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招聘季,當心簡歷信息被販賣!求職者投遞簡歷幾小時後,被拉進刷...

2020-12-15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在個人隱私洩露這個層面上,仍然有很多違法的情況存在。比如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可很多求職者都發現他們的簡歷被販賣了。

記者手機裡的這份文檔,包含兩百人的個人信息,求職者可樂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年5月,浙江女孩可樂在某招聘網站發布求職簡歷,等來的並不是投遞企業的回覆,在她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後,一個未知號碼打了進來,對方讓她添加微信,並表示要幫她找工作。

可樂頻繁接到類似的騷擾電話,以至於5月底她接到當地防詐熱線的致電,提醒她謹防詐騙。而名單上其他遭受信息洩露的受害者,不少也是在招聘平臺投遞簡歷後,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等電話騷擾。有人詢問「來電方」後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後變賣了。QQ、貼吧等就是簡歷販賣的交易地,調查中,記者聯繫到了一位賣家。

簡歷信息販賣者 :打個比方,一份簡歷一手賣三塊五,二手八毛錢,就是四塊三,四塊三再加一次隔天三毛錢是四塊六,一天的話就掙個幾千塊。

求職者們剛發布,被截獲的簡歷是賣家眼中能賣上價錢的一手簡歷。二手簡歷之所以相對廉價,是類似可樂這樣的求職者在被電話騷擾後,已經不容易上鉤。買「可樂們」信息的人,就是那些想讓他們去刷單、貸款,對他們有需求的人。這批信息在經歷第一次販賣後,還在被有各種需求的買家獲取、擴散。

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

簡歷信息販賣者:自己發貼,以公司的名義去招聘求職者,求職者會把簡歷投到你的郵箱裡。比如有一萬條,直接批量把這一萬條提出來,還可以篩選地、年齡等。

想要獲取大批量的簡歷,還是要依託於招聘平臺。個人或組織在平臺註冊企業帳號後,就可以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職者主動投遞簡歷,24小時不間斷地獲得信息。

在這一過程中,不僅企業帳號可以買賣,招聘信息可以找人代發,批量提取簡歷的工作也可以由軟體代勞。另一種途徑是,在獲得企業帳號後,有些招聘平臺只要充值就能獲得查看或下載簡歷的權限,這時再藉助軟體的力量,直接從招聘平臺實現簡歷的批量下載。

可以說,從帳戶註冊到發布招聘信息再到簡歷管理,平臺在這其中任何一個設計、技術、規則等漏洞,都會為信息洩露大開方便之門。而簡歷從招聘平臺流失到QQ群、貼吧等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利益輸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所長 周漢華:求職簡歷這種信息應該是屬於灰黑產業,違法犯罪分子對他們來說是含金量比較高的信息,通過這種信息裡面可以實施各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包括詐騙、傳銷、刑事犯罪等。招聘的機構,以及一些網絡平臺,群裡面的那些個體、個人,不同的主體都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要具體進行區分,因為這個鏈條非常長。

目前已有的一些招聘平臺在監管方面已經表現的較為嚴格。比如企業帳號註冊時需要進行營業執照審核、人臉識別等層層把關。以及往往用來洩露簡歷的企業帳號的生命周期僅維持數天,平臺會在短期內監控到異常進行封號。一方面是嚴格的管控下鑽空子的情況還能存在,另一方面,那些把關嚴格的平臺會比寬鬆平臺流失出更少的信息。

網購記錄、外賣配送地址、門店會員信息……大數據時代,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保護,每一個人都有成為「透明人」的風險。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85.2%的公民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情況。為保護個人信息,我國的立法一直在全力奔跑。現階段,我國已經基本構建起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為核心,以《民法典》為依託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法律的框架已經建構起來,接下來就應該是嚴格的執行。出現一起,嚴懲一起,嚴懲一起,震懾一批。守護個人信息安全,必須斬斷灰色產業鏈,讓違法、違規的人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曉璇)

