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調查,2020年全球AR/VR裝置出貨量預估會達到512萬臺,2021至2022年間受到品牌廠預計推出更多眼鏡式AR/VR設備的帶動,市場將出現較大幅度成長,預估到2025年將會成長至4320萬臺。
Micro LED具有高亮度、高解析度和低功耗等諸多優勢,更加適用於VR/AR頭戴式近眼顯示設備的應用場景,因此眾廠商紛紛搶進Micro LED技術領域。Micro LED顯示應用蓄勢待發。
蘋果布局AR業務多年,從蘋果近期公布的AR頭顯新專利來看,蘋果很可能會基於Micro LED技術構建其AR智能眼鏡。
根據The Information此前的報導,蘋果的AR設備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AR眼鏡關鍵元件之一的半透明鏡片,已經通過了原型設計進入試生產階段。這也就意味著,蘋果AR眼鏡的產品設計已經鎖定,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測試其是否適合量產。
據外媒報導,蘋果AR/VR眼鏡原型預計2021年底亮相,而量產計劃將推遲至2022年初,相關設備最快要到2022年第1季末上市,首年出貨量預估為200萬臺。
在技術方面,Gassee 表示,蘋果的AR/VR頭戴式設備將需要一套用於頭部和身體運動的傳感器。即使將大部分繁重的工作下放到已連接的iPhone上,它仍需要獨立的運算和續航單元才能正常工作。
在過去的數年間,蘋果通過ARKit和RealityKit等開發平臺,Reality Composer和Reality Converter等創新工具,以及配備LiDAR雷射雷達掃描儀的iPad/iPhone等硬體全面展開在AR領域的布局。
除了蘋果公司,Facebook也在開發VR眼鏡。今年3月,Facebook截胡蘋果與Plessey達成獨家合作,Plessey將為其提供Micro LED顯示器。新款Micro LED AR智能眼鏡有望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問世。
值得一提的是,9月,Facebook宣布將與跨國眼鏡製造巨頭Luxuxica合作開發智能眼鏡,雙方將以Ray-Ban(雷朋)品牌推出首款合作產品,預計2021年發布,但還不是AR眼鏡。
不過,基於Facebook與Ray-Ban達成多年合作的協議,可以猜想未來Facebook將要推出的Micro LED AR眼鏡可能也會以Ray-Ban為品牌。
AR也為視覺搜索開闢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視覺搜索也能在空間檢測、智能裝飾和空間美化上有更多的應用。用戶通過更加精確的視覺搜索識別技術,可以篩選出許多的有效信息。而AI也可以藉此機會收集用戶數據,推出個性化的定製服務。
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利用攝像設備採集人面部圖像或者是視頻,通過提取其中的關於面部圖像特徵,與資料庫中存儲的特徵模板進行搜索匹配,當相似度超過設定閾值就會輸出匹配成功,反之輸出匹配失敗結果。人臉識別是基於數字圖像處理,數字圖像處理一直都是比較前沿的研究方向。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後期就會發展為人工智慧 (AI)。
作為視覺領域的企業微美全息(WIMI.US),其開發的全息雲系統作為微美全息獨家的研發突破,其領銜的微美AI人臉技術應用,已得到業內多方的稱讚。搭載人臉識別技術的手機能夠刷臉解鎖;搭載語音識別、語音識別技術的音響能夠實現語音交互。
近期,微美全息發布一款混合現實(「MR」)頭戴式顯示器(「頭顯」)的新產品「全息柔光影院」,以進一步擴充公司的全息產品組合矩陣。對於下一步的AR眼鏡計劃,目前暫未提及,不可否認,也是緊隨市場開拓了AR新品。
微美全息全息雲是增強現實的一種內容提供方式,就是讓你看到現實中不存在的物體和現實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立體影像並與其交互,通過投射裝置,將手機或電腦上的影像投影到其他介質上。微美全息雲中最具商業價值的就是全息技術。全息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影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是一種用相干光幹涉得到物體全部信息的的三維成像技術。全息技術所記錄的不是影像,而是光場。應用場景廣,行業成長性高。
微美全息AI-MBTWIMI全息雲平臺,是公司開發的一款高性能WIMI全息雲管理平臺,主要用於為企業、團體、組織或個人提供AR3D應用&;;全息娛樂、AR3D應用&;;全息廣告與AR3D應用&;;全息技術服務三大服務體系。雲平臺根據適用場景的不同分為To BTo C,兩者在功能和特性的支持上存在一定差別。To B主要為廣告、影院、家裝、餐飲、娛樂、遊藝等公司提供所需全息虛擬內容與技術支撐服務。To C端的應用主要提供微美WIMI全息雲AI-MBTNSDK及其插件用在移動端攝影、APP應用之中提供各類個人增值服務,未來還可以應用在AR/虛擬實境/智能眼鏡,DLP(數字光處理)投到視網膜;擁有SDK插件和智能計費系統等。
微美面向優質客戶開放API接口。通過API接口,媒體平臺可以開發量身定製的系統功能,實現包括自動化管理廣告資源、廣告資源分析與內部系統集成、定製特殊功能、單個平臺管理多個帳戶等一系列功能。媒體平臺可以將自己的廣告位資源全方位展現在廣告主面前。
另外微美全息雲設置了媒體方品牌保護機制,結合AI-BMT的DMP數據平臺強大的分析處理功能,可以讓媒體平臺實現自身廣告位資源的最優化利用。媒體平臺同時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通過媒資管理平臺設置屏蔽不希望接入的廣告內容和相關廣告主,從而達到對自身品牌的有效保護。降低了媒體平臺加入媒資管理服務的風險,確保了品牌廣告的安全投放,從而實現商業模式的良性循環。
目前的微美全息雲廣告還僅僅限於人與環境、人與設備的互動。隨著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人與人的互動會成為WIMI3DAR全息廣告互動方式的一部分。目前,融合AR和虛擬實境的MR設備已經誕生,這就意味著未來的人可能會在遊戲世界中相遇,從而產生更多的互動內容。所以,互動性升級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實現人與人的有效互動。以實現趣味性的升級。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多人互動設備、多人互動場景等技術構想。
現階段,AR智能眼鏡以應用於B端的工業、醫療、安防等領域為主。隨著硬體設備的迭代升級、應用案例的積累以及大眾消費者認知度的提升,AR智能眼鏡除了深耕於B端市場之外,將會逐步拓展至C端市場,應用於遊戲娛樂、教育、社交等方面。
AR搜索和視覺搜索又有一定的區別。視覺搜索是指使用真實世界作為輸入任何類型物體信息的搜索,但搜索結果反饋僅限於所使用設備,同時引導用戶訪問網頁或應用程式;AR搜索是指通過在周圍環境中疊加信息或可視效果,搜索視覺的輸入和信息輸出來增強用戶對周圍世界的認知。
它們是各自獨立的概念,因此我們可以進行視覺搜索,但不一定涉及AR。然而在AR眼鏡普及的未來,數字網際網路和真實世界將更加密切,視覺搜索和AR搜索必將成為同一個表現形式。
隨著5G商用和人工智慧的落地,萬物互聯近在眼前。視頻作為核心信息和功能載體的移動網際網路新入口——視聯網,也孕育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生態。視聯網加速發展下,將有利於AR眼鏡產業的成熟和升級。伴隨智能硬體的不斷升級、應用生態的蓬勃發展、大眾認知度的不斷提升,相信AR智能眼鏡行業會迎來快速爆發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