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為何這麼牛?看完他父親畢業的大學和履歷就明白了

2020-12-14 教育方向盤

說到鍾南山院士,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位年過8旬的老人,卻一直心懷矢志不渝的救死扶傷的初心,在別人這個年紀已經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依然不知疲倦地奮戰在第一線,為了就是可以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奉獻給國家,今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還帶著學生,希望教出更多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而最近因為肺炎疫情的出現,全國出現了上下一心抗擊肺炎疫情的局面,作為一名呼吸道領域的頂尖醫學家鍾南山院士首先在公眾面前接受採訪的時候確定了「人傳人」的說法,為各地及時防控爭取了時間。

在此前鍾南山院士接受白巖松專訪的時候,還很早地提出讓大家最好不去武漢,但後來通過報導我們看到一張鍾南山老院士坐在車廂裡閉目養神去武漢的身影,讓很多人看完後落淚了,他以「逆向而去」的方式來到了武漢第一線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彰顯出來了一名醫生的仁者大愛。

如今的鐘南山先生一直在奮戰疫情的第一線帶領著團隊為保障更多人的健康做出努力著,可以看到這位已經年過8旬的老人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來投身到工作當中,讓很多年輕人看完以後都為之汗顏。

鍾南山院士其實一直以來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和保健,年輕時就愛鍛鍊的他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而正是有了這樣的前提條件讓其可以全身心地把更多時間放在自己的事業當中。而說到鍾南山院士作為50年代末考上北京醫學院的學霸,一直以來學習成績都十分不錯。

說到北京醫學院(80年代改名為了醫科大學)很多人對其並不是很了解,這所醫科院校早在54年和59年兩度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而鍾南山院士能夠在那個年代考上這所大學堪比現在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了。

鍾世藩老先生

在進入大學後的鐘南山,對待學習十分認真,而且養成了十分良好和自律的生活學習習慣,憑著自己的天賦和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了一名在業界享有盛譽的醫學大家。

其實除了鍾南山院士本人靠著天賦和努力外,說到鍾老的家庭也是讓很多人佩服的,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和母親都是醫生,也正是自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讓鍾院士自小就立下了學醫的志向。

鍾老的父親鍾世藩是近代著名的兒科學大家,說到鍾南山父親早在20年代就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那個年代社會動蕩不安,能夠考上這所著名醫科院校的人寥寥無幾,而鍾世藩在畢業的時候還以優異生的身份畢業,後來還遠赴美國留學拿到了博士學位(現在說到博士依然是頂尖人才,在民國時期更是人中龍鳳了)。抗戰勝利後,鍾世藩回到了國內先後在多所當時著名的國內醫科大學的醫院任職,解放後一直留在了廣州中山醫學院擔任教授和主任,履歷十分傳奇,鍾世藩為我國兒科醫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晚年的時候依然不遺餘力地把自己畢生所學整理成《兒科疾病鑑別診斷》,成為了當下兒科教育教學和應用中最經典的著作。

不僅如此,鍾南山院士的母親也是一名醫生,雖然父親的話不多,但對兒子一直都十分的嚴格,也正是在這樣的父母影響之下,讓鍾南山院士最終養成了嚴謹的態度,保持了始終如一的品格,最終成為一代醫學大家。

