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小菜園裡怎麼能少這4種菜?可惜很多人都沒種過

2020-12-12 付老師農業技術

中國人對種菜有著特殊的感情,有土的地方就能看到綠油油的一片,生機勃勃。之前有農場遊戲滿足了很多都市人對種菜的嚮往,前一段時間高曉松種菜又上了熱搜,大家對種菜的有了更多的喜歡,成為空閒時間的一種興趣。最近有不少朋友問,現在葉菜的種類這麼多,如果你的家裡有一片空地,你會種什麼呢?

對於我來說,今年基地留出來了一片空地專門種植葉菜,不僅自己可以吃,而且還可以送給朋友。今年春天,我打算種這4種蔬菜。

1、香葉餃子菜

這個是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種葉菜,屬於芥菜的一種。這個菜有一個特點,從這個名字上也能看出來,香味比較濃,而且可以做餃子餡料,對於北方人來說,餃子餡料又多了一個選擇。它也可以像普通青菜一樣爆炒,吃法多種多樣。

香葉餃子菜的外形和芥菜很相似,一棵的高度最高能達60公分,而且種植方法也很簡單,因為自身的香味對一些蟲害有趨避作用,在管理上省了很多功夫,而且適合綠色無公害種植。

2、孔雀菜

這個名字的蔬菜還是我在超市裡第一次聽說,但沒有見到它的樣子,店員說已經賣完了。它的葉片像孔雀羽毛,因此取名叫做孔雀菜。它是生菜的一種,我們常吃的生菜是結球生菜,孔雀菜也是脆嫩無渣,無論是涼拌,爆炒,涮火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孔雀菜的種植方法也很簡單,因為它是直立生長的,所以適合密植,而且我們在澆水或者下雨時,這種菜的葉片內不容易進土,這樣清洗時就方便了很多。一般出苗一個月後就能食用,採摘時可以只摘葉片,剩下的根部還會繼續生長。

3、圓葉菠菜

菠菜是很多農戶經常種植的一種葉菜,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圓葉趴的菠菜是不是很少人種植。為什麼我要種圓葉菠菜呢?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菠菜莖很長,葉子小,粗纖維很多,吃起來口感沒有那麼好。但是這種圓葉菠菜葉子大,莖短,涮火鍋時就很好吃,而且圓葉菠菜的根部也可以吃,很脆。

圓葉菠菜和普通菠菜的種植方法一樣,但圓葉菠菜需要趴地生長,所以適合稀植,播種時加大株行距,給它留下生長空間,這種菠菜一畝地產量相對來說會低一點,但是自己在家庭種植更注重的還是口感。

4、紅葉菠菜

剛才說了圓葉菠菜,還剩下一小塊地,不如就種紅葉菠菜吧,萬綠叢中一點紅,提高了整個小菜園的形象,不僅好吃,而且顏值也很高,遠遠看上去像一簇簇花。

紅葉菠菜從剛發出芽就是紅色的,這種葉片顏色比較鮮豔,葉型是半圓形,整齊度好。和普通菠菜種植方法一樣,抗病能力好,種植也非常簡單。

以上四種葉菜是我打算在明年春天種植的,整好地後,隨便撒些種子,不過多少天就能隨摘隨吃,不僅能體會到種植的樂趣,而且還能唱到綠色健康的蔬菜。

我們常說春播一粒種,秋收萬粒糧,春天萬物復甦,是播種的季節,也蘊含著全年的希望,假如你有一片空地,你會種植什麼蔬菜呢?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你的種植設想。

