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自己生長的地方。那是童年記憶的樂園,是永難忘懷的故土。
安徽,是你安放記憶的原鄉,也許僅僅是父輩足跡的傳承。
即便你已走了千裡萬裡,你知道,根在那裡,心頭拂過故鄉的風。
而今天,孩子們的故鄉在哪裡?
願每一個孩子的童年記憶除了電子遊戲,也有田間追逐;有絢麗卡通,也有長河落日;有各國零食,也有自己親手摘下的一串野果;有公園遊樂場,也有魂牽夢縈的故鄉:
安徽
攝影:張琦
歙縣隸屬黃山市,山水秀麗,風光旖旎,文物古蹟遍布鄉村和城鎮,素有「文物之海」之美譽。
古徽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壩、古樓、古牌坊、古城牆、古譙樓,映射著古城徽文化發祥地的繁榮;四鄉村鎮,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被譽為「古建三絕」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更是數量眾多,保存完好。
攝影:熊爸爸
壽縣隸屬淮南市,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會合肥市接壤。
壽縣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
攝影:整八兩
亳州位於皖西北邊陲,黃淮平原南端。
亳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哺育出無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的先哲名流。市區內明清風格猶存、古貌依舊的36條老街、72條古巷等等,名勝遍布,古韻悠然。亳州的歷史人文景觀,與黃山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素有「南黃山,北亳州」之說。
攝影:鄭明基
安慶,皖西南中心城市,安徽省「皖江開發」的重點城市之一,長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中國傳統戲劇黃梅戲之鄉,有「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稱。安慶歷史悠久,自公元1217年建成至今,已有799年歷史。自清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始,直至建國初的二百多年裡,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的省會。
攝影:業艱
績溪隸屬宣城市,地處皖贛通衢。自然山水雄奇秀麗,人文景觀異彩紛呈。頗具徽派建築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磚、木、石三雕精妙絕倫,是正在開發崛起的文化旅遊勝地。
績溪是徽商的故裡,是徽菜、徽墨、徽劇的發源地,素有「徽廚之鄉」、「徽墨之鄉」、「蠶桑之鄉」之稱。文化氣氛濃厚的績溪,勝景遍地,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
黟縣隸屬黃山市,黟縣因黟山(黃山)而得名,建置於公元前221年,這裡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更有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古村落,黟縣又被稱為「中國畫裡鄉村」、「桃花源裡人家」。
桐城市隸屬安慶市,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明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桐城人文勃興,代有英才,享有「文都」盛譽。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壇200餘年。近現代桐城出現以美學宗師朱光潛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鳳陽縣隸屬滁州市,地處淮河中遊南岸。這裡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有舉世聞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古有「帝王之鄉」之名,鳳陽的小崗村也是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今有農村改革「大包幹」發源地之譽。有「東方芭蕾」之稱的「鳳陽花鼓」發源於此,因此鳳陽也被譽為「中國花鼓之鄉」。
潛山縣隸屬安慶市,地處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地貌特徵呈「七山一水兩分田」分布。潛山在周朝時,為皖國所轄,皖國都城就在今潛山縣城,又因天柱山古稱「皖山」,亦是安徽簡稱「皖」的由來。此外,潛山還素有二喬故裡、京劇之祖、禪宗之地等美譽,也是全國糧食大縣和安徽省十大藥材基地縣。
渦陽縣隸屬亳州市,位於淮北平原中部,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渦陽北魏置郡,東魏置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老子故裡,天下道源」之稱。古代稽康、張良、範蠡、伍子胥等亦先後在這裡參悟玄理奧旨,留下了遍及全境的名勝古蹟。
蒙城縣隸屬亳州市,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屬於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古代兵家必爭之地。蒙城始建於殷商,歷史悠久,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裡,也是中國楹聯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林業百佳縣。
宣州區隸屬宣城市,地處江南。宣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文房四寶之鄉、國家園林城市、南吳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魚米之鄉。
和縣隸屬於馬鞍山市,地處皖東,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衝。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和縣景觀豐富,曾留下西楚霸王項羽、唐代詩人劉禹錫、南梁昭明太子、明太祖朱元璋等眾多人物的足跡。
貴池區隸屬池州市,漢朝時曾稱「石城縣」,地處長江下遊南岸,池城瀕江。池州物華天寶,風景秀麗,歷代文人墨客留連吟誦。陶淵明、李白、白居易,王安石、朱熹、王陽明等,都為貴池的山川風物寫下了不朽詩篇。貴池也是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中國古儺戲的發源地之一。
傳統村落,烙印著時間的名詞,雖歷經時間荏苒,但仍在某個角落展現出一片勃勃生機。古橋、古建、古街巷,浸染著濃厚的徽韻文化,醞釀出別樣的歲月餘味。
帶著孩子,一起去探尋那些獨具特色的傳統村落,一起走進那些被遺忘的時光!
