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孀居後所作一首詞,抒發內心的苦悶,被人稱為愁如海

2020-12-23 最美詩畫

《武陵春·春晚》作於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

武陵春·春晚

宋代: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住塵香花已盡」,點明正值暮春時節,狂風吹花,落紅滿地,一片零落,觸目驚心。「日晚倦梳頭」,這句說明日色已高,但詞人卻仍舊無心梳妝,可見詞人內心是多麼悲苦。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句的意思是她不願一味沉浸在痛苦中,想要出去遊山玩水,希望自己的痛苦能夠在青山綠水間得以排遣。但馬上詞人就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的愁緒太濃了,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在還沒有出遊前她就意識到愁重舟輕,因而否定了遊春的計劃。最後兩句設定極為新穎,非常貼切,古來歷來備受人所贊。

明代董其昌評價這首詞說:「物是人非,睹物寧不傷感!」明代陸雲龍則直接評價:「愁如海」。《武陵春》一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兵荒馬亂中人們共有的離恨別緒。李清照將時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進了自己有限的藝術境界裡,從而使本詞具有了典型性。

相關焦點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她在疊句和偶句運用上的美感效果己達到了極點,讓人高不可攀,雖前朝也有詞人運用之法,但根本與她無法比肩,就連大家辛棄疾寫詞都自稱仿李清照之法,同時她又善於移性於物,更多的釆用比擬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善於熔鑄典故和前人詩詞。如《一剪梅》、《如夢令》等。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她的才華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而她曾寫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這首詞,將她自己的深夜孤寂寫出來了,並且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在李清照的詞中,究竟有何魅力,才能被世人稱為「入神之詞」呢?在這樣的場面下,詞人李清照的內心愁緒也由此而來。而恰恰因為如此美麗的春色,李清照卻只能獨自一人去欣賞,身邊的丈夫早已不在身邊,表達了詞人李清照內心的愁緒悲哀,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僅三句,卻是全詞的點睛之筆,出神入化的描寫,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 李清照的《聲聲慢》與《永遇樂》,哪一首詞才是她的代表作?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詞的整體基調憂鬱而哀怨,即便是千年以後,讀者依然不難透過詩詞本身體味李清照的悵惘與錐心的疼痛。可見,李清照作下此詞的時候,內心的悲哀已經到達了極至,以至於讀者能夠通過這樣一首詩和詞人達到一種共鳴。抑或悲傷,抑或憐憫。
  • 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李清照歷經了國破、家敗、夫死、體衰等一系列人生重創,因此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已無早期作品的清新秀麗,而是充滿無盡的悽婉愁鬱。而聲聲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此詞在其夫亡後所作,是抒發家國身世愁之作。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一詩一故事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後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長三嘆,語言優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採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悽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這首詞簡煉含蓄,足見李清照鍊字造句之功力。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李清照最令人稱讚的一首詞,盡顯風流才氣,3句話值得你一讀再讀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詞為李清照在丈夫外出時,表達相思之情所作。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她嫁給了門當戶對、出身官宦之家的趙明誠,二人佳人配才子,羨煞旁人。「有暗香盈袖」則出自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最後一句「人比黃花瘦」,將人與清瘦的黃花對比,更顯出自己境遇的苦悶。詞的「境界」,大抵就是如此!
  • 才女李清照,到底有多少哀愁?從這一首詞中,便能夠看出
    和我們一起去追尋千古第一女詞人的李清照的心境,品一品她筆下的愁是如何的不一樣,看看她的愁是不是能讓你心動並且產生一絲憐惜之情。這一首《武陵春》是李清照在浙江金華避難時所作。彼時的李清照丈夫病故,金兵進犯,家中所藏的各式金石文物也都散落殆盡。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僅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還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甚至於是「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見王灼《碧雞漫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 李清照出神入化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
    關於「愁」,李煜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賀鑄說「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陸遊說「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然而我認為最經典的當屬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無一「愁」字,卻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當真是出神入化的一首詞。《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 歐陽修的一首閨怨詞,讓李清照自嘆不如,欣賞效仿
    歐陽修寫過一首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被後世認為是閨怨詞中的千古佳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是思念人盼君歸的孤獨。思鄉和思親的孤獨都是在獨特的意境之中,而一腔熱血無人理解,一腔抱負無法實現的抑鬱苦悶,又豈是詩詞所能抒發的呢?莫道男兒心如鐵,儘是英雄心中淚。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心中悲憤無法抒發。、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全詞就登臨所情所景所見發揮,借景抒情,將內心悲憤孤獨的感情描寫的淋漓盡致,雖然詞人內心是沉痛的、無奈的、孤獨的,但整首詞所表現的風格是豪放不羈又激情慷慨的。
  •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按照崇文書局出版的《李清照全集(詩詞文匯·編匯評匯校)》,《聲聲慢·尋尋覓覓》是李清照在1129年秋冬時候所作。詞中更多的是對天氣的抱怨,對亡夫的思念,以及對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的煩愁。然而要真正地讀懂這首詞,我們更應該的去從1129年發生在李清照身上的事情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 李清照與夫君分別,思念對方寫下一首感人的詞,每一句都很深情
    不僅僅是現代很多人都歌頌愛情,古詩詞中也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作為宋朝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作品中展現了不少她自己對於情感的表達,很多詞都寫得頗為深情。這是一首很感人的愛情名篇,通讀全篇,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意境悽美,然後才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情感的抒發,雖然只有寥寥數字,但是其中充滿了作者的無限深情,讓人感動不已。這首詞寫在李清照剛剛嫁給趙明誠的時候,這個時候兩個人的感情還很好。
  • 李清照寫過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意外成成名作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對於李清照,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李清照的詞集和她的愛情故事,則是她一生之中,最值得津津樂道的地方。歷史之中的李清照,有豪情、有柔情、有愛情,情字貫穿她的一生,也是她一生最為真實的寫照。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武陵春》,將憂愁寫的淋漓盡致
    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的就是她把憂愁寫的淋漓極致的一首詞——《武陵春》,全詞如下: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辛棄疾愁緒最深的一首詞,內心有萬般愁苦卻不能說
    在歷朝歷代文人的詩文裡,秋也意味著悲,固有「悲秋」一說,唐詩、宋詞、元曲中借秋抒發情懷的名篇亦不勝枚舉,如柳永的「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 李清照的「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辛棄疾的「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等,說不完、道不盡的愁苦。讀書的時候看到這些詩詞,偶爾也會覺得自己跟作者有同樣的體會,也愁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春晚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這首詞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紹興五年)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