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各有各的特色。
孩子是一個有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你是不是會更加的喜歡呢?然而想做到這一點,離不開父母的細心教導。
如果自已的孩子是一個「熊孩子」,父母操心那是必不可免的了,像出現2-6歲孩子喜歡打人的問題,會讓父母更加的鬧心。
其實,對於2-6歲孩子喜歡打人的問題,大部分是習慣性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過來的,父母應從實際的生活出發,找到引起孩子喜歡打人的原因,併科學的加以解決。
孩子喜歡打人的弊端:
1, 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喜歡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就離不開小夥伴的存在。在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如果自家孩子時不時的出手打其他的小孩,不僅會使其他小孩哭鬧,同時也會引起對方父母心中極度的不滿,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父母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次數,時間一長,慢慢的孩子們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隔核,慢慢的孩子們就會疏遠。
2,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嚴重
孩子的性格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在生活當中應加以引導,防止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當孩子打人時,可能還不知道打人的事情是對還是錯,反正孩子自已是「高興「了,不顧及對方小孩的感受,自已高興就好,此時的父母應即時的制止並更正錯誤。
3, 不利於父母和老師管教
孩子養成喜歡打人的習慣,在家中和學校當中,會被看成「異類」。容易在父母、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距離,在其他同學、玩伴的心中會認為是一個「不良兒童」。父母應花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孩子教育的問題。
解決孩子喜歡打人的方法:
1, 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堂,父母應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當中,給孩子對立良好的印象,如:人與人的溝通方式等,讓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之下,走入「健康」的 生活。父母要善於發現自身的不足,並及時的改變,別讓錯誤的方式間接地引導孩子。
2, 發現孩子打人即時制止
不管怎麼樣,孩子打人是不被人看好的做法。當父母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應在「第一「時間進行制止,防止問題的嚴重話。與此同時,父母應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保持中立,明確事情誰對誰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溝通方式應平和,防止孩子心理產生過大的落差。
3, 細緻做孩子的思想教育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良好的溝通氛圍,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改善,在發生問題時,也能更加和諧的處理問題。孩子打人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要出現問題後,應給孩子積極的思想教育,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以後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討論:您是否為孩子老打人而困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