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滿三歲後「集體失憶」,寶寶究竟忘記了哪些事?過來人告訴你

2020-12-23 孕育島

有人說,當嬰兒進入3歲以後,記憶也會進入到一個分水嶺時期,孩子的大腦就像被按下了清除鍵,之前的記憶幾乎全部不翼而飛。

編輯:邱寫寫

記憶,是組成一個人性格、三觀的重要因素,人們對未來的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過去的記憶存儲。記憶,可以說是我們人格構成中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只要沒有經歷較大的變故,人的記憶始終是在更新和保存的。而3歲大的孩子們,卻在面臨一次「記憶大掃除」,可能會忘記從前的一切。

嬰兒滿三歲後「集體失憶」,寶寶究竟忘記了哪些事

不少寶媽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自家娃經歷了3歲大關之後,記憶好像被人為地刪除掉了一樣,從前經歷過的很多事情,都忘得一乾二淨。

我家孩子4歲半了,去年帶他出去玩的事情人家全都忘了,只記得自己坐了火車。

我兒子1歲的時候,在遊樂場摔倒了。第2年帶他去,他還記得這件事;等到3歲半的時候再帶他去,他就完全忘記摔跤的事情了。

這些事情一個一個地發生在孩子們身上,難免讓爸媽們感到詫異:既然孩子這麼健忘,那所謂的早教還有什麼意義呢?

過來人告訴你,雖然寶寶會忘記具體的事情,但是那些經歷所帶來的直觀感受,同樣是組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只是隱匿起來了而已。

記憶的存儲和提取

人的記憶有很多種,從記憶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感覺記憶是最短的,只有1秒鐘左右。比如當我們路過一家花店,聞到的了花香味,如果沒有用心去記憶,那麼這段關於香味的記憶會在大腦中停留1秒鐘左右。

短時記憶也叫工作記憶,指的是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或者是看到了一些好的句子,但並沒有去努力地記住它,這段記憶可以停留幾分鐘的時間。

③ 長時記憶,也就是我們去用心記住的事情,可以在大腦當中停留數月、甚至很多年。

除此之外,記憶還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就是我們可以提取出來的記憶,如孩子學會了一首詩,可以背誦下來,或者是自己的名字、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等,這些可以被提取的記憶就是外顯記憶。與之相對的,內隱記憶是存在於我們腦海中,但卻無法被具體提取的記憶,如你學會了騎車、遊泳,這些技能是難以忘掉的,但是又很難去描述記憶。

嬰兒滿三歲後,為什麼會「集體失憶」

記憶是非常有趣的東西,它抽象又具體。那麼為什麼孩子們到了3歲這一年,幾乎是「一刀切」般地忘記了過去的記憶呢?

1)嬰兒大腦的變化

小傢伙們處在嬰兒時期,神經系統和神經元都還沒有發育成熟,神經突觸始終在進行變化更迭,新的突觸會替換掉舊的突觸,這會導致一部分記憶的丟失。

另外,負責存儲記憶的海馬和額前葉,一般要到3~4歲才能夠成熟起來,此前的記憶是很難系統保存下來的。

2)記憶的形式難以提取

2歲以前的寶寶,幾遍開始學說母語,多數也只會咿咿呀呀地叫「媽媽」,還不能說出相對完整的長句子。

而我們的記憶是需要用語言來記錄的,3歲恰恰是寶寶從「嬰兒語」到母語的重要過渡時期,小傢伙之前用嬰兒語記錄的記憶,在語言革新後就無法提取了。

3)沒什麼大事發生

可能有一部分寶媽會發現,自家的娃對3歲前的一些特定事情,是存在記憶的,比如搬家、要二胎等等,而其他的平平淡淡的吃喝拉撒等小事情,寶寶們就無法記住了。

既然寶寶會「失憶」,還要做早期教育嗎?

小傢伙們「集體失憶」這件事,難免讓爸媽們感到難過,原來自己曾經那麼努力地去做早教,都白費了嗎?

爸媽們先別傷心,正如上文提到的「內隱記憶」,寶寶們並非真的忘記了這些事情,只是無法去系統地提取出來而已。

就像學會騎車後,會始終保存這個技能一樣,在嬰幼兒時期得到爸媽們悉心照料的寶寶,未來的人格、三觀、智力也會在這段記憶的影響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千萬不要因為記憶的消失而否定早期教育哦,恰恰相反,早期教育作為內隱記憶留存在孩子們腦海中,和未來寶寶的智力是密切相關的。

