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裡的晏殊: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男人,不會有深刻的愛情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文 | 閆紅

有一種閱讀我稱之為擇偶式閱讀,就是在文學作品裡找對象,好惡都站在「我想不想要一個這樣的伴侶」的立場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曾經唐代詩人我最心儀王維,他的詩寫得好之外,身居高位必然氣場不凡,長得也不錯,敢於在公主的宴會上白衣飄飄戲劇化出場,擅長音律又會畫畫,總之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王維畫像,圖自網絡,出處不詳

唯一遺憾的是,王維幾乎沒寫過情詩,「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算嗎?我覺得不算,首先這詩可以給親朋好友甚至給皇帝老兒;其次,若是作為一首情詩,它未免太不熱烈,跟「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差不多。它流行那麼多年,是因為輸出了「紅豆=相思」這個概念,讓送不起珠寶又不知道可以送什麼的人民群眾找到了表情達意之物。

所謂王維情事,大多是牽強附會。我以前當他是含蓄,後來年歲漸長,越發唯物,開始正視一個現實,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男人,只怕很難有深刻的愛情,王維如是,晏殊也如是。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大火,晏殊是劇中重要角色,為皇帝運籌帷幄,和太后鬥智鬥勇,偶爾念一句詞,像是業餘愛好。但事實上,這位大宋高官,在宋代詞人裡是數得著的人物,若是讓我排,可進前三,為避免跑題,另外兩位我就不說了。

電視劇《清平樂》中晏殊的劇照

我少年時候有一本《古典文學大觀》,裡面有一組晏殊的詞,我看了許多遍,喜歡到不能再喜歡。他筆下有一種透明的靜氣,是日常一隅,凝眸一瞬,看得見眼前的花團錦簇,意識卻已經飄忽。

比如這首《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相同的天氣與風景,連燕子都像是去年那隻。獨自徘徊在小園香徑上,跟過去那些日子沒什麼不同,但哪裡就是有點不一樣,那點不自在,沒法說,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晏殊筆下常常會有這種「看上去沒什麼」的不自在,同時又常常展示出他強大的消化能力,他還有一首《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人生苦短,偏又多離散,我們能做什麼呢?那些酒筵歌席,就不要再推辭了吧。這滿目山河,落花風雨,都讓人倍感無常與無力,與其徒勞地想要抓住那些不可控的事物,不如憐取眼前人。

上下兩段,前兩句都傷感之極,到第三句一轉,似乎在巨大的無力感裡,找到些細末之事,安慰餘生。晏殊就有這麼一種本事,能寫出刻骨的憂傷,同時又能輕而易舉地峰迴路轉,他的靜穆,因此給人一種力量感。

我自己是不強大的人,有點風吹草動就一驚一乍,潰散得不成樣子,難免有一種慕強型人格。要到很多年之後,我才意識到一點,太強的人,可愛,但你不可以愛。他們縱然多情,卻不會一往情深,因為他們有能力,把愛情消化了。

如果我們把晏殊的詞翻譯成英文,可能要不斷地使用過去式。總是惆悵舊歡如夢,物是人非事事休,他說 「可奈光陰似水聲,迢迢去未停」;又說「人貌老於前歲」;還說,「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雕像,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即晏殊的故鄉)

他不是不想念那個人,也想給那人寫封信,但是天長水闊,不知道她在哪裡,那麼,就算了吧。

「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月好謾成孤枕夢,酒闌空得兩眉愁」,他只是翻閱過往,一樣一樣打疊起來,不再被衝擊,不會被誰推動,他的愛情沒有行動力。是散淡的天氣散淡的情緒,像一盆溫度恰好的洗澡水,如果他可以做個張式表白,也許他會說,我喜歡這樣的收梢。

讀他的詞,你會感覺他的現在像個容器,滿滿盛著他的舊日,又或者,在舊日裡,他就想好了怎樣回憶這一切。行走於朝堂之上,步步驚心,如履薄冰,他無法再分心去鬧一場宏大的愛情了。

而他的兒子晏幾道完全不同。假如說晏殊習慣把現在變成過去,晏幾道卻是要拼命把過去拉到現在裡來。像這首《鷓鴣天》,是一首我後來才讀懂的詞。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又是酒宴上的遇見。「銀燈一曲太妖嬈」,是當時的意亂情迷,「碧雲天共楚宮遙」,是之後的雲山阻隔,本來嘛,酒桌上見一面,彼此互生好感,還想怎樣?人生裡有太多沒有後來的事,也不多這麼一兩件。

但是小晏偏不,現實不由我做主,夢裡是我的自由王國,在夢裡,我終於可以丟開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去與你相見。一個「又」字,是晏幾道偏要說不的執拗。