十裡査村九裡煙,
三溪匯流萬戶間。
祠廟亭臺塔影下,
小橋流水杏花天。
陶淵明隱居之處、紫霞峰下,
有一座集徽州明代典型建築的山莊。
上下左右之間,
砌築臺坪、街巷、石階和石徑,門前屋後種植傳統花木,
為馳名江南的園林勝地。
南屏宗祠規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瓏,
組成了一個全國罕見的古祠堂建築群。
山水秀美,人文薈萃,古風依舊,民風純樸,
是穿越歷史時空、體驗古風的必去之地。
棠樾牌坊群座落在棠樾村頭大道,7座牌坊依次排列。
走進棠樾牌坊,
堅硬冷峻、青苔斑駁的石牌坊傾訴神秘厚重、震撼肺腑的故事。
群山、流溪、蒼松、翠竹,
面前是墨青色無聲的青弋江,
背後是青青生滿的踏歌古岸。
枕山而眠,依水而生,
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
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
明淨的水面,
古老的石橋,
聳立的牌樓,
靜靜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合肥市
合肥市
巢湖市
黃麓鎮洪疃村
肥東縣
長臨河鎮西湖村
長臨河鎮六家畈村
廬江縣
湯池鎮果樹村
柯坦鎮柯坦老街
肥西縣
銘傳鄉啟明村
滁州市
滁州市
天長市
銅城鎮龍崗村
萬壽鎮汊河村
明光市
三界鎮梅郢村
六安市
六安市
金安區
毛坦廠鎮明清老街
舒城縣
曉天鎮曉天街道居委會中大街
湯池鎮湯池老街
廬鎮鄉唐家大屋
霍邱縣
馬店鎮李西圩村
轉載註明
金寨縣
湯家匯鎮上畈朱家灣
湯家匯鎮瓦屋基李老灣
湯家匯鎮瓦屋基宴家老灣
湯家匯鎮金剛臺東灣古民居
湯家匯鎮金剛臺嶽林古民居
湯家匯鎮鬥林李老灣
湯家匯鎮廖氏莊園
湯家匯鎮易家灣古民居
果子園鄉姜灣村
天堂寨鎮前畈村八灣組
天堂寨鎮前畈村南河組
斑竹園鎮徐家灣
沙河鄉樓房村
燕子河鎮方坪村中坪組
燕子河鎮聞家店村張畈組
燕子河鎮燕溪村北街組
吳家店鎮長源村
吳家店鎮吳畈村
吳家店鎮太平山村
南溪鎮崗家山閔家老屋
蕪湖市
蕪湖市
蕪湖縣
陶辛鎮胡灣村
紅楊鎮西河古鎮
南陵縣
何灣鎮龍山村
宣城市
宣城市
郎溪縣
姚村鄉姚村
凌笪鄉侯村
寧國市
胡樂鎮胡樂村
雲梯畲族鄉千秋村
涇縣
榔橋鎮黃田村
桃花潭鎮查濟村
桃花潭鎮桃花潭村
桃花潭鎮厚岸村
桃花潭鎮龍潭村
琴溪鎮赤灘村
雲嶺鎮章渡村
茂林鎮奎峰村
黃村鎮九峰村
琴溪鎮馬頭村
績溪縣
瀛洲鎮龍川村
瀛洲鎮仁裡村
家朋鄉家朋村
上莊鎮上莊村
伏嶺鎮湖村
臨溪鎮孔靈村
旌德縣
白地鎮江村
蔡家橋鎮朱旺村
孫村鄉玉屏村
廣德縣
盧村鄉桃山村
盧村鄉甘溪村
盧村鄉宋陳村陳塢自然村
柏墊鎮前程村月克衝自然村
銅陵市
銅陵市
郊區
大通鎮瀾溪老街
大通鎮和悅老街
銅陵縣
順安鎮鳳凰山村
鐘鳴鎮龍潭肖村
池州市
池州市
貴池區
墩上街道渚湖姜村
棠溪鎮石門高村
唐田鎮沙山嘴文化村
涓橋鎮大葉村
裡山街道元四村
棠溪鎮曹村
東至縣
張溪鎮白石村
張溪鎮湖光村
花園鄉南溪古寨
東流鎮菊江村東流老街
龍泉鎮觀橋村
龍泉鎮老屋村
龍泉鎮上下街
龍泉鎮鄭家村
