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孩子老打人怎麼辦?過來人:就事論事,從快處理

2020-12-22 小嬌說育兒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各有各的特色。

孩子是一個有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你是不是會更加的喜歡呢?然而想做到這一點,離不開父母的細心教導。

如果自已的孩子是一個「熊孩子」,父母操心那是必不可免的了,像出現2-6歲孩子喜歡打人的問題,會讓父母更加的鬧心。

其實,對於2-6歲孩子喜歡打人的問題,大部分是習慣性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過來的,父母應從實際的生活出發,找到引起孩子喜歡打人的原因,併科學的加以解決。

孩子喜歡打人的弊端:

1, 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喜歡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就離不開小夥伴的存在。在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如果自家孩子時不時的出手打其他的小孩,不僅會使其他小孩哭鬧,同時也會引起對方父母心中極度的不滿,會間接的影響其他父母讓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的次數,時間一長,慢慢的孩子們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隔核,慢慢的孩子們就會疏遠。

2,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嚴重

孩子的性格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在生活當中應加以引導,防止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當孩子打人時,可能還不知道打人的事情是對還是錯,反正孩子自已是「高興「了,不顧及對方小孩的感受,自已高興就好,此時的父母應即時的制止並更正錯誤。

3, 不利於父母和老師管教

孩子養成喜歡打人的習慣,在家中和學校當中,會被看成「異類」。容易在父母、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距離,在其他同學、玩伴的心中會認為是一個「不良兒童」。父母應花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孩子教育的問題。

 解決孩子喜歡打人的方法:

1, 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堂,父母應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當中,給孩子對立良好的印象,如:人與人的溝通方式等,讓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之下,走入「健康」的 生活。父母要善於發現自身的不足,並及時的改變,別讓錯誤的方式間接地引導孩子。

2, 發現孩子打人即時制止

不管怎麼樣,孩子打人是不被人看好的做法。當父母看到孩子打人的時候,應在「第一「時間進行制止,防止問題的嚴重話。與此同時,父母應了解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保持中立,明確事情誰對誰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溝通方式應平和,防止孩子心理產生過大的落差。

3, 細緻做孩子的思想教育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良好的溝通氛圍,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改善,在發生問題時,也能更加和諧的處理問題。孩子打人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要出現問題後,應給孩子積極的思想教育,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以後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討論:您是否為孩子老打人而困擾過?