相關焦點

  • 投遞簡歷後被拉進刷單群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販賣產業鏈
    央視網訊 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投遞簡歷幾小時後被拉進刷單群今年5月,浙江女孩可樂在某招聘網站發布求職簡歷,等來的並不是投遞企業的回覆,在她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後,一個未知號碼打了進來,對方讓她添加微信,並表示要幫她找工作。
  • 當心信息被販賣!投遞簡歷幾小時,被拉進刷單群,頻接騷擾電話
    例如,又到了一年一度秋冬招聘季,但很多求職者發現自己的簡歷被賣掉了。記者手機裡的這份文件包含了200人的個人信息,可樂就是其中的一個求職者。就在今年5月,來自浙江的年輕女孩可樂在一家招聘網站上發布了自己的簡歷。她等到的不是已投簡歷公司的答覆。
  •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是怎麼回事 倒賣信息的人日賺幾千元
    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
  • 央視新聞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
    12月13日央視晚間新聞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 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簡歷信息販賣者:一份簡歷販賣三次淨賺四塊六。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人在招聘平臺投遞簡歷後,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等電話騷擾。有人詢問「來電方」後得知,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後變賣了。
  •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網絡販賣:賣家一天就能掙幾千塊錢
    有媒體報導,明年預計有900萬高校應屆畢業生面臨求職需求,但是當前卻存在著求職者簡歷被販賣的狀況。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今年五月,求職者可樂(化名)在某招聘網站發布求職簡歷,她等來的卻不是投遞企業的回覆,在投遞簡歷幾小時後,一個陌生電話聯繫她表示要幫她找工作,等按照電話要求進入微信群後,求職者發現這個求職信息群,實際上是一個發布刷單、倒賣消息的群。
  • 央視曝光求職者簡歷資料被洩露販賣!個人信息資料岌岌可危
    最近很多關於信息洩露的新聞,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900萬的高校畢業生。原本應是用於求職者求職和招聘企業招聘人才的招聘平臺,忽然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有信息販賣者稱:一天能掙幾千塊。
  •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一份簡歷一手賣三塊五,一天能掙幾千塊
    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
  • 央視調查簡歷信息販賣:一天就能掙幾千塊錢
    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  12月14日消息,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簡歷信息販賣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  據報導,不少人在招聘平臺上傳建立後就會收到騷擾電話,自己的個人簡歷信息被招聘網站下載後轉手賣掉,QQ等社交平臺便是販賣集中地。
  •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2021-01-07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曝光簡歷販賣:QQ等平臺常見 一天可掙幾千塊
    【CNMO新聞】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有一大批求職者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招聘平臺對求職者的簡歷信息不加以管理,可能又會有新的一批信息被洩露。最近就有不少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大招聘平臺上投送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他們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
  • 警惕:一些招聘平臺成簡歷信息洩露源頭
    #招聘平臺成簡歷信息洩露源頭#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從招聘平臺流出,各環節都有利益輸出。
  • 你的簡歷可能這樣被賣了,最低才幾毛錢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投遞簡歷後應聘者受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記者通過搜索發現,每年求職季來臨,求職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經常會收到不明來源的招聘電話。北京某大學兩位博士研究生就曾表示,自己此前在網上找工作時,頻繁地接到了解自己個人信息的招聘電話。
  • 揭秘簡歷倒賣黑色產業鏈:一手簡歷一條可賣2至5元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
  • 求職者們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誰動了我的簡歷?
    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後,李樂接到一通電話,來電顯示為未知號碼,並詢問她「你工作找到了嗎?」得知李樂尚未找到工作後,對方讓她添加微信溝通,並表示要幫助她找工作。添加微信後,李樂被拉入一個200人左右的微信群。群裡不斷有人發布刷單的消息,「一單賺五六元,上不封頂」,且消息更新速度很快。李樂這才知道,這是一個電商刷單兼職群,於是她退出群聊並刪除了對方的微信號。
  • 只要4毛錢,你的簡歷可能就這樣被BOSS直聘、智聯招聘賣了
    來源:cmb-china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投遞簡歷後應聘者受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記者通過搜索發現,每年求職季來臨,求職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經常會收到不明來源的招聘電話。北京某大學兩位博士研究生就曾表示,自己此前在網上找工作時,頻繁地接到了解自己個人信息的招聘電話。
  • 你的簡歷可能這樣被賣了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投遞簡歷後,應聘者受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記者通過搜索發現,每年求職季來臨,求職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經常會收到不明來源的招聘電話。北京某大學兩位博士研究生就曾表示,自己此前在網上找工作時,頻繁地接到了解自己個人信息的招聘電話。
  • 你的簡歷可能這樣被賣了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 投遞簡歷後,應聘者受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 記者通過搜索發現,每年求職季來臨,求職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經常會收到不明來源的招聘電話。北京某大學兩位博士研究生就曾表示,自己此前在網上找工作時,頻繁地接到了解自己個人信息的招聘電話。 學生A:會接到許多不是自己合意的小公司電話,影響我的正常工作生活。
  • 只要4毛錢,你的簡歷可能這樣被賣了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少大學應屆生或求職者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不少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已經被倒賣。隨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從簡歷收集到簡歷買賣,簡歷倒賣現象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簡歷也因時效性分為一手和二手簡歷,實時一手簡歷最高能賣到一條5元,一天就能收集到2000份。這些簡歷從何而來?
  • 2元一條,還能訂製:誰賣了我的簡歷?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央視曝光求職簡歷被倒賣,和彩雲網盤為個人信息安全添保護色
    屢禁不止的廣告推銷電話,背後是網際網路時代個人信息洩露危機。 近日,#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次販賣個人信息的灰色產業鏈瞄準了招聘平臺求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