與晏殊的淡然相比,晏幾道寫詞總是特別拼: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殷勤」「拼卻」,這些詞都用得著力,「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是一場盡興的歡會。別離之後,他一次次夢見她,念念不忘,終有迴響,重逢夜,恐懼從歡喜中生出,怕這不過是夢一場,要在在銀燈下,將她細細打量。

晏殊寫愛情,是秋葉飄落的庭院,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晏幾道寫愛情,如杜鵑啼血,灑上空枝見血痕,消化不了,要用血肉來磨。這對父子,文學創作上的這場基因突變,是因為晏殊的一生一直處於「得到」狀態,而晏幾道一直在喪失中。

晏殊是少年神童,七歲能屬文,十四歲由丞相張文節推薦給朝廷,十五歲賜同進士出身,擢秘書省正字,留謎閣讀書,極得宋真宗信任,之後位極人臣。然而他的出身卻平平,祖上也曾有些榮耀,到他父親那一代已經沒落。

電視劇《清平樂》中晏幾道一曲《鷓鴣天》震撼全場

《道山清話》說他「家日貧」,《神道碑》則說:「年始十四,一日起田裡」,也算是雞窩裡飛出的金鳳凰了。他吃過貧窮的苦,嘗過直上青雲的甜頭,知道手中所有來之不易,沒有一擲千金的豪情。

晏幾道的身世,則類似賈寶玉,含著銀勺子出世,對送到眼前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因而忽略不計。「少年時候沉浮酒中,與沈廉叔、陳君龍輩徵歌狎妓,惟聲色是娛,費資千百萬而不惜。」(宛敏灝《二晏及其詞》)。

是不是有點像寶玉薛蟠馮紫英等人聚在一起喝花酒?只不過,薛蟠始終是欲的任性,寶玉則走向情的任性,晏幾道如寶玉,總有他的「非如此不可」。

晏幾道詞《清平樂》書法作品

然而世事無常,「迨廉叔下世,君龍疾廢,歌兒酒使,星散天涯。此時之小山亦潦倒不堪,家人饑寒。而己以行為不檢之故,頗為當世詬病。」

晏幾道到底幹了啥被人詬病?黃庭堅用一個「痴」字來形容他:「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他做人不依傍貴人,寫文章必須是我手寫我心,家人饑寒交迫,他卻依然有著孩童般天真的表情,一再被人辜負,對這人世猶有不變的信任,家道敗落後的寶玉,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晏殊不是「痴人」,總能高蹈,晏幾道是「痴人」,就有了許多的放不下,丟不開,有許多自苦。

晏幾道畫像,圖自網絡,出處不詳

晏殊是一個具有超強掌控力的人,他能夠掌握他的人生,也能夠掌控他的愛情,知道如何開始與結束。可是,真正的愛情,一定會產生無力感的,我們常常通過甘願受苦來檢驗愛情,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情詩,字字句句寫的都是為愛情所受的摧殘。