龍泉鎮小元山
龍泉鎮林田
官港鎮許村
木塔鄉木塔口
木塔鄉橫山村
昭潭鎮劉屋組
泥溪鎮西溪塢
泥溪鎮元甲山
石臺縣
大演鄉嚴家古村
七都鎮七都村
橫渡鎮璉溪村
仙寓鎮南源村南村
大演鄉大演村
青陽縣
陵陽鎮所村
陵陽鎮謝村
陵陽鎮上章村
安慶市
安慶市
太湖縣
湯泉鄉金鷹村蔡畈古民居
湯泉鄉龍潭寨古民居
潛山縣
黃泥鎮黃泥街道
水吼鎮橫中村
龍潭鄉龍潭村
官莊鎮官莊村
槎水鎮樂明村
桐城市
雙港鎮練潭村
嶽西縣
姚河鄉梯嶺村
響腸鎮響腸村
響腸鎮請水寨村
店前鎮店前村
五河鎮河南村
樅陽縣
陳瑤湖鎮水圩村
周潭鎮彭橋村
義津鎮義津古街
宿松縣
柳坪鄉大地村
趾鳳鄉團林村
趾鳳鄉九重城村
趾鳳鄉吳河村
隘口鄉小圩村
黃山市
黃山市
屯溪區
屯光鎮南溪南村
陽湖鎮外邊溪村
黃山區
永豐鄉永豐村
三口鎮湘潭村
焦村鎮郭村
新豐鄉盛洪村
仙源鎮龍山村
徽州區
潛口鎮唐模村
呈坎鎮呈坎村
呈坎鎮靈山村
潛口鎮潛口村
潛口鎮蜀源村
巖寺鎮洪坑村
西溪南鎮琶塘村
富溪鄉富溪村
巖寺鎮虹光忠塘村
西溪南鎮西溪南村
歙縣
徽城鎮漁梁村
徽城鎮大梅口村
徽城鎮鮑家莊村
深渡鎮陽產村
深渡鎮漳潭村
深渡鎮漳嶺山村
深渡鎮綿潭村
深渡鎮鳳池村
深渡鎮深渡老街
深渡鎮九砂村
深渡鎮定潭村
北岸鎮瞻淇村
北岸鎮北岸村
許村鎮許村
雄村鄉賣花漁村
雄村鄉雄村
鄭村鎮棠樾村
昌溪鄉昌溪村
昌溪鄉蒼山源村
三陽鄉三陽村
三陽鄉葉村
三陽鄉竹鋪村
霞坑鎮石潭村
霞坑鎮萌坑村
溪頭鎮藍田村
王村鎮煙村
森村鄉黃備村
杞梓裡鎮杞梓裡村
休寧縣
萬安鎮萬安老街
商山鎮黃村
溪口鎮花橋村木梨硔
溪口鎮祖源村
陳霞鄉裡莊村
汪村鎮石屋坑村
汪村鎮嶺腳村
鶴城鄉右龍村
白際鄉項山村
海陽鎮萬全村
海陽鎮溪頭村
藍田鎮南塘村
藍田鎮梘潭村
五城鎮月潭村
流口鎮流口村
流口鎮茗州村
璜尖鄉周家源村
板橋鄉楊林灣村
東臨溪鎮大阜村
黟縣
宏村鎮宏村
宏村鎮盧村
宏村鎮屏山村
宏村鎮朱村
宏村鎮黃村口
宏村鎮際村
宏村鎮塔川村
宏村鎮秀裡村
宏村鎮下梓坑村
宏村鎮龍川村
碧陽鎮赤嶺村
碧陽鎮橫崗村
碧陽鎮餘光村
碧陽鎮關麓村
碧陽鎮南屏村
碧陽鎮碧山村
碧陽鎮古築村
碧陽鎮古黃村
碧陽鎮石亭村
碧陽鎮馬道村麻田街
漁亭鎮團結村
西遞鎮石印村珠坑
西遞鎮葉村利源
西遞鎮西遞村
柯村鄉翠林村
柯村鄉竹柯村
美溪鄉美坑村
美溪鄉蘭湖村
宏譚鄉竹溪村
洪星鄉同川村奕村
祁門縣
歷口鎮歷溪村
歷口鎮環砂村
歷口鎮彭龍村
歷口鎮武陵村
閃裡鎮坑口村
金字牌鎮洪村
箬坑鄉倫坑村
蘆溪鄉蘆溪村
鳧峰鎮鳧峰村土坑組
溶口鄉奇嶺村
新安鄉洪家村
新安鄉珠林村
渚口鄉渚口村
渚口鄉大北村
老街綿延,穿越過光陰阡陌;
江河流長,看不夠皖山皖水;
戲曲悠揚,唱不盡眷戀鄉愁;
美食薈萃,品不完歲月情濃。
古建佇立,凝固歷史,卻道流年碎影;
工藝精湛,縴手弄巧,盡展傳世魅力。
封面攝影:胡宏坤,部分信息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 : 阿們、二喬 ( 轉載、勘誤、投稿請聯繫微信號 ahed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