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吐槽這個段落原本被我放在文末,但是想起自己電話、郵件、微信、某推聯繫IRONMAN官方人員反應問題無果,所以決定將這個段落提前,也讓更多的人知道IRONMAN官方APP的BUG。
吐槽1:只要你參賽了,參賽照片的推送郵件會不斷的發給你,以至於我現在都懶得刪了。
吐槽2:IRONMAN70.3的APP是有漏洞的,理論上來說,你可以偽造任何參賽選手的信息然後將參賽選手的比賽信息屏蔽,連選手本人都無法查看。此APP的特色是可以實時動畫狀態觀看選手比賽動態,如果屏蔽了此功能,只能說賽事方沒有能力提供應有的服務,和國內賽事
▲具體我不多說,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很輕易的將參賽人的信息認證為自己的,然後將賽事信息設置為不公開,那即便是參賽者本人都無法看到自己的信息了,我相信每個參賽的選手都不會這麼惡意和無聊,但是這個APP只要是個人都可以下載,任何有手機有網絡的人都可以在任何IRONMAN賽事對任何沒有防備的選手做這種設置,以我的觀察,99%的選手是沒有防備的。
具體怎麼操作就沒必要公布了,但是這個BUG已經容易到稍微研究下APP就能達到利用的目的了。
以下為原來的正文內容,我們繼續。
☆如果覺得文章合您口味,那您隨手的關注、點讚、收藏、評論、轉發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本文展示的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本文也不推薦任何品牌,即便涉及產品也只提供選擇的思路。
鐵人三項賽事不斷被取消和延後,自己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在家閒的實在沒事,不如今天給新手或者準新手們分享一些鐵三的信息吧。
相信很多朋友因為種種原因,想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而且是距離較長的賽程。可能苦於之前無相關的參賽經驗,因此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有順利完賽的能力,也不知道比賽前需要準備點什麼,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們完成打鐵的心願,歡迎來證(ren)明(ke)自己。
考慮部分首次參加鐵人三項的愛好者會選擇長距離,而長距離賽事大部分內容是包含短距離賽事的一些注意事項,因此今天就以IRONMAN70.3崇明賽(70.3是英裡的意思,換算成公裡是113公裡,三項比賽距離分別是遊泳1.9公裡,騎行90公裡,跑步21.1公裡)舉例。當然咯,每種鐵人三項賽的規定都有些許不同,比如IRONMAN賽事是不需要提供體檢證明和保險證明的,而國內的中鐵聯賽則需要這些材料,因此每一場的賽前準備或者賽前注意都需要了解清楚。
報名
首先,參加比賽之前肯定是要報名的,而報名IRONMAN賽事是有團隊價、早鳥價和正常價格的。
▲作為IRONMAN的官方賽事,如果是個人參賽可以在官網上報名(接力或者個人),而如果你是鐵人三項俱樂部成員,或者有鐵三俱樂部肯帶你一起報名,則可以以團隊價格報名。
去年我是由上海毅力特鐵人三項俱樂部(SETC)幫我完成團隊報名,如果需要鐵三俱樂部一起報名參賽,加入俱樂部是最快捷的方式,當然上海其他鐵人三項俱樂部也很優秀,只是個人精力實在有限,接觸的較少。
▲無論是用哪種方式報名成功,如果想退錢,那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而且返款的份額是很少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一吧。雖然我問過官方工作人員,特殊情況是否可以退全款,回復是可以的,而且要給對應的賽事郵箱發送郵件,但以實際情況來看,即便有醫保卡證明,人家還不是輕易給你退全款的。
對了,IRONMAN賽事已經被萬達買下來了,我覺得萬達挺有眼光的,只不過目前它們可能又要賣出IRONMAN的業務了,不過,誰真正關心呢?