晏幾道沒有掌控力,他落魄、無能,是個痴人,被世人詬病,恰恰是這樣一個他,才能夠以赴死般的熱情去愛,愛情本來就是缺失的產物,這也許是上天的公平之處。

這樣的兩種人,各有其可愛處,愛上哪一種,都會受苦。但是與一個有缺失的人戀愛,我想還是更加快樂一點,是那種微醺的快樂,而晏殊,是一個等待酒醒而不肯與你一起沉醉的人。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裡的晏殊有多厲害?少年神童,兩朝元老,文壇祖師爺
    影視劇《清平樂》劇照不少觀眾都因為這部歷史劇而喜歡上了「官家」仁宗皇帝,但其實《清平樂》裡的許多配角都有很多亮點,比如範仲淹和呂夷簡等人物身上都曾發生了許多歷史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清平樂》中由演員俞恩泰飾演的晏殊,俞恩泰是演藝圈裡學歷最高的演員,飽讀詩書,自帶古代文人身上溫文爾雅的氣質,因此才把晏殊一角演繹得十分形象。
  • 《清平樂》晏殊寫下《浣溪沙》:看似愁緒萬千實則雲淡風輕
    芒果臺和騰訊視頻最近在播出《清平樂》,以詞牌名命名的電視劇還是比較少見的。才剛播出2天4集,豆瓣評分8.1分,收視率和熱播度都還算不錯,希望能夠持續的熱播下去。而在剛播出的前兩集,「太平宰相」晏殊(991年—1055年)就顯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和文教能力,原來著名詞人還是出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啊,觀眾們直呼過癮。
  • 《清平樂》晏殊:走出神童的魔咒,悠然宰相過一生
    《清平樂》中,晏殊下線了。因為朝中博弈,晏殊被貶出京。在《清平樂》中,他也是從第一集開始就出場,陪伴著少年的官家讀書,教他如何與強勢的太后相處,為他承擔責任。後來小皇帝親政了,他一步步成為宰相,輔佐他治理國家,幫助他選拔人才,苦心平衡朝野……再然後,他終於離開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曾經,晏殊是個神童。
  • 清平樂電視劇中有哪些著名詩人 晏殊範仲淹歐陽修第幾集出現
    清平樂電視劇中有哪些著名詩人 晏殊範仲淹歐陽修第幾集出現  電視連續劇《清平樂》近期正在熱播,王凱扮演的宋仁宗被網友們稱為「大豬蹄子」,見一個愛一個,唯獨對江疏影有些疏遠,而江疏影扮演的曹皇后有才氣有膽量就是不會撒嬌。觀眾們對於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間的感情非常關注,希望宋仁宗這個「大豬蹄子」可以對曹皇后好一點。
  • 一部電視劇,流行《清平樂》,但是對於晏殊,如何打敗《浣溪沙》
    自從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以來,《清平樂》這個詞也為每個人所熟悉。在播放「呂秀才」時,會改變《武林外傳》的暗度,並播放晏殊溫文爾雅。雖然有些優柔寡斷,但勝是一個童心,它也是一個「情」寫作大師。01.《清平樂·紅箋小字》一言以蔽之,言歸於好。雲魚在水裡很難發出憂鬱的感覺。斜陽依靠西樓,偏僻的山就在窗簾鉤的對面。人們不知道在哪裡,綠波依舊向東流動。精緻的紅色信箋上寫滿了小而神秘的文字,這些文字都是關於我愛慕一生對你的愛。在雲和魚兒戲水中很難傳達這種憂鬱的感覺。在斜陽下,我獨自倚在西樓,遠處的群山正對著窗前的窗簾鉤。
  •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有朋友提問:如何欣賞晏殊最有名的詞《清平樂·紅箋小字》?《清平樂·紅箋小字》並非晏殊最有名的詞牌作品。晏殊是宋初的宰相,當時天下太平無事,詩文革新也還沒有進入主流文化視野,詞牌的創作只是在延續五代詞風,漸漸將詞人情感融入創作,脫離純粹的歌女代言體。宋初的詞牌創作於題材上沒有突破,但是在層次上有一些不同。
  • 晏殊晏幾道一人一首《清平樂》,你認為誰更高明?
    剛剛大結局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清平樂》中,以宋仁宗朝為時代背景,以宋仁宗趙禎的感情為主線,貫穿了許多我們熟知的宋朝詩人,以偏娛樂化的方式,帶我們了解了那個時代的許多趣事。其中,喻恩泰飾演的晏殊相公,更是憑其實力圈了一大波粉。
  • 《清平樂》中的神童晏殊,到底有多麼逆天?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出現了很多我們曾經在語文課本中全文背誦過的作者,可以說仁宗朝,是大宋政治清明、國力強盛、文風鼎盛的年代。在這麼一群文學家中,最不可忽視的一位就是號稱「神童」的晏殊,因為沒有他,就可能沒有範仲淹、歐陽修等這些千古流傳的大文豪了。晏殊自幼聰穎,五歲的時候就能創作詩詞,被譽為「神童」。在景德元年,晏殊受到江南按撫張知白的推薦,以神童的身份參加考試。
  • 辛棄疾、晏殊、李煜、李白,哪首《清平樂》是你心中最愛?
    《花庵詞選》中又名《清平樂令》,因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故又名《憶蘿月》;張翥(zhù)詞中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又名《醉東風》。  歷史上的知名詩人、詞人如李白、蘇軾、李清照、黃庭堅、辛棄疾等都均有《清平樂》留世。今天就來品讀史上最經典的六首《清平樂》,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裡出現了眾多北宋名臣的身影。其中,晏殊值得拿出來單獨說一說。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進賢縣文港鎮)人,生於991年。晏殊從小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5歲寫得一手漂亮的詩文,因而被稱讚為「神童」。晏殊的名聲很快傳到官府。