相關焦點

  • 自家孩子老打人怎麼辦?家長別猶豫,要在第一時間做好這四件事
    ②孩子因為物權意識所引起的衝突,比如搶玩具、搶滑滑梯,這種對事不對人的行為叫做工具性攻擊。以上這兩種在三歲前都屬於正常的幼兒行為,但是如果孩子過了三歲還總是動手打人,有時候還會毫無徵兆地「攻擊」他人,那麼像這種習慣性的攻擊,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的話就會成為孩子日後的「社交障礙」。
  • 秋冬流感高發季,孩子燒「抽」了怎麼辦?醫生:應急處理這樣做!
    深夜,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劉朗接到了一通來自朋友的求助電話——「怎麼辦怎麼辦,我家孩子燒抽了……」電話那頭傳來了朋友驚慌失措還略帶哽咽的聲音。劉朗知曉情況後,趕緊撥通了視頻通話,細心教其如何應急處理,並囑咐朋友儘快送孩子去就近醫院。
  • 3-6歲變聰明公式:動耳、動眼、動嘴、動心,全面開啟孩子的天賦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聰明的家長都會教孩子動耳、動眼、動嘴、動心,讓孩子大腦高速發展,越來越聰明,全面開啟孩子的天賦。其實荀子講的就是用耳的方法,一個孩子要耳聰,一定要學會用耳朵接受信息,然後反覆背誦,同時用心去記,讓知識點爛熟於心,這樣才能做到脫口而出。同一首詩,有的小朋友記的快,有的小朋友記的慢,記的快的小朋友一般都經過這樣的訓練。
  •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對於2-6歲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英語讀物是繪本和分級讀物。繪本雖然精美、含義豐厚,但是比較昂貴,不成系統,不太適合用於主要啟蒙讀物。大家可以買一些經典繪本,作為收藏,給孩子反覆看。其餘的繪本最好找一家英文繪本館,進行借閱,可以讓孩子進行廣泛閱讀,吸收更多的詞彙。分級讀物就不同了,基本上是軟裝,不像繪本那麼精緻。故事簡單,引導意義稍顯遜色,但是非常成系統。
  • 手足爭寵好好處理,不讓孩子成長有陰影 2情境4狀況的處理方式看過來
    面對手足爭寵2情境.處理方式 但凡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引起孩子們的爭執,誰都希望父母站在自己的這一方,責罵另一方的手足,該如何處理層出不窮的各式爭端
  • 孩子做錯事,總愛找藉口怎麼辦?
    一個人拉到了一個新的團隊或者是公司,如果他積極主動敢於站在公司的高度承擔責任和一個人總是覺得自己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別人的事跟他沒有太多關係,這兩個人同樣是發展三年,實際上社會的層次是發生巨大變化。今天一個從小愛找藉口的孩子,等他到了社會上同樣是害怕承擔責任的,讓我們思考一下孩子喜歡找藉口到底是誰造成的?第1個場景就是孩子忘帶家裡鑰匙了,在門口等了半個小時。
  • 什麼時候和孩子分房睡?不是三歲和五歲,孩子具備2個能力是關鍵
    從孩子出生開始,很多父母都是和孩子同床共寢的,雖然這樣方便夜間照護,但也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睡眠質量。等孩子到了分房睡的年齡,父母還是擔心孩子不夠獨立。什麼時候該和孩子分房睡?孩子中途找媽媽怎麼辦?這些都是在分房睡前,父母比較擔心的問題。
  • 孩子偷錢怎麼辦?盧欣妤老師教你一招輕鬆處理
    前不久,廣東茂名一名7歲男孩雙手被父親燒傷,面臨截肢。竟然是因為孩子常常偷東西!這位父親為什麼要用這種殘忍的方式對待孩子,而不是去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原因、跟孩子共同承擔責任、解決問題?這個年齡,正是孩子規則意識、道德意識的形成期,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就不會誤入歧途。可是如果父母只是粗暴地懲罰,那麼結果恐怕會比偷東西本身更加嚴重。
  • 3歲孩子下手不知輕重,總傷到父母或其他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很多3歲孩子的父母在後臺留言說:孩子經常拿玩具亂丟,打到自己的臉、鼻子甚至腿上,別看人不大,力度還真不小,有時淤青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消退。還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或出門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總是正在興頭上就把別人推倒了或者打哭。而且,有時他們好像也知道自己闖禍了,但下次這樣的情況又會再犯。
  • 嬰兒滿三歲後「集體失憶」,寶寶究竟忘記了哪些事?過來人告訴你
    一般來說,只要沒有經歷較大的變故,人的記憶始終是在更新和保存的。而3歲大的孩子們,卻在面臨一次「記憶大掃除」,可能會忘記從前的一切。我家孩子4歲半了,去年帶他出去玩的事情人家全都忘了,只記得自己坐了火車。我兒子1歲的時候,在遊樂場摔倒了。第2年帶他去,他還記得這件事;等到3歲半的時候再帶他去,他就完全忘記摔跤的事情了。
