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的優秀的詩詞大家,譬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詞人,這些人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除了上面提及的這幾位大文豪之外,還有晏殊同樣很具有代表性,他的詞也是情意綿綿,以這首《玉樓春.春恨》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他的詞也是自成一派,而且寫下了一系列的愛情詞,而這首《玉樓春.春恨》正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深情的一首作品,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晏殊之所以能夠寫得那麼傷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那種無奈,也是一位多情之人,正是由於他的多情,才讓他的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以女子的口吻來描寫相思,也就使得這首詞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的傷感,雖然這種創作手法並不是很新鮮,無數的詞人使用過,可是晏殊寫得要無比深情,正是由於他愛得深沉,感受到了那種濃濃的愛意,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就與眾不同。愛情很好,有的時候則讓人傷感,當戀人離自己而去,這種相思之苦也就會留存於心底,無時無刻會傷感。
只有愛得深沉的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到愛情的美妙,而晏殊愛得比任何人都要真誠,於是他把那種相思之苦融入進了這首詞中,也就使得這首詞感人肺腑,還充滿了無限的憂愁,愛人不在身邊,這也使得那種相思之苦與生俱來,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就很悽美,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詞的上片便是寫了離別之時的情形,這樣的一種描寫,也是重點突出那種相思之苦,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鐘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這幾句由景入情,從而層層推進,進一步營造出了那種悽美之感,也就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感傷之懷。
詞的下片則是直接描寫那種相思之苦,這樣與上片形成鮮明的對應,讓這首詞更具有感染力,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那相思是沒有盡頭,永不停止。最後的兩句可謂是直抒胸臆,道盡了相思之苦,也寫盡了骨子裡的悲痛。別離之後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裡通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
晏殊這首詞可謂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所以這樣的作品,自然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相信對於愛情,對於相思會有全新的認識,也就懂了如何去愛一個人。每個人都渴望愛情,可是往往在愛情中需要承受相思之苦。晏殊則是用細膩的筆觸寫盡了相思,也把那種悲痛之苦描寫得感人肺腑,使得這首詞每一句都很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