相關焦點

  • 看看我們家小菜園裡都種了些啥?
    愛人在菜園裡侍弄菜園 疫情之下,我們在家裡復工啦! 看看我們家的小菜園都種些什麼? 今天是2020年5月15日,這裡是武漢黃陂。 我和愛人都是農村人,但沒有真正的侍弄過菜園,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決定把我們家的後院兒開墾成菜園,響應中央號召,在家裡復工啦!
  • 孟秋鳳:慧光小菜園
    張偉是教體育的男老師,有把子力氣,我和王校長對種地多少懂點,張婷——小女生一個,估計在家也沒幹過活,不過,可以讓她幹點輕活。課外活動時間,我們幾個一商量,就拿著鐵掀,扛著鐵耙,拎著抓口,浩浩蕩蕩地進軍大西北,去開發我們的小菜園。來到我們的片區,我和張偉兩個人負責把地再翻倒一遍,王校長和張婷負責把土疙瘩敲碎嘍,耙平整。種地,看起來容易,想起來簡單,沒想到真正操作起來這麼艱難。
  • 肥西縣高店鄉:小菜園種出群眾滿滿幸福感
    「脫貧攻堅使我們摘掉了『窮帽子』,住上了安全房、安心房,我們感到很幸福,但種了大半輩子地,現在若能有塊自己的小菜園就更加幸福了,」一位農民朋友感嘆道。為了實現村民們的「種菜夢」,高店鄉五四社區兩委迅速行動起來。
  • 一米菜園,足夠你種菜吃了丨生活家
    在梅爾混合土中,植物不會幹涸枯萎,而且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你可以自己動手調製梅爾混合土,然後你就再也不需要折騰泥土了。它能用上差不多10年,你只需要在每次收穫後,在每個小方格中添上一把堆肥、重新播種就行了。(土壤的故事見《一米菜園》書中第三章)放上網格
  • 原創作者:徐銀秋|菜園品讀:吳伯蕭《菜園小記》
    菜園品讀:吳伯蕭《菜園小記》文/徐銀秋種菜,多數從農村出來的人都有過的經歷。上個世紀種菜為了自給自足,掙的一份口糧;現在,吃飽喝足,不愁溫飽,城市人種菜,講的是情懷和養生之道。我喜歡養花種菜,並非全是如此,多半是我一個人打發時間。
  • 秋天自己種點菜,長得真快,陽臺露臺綠油油,變成「小菜園」
    秋天自己種點菜,長得真快,陽臺露臺綠油油,變成「小菜園」其實,雖然種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每一個人都一個花園夢,希望擁有一個繁花似錦的陽臺或是小院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但是種菜也是挺不錯的,挺實用的,不想買青菜
  • 娃娃種菜!您怎麼看?
    娃娃種菜!您怎麼看?咦,學生娃娃到地裡幹活了這是啥情況啊?本次家庭親子菜園專門針對家有2-12歲兒童家庭。通過每個親子家庭擁有一塊小菜園的方式,開墾後爸爸媽媽可以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帶著孩子到地裡播種、澆水,給孩子們講述糧食的生產過程,給孩子介紹菜園的各種新奇。
  • 城市裡的陽光小菜園
    用她自己的話說,農作物是迷人的,業餘時間與它們為伴,既能體會父母種田的艱辛,也能從植物生長中感受一種力量和放鬆;親手種出來的感覺真是不一樣,親切感油然而生,就是沒事跑上來看看,撥弄撥弄,對著它們發自內心地表揚一句「長得真好」,或在果蔬間翻幾頁舊書、看看遠方,比逛街買新衣服的幸福感要強。
  • 如何在自己家的小陽臺,搭建一個小菜園!
    「一畝三分地」的想法似乎有些奢侈,但居住在樓房中的都市人,家家都有自己的陽臺,聰明的都市人終於找到了自己種菜的小天地。在陽臺上,中老年人有了自家的」小菜園」,年輕人也不必從網上」偷菜」了。陽臺種菜已經在都市市民生活中悄然興起,紀成為都市新時尚。陽臺種菜是追求生活樂趣、提倡健康生活的一種新方式,是」小植物、大健康」,將植物種植與養生結合起來的新理念。
  • 疫情之下,自家後院養雞種菜漸成趨勢,是倒退還是進步?
    這一轉變從2020年春天開始的花園材料,包括花園土、種子、菜苗、園藝工具等相關物資的供不應求,到夏天的建築用各種木材短缺就可見一斑。 疫情下 自給自足漸成趨勢。 自己種菜 作為有著5千年歷史的農耕文明後裔,華人是出了名的愛種菜,走到哪裡就把菜種到哪裡,有院子的利用庭院種,沒院子的用花盆在陽臺上也能種,而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買菜的次數,更已經在華人社區蔚然成風的庭院種植提供了更大的動力,還有人嫌自家菜園太小,特意去申請了社區菜園。
  • 氣溫低,陽臺就種「3種菜」,冬天也能長,2天摘一次,能吃好多回
