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一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
充滿希望的一年又開始了!
驚蟄,陌上花開為君顧,
期待一個亂花迷人眼的春色滿園!
3月6日為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從蟲,執聲
蟄,藏也,靜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交互雷乃發聲,天地間氣溫漸漸回升,雨水增多,萬物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
第一聲春雷往往也是在睡夢中若有若無,朦朧中聽到的,它像是來自遠遠的大地深處,悶悶地,通過一切阻擋物激蕩而來,百裡之內風流雨散,萬物同時感應,雷聲就在傳蕩中四溢滿盈。春雷攜翠綠的雨絲令萬物甦醒,蜇蟲感春氣驚出而投入春喧,春情瀰漫,花草樹木因此而競豔爭色,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奼紫嫣紅四季之中最美的色調。
「驚蟄雷鳴,春雨春耕」
驚蟄 • 古詩詞賞析
《秦樓月·浮雲集》
【宋代】範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梅娘說:這首詩把驚蟄時的物候都說出來了,驚蟄來了,鳩鳥鳴叫著,天上響著雷聲,翠綠的楊樹迎風飄揚。重煙將花都染溼了,詞末點出「花梢缺處,畫樓人立」,頓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詞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菩薩蠻·春雨》
【宋代】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溼闌幹。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梅娘說:又是一年驚蟄日,煙雨打溼闌幹,杏花初開放,然而總敵不過倒春之寒。深夜飲酒,愁緒萬千,似醉難醒,我的心上人,你可要記得添衣。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
梅娘說:德宗興元元年(784年),詩人任滁州刺史期間,看到春耕時節田家辛勤勞苦的場景,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田園詩。
我國勞動者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驚蟄,因為驚蟄過後,春耕開始了,農家就漸漸忙起來了。這四句是白描手法,語言簡明而無雕飾,自然平淡,極煉如不煉。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代】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梅娘說:驚蟄來了,兩隻雀鳥在這時,口裡銜著黃河的泥土,在天空不斷的飛來飛去,一天都沒有回來休息,就是為了養育幼鳥。兩隻雀雖是小小的鳥類,卻如此仁義,我真是慚愧不如。
《答陳珽主簿》
【宋代】劉克莊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綺紈。
果能磨鐵硯,真可歃銅盤。
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闕團。
家貧無寶貝,珍貺欲酬難。
梅娘說:這是劉克莊寫的一首酬謝詩。他在詩中先誇讚對方,您真是一個正人君子,不曾沾染紈絝的惡習。你就像驚蟄時的響雷。我家貧苦沒有好的物件回贈給你,所以無法酬謝。
《夜聞警》
【宋代】吳可
幾年官軍破郡邑,遠客孤村誰脫急。
臥聽鄰雞三鼓鳴,流言敵騎一宵及。
抱衾攜幼強趨走,復嶺重山且深入。
為聞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驚蟄。
長秋南奔苦嵐瘴,翠華連巡犯卑溼。
顧我飄零豈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梅娘說:戰事發生在春雷滾滾的驚蟄,本以為北人害怕和暖天氣,誰料及敵騎一夜便至,攜兒帶女躲避戰禍,家河破碎,飄零豈獨我一人?
《春晴泛舟》
【宋代】陸遊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梅娘說:春天來了,萬物一新,詩人在湖上泛舟,有點感慨自己年紀大了,說「兒童莫笑是陳人」。接下來寫春天的氣候,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雷萌動行風雨,整個的宇宙就像天地初開的時候,是一番新的氣象。
第三句寫景色,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漲淹沒了黑色的礁石,嫩黃纖柔的柳枝搖擺色淡如黃塵。最後一句寫詩人想上岸去亭子裡卻又划起了船槳,覺得這麼美好的景色不好好享受真是浪費。
《市飲》
【宋代】陸遊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梅娘說:這註定是個酣暢淋漓的日子,春雷驚蟄之日,大海浴鯨波,歡飲於市,何其舒暢!
《聞蛙》
【宋代】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梅娘說:驚蟄已然過去數日,蛙聲卻剛剛升起,能夠如此喜賞風花雪月,管他於公於私。
《遊景仁東園》
【宋代】蘇轍
新春甫驚蟄,草木猶未知。
高人靜無事,頗怪春來遲。
肩輿出東郊,輕裘試朝曦。
百草招生意,喬松解寒姿。
尺書招友生,冠蓋溢通逵。
人生瞬息間,幸此休暇時。
濁酒論浮蟻,嘉蔬薦柔荑。
春來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擁蔽,裡巷得遊嬉。
鄰家並侯伯,朱門掩芳菲。
畦花被錦繡,庭檜森旌旗。
華堂絢金碧,疊觀凝煙霏。
仿佛象宮禁,蕭條遠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異已有之。
都城閉門早,眾客紛將歸。
垂楊返照下,歸騎紅塵飛。
但卜永日歡,未與清夜期。
人散眾囂絕,庭空星鬥垂。
安眠萬物外,高世良在茲。
梅娘說:驚蟄剛過,草木卻依然酣睡,好像春雷並沒有把他們叫醒。今年的春為何這樣姍姍來遲?詩人將遊景仁東園之行詳細記述,展現出超然於世外的情懷。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驚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驚蟄時節,應多吃一些生津潤肺的食物。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說法,梨可生食、可蒸煮,也可以榨汁。春季吃梨最好以冰糖煮製,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食物冰冷,更利於和胃降逆。冰糖蒸梨、川貝蒸梨製作簡單方便,對咳嗽有一定的作用。
