強,則需要家長從他感興趣的事著手引導培養,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就讓他們專心創作,並通過增加繪畫難度等一點一點地延長時間,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傾聽能力也是新生們的必備技能之一。
  • 相比討好老師,不如做好這四件事,老師更樂意關注孩子
    有位家長分享過自己在孩子家長群裡的經歷,在自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聽到女兒說今天是學校語文老師的結婚日子,其實這個和孩子們沒多大關係,不過語文老師在家長群裡發出了給大家的請帖。於是參加婚禮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那麼參加婚禮得準備一些伴手禮,對象又是自己孩子的老師,怎麼才能不失體面又實惠呢?
  • 若第二波疫情來臨怎麼辦?家裡有孩子的,這幾件事家長可別忽略
    但是這也足以讓全民更加緊張起來,難道第2輪疫情真的要來了嗎。而最近一段時間,溫差相對較大,更是令很多家長朋友感到憂心,是否會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導致孩子出現感冒流感的情況?而這樣的情況也讓家長朋友們感到擔心,如果疫情在此時突然間出現,孩子因為抵抗力較差是否更容易沾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