  •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在《清平樂》播出之前,還很少認真地研究過某個時代的文人們,他們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有著怎樣的故事。而最近研讀了晏殊的個人生平,我的感覺便是,晏殊,真的是會做人。在我看來,晏殊其人,不僅僅是會寫詩填詞,能治理國家,選拔賢能,利國利民,造福社稷,更重要的是,晏殊會做人。我以為,似乎這才是他的成功秘訣。
  • 朱琳年輕的照片曝光,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永遠的女兒國國王!
    在86版《西遊記》中,如果說最能打動關注的情景,恐怕是非《趣經女兒國》莫屬,唐僧與女兒國國王那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悲傷愛情故事,讓多少電視機前的觀眾落淚
  • 《清平樂》裡的「背誦並默寫全文」有了英文版本
    大家最近有沒有追電視劇《清平樂》(Serenade of Peaceful Joy) 呢?這部改編自暢銷歷史小說《孤城閉》、講述北宋皇帝宋仁宗一生的電視劇,近日收視率已連續多日登上榜首。圖源:@電視劇清平樂微博宋朝燦爛的文化藝術成就在宋仁宗時期達到了巔峰,我們熟悉的名臣名相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大宋文人天團」成員晏殊、範仲淹、蘇軾、蘇轍、曾鞏等大量「唱作人」也通過「默背營」的方式組合出道。
  • 清平樂:王凱發微博糾正劇名讀音,劇中晏殊竟是武林外傳中的他
    不過,你們知道劇名《清平樂》的正確讀法嗎?並且劇中的晏殊曾出演過《武林外傳》,你認出他是誰了嗎?很多觀眾認為《清平樂》這個劇名非常古典,相較於未更名之前的《孤城閉》更喜歡《清平樂》。但是,仍有很多觀眾不知道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究竟該怎麼讀,王凱和江疏影也很幽默地在微博上向大家科普正確了正確讀法。他們將劇照製作成表情包,以一種非常可愛且讓人容易記住的方式糾正了大家對劇名的錯誤讀法。那麼,為何《清平樂》的「樂」與音樂的「樂」是同一個讀音呢?
  • 720度無死角的石原裡美到底有多美,可是這張照片你見過嗎
    720度無死角的石原裡美到底有多美?可是這張照片你見過嗎!相信2018年有很多小夥伴都被一部日劇刷屏了,以新穎的題材和高能密集的故事線環環相扣,讓觀眾欲罷不能,再加上石原裡美720度無死角的外形,圈粉無數,成功攬下了2018年日本的「東京電視劇大獎」,而石原裡美也以其中出色的演技,獲得了大眾的認可,一舉摘得了最佳女主角,可謂是口碑名利雙豐收!
  • 被《清平樂》所淡化,大宋的盛世繁華,都在他寫的「詞」裡
    而先前熱播的《清平樂》更是不負眾望,開局便拿下了豆瓣8.2的成績。很多愛看這部劇的觀眾,不僅被其展示的還原度極高的宋代官場服飾給震驚,同時,還能欣喜的看到跳出小說外,該劇還原的一番「肉眼可見」大宋盛世繁華的景象。
  • 《清平樂》:趙元昊反叛,仁宗發詔書御駕親徵,晏殊極力反對
    《清平樂》:趙元昊反叛,仁宗發詔書御駕親徵,晏殊極力反對文/聽歌打娛仁宗的朝堂這幾日並不太平,關於趙元昊反叛的事情上,眾臣們各抒己見。趙禎堅持要御駕親徵,遭到大臣們的勸諫。劇裡緊張的形勢也讓我們追劇的人跟著緊張起來,不過作為這部劇重點的朝堂戲一直都是重要的看點,大家追得還是津津有味的。想看趙禎與張妼晗感情戲的小夥伴們可能也要等一等了,西邊反了,你們的官家暫時也沒有心情去談情說愛了。就連身在宮城的曹皇后,心都已經飛到了戰場上,也換上了英姿颯爽的戎裝。這一切的渲染,也給這座宮城增添了一份緊張感。
  • 一首《清平樂》,感悟北宋詞人晏殊的人生態度:及時行樂很重要
    北宋時期曾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文人,如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蘇軾等,但是在這些人中,晏殊經歷的磨難最少,運氣也最好。在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仕途之路便像開掛一般,平步青雲的做到宰相位置,這對於其他文人而言簡直不可想像。
  • 秦海璐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表演,令我起一身雞皮疙瘩,這部電影精彩
    對賀知章來說,鄉愁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對余光中來說,「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更有趣的是,女主演秦海璐在第48屆某電影節中,獲得的是最佳原著劇本獎,而不是最佳女主角獎,但不可否認她在片中奉獻了一場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表演。《到阜陽六百裡》被評委評為:「以生活化的內容寫盡大城市裡異鄉客的孤獨寂寞,觀察入微,體貼細膩。」
  • 名人扎堆,趣說《清平樂》裡星光熠熠的配角
    目前,《清平樂》已更新8集,在播出過程中,北宋尤其是宋仁宗在位時的各大歷史名臣一一登場。從晏殊、範仲淹、歐陽修,再到「砸缸救人」的司馬光……他們不僅僅是朝堂之上的重臣,也是閃耀文學史的大家。《清平樂》可能要將大家「數明星」的習慣改成「數名臣」了。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數數《清平樂》中的各大「名臣」,語文課本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