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歐陽修,大家或多或少了解這個人物。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學習過他的名篇《醉翁亭記》。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也是被後世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家。歐陽修在詩詞、散文上成就都很高。他的詞風,深穩妙雅,含蓄蘊藉,婉曲幽深。歐陽修寫過一首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被後世認為是閨怨詞中的千古佳作。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這是一首暮春閨怨詞,描寫了暮春時節深閨女子懷念傷春的苦悶愁怨。開篇連用三個「深」字,寫出女子形同囚居的生活。暗示其孤身獨處,怨恨莫訴的壓抑之感,將女子獨守空居,孤獨落寞之感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首詞的大意是:庭院深深,層門緊閉,悄無人聲。曉霧未散,楊柳樹尚有輕煙籠罩,迷迷茫茫。簾幕低垂,一層又一層。我的心中無限空虛,頓生孤獨惆悵之情。意中人騎著配有玉勒雕鞍的寶馬,正在煙花柳巷中遊樂遣興。因離得太遠,縱然登上高樓,也無法望到章臺路的情景。那裡便是娼妓歌女集中的地方,到處是紅袖搖搖,軟語嬌聲。
一場暴雨,一陣狂風,氣候變化不定。已到暮春三月,風雨更加無情。虛掩房門,沒有辦法留得住半寸光陰,這情景撕碎了我的心。無人可以傾訴心曲,我只好含著眼淚去問那些紅花,可花也無情,不但不答應,反而隨風而起。紛紛揚揚,飛過閒掛著的鞦韆,所看到的只是一片片飛著的殘紅。
這首詞的上片寫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
上片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中提問中含有怨憤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託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玉勒」二句寫意中人任性而又無可奈何,女子怎能不怨?
下片前三句用狂風暴雨比喻封建禮教的無情,以花被摧殘比喻自己青春被毀。「門掩黃昏」四句比喻韶華空逝,人生易老之痛。結尾兩句寫女子的痴情和絕望,含蓄豐厚。
這首詞反映了女子難言的苦痛,亂花飛過鞦韆,烘託了女子悵然若失的神態,情思之綿邈,意境之深遠,令人神往。這首詞將景、情、意境三者統一結合,語言優美,淺顯易懂,意境深遠,深沉細膩。這首閨怨詞讓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自嘆不如,欣賞效仿。李清照寫過《臨江仙》數首,以歐陽修這首詞首句開篇,比如下面這首詞:
臨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告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這首詞是李清照效仿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所作的數首《臨江仙》之一,足可見得,《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這首詞有著超強的藝術魅力和深遠的影響力。
文章中的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