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對決!晏殊晏幾道一人一首《清平樂》,你認為誰更高明?

2020-12-23 隨手談詩

剛剛大結局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清平樂》中,以宋仁宗朝為時代背景,以宋仁宗趙禎的感情為主線,貫穿了許多我們熟知的宋朝詩人,以偏娛樂化的方式,帶我們了解了那個時代的許多趣事。其中,喻恩泰飾演的晏殊相公,更是憑其實力圈了一大波粉。

晏殊是一個太平宰相,在文學方面也頗有作為,晏殊有個兒子,名叫晏幾道,此子雖然沒有繼承父親在仕途上的智慧,但在文採方面,卻有過之,在宋朝詞壇上,父子二人被稱為「二晏」,這裡,我就借《清平樂》這個名,跟大家一起分享這對文採飛揚的父子,各自創作的《清平樂》詞,一個為國籌謀的父親、一個溫柔細膩的兒子,同樣的命題作為,會交出怎樣的答卷呢?

金風細細

《清平樂》晏殊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晏殊,官職宰相,封臨淄公,身份地位擺在那裡,所以晏殊自帶貴氣。他又生活在北宋仁宗朝,一個產出了文人天團的朝代,所以他又有文人特有的清雅。

一如這首詞,集風雅與華貴為一體,看似矛盾,卻毫無違和。

上片以金風細細,進入酒醉後的濃睡。金風就是秋風,每當我們說起秋風的時候,總是會聯想到落葉和蕭瑟,確實,這首詞也寫了「葉葉梧桐墜」,但卻不給人蕭瑟的意境,妙就妙在「細細」二字,一下就把蕭瑟變成了溫柔平和。

晏殊大概是個貪杯卻又小酒量的人,你看他喝綠酒,才「初」嘗,便「易」醉,最有趣的是,他還不是微醺,而是沉醉,否則又為何枕著小窗就「濃睡」呢?

下片酒醒,末句寫道「昨夜」,這晏相公,初嘗綠酒便濃睡了一個晝夜,那麼問題來了,晏殊的酒量真的這麼小嗎?不是的,是晏殊心中淡淡的愁,在綠酒的催化下,加深了醉意。

你看,下片開頭就寫「紫薇朱槿花殘」,紫薇、朱槿都是盛夏之花,而此時有秋風落葉,所以晏殊看到的紫薇朱槿,都已凋殘,前有落葉、後有殘花,還有接下來的斜陽照闌幹,每一種景物,都包含著一份淡淡的憂傷。

最後,燕子欲歸,而自己卻在「銀屏昨夜微寒」中,一人獨睡,嗐,這不正是一個單身狗的悲傷嗎?哦不,這不正是晏殊心中悽涼愁緒的委婉表達嗎?

留人不住

《清平樂》(留人不住)晏幾道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論文學造詣,晏幾道略微超過他的父親晏殊,但在仕途這條路上嘛,晏殊能甩他幾條街,晏殊文雅,卻也經略天下,但晏幾道一生流連於花叢中,性格還孤傲,做官是做不好的,所以人到中年,家道中落。

這首詞便是晏幾道流連花叢的最好證明——這是一首情詩,而且是偽託小姐姐,寫給情人的情詩,寫得含情脈脈,寫得決絕無情,寫得令人動容。

起筆就「留人不住」,根本不廢話,簡明扼要。一個要走,走的決絕,一個要留,但留不住,咋辦,我又不能把你綁起來不讓走,只好擺下餞別宴為你送行唄。站在女方的角度,留人不住,哪還有心思吃酒,而那個無情男人,卻喝了個爛醉。彼此的情誼,不言而喻。

緊接著「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這兩句啊,是女子的幻想:一江碧波春水,還有鶯啼燕舞,一路上的風光多麼宜人。也就從側面襯託出,離別之人的輕鬆愉悅,絲毫沒有把離別之愁放在心上。渣男啊,渣男。

下片「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舟已遠去,江頭空留下楊柳青青,和一個痴痴的女人。這兩句和開頭的留人不住遙相呼應,楊柳啊,從來就代表著留戀,所以說枝枝葉葉都是離情。

也不知道在江頭呆呆地站了多久,往日的纏綿在腦中揮之不去,而今他卻如此絕情,那好,你既無情,我便斬斷這情誼:我這樣的女子你當然看不上,所以今後你也不必給我寫信,就這樣罷!