準備
既然是參加比賽,各位至少應該有鐵三服、符合賽事要求的自行車、頭盔等裝備,這裡不贅述了。
準備分兩個階段,一個是讓自己有能力完賽的準備,另一個是臨近比賽前幾天的裝備和狀態準備(看裝備是不是符合參賽標準,看身體是不是能適應高強度比賽)。
如果你從來沒有完成過不間斷的2千米遊泳,為了你的安全和荷包,不建議你參賽。
如果沒有騎行超過90公裡的經驗,不建議參賽。
如果沒有跑過半馬距離,不建議參賽。
如果你沒有時間,沒有多餘的錢,不建議你參賽。
作為經常加班的人來說,平時到家就很晚了,要抽時間再練遊泳、跑步和自行車,幾乎是很難完成的。可能有些人會說,時間像海綿,用力擠一擠,總還是有的,說這種話的人其實都有點「何不食肉糜」,我推薦大家都看一下田北辰的《窮富翁大作戰》,他以平民身份體驗底層生活,得出了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常識」。這位香港富豪在體驗期間,每天都忙成狗,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給自己的人生做規劃,日復一日只是用體力換錢,不工作的時候就抓緊時間休息,而他體驗期間的同事,更是為了生存要打兩份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平凡人是容易的。
但如果你非要參加一次,給自己的人生閱歷增加濃厚的一筆,也是有辦法的。
鐵三比賽涵蓋了遊泳、騎行和跑步,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見縫插針的練習,在沒辦法遊泳、騎車和跑步的時候就做一些力量訓練。
三項的賽前訓練計劃其實很簡單,可以融入到生活中去,
遊泳
還記得剛剛我說到的遊泳前提嗎?至少你要有能力遊2千米,在這個前提下,提前半年,至少每半個月可以遊一次1千5到2千米,或者每週遊一次1千或者1千5。
每個月遊一次連續的50~100米鱷魚眼。
什麼?你說你長距離遊泳不太利索,兄弟,報名半程的鐵三賽更安全,遊泳只需要750米!
騎行
上下學或者上下班的通勤方式都用騎行,對於IRONMAN賽事,能參加比賽的自行車是有要求的。你說我騎自行車牛X啊,可以用摩拜單車完賽,除非賽事方特許,否則根本不可能。如果你不追求成績,又不想花太多的錢,那迪卡儂的入門款公路車就可以了。
工作日:我通過上下班通勤,單程15KM以上,每天至少30KM讓肌肉熟悉這個節奏和強度。
雙休日:每周選一個雙休日刷一個70~90KM,我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跑步
每天早起1小時,跑5~10公裡加洗澡,熱身和冷身都以慢跑代替。每周跑一次15~20公裡。
提醒
你會在賽前2周收到一份官方的郵件↓
▲我們可以在郵件裡通過超連結看一些賽事相關信息:比賽日程安排、運動員手冊、參賽號碼、賽時擺渡車、自駕車停車指南、機場接駁服務。
根據郵件我們需要賽前就去報到並完成註冊。
▲拿好賽事包,帶上你的愛車前往換項區熟悉下場地並停放愛車,車上綁好能量膠。
註:IRONMAN70.3的補給站還是挺多的,我認為車上你綁定3個就夠了,作為新手,你不會在乎在補給站停留的幾秒鐘吧?其他能量膠和能量飲料就在補給站補充吧。
▲我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去參加運動員技術會議,新手其實還好,但是老手有些時候會輕視,我舉個例子,廈門18年和19年的遊泳賽段就有改變。
▲技術會能提供很多賽事信息,參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梳理比賽二日流程
住宿
提前4~5個月就可以聯繫當地農家樂住宿了,否則肯定更沒有,相信我。
比賽日前後的住宿挺貴的,距離這麼長的比賽,也沒幾個人會住帳篷吧?
運動員報到檢錄
(比賽當天是不能檢錄的,所以除非你是崇明當地人,否則肯定要在那住宿)崇明賽檢錄點在明珠湖公園內鐵人村,我們需要留意辦理時間,同時要攜帶以下材料: 有照片的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列印好的或電子版參賽報名確認函。 不過在實際報導過程中,並沒有看我的個人有效證件,也就是說,IRONMAN70.3 CHONGMING是有替賽的可能,但是這種可能性較低,一般參賽的菜雞都是體驗為主,大神則直接自己參賽了。在檢錄區域領取與你自己參賽號碼相對應的腕帶和參賽包(白色晨裝包、自行車藍色換項包、跑步紅色換項包)、計時晶片(綁在規定的地方,19年崇明賽是某個腳踝上,哪個腳記不清了);腕帶在比賽中等同於選手的身份證明,必須在整個比賽周佩戴。它既能夠確保選手得到必要的醫療服務,也能為我們進入轉換區和賽後運動員恢復區提供證明。
運動員技術會議
運動員必須選擇參加一場運動員技術會議,但是實際過程中沒人會驗證你是否參加,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你們參加!!