春天的嫩芽最為好吃,營養也最豐富。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所含的登皮甙能夠消炎抗菌,可增強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還能抗病毒,因而多吃薺菜可預防春季流感。
古人言:「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傳統醫學認為,春季乾燥,要想滋陰潤肺喝點蜂蜜水乃上選。同時有利於消除人體疲勞。
春三月,蜇蟲動,萬物復甦。驚蟄節氣飲茶,重點在節氣飲茶,重點在疏通肝木之氣,花茶中的芳香類物質有通竅、解鬱的功效,因此,這個時節適宜飲香氣高的花茶。花茶不僅有茶的功效,而且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裨益健康,自古民間有「春飲花茶,夏飲綠茶」之說。茉莉花香氣濃鬱,可助散發冬天積於體的寒邪,促人體內陽氣發,是不錯的選擇;枸杞菊花茶和花果茶也是香甜爽口的選擇,還有清火的桔梗茶也值得推薦。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今天是驚蟄時節的第四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在驚蟄時節,如何養生。
春天是一年之始,年初身體沒有調養好,到了年中、年尾就會生病。中醫認為,春季屬肝,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膽經脈在春季也最活躍。如果春天沒有養好肝氣,周身氣血就會運行紊亂,其他臟腑也會受到幹擾,特別是會傷脾,影響消化。
故驚蟄時節要注意多吃甜、少吃酸來養脾。建議大家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做成大棗粥、山藥粥;多食蔬菜,以韭菜、菠菜、薺菜為宜。此季節養肝,「以髒補髒,雞為先」,雞肝味甘而溫,補血養肝,可與大米同煮成粥來吃。
此外,養肝最重要的就是睡眠充足。現代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春天是肝病的高發季節,所以,要預防春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慢性肝病患者也要注意保養。
休息是養肝很重要的手段。中醫認為,晚上10點到凌晨2點血液流經肝、膽,這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將會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早晨7點,第一天腸胃中的食物已經消化差不多,大腦會發出「飢餓」的信號,如果長時間不想起床,就容易發生春季的胃炎和潰瘍,春眠也要適可而止。
日常伏案工作,可以隔一小時起來做做。這個動作可以拉伸兩側的肝膽經絡,對精神壓力大的上班族有很好的減壓、降火功效。
站起來,雙手合十舉過頭頂,手臂伸直,緊貼雙耳,腰往左側彎到極限,感覺整個脊椎向左側拉伸,好像風吹過大樹。保持這個伸展的姿勢15秒,放鬆,再換到右側,同樣保持15秒鐘。
呼吸要緩慢而且有節奏,做伸展時不可以閉氣。如果你發現伸展的姿勢讓你不能自然呼吸,那就不是真正的放鬆,記得把身體往回調一點,好恢復正常呼吸。
驚蟄春雷乍動,氣溫回暖,陽氣漸升。養生要順應天時,自身的陽氣、精神、情志也像自然界的萬物一般舒展暢達,充滿生機。養生重在生發養護陽氣,培補正氣。驚蟄各種小蟲子也醒了,起居上要注意防過敏。
「驚蜇」時春陽上升,易致人體肝陽偏盛,若不注意滋肝養血,可導致肝火過旺,此時應避免太過急躁。工作之餘,可採取閉目養神,或多做深呼吸,以利心身放鬆。也可栽花種草、養魚養鳥、郊外踏青,這樣可涵養性情,舒肝理氣,使氣血平和,情緒不易波動。
經常曬太陽是最簡單的從自然中獲得陽氣的方法。
曬後背30分鐘。可在中午下午時段,背對太陽曬後背及命門穴,如果衣服較厚可將衣服往上掀起,露出命門,同時做深呼吸,讓陽氣從口鼻和命門進入人體。
| 驚蟄節氣道家養生 |
《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這一經典論述了驚蟄養生:順應天時,舒暢身心,養護生機。
△ 驚蟄二月節坐功圖
運:主厥陰初氣。
時:配手陽明大腸燥金。
功法:每天01:00——05:00之間,盤坐,兩手握固。頭項向左右緩緩轉動各四次。兩肘彎曲,前臂上抬與胸齊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兩肘關節同時向後頓引,還原。如此反覆做三十次。然後如前做叩齒、咽津、吐納而收功。
主治:腰膂肺胃蘊積邪毒,目黃,口乾,鼽(音qú,鼻子堵塞不通)衄(音nǜ,鼻孔出血),喉痺(音bì,中醫指由風、寒、溼等引起疼痛或麻木的病),面腫,暴啞,頭風牙宣,目暗羞明,鼻不聞臭,遍身疙瘩等。
|驚蟄節氣 防病為先 |
一、防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於病毒,個別體質較弱者還可因感冒引發氣管炎、肺炎、腎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視感冒。預防為主,應適量增減衣著,體弱者少去公共場所,保持室內通風,中午時可多曬曬太陽,夜間娛樂要適度。
二、預防「舊傷復發」:所謂「舊傷」,指的是以前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軟組織的扭、挫、跌傷及手術後的損傷。預防方法是適度的動靜結合,參加適量的運動鍛鍊,活氣血、通經絡。
三、皮膚病:春季,許多人都會因為天氣乾燥,飽嘗皮膚的奇癢痛苦。如剛洗完熱水澡沒多久,卻發現大腿小腿奇癢難忍;夜間睡眠時,瘙癢的情況又會再次出現。入春以來各種春季皮膚病又到了高發期,主要集中在春季瘙癢症、溼疹、蕁麻疹等病症上。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最後,送大家一首《驚蟄養生歌》:
驚蟄聞雷萬物長,調達肝氣和陰陽,
多練靜功防冷風,溫補忌怒肝脾祥,
少酸多甘溫不燥,多食野菜保安康。
常為新的歲月,
見證文藝的火光,
我們在一起。——請關注「德森克」
(我們的公眾號)內容來源於德森克,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德森克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