相關焦點

  • 閒來無事,自娛自樂,次韻晏幾道《清平樂-春雲綠處》
    晏幾道畫像近來翻閱《唐詩宋詞》,其中父子具有佳作的,實屬少數,而晏殊和晏幾道父子是其中的佼佼者。拜讀到晏幾道的一首《清平樂-春雲綠處》,真真的清新可愛。閒來無事,自娛自樂,次韻晏幾道的《清平樂》,寫一首自己的《清平樂》,請大家多多批評。
  • 《清平樂》裡的晏殊: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男人,不會有深刻的愛情
    晏殊筆下常常會有這種「看上去沒什麼」的不自在,同時又常常展示出他強大的消化能力,他還有一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人生苦短,偏又多離散,我們能做什麼呢?那些酒筵歌席,就不要再推辭了吧。
  • 晏殊和晏幾道:歷史上著名的父子詞人,風格卻迥然不同
    晏殊和晏幾道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對宋詞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二人為父子,詞風有相似之處,又有著迥然的區別,這與他們的人生經歷有關。01.晏殊的詞風——閒雅有情思。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02.晏幾道的詞風——深摯而濃情。
  • 晏殊和晏幾道父子的差別:人生本該有多種可能性
    北宋文壇有一些著名的父子,比如「二晏」「三蘇」。似乎「三蘇」的知名度更高些,大家對「二晏」的關注度就沒有那麼高。人們說起「二晏」,會說晏殊官至宰相,門生有歐陽修等,而晏幾道只知縱情聲色。對於兩父子這種強烈的對比,人們會說,晏幾道是晏殊的老來子,晏殊過於寵溺了,才會使晏幾道變成這樣。又感嘆:「富不過三代」這樣的話,大概真是老輩人的經驗之談,是真的。我不知道晏殊有沒有非常寵溺晏幾道,歷史的記載也沒有非常具體,甚至我也沒有覺得晏幾道就一定是不成功的。按照人們的邏輯,晏殊是成功的,晏幾道是不成功的,那有一個不成功的兒子的晏殊算不算成功呢?
  • 晏幾道心裡,才子佳人之間沒有「買賣」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晏殊影視形象晏幾道出生在北宋顯赫的家庭。他的父親,寫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殊。晏殊才華橫溢,不僅官至樞密使加兼同平章事,文學造詣也極高,後人稱為「宰相詞人」。《將軍在上》宋代舞女劇照一首小令能夠很好地反映出晏幾道當時的輕狂富裕的生活、娛樂,上片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 《清平樂》人物譜之晏幾道:蘇東坡想登門拜訪,他表示你不夠格
    《清平樂》晏殊出京知潁州,帶了第七子晏幾道一起走,這時候他還是個只有幾歲的小孩子。劇中晏殊說到了晏幾道的愛好,多年後,他成了一名填詞高手。晏幾道出身於官宦之家,不過他對官場卻一點興趣也沒有,一不參加科舉考試,二不喜歡和權貴往來,「平生潛心六藝,玩思百家」。晏殊是有名的「富貴宰相」,晏幾道於仕途毫不上心,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監等小官。官場是這樣,在文壇,晏幾道也不愛跟人交往。
  • 《清平樂》「詞人」宰相是他老爸,少時風流倜儻,後看盡世態炎涼
    先是唐宋八大家,仁宗一朝就有「六子」,更不用說攪動朝堂風雲,最愛「神仙打架」的兩個鐵憨憨呂夷簡和範仲淹,還有總是和老範擦肩而過的好友晏殊以及離個婚也要御史臺出面解決的夏竦,以及編纂《資治通鑑》的司馬光,這簡直就是人才濟濟啊!
  • 晏幾道:宋朝版賈寶玉,少時鮮衣怒馬、錦衣玉食,後看盡世態炎涼
    《清平樂》劇照,晏殊離開汴梁「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是否讓你想起了《清平樂》中那個獨坐船頭,帶著「小七」晏幾道離開汴梁的落寞晏殊鮮衣怒馬,最是汴京風流少年史籍資料中對於晏幾道的資料並不多,《清平樂》中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歷代詩人考略》中也驗證為晏殊第七子),因為從小聰明伶俐,受到了晏殊的喜愛,在他父親的朋友中也頗有才名。
  • 「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有朋友提問:如何欣賞晏殊最有名的詞《清平樂·紅箋小字》?《清平樂·紅箋小字》並非晏殊最有名的詞牌作品。晏殊是宋初的宰相,當時天下太平無事,詩文革新也還沒有進入主流文化視野,詞牌的創作只是在延續五代詞風,漸漸將詞人情感融入創作,脫離純粹的歌女代言體。宋初的詞牌創作於題材上沒有突破,但是在層次上有一些不同。
  • 晏幾道的一首鷓鴣天,相思如縹緲雲煙,令人肝腸痛斷
    晏幾道的詞總是在婉約的背後有一個迷離的夢境,詞人以此寄託相思,和佳人約會,更與往事乾杯。人生該有多少苦難說不出口,只能在夢裡訴說悲愁;生活經歷了幾多悲苦,竟讓詞人有淚只能往肚裡流。晏幾道的父親晏殊出生於寒門,卻最後官至宰相;而晏幾道本來出生於豪門,卻家道中落、晚景悽涼。晏殊一生信奉立足現實,「滿目山河空念遠」;而晏幾道卻任性清狂,「猶恐相逢是夢中」。一實一虛,讓父子二人分道揚鑣,也令小晏終身寂寞仕途。下面分享晏幾道的一首鷓鴣天,相思如縹緲雲煙,令人肝腸痛斷。
  • 《清平樂》中「小七」晏幾道宴會上唱的小詞《鷓鴣天》解讀