熟悉賽道
根據技術會議和賽事手冊,熟悉賽道有助於我們節約時間,不會在疲勞的競賽過程中陷入迷茫狀態。
放車放包
白色包必須在比賽日5:30~7:00放置於遊泳出發區指定區域,用來收納比賽日清晨攜帶的衣物方便我們賽後更換。
藍色包必須在比賽日前一天9:00~17:00和自行車一起放置在轉換區,車在自行車放置區,包在換項包架上。當遊泳上岸後,我們需要趕到換項區找到自己的包,將自行車賽段所需裝備取出換上並將遊泳賽段裝備脫下放置於包中,出轉換區後將包給志願者。
紅色包必須在比賽日前一天9:00~17:00和自行車一起放置在轉換區,包在換項包架上。當騎行結束後換下騎行裝備穿上跑步裝備。
所有的包和自行車都會在固定時間在,在規定的地點讓選手們領取。
19年的比賽不需要準備號碼帶,賽事包裡會送。
比賽日
一定要確保沒有多餘的裝備,比如水溫高的時候不要防寒膠衣等,一定要確保佩戴好計時晶片,如果時間早,你掉了還能賠錢補,時間短真的就浪費了。
各項賽段的要求
遊泳
在遊泳賽段佩戴泳鏡或遊泳面罩,屬自願行為,賽事方不會禁止也不強制性要求,我至今沒見過誰公開水域遊這麼長距離不戴泳鏡的;
參賽選手必須佩戴賽事組委會提供的官方泳帽。在遊泳賽段中未能全程佩戴組委會提供的官方泳帽,有一定機率處罰官方給你的CD冷卻(罰時),處罰將由裁判在遊泳賽段結束後的 T1 執行。
呼吸管、腳蹼、手套、手蹼或任何漂浮設備(包括夾腿板)不能在比賽時使用,如果你真的很厲害,身體有石膏或在用固定夾板,那需要在賽前得到比賽裁判長的同意;(違者罰時或取消比賽資格)
當水溫高於 18.3 攝氏度或 65 華氏度(含),禁止使用防寒膠衣(氯丁橡膠製品)或其他材質的腳套;(違者罰時 ),且不能用防寒膠衣時,穿的衣服不允許覆蓋超過手臂肘部和膝蓋以下部分(違者取消比賽資格)。
註:遊泳賽段結束後還是可以選擇穿上此類服裝;
如果在遊泳的時候抽筋了怎麼辦?沒關係
19年的崇明賽我就發生了小腿抽筋,當時水溫可以穿膠衣,但是自認為這個溫度沒必要再買一件不太用的膠衣,所以就直接上了,結果在1.2公裡的時候抽筋了,好在賽事方允許運動員藉助皮划艇和船隻在水中休息,只是不能藉助力量前進,結果導致我倒退大概70米。
▲遊泳賽段,崇明賽可以跳發,而有些地方是水下出發。
▲參加過技術會,我們就明白上岸後到底是往右還是往左走,我親歷過和我一起上岸的人往左跑。
騎行
防曬霜!防曬霜!防曬霜!
不要以為十月份的上海就不熱了,去年10月20日比賽被曬的我,今天7月13日背上還是有曬痕,所以遊泳結束後就去塗防曬霜,官方提供的,隨便用,保護自己是第一位的!!!!
ok,我們繼續。
基本上市面上大部分公路車和鐵三車是符合參賽標準的,具體可以看下我貼的圖,這是官方要求。
▲圖中白色帳篷是用來我們更換衣服和裝備的。
其他沒啥要注意的,換上裝備騎行的那一刻告訴自己,幹就完了,奧利給!
跑步
雖然跑的距離只是半馬,對鞋子並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我個人建議,選鞋子要選那種鞋底不要太厚,緩震也不要太軟的,這樣的跑鞋是有助於我們跑姿的正確,因為它不太容易影響我們的腳感,舉個例子,醫生動手術有帶厚手套的嗎?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廠家要吹自己鞋子緩震好,當然咯,吹吹就可以了。
▲跑步階段的補給站更多,好像還看到有盒飯,到底是誰在賽中餓到要吃盒飯,接下去還跑不跑了...只是官方宣傳裡並沒有盒飯提供的介紹。
崇明賽跑步是繞著湖心跑三圈,我們可以在前一天報到的時候自己先熟悉下跑步的環境,分配好衝刺跑、勻速跑和緩和跑的階段。
尾
這篇文章只是時隔多月靠著記憶中殘留的印象寫的一些碎片,在沒有比賽的今天,可能會遺漏一些細節,也希望專業人士在評論區指正或者添磚加瓦,鐵三賽帶給我們會有很多,在比賽衝線時會有各種膚色和國家的人為你加油,在比賽後你可以更加認可自己的毅力和能力,但是這項運動的確不適合國內大部分人去參與,學生更注重學業而成人需要賺錢,即便空下來也想放鬆一下去享受下身心,只有個別有一些運動基礎或者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才會深入到這項運動中去,雖然我個人還是蠻喜歡鐵三運動的,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真的不太看好它在國內的發展,但它的確更受富裕人群的喜愛。希望入坑的朋友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前提下能堅持下去,也希望有餘力的朋友們可以給予新人們更多的幫助。
完賽之後有完賽服、獎牌和帽子,浴巾是在鐵人村買的,帽子不在身邊不高興拍了。鐵人村裡面有一些比賽紀念品、各種鐵三運動相關產品攤位以及自行車維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