相關焦點

  • 李蘭娟和鍾南山畢業的醫科大學全變為了985,看完就知道有多牛了
    說到這兩位老人,都在最關鍵的時刻再次挑起了大梁,很多人看完他們採訪的消息後,心理會特別的安心,在疫情發生以後,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一直沒有停歇自己的腳步,他們先後到過武漢,通過多方研究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為什麼鍾南山英語這麼好?看看他父親的英文病歷就知道了
    今天,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任視頻聯繫,向她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令人驚嘆的是,鍾南山院士不僅思維和邏輯敏捷、清晰,而且全程英語,表達特別流利順暢。網友下面一片膜拜:鍾老爺子,寶藏啊。鍾院士英文好棒呀!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面對外媒講英語了。一個月前,鍾院士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在長約90分鐘的採訪,全程英語對疫情的預測進行解讀,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表示遺憾和敬佩。為什麼鍾南山院士的英語這麼好呢?
  • 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首屆大學理事會成員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 現場第一個是「如何處理小我和大我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這場疫情席捲了全球,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牽涉其中,也包括了你和你的親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對待小我和大我的關係。
  • 參觀鍾南山院士的家,他對子孫的兩點要求,就是最好的家風
    鍾南山院士身上有很多重要的頭銜,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67歲的他告訴大家,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84歲的他再一次披上戰袍,告訴大眾,儘量不要去武漢,而他自己卻踏上了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徵。
  • 看完鍾世藩的故事,你就會知道鍾南山為什麼那麼牛
    身世悽苦和寄人籬下的經歷,造就了鍾世藩堅毅不拔、百折不撓的韌性。幾年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前身,是1906年,由英國倫敦會與英美其他五個教會合作開辦的「協和醫學堂」。因此所學教材都是原版英文,授課老師也是國外醫學教師,學制考核皆與美國大學無異。中國學生考入協和很難,但要想順利畢業則更是難上加難,特別是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歷史時期。那一年考入協和的學生總計40人,到1930年順利畢業的,也只有5人而已。
  • 這所2本醫科大學被譽為「小協和」,鍾南山院士母親曾在此執過教
    說到協和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會想到位於首都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協和醫院,甚至最近在馳援武漢的隊伍中再次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協和的名字,這所著名醫學院直接下轄醫院還被視為當下我國最牛醫院,而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我國醫學院中的四大王牌,從建校伊始就十分牛氣了,當年誰要是可以考到這所大學未來的成就將會不可估量
  • 鍾南山院士的父親鍾世藩是「八大金剛」之一,父子兩人模樣特別像
    鍾家門風嚴謹,鍾世藩的一絲不苟,對待事情認真,這也影響到了鍾南山。在鍾南山院士的回憶裡面,自己的父親常常深夜還在工作,因為時不時的都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家裡看病,所以鍾世藩不敢提前「關門」,對於此鍾南山院士耳聞目睹了自己的父親,是如何的對待病人的態度以及做法,這一點上面鍾南山院士也是頗受影響。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說到鍾南山院士我們都十分熟悉了,在今年他確實十分的火,不過這都是來自人民最崇高的敬意,他是一位偉大的英雄,很多人對他都十分仰慕。
  • 專訪鍾南山院士:「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專訪院士鍾南山4月4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本報記者 張銳 攝  清明節三天假期,84歲的鐘南山一直在位於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的辦公室工作。
  • 鍾南山院士:每個優秀人生的背後,都有一段憂鬱的時光
    不僅如此,在留學期間,鍾南山曾遭遇過語言問題,為了快速消除語言障礙,他每次和父母寫信就用全英文,而父親每次的回信則是像老師一樣批改,標記他哪裡不對,哪裡語法表達錯誤,哪裡方法表達錯誤。這樣細緻又偉大的父愛,讓身處異國他鄉的鐘南山鬥志滿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一代英雄鍾南山 和他的英雄事跡
    鍾南山是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畢業北大醫學院,中國工程院士,到廣州醫學院教書,可以說是我國流傳病毒學的領軍人物。在前不久鍾南山還榮獲共和國勳章,可以說他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講講鍾南山南簡介和事跡。
  • 鍾南山全程飈英語上熱搜,他的英語竟然這麼好!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像是大家的一顆定心丸。不管是奔赴武漢一線的照片還是面對鏡頭的每一次發言,他的出現都是一劑社會情緒的穩定劑;在國難民憂的關鍵時刻給予大家信任和安全感。在幾天前,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熱搜。
  • 專訪院士鍾南山: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記者 張銳 攝  清明節三天假期,84歲的鐘南山一直在位於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的辦公室工作。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1936年生於南京,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17年前,非典期間,67歲的鐘南山牢牢堅守於此;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襲來,84歲的他,仍然像一名鋼鐵戰士站在鬥爭最前線。
  • 揭秘83歲鍾南山顯赫家世?父母畢業於北京協和,堂姑祖父是林語堂
    2020年春節,鍾南山院士逆行奔赴武漢,由於出發匆忙,他並沒能買到飛機票,甚至連有座位的火車票都沒了,他沒有利用自己院士的身份,這位83歲的老人,跟普通乘客人一樣選擇無座票。這張鍾老在餐車辦公休息的照片,讓多少人淚灑衣襟,鍾老不僅自身有國士風範,更把這種教養傳給了後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鍾南山院士的家風!
  • 父親勸鍾南山選前者,鍾南山卻讓女兒選後者
    7月3日晚,在CBA廣東隊與江蘇隊的一場&34;比賽中,出現了兩位特殊的&34;——鍾南山院士和夫人李少芬!開場前,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親手將兩件印有&34;的球衣交到鍾南山和李少芬的手中,並召集兩隊球員與二老共同合影,場面十分溫馨。
  • 鍾南山院士擔任總導師!遵義醫科大學開辦南山班
    7月23日,記者從遵義醫科大學獲悉:今秋開始,該校將設立「南山班」,該班將由鍾南山院士擔任總導師,學生畢業後100%免試推薦就讀碩士研究生。今年初,在廣州醫科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的支持下,遵義醫科大學與廣州醫科大學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決定設立「南山」班。
  • 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妻子球場上投籃等他回家
    這是一段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84歲的母親李少芬,在空蕩的球場上投籃,等鍾南山回家吃飯。李少芬當年是籃球運動員,鍾南山等了妻子8年才完婚;現在,是李少芬等他。鍾惟德說:「我們很支持父親工作,也希望他多點時間回家。」
  • 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84歲的母親投籃等他回家吃飯
    這是一段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84歲的母親李少芬,在空蕩的球場上投籃,等鍾南山回家吃飯。李少芬當年是籃球運動員,鍾南山等了妻子8年才完婚;現在,是李少芬等他。鍾惟德說:「我們很支持父親工作,也希望他多點時間回家。」
  • 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84歲的母親投籃等他回家吃飯
    這是一段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84歲的母親李少芬,在空蕩的球場上投籃,等鍾南山回家吃飯。李少芬當年是籃球運動員,鍾南山等了妻子8年才完婚;現在,是李少芬等他。鍾惟德說:「我們很支持父親工作,也希望他多點時間回家。」
  • 【戰「疫」進行時】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令人動容的七個瞬間
    有記者提問鍾南山,您理解的科學精神是什麼?他分了兩段話回答,「我接觸過許多搞學術的人士,真正有學問的人,我感到他們有這樣的規律,他敢於肯定自己,也敢於否定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他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在實踐中發現是對的東西,他敢于堅持,但是,經過實踐發現是錯的東西,他也敢於否定。」這種理解,是他從基因上繼承了父親嚴謹的治學態度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