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一種守望,有時候註定成殤,卻依然保持著一個優雅的姿勢,向著遠方朝思暮想,生命在這種守望中消磨,在這種消磨中體驗愛的甘甜和苦澀,所以往往不知疲倦。
像鳥兒捨棄了溫馨的巢一樣,繞過雲霧,在茫茫人海裡尋覓著心上人的身影,這樣的痴,只因為愛的力量太過強大。
在震古爍今的「唐宋八大家」中,宋朝佔據了六位,並且都是北宋前期。尤其北宋這六位大師,散文造詣頗高,詩詞也能在文壇上領一代風騷,其中有一位地位尤其崇高,另外五位都是他的門生,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
武將出身的趙匡胤以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大宋王朝後,大為重視文人,所以,文人在宋朝有廣闊的天空。可以說大宋「重文輕武」的獨特土壤,對孕育出樂觀豁達的歐陽修有很大關係。
看似繁華的庭院閃耀著輝煌,然而在被柳條遮擋著的深處,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柳條遮蓋了院落的雜亂荒蕪,獨獨遮不住深深的閨怨。
一向豁達的歐陽修竟然將目光和思緒注視到深深庭院,頗讓人費解。所以有人質疑這首詞並非歐陽修的作品,因為歐陽修的詞和散文都帶著樂觀色彩,而這首明顯沒有。
歐陽修曾先後三次被貶,但每次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因為被貶,歐陽修得以進入滁州,並在那裡贏得名聲,寫下著名的《醉翁亭記》。那段時間,他的文章、詩詞都充滿了樂觀,沒有因為被貶而滿腹牢騷。
雖然飲酒,但並非借酒消愁,而是為快樂助興,因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無論是「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還是「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都展現了歐陽修筆下的樂趣。
從作品來看,歐陽修的樂趣也不是故作淡定,而是內心坦然。歐陽修的性格耿直樂觀,即便遇到傷心事也依然積極面對,比如他的一首《採桑子》中有一句:「群芳過後西湖好」,這句很獨特,群芳凋零,花敗了,竟然感覺西湖好。因為人心態好,所以處處好。
而這首《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例外,第一句連續用三個「深」字,勾勒出哀怨悽涼,連續三個字出現一句裡並用得恰到好處,真是神來之筆。
一個女子獨自居住在庭院內,不乏吃穿,卻唯獨不見守在身邊的人,庭院的空曠讓自己飽受了悽涼,即便擁有用不盡的金銀綢緞,於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她每天的生活,除了一日三餐,更多是百無聊賴,唯有院落裡的楊柳在微風中飄蕩,算是她可以傾訴的對象。
這樣的情景猶如詩人海子筆下的詩句:「你在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肯定和你的愛人有關。你在中午飲馬,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也和她有關。你在暮色中,坐在屋子裡,不動,還是與她有關。」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楊柳本是美景,然而,現在卻成了引發惆悵的物件,愁也一層層,很形象的比喻。因為重重阻擋了視線,而青春年少的自己又何嘗不是要經歷重重挫折才能成熟?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如果說庭院揭示女子的高貴有些牽強,那麼玉勒和樓高更是證明這是一個富貴的居所,一個富貴的空巢。登上樓只為望見心上人的身影,卻始終沒有。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不知多少時光,天天獨自默默登上高樓,默默地守望,又漸漸地斷腸,強行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只為在深夜獨自憂傷時默默地緩緩流淌。
這樣的等待有結果嗎?為何還要痴痴地望,思念的人兒總是負心,為何還要把心思放在他身上?只為心頭的那個執著,那個承諾,縱然明知道自己已經被薄情者傷,卻內心飽含著希望。
漸漸地,內心的空虛促使自己不要再有過多的奢望,唯一要求做的,便是獨自登上高樓後,能遠眺心上人的身影,即便他在章臺路,只要能遠遠的一望,也便心滿意足。
一切的痴,一切的空想,都被深深鎖在庭院。衝破庭院或許外面的天空更迷人,卻還是願意守在空虛寂寞的庭院裡,看楊柳簾幕,思念薄情之人,感受愛的無奈,愛的悽迷。
「雨橫風狂三月暮」,不僅是天氣悽涼,內心也悽涼,都是因為「無計留春住」,春來春又去,花開花也敗,任憑誰也不能阻止,而對於女子又有了新的含義,無法把郎君的心留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那份悽涼似乎與花兒一樣,孤獨中無處傾訴,只好與花為友,但花兒也無法解答,只是默默地隨意飄蕩。
太多悽涼的景象充斥在這首詞中,其他詞人的閨怨詞或多或少有一絲浪漫的味道,這首詞處處透露著絕望,的確不像歐陽修曠達的風格。然而,這首詞的主人公是女子,當時有閨怨情緒的千千萬萬個女子的化身。
歐陽修在滁州時,官場生活不得志,但他沒有消沉,而是對當地百姓負責,政績很突出。在滁州任期內,歐陽修非常務實,不為自己歌頌以求被朝廷看到,而是腳踏實地做事。他對自身的被貶坦然接受而沒有抱怨,對百姓的疾苦卻非常在意,也就是說自己的事情不如百姓事情大。所以,悲天憫人是歐陽修的一個性格,也是品質。
那麼,既然歐陽修悲天憫人,他關注不幸的女子不足為奇。所以,作品中描述自己時,天大的事情一笑而過,描述別人悲苦時,卻含著深情。
愛的力量總是強大得令人震撼,即便掙破任何樊籠也要去努力實踐,而思念的力量也是強大得令人震撼,有時候明知結局註定會以悲哀收場,但還是風雨無阻,執著於此,只為內心在相思中找到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