  • 女兒質問:「養了弟弟,我的孩子怎麼辦?」父母的反應讓人心寒
    當女兒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的時候,被父母一句話給懟了回去:「你這麼年輕,將來有了孩子,照顧下弟弟也是順帶的事!」可是女兒聽完不願意了,回應道:養了弟弟,我孩子該怎麼辦?一個孩子還好說,將來我生二胎怎麼辦?3個孩子我根本就忙不過來。
  • 孩子辦移民的黃金年齡是幾歲?超齡了怎麼辦?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需要花6-7年時間才能像母語一樣使用英語。如果孩子在11歲以前,最晚不超過14歲,能夠在英語環境中生活,那麼英語發音可以跟本地出生的人一樣,非常地道。
  • 6歲前必讀:每個孩子,都能從這本書裡獲得勇氣與自信
    雖然只是去離家不遠的街口小店,可對小主人公美依來說充滿著一樁接一樁的冒險事件——有一輛自行車迎面衝過來,好危險!哇,跌倒了,膝蓋破了皮,她會哭嗎?手中的硬幣掉了,該怎麼辦?終於走到小店門口,要怎麼跟老闆開口買東西?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6)緩衝與暗示。家長要學會緩衝情緒,學會冷處理,也要善於從孩子的話中找到突破口,為孩子的過激情緒鋪出一條緩衝帶,用一個小的動作,用一句溫存的話語,用一種慈愛的眼神去撫平孩子過激的情結。有些孩子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例如攻擊別人。這個時候,可以換位情景再現。例如孩子打了別人一巴掌,在和別人道歉處理完以後回到家中,讓他當被打的小孩,爸爸變成他,也打他一巴掌,問問這樣疼不疼?問問這種處理方式好嗎?讓孩子自己分辨對錯,當他意識到錯誤以後,家長要引導他思考出遇到這種情況後最合適的行為。
  • 孩子拖拉(上):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拖拉?
    孩子拖拉對許多家長來說都是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哪怕家長花很多時間去提醒,試圖矯正孩子的行為,但孩子還是慢慢養成一個拖延的壞習慣。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拖延的行為呢?第一點,孩子被要求做的事是他不感興趣的事。
  • 孩子總是晚睡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橙媽能不能寫寫老是娃晚睡怎麼辦?從差不多一歲開始到現在快三歲了,不管午睡還是晚上睡覺,不管晚上幾點上床,八點到十一點各種嘗試,最近把午睡都取消了,還是上床以後至少一小時才能睡著,不停地說話,翻來翻去,這是怎麼回事啊!陪睡真的很痛苦╯﹏╰孩子過了一歲,隨著他越來越聰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你會發現本來可以保證七八點入睡的孩子,睡得越來越晚了。
  • 睿智燈塔-孩子缺乏自制力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缺乏自制力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覺,但現實生活中,孩子無論幹什麼都需要家長操心,上學、吃飯、睡覺,缺少哪一樣都不行,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呢?什麼是自律呢?自律通常指的是自我控制能力,能夠克制自己想要做某件事的衝動。
  • 今年已經33歲了
    我爸知道後,一個勁的勸和,說男人都有這個問題,你年紀這麼大了,(我今年32) ,得生個孩子,下半輩子,都是指望孩子了,跟孩子親,就算老公再差,有孩子就行。可是我現在發現老公嫖娼,沒孩子,等生下孩子,人家接著嫖娼怎麼辦?
  • 答疑解惑|母親越來越討厭自己的孩子,想放棄怎麼辦?
    文/心之愛 袁寒柏(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來訪者問:家有「問題兒童」,母親越來越討厭自己的孩子,想放棄怎麼辦?問題二:幼兒園公立的人多,管理集中,私立的人少,服務好,哪個更適合這樣的小孩? 問題三:知道不能對孩子發火,每天儘量忍,快憋出毛病了,怎麼解?
  • 兒童發育遲緩怎麼辦?4歲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有這些
    生下孩子就希望孩子健康的成長,關注這寶寶的每個成長瞬間。三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爬、一周就開始牙牙學語也會蹦蹦跳跳的玩耍。但是有些寶寶卻沒有這麼快的走路,沒有這麼快的說話,那媽媽可以從哪些症狀看出來孩子是發育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