    電視劇《清平樂》中,慶祝宋仁宗的生日「乾元節」時,契丹太子也匿名偷偷混入使團前來。早已知曉一切的宋仁宗,和幾位臣子設下私宴款待,宴席上除了歐陽修、韓琦等大臣,還有一個少年眉目清秀,還又是彈琴,又是吹笛唱歌的,非常惹人注目,他就是晏殊的小兒子,「小七」晏幾道。
  • 晏幾道:富貴公子似寶玉,一腔抱負化詩文
    那麼晏幾道是誰呢,好像宋代還有一名做過宰相的詞人叫晏殊,他倆什麼關係?你猜對了,晏殊老來得子,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個兒子。在文學地位和成就上,和其父難分伯仲。晏幾道的作品集為《小山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 晏幾道最冷門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太過飄渺迷離,連道學家都被誘惑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詞者如宰相晏殊,流連市井填豔詞者如才子柳永。彼時,雖有「詞為豔科」的說法,但作雅詞的官宦文人往往對寫戀情相思的「豔詞」很是鄙夷。據說柳永曾攜自創的「曲子詞」拜謁晏殊,晏殊閱其詞集,讀到「針線閒拈伴伊坐」一句,直斥為淫詞豔曲。可見當時雅俗涇渭之分。
  • 《清平樂》晏殊:走出神童的魔咒,悠然宰相過一生
    《清平樂》中,晏殊下線了。因為朝中博弈,晏殊被貶出京。他帶著幼子晏幾道上路,船在青山綠水中慢慢穿行,他坐在船中,悠然而又寂寞地唱著:「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 宋代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晏殊的去世,門祚的式微,晏幾道的境況也起了很大的變化。這首詞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晏幾道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 「薦讀」看了電視劇《清平樂》,更要讀這十四首《清平樂》!
    《清平樂·紅箋小字》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清平樂·金風細細》晏殊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清平樂》晏殊春來秋去,往事知何處。
  • 晏幾道只有《臨江仙》《鷓鴣天》兩首詞出名,為何名氣那麼大?
    在中國的歷史上,皆以文學而名垂千古的父子檔,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三曹、三蘇和大小晏了,當然還有班氏父子,可單就名氣而言班氏父子和前面三個還是有些差距的。大小晏就是晏殊和晏幾道父子。晏幾道的名氣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家世,大部分來源於他的父親。晏殊自幼聰穎,七歲能文,十四歲時因宰相張知白推薦,以神童召試,被朝廷賜同進士出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慶曆年間,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位同宰相,掌軍政大權。性剛簡,自奉清儉,好燕飲。能薦拔人才,號稱賢相,王安石、範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
  • 《清平樂》人物誌之晏殊:會填詞,會做官,更會做人
    在《清平樂》播出之前,還很少認真地研究過某個時代的文人們,他們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有著怎樣的故事。而最近研讀了晏殊的個人生平,我的感覺便是,晏殊,真的是會做人。在我看來,晏殊其人,不僅僅是會寫詩填詞,能治理國家,選拔賢能,利國利民,造福社稷,更重要的是,晏殊會做人。我以為,似乎這才是他的成功秘訣。
  • 一起讀經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晏幾道是個官二代,也是有名的浪蕩公子。關於他的未取功名,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出生宰相之家,又是家中么兒,實在有啃老的資本。一種是父親晏殊實在太優秀,五歲作詩,十四就中進士,這麼優秀的父親面前,人生實在難以超越。不管怎麼說,晏幾道反正不打算走父親的老路了。他有後臺,又有才,顧惜他的人應該也不少。
  • 一部電視劇,流行《清平樂》,但是對於晏殊,如何打敗《浣溪沙》
    自從電視劇《清平樂》熱播以來,《清平樂》這個詞也為每個人所熟悉。在播放「呂秀才」時,會改變《武林外傳》的暗度,並播放晏殊溫文爾雅。雖然有些優柔寡斷,但勝是一個童心,它也是一個「情」寫作大師。01.《清平樂·紅箋小字》一言以蔽之,言歸於好。雲魚在水裡很難發出憂鬱的感覺。斜陽依靠西樓,偏僻的山就在窗簾鉤的對面。人們不知道在哪裡,綠波依舊向東流動。精緻的紅色信箋上寫滿了小而神秘的文字,這些文字都是關於我愛慕一生對你的愛。在雲和魚兒戲水中很難傳達這種憂鬱的感覺。在斜陽下,我獨自倚在西樓,遠處的群山正對著窗前的窗簾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