這套來自英國的《兒童大腦專注力訓練書》,正是為3~6的寶寶設計,其中設計的色彩認知、迷宮遊戲、找不同等遊戲,非常適合該年齡段寶寶的大腦發育特徵。

這套繪本紙質安全環保、印刷清晰美觀,遊戲的設計巧妙有趣,非常招孩子的喜歡。

百元出頭的價格,換來四冊厚厚的益智繪本,對孩子為了的記憶訓練、智力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這種「失憶」現象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嬰兒在三歲這年,會經歷「記憶大掃除」,寶寶們到底忘記了什麼?
    記憶是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家長們知道在三歲左右的孩子,可能會對於記憶進行大掃除,這個階段可能會讓孩子忘記三歲前的一切事物。 1、滿三歲以後寶寶會出現集體失憶,媽媽們很好奇寶寶到底忘記了哪些事呢?
  • 嬰兒在3歲後會「失憶」,寶寶的「隱藏記憶」咋開發?父母該了解
    嬰兒3歲後會「記憶清掃」,寶寶之前的記憶去哪了? 有研究顯示:小嬰兒在出生後的那段時間,可以很好的區分他所處的環境。 很多人會認為,寶寶缺少了3歲前的記憶,主要是由於語言能力發育的不完全,寶寶無法準確的表達,畢竟語言表達也是記憶的關鍵部分。
  • 為什麼嬰兒3歲後,以前的記憶都沒了?心理學:是「童年失憶症」
    然而心理學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記不清嬰兒期發生的任何事情,直到3歲以後才開始逐漸擁有記憶。很多寶媽也非常納悶,為什麼自己的寶寶三歲之後仿佛突然失憶了一樣,明明2歲的時候問起來,還能記得頭一年的事,再過一年竟然完全不記得了。
  • 不容錯過的3本男主失憶文:我忘記了以前的所有,卻從未忘記愛你
    不容錯過的3本男主失憶文:我忘記了以前的所有,卻從未忘記愛你小編今天又來給各位書荒的小夥伴推書了!今天要推薦的是不容錯過的3本男主失憶文:我忘記了以前的所有,卻從未忘記愛你。精彩段落:「兒子——兒子啊一一你再看看媽媽的臉啊一一想起來啊一一」哭聲變成了嘶吼,少年想捂住耳朵躲起來,可是直覺告訴他不能這麼做。他只好對著被拉開的女人,微笑了一下,這次的笑容中多了幾分無奈。當人的承受到達極限時,都會選擇逃避吧,女人甩開了男人的脂膊,衝出了病房。「琴!」男人身子一傾,也打算追出去,卻被一旁的醫生拉住了。「至少一個家屬在場。」
  • 3個月寶寶趴睡身亡, 嬰兒究竟需要怎樣的睡姿?
    近日,一則「科學睡眠方法導致嬰兒趴睡窒息」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老師」回應「不是大哭就沒事」,然而約兩小時後,孩子嘴唇發紫,最終不幸身亡。
  • 寶寶總往一邊看,把頭轉過來就哭?嬰兒斜頸的可能性要重視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前幾天在群裡,看見一位新手媽媽分享了關於她家寶寶的一件奇怪事。她家寶寶無論睡覺還是醒著,總是習慣歪頭衝左側看,她擔心寶寶脖子會僵、不舒服,就輕輕把他的頭轉到另一邊,可這一轉寶寶立馬就不願意了,直接大哭。
  • 嬰兒究竟需要怎樣的睡姿?
    「老師」回應「不是大哭就沒事」,然而約兩小時後,孩子嘴唇發紫,最終不幸身亡。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心痛,同時也引發了對於是否應倡導對嬰兒進行獨立睡眠訓練的討論。這些聲稱「科學」的育兒訓練真的科學嗎?嬰兒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睡姿?什麼階段的寶寶需要訓練獨立睡眠?如何才能防止嬰兒睡眠窒息?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向業內相關專家求證。
  • 真的有「一孕傻三年」這檔子事?過來寶媽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真相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有關孕婦的諺語,很多人會說「一孕傻三年」這句話,好像生過孩子的女人,都會有智力下降的一段期間。就算之前智商比較高的女人也會犯傻,難道這真的是因為懷孕所導致的嗎?但是生了孩子後一切都變了,平時去超市買東西,經常會忘記付錢,或者外出經常會丟三落四,與以往的自己差距太明顯。不只是青青會這樣,網友愛爾寶媽也是如此。她在沒有懷孕之前,是一個女強人,有著自己的公司與事業。
  • 寶寶突然喝奶提不起勁兒?過來人告訴你,奶渣寶寶應該這樣餵養
    關注我,娥姐帶你了解更多好用又有效的育兒知識。 很多新手上路的寶爸寶媽都會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寶寶明明好端端的,卻突然間不愛吃奶奶了。不僅體重沒有增加,便連小臉都瘦了一圈,讓老母親各種揪心。事實上不僅是我們,大明星楊怡也曾有過同樣的煩惱。
  • 四本有失憶梗的現言甜寵文,即使忘記所有,卻不曾忘記愛你
    分手後女主因為車禍失憶,十年間的記憶全忘了,自然也不知道男主是哪個。雖然分手了,男主也一直暗搓搓跟著女主,慢慢的失憶後的女主也喜歡上男主了,倆人進展超快的!失憶後女主性格還是很歡脫的,敢想敢做。很喜歡這種類型的女主,值得推薦。