    冬季裡,自己在陽臺露臺種一些蔬菜,雖然不能完全自給自足,但是平時用個作料,煮個早餐麵條,種一些蔬菜還是足夠了,不用經常為了一點點作料和青菜跑去超市了。只要家裡有封閉陽臺,有陽光,就可以自己種菜,自己種菜,豐衣足食,簡單好養又有趣。
  • 方永昌|我的小菜園
    還有幾朵花在儘量開出鮮黃,但不一定能結出果了。一場秋雨過後,西紅柿棵也大部分歪倒,幾顆青青的果子總也紅不了,無奈地掛在那兒。豆角架子上更是稀稀落落地纏著幾根老藤和幾根短而細小的豆角,葉子少了許多。 夏天喧鬧的菜園子開始落幕。只有地邊上見縫插針種上的幾棵朝天椒,紅地正豔,一簇簇,尖朝上,傲氣十足!
  • 種菜是中國人技能沒錯,但世界上最會種菜的國家你一定想不到
    原創 墨墨知道 三個料理人▲ 《舌尖上的中國》劇照,北京樓頂菜園說種菜是中國人的技能,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反對。但中國人為什麼會普遍擁有這項技能?而其他很多國家的人好像都沒這麼熱衷,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 日照山海天:特色農業「家庭小菜園」助力脫貧攻堅
    家庭小菜園進行施肥村民用翻土機翻地村民耕種蔬菜破土而出的玫瑰花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4月2日訊(見習記者記者在東張家莊「家庭小菜園」看到,棕色的小柵欄將菜地劃分出眾多小菜園,日照市海洋發展局駐山海天東張家村第一書記田誠介紹,家庭小菜園中一塊塊小小的菜園整體佔地10畝,緊貼盧溝河(水源地兩城河支流)北岸,分77個柵欄小菜園,每個面積60平米左右,菜園中間建設150米葡萄連廊,貫穿其中。東張家莊村的沙土地土壤肥沃,養料充足,非常適宜蔬菜種植。
  • 深讀丨市區「私家菜園」亂象亟待解決
    張偉傑 攝樓頂種菜 風景不再在一些小區,居民樓頂種菜狂熱程度讓人難以置信,驚嘆不已。在湞江區某小區十三樓樓頂,記者驚詫地發現「別有洞天」:此處居然有20塊菜地,多數用磚頭圍成長方形地塊而成,也有用混凝土圍成,鋪上厚厚一層泥土後種上各種蔬菜。這些「空中菜園」,面積最大的有10平方米,最小的僅1平方米左右。
  • 一片小菜園,承託著老人的生活夢想
    有一天我無意中發現,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塊荒地被人整理過了。後來。這片原來的荒地每天都有變化,不但被人整理得整整齊齊,還種上了菜。我很好奇,就留心關注了這個地方,終於有一於,我看到那裡有一個老人在忙碌著,就走了過去,與其攀談了起來。
  • 第一次「收穫」的竊喜,「城市裡的小菜園」
    一周前,曾寫過一篇「我家有個小菜園」系列文章,感謝網友們的捧場。昨日的陰雨,給生活造成了不便,可是地裡的秧苗可開心了,隔著窗子,我仿佛都能聽到秧苗們歡快的歌聲。四株芹菜這都屬於試驗品種,以前栽過,效果不好。前文談過,10年前搬來江北,最大的好處是,有個小菜園可以玩。記得剛來時,對地裡的活兒一竅不通。隔壁是一對年逾八旬的老人,他們僱了一位當地的農民給他們侍候地。
  • 允許「花園變菜園」,是社區管理的創新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河南社區河南新村小區,一處花園格外特別:種的不是花草,而是蔬菜瓜果。這是在小區黨支部推動下,居民自主耕種、自主管理的「開心農場」。「開心農場」原來並不讓人開心:住戶多老人,愛種菜。搶位置、滴水、高空垃圾……鄰裡關係越來越差。社區幹部多次做工作無法根治。
  • 精美小菜園——既種「脫貧菜」 又送「暖心菜」
    「種了一輩子地,如今有了『精美小菜園』,我一年種種菜還能掙上兩萬塊錢,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5月28日,在西夏墅鎮東南村,村民劉菊娣一邊在菜地裡勞作,一邊向記者表達著喜悅之情。2018年,村裡開始推進精美小菜園建設,考慮到劉菊娣家的情況,讓她負責菜園耕地、播種、鋤草、採摘等工作。老人非常高興地答應下來,這幾年在菜園幹得非常起勁,精神狀態也越發好了。東南村的精美小菜園共20.3畝,分為大小不等的8個田塊。村委在選取農戶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困難農戶。目前這些田塊由5個農戶負責日常養護。
  • 【我說改善環境】安富街道通安村謝豐海: 菜園種菜庭院養花 生活更...
    【我說改善環境】安富街道通安村謝豐海: 菜園種菜庭院養花 生活更「出彩」 2020-07-03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