  • 人在失憶後,為什麼還能記得怎麼說話?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一些劇情的需要,為了結局完美才會設計這樣的結局,其實這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如果人真的那麼容易就失憶,還有隨便的一次頭部撞擊就恢復了,估計我們經常能夠遇到失憶的人來了吧。一般我們看到的電視劇就是裡面的人物在失去記憶之後,什麼都不記得了,於是很多人就有個疑問,這些人既然都已經忘記了所有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還能說話呢?
  • 強行從子宮取出嬰兒!欣慰 嬰兒狀況好轉
    原標題:被強行從子宮取出來的嬰兒睜開眼睛了網友紛紛送上祝福。上月末美國芝加哥發生了一起令人髮指的兇殺案,兇手將一名19歲的孕婦通過社交媒體拐騙回家後,將其用同軸電纜勒死,並殘忍地將受害者肚子裡還沒出生的嬰兒,強行從子宮中取出。
  • 盤點《海綿寶寶》被人忘記的五個人物,有99%的觀眾表示記不清
    海綿寶寶是很多人小時候特別喜歡看的動漫,其中最大的笑點就是海綿寶寶,一直保持著一顆童真的心理,不管遇到了什麼困難都是滿臉的歡笑。現在想起來滿腦袋都是回憶,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小孩子了,所以裡面的很多人物都已經不記得了。
  • 為什麼有些嬰兒特別愛哭?天生的嗎?「19號寶寶」的故事
    這些稟性會不會持續到長大後?卡根決定測試嬰兒對新鮮刺激的反應。實驗方法很簡單:嬰兒單獨坐在椅子上。他們會聽點兒新聲音,聞點兒新味道比如酒精味,還有幾個從沒見過的新奇玩具,在他們眼前晃啊晃……還有,長大後要怎麼面對這世界呢?感覺好難啊……聊到這裡,她的聲音慢慢變小,她說自己想要未來有所成就,但又憂慮自己到底能不能辦到,「我一直一直在想這些事,停不下來。」在回答過程中,她不時地摸摸臉、抓抓耳朵、撫撫頭髮、搖搖膝蓋——這些都是內心不安的外在表現。
  • 寶寶一到三歲正常身高是多少?擔心寶寶矮的媽媽們,趕緊看過來
    而是碰到帶娃黨後,自家娃站在旁邊,各方面能不能PK過。其中,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帶娃黨見面之後,討論的中心話題。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得比自己高,很在乎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不是正常的標準。那麼,1-3歲的寶寶標準身高身是多少呢?
  • 失憶的夫妻,結婚後你忘記了,說過要陪我做的所有事情
    然後各忙各的,本以為感情就是這麼平淡,婚姻生活就是如此無趣,卻被一部小品《但願人長久》喚醒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悅悅失憶了,老公常遠和悅悅的4個閨蜜商量演一齣戲,幫助悅悅找回失去的記憶。換上中學校服,常遠帶悅悅回憶起上學時的罰站,悅悅不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被老師要求罰站,常遠看到後立刻回答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嫦娥,被老師訓斥,也去罰站了。
  • 今夕何夕:馮夕選擇性失憶,忘記冬月的一切,劇情太虐心
    馮夕因為患疾,而逐漸忘記了所有和冬月有關的事情,冬月是為了馮夕的身體,選擇主動離開馮夕,等待馮夕自己康復。馮夕用行動向冬月證明,即便自己完全忘記了冬月,但是馮夕仍然毫無抵抗地愛上冬月,縱使是輪迴幾世又如何?馮夕對冬月的愛之深,已經烙印在馮夕的身體中,只要他的心臟還在跳動,他就會愛上冬月,哪怕冬月還是一個陌生人,哪怕她改了名字,叫朝露。
  • 1歲嬰兒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超詳細語言、行為、認識發育父母自查
    嬰兒1歲時,身高、體重、認知、行為、語言等均處於快速成長期,很多時候新手父母不知道寶寶在1歲時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是否存在發育遲緩,本文極盡所能搜集整理了1歲寶寶全方面的發育指標:1.1歲嬰兒身高成長發育標準(cm)
  • 選擇嬰兒奶粉要注意哪些方面,最根本的五點不要記錯
    嬰兒奶粉作為寶寶的口糧,一直都備受關注,怎麼選擇奶粉也成了爸爸媽媽們的一個必經之路,尤其是現在嬰兒奶粉種類這麼多,究竟該怎麼選擇呢?媽媽在選擇一款奶粉的時候,重要的是多查查這個嬰兒奶粉品牌的研發歷史、研發背景,儘量選擇這個領域的研發歷史較長的行業巨頭品牌,切勿選擇那些雜七雜八市面上少見或是新出不久的嬰兒奶粉品牌。如果分不清哪些是國外奶粉哪些是假洋鬼子的話,可以去國際媽咪APP上參考一下,上面都是全球一線奶粉品牌,沒有假洋鬼子。根據寶寶的體質選擇,過敏的寶寶吃過敏的奶粉,普通寶寶吃普通奶粉等。
  • 吃D3寶寶和不吃D3寶寶,3歲後會有什麼差距?比你想的大
    想要知道吃維生素D寶寶和不吃維生素D寶寶三歲後有什麼差距,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維生素D的作用吧! 一、維生素D對寶寶有什麼作用呢? 維生素D是寶寶們都要吃的一種東西,為什麼都要吃呢?能起到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