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人沸騰了,中方點讚

2021-01-13 虹國際

據環球網1月6日報導,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新作再次爆紅,這部名為《後疫情時代》的紀錄片將中國「一邊控制疫情,一邊發展經濟」的真實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許多日本網友看過紀錄片後,紛紛為中國點讚。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對這部作品表示「讚賞」。

竹內亮的新作

據報導,竹內亮是一名定居南京的紀錄片導演,此前因拍攝中國抗疫題材的紀錄片而走紅網絡,粉絲親切地稱他為「亮叔」。

去年武漢「解封」後,竹內亮在武漢採訪了10名當地群眾,將他們的抗疫故事拍成紀錄片,取名《好久不見,武漢》。這部作品上線不到兩天,點擊量高達數千萬,在海外也引起廣泛關注。

今年1月,竹內亮的《後疫情時代》上線後,再次登上雅虎網站首頁,迅速火遍日本。在新的紀錄片中,竹內亮走訪義烏、武漢、南京等多個城市,以他本人的視角,介紹了中國的抗疫經驗和經濟復甦情況,從直播賣貨、企業防疫、多行業推進無人化等方面解釋了2020年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奇蹟般地實現正增長的原因。

視頻中有一個片段拍攝的是南京的馬拉松錦標賽,當時活動現場人山人海,竹內亮站在人群中對著鏡頭說道:「在這個時期,除中國之外,應該沒有別的國家能舉辦這麼大型的活動了吧。」這一幕羨煞無數外國網友。

竹內亮:不要理他們

《後疫情時代》上線後轟動日本,許多日本網友對中國的抗疫奇蹟讚嘆不已,感嘆日本可能難以追上中國各行各業「無人化」的腳步。

然而,在一片喝彩聲中,也出現部分雜音。受「酸葡萄」心理影響,個別日本網友妄稱該紀錄片的內容「不真實」,這些人還對無人化技術在中國的可行性提出質疑。

面對這些負面評價,竹內亮表示,肯定會有人質疑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因為總有人不了解、不相信中國,別理他們就好。不管評價如何,他都會繼續堅持這份事業,因為「沒有人說話的話,永遠被誤解」。

竹內亮稱,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日本多地也相繼進入緊急狀態,他很擔心家鄉的疫情,希望日本可以借鑑一些中國的抗疫經驗。

同一時期,許多住在日本的朋友都羨慕竹內亮能在中國自由活動。他們在看到視頻後都很感動,而且中國無人化技術的發展也令他們十分驚訝。

中國抗疫驚豔世界

竹內亮的紀錄片只是中國「後疫情時代」的縮影,正如美媒所說,在疫情期間,世界一片混亂,中國防疫卻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

如今中國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人們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鍾南山院士也認為,疫情不會大規模暴發。

今年跨年夜,武漢的大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然而同一時間,受疫情反撲影響,昔日繁華的紐約時代廣場卻空無一人。有網友將這兩地的對比照發到國外社交平臺上,外國網友對中國羨慕不已。

文/三隻魚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沸騰了!日本導演拍出真實中國引爆國際輿論,華春瑩點讚了
    據報導,近日,日本導演竹內亮的新作再次爆紅,這部名為《後疫情時代》的紀律片將中國"一邊控制疫情,一邊發展經濟"的真實狀態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並非是國內導演帶有愛國主義思想傾向拍攝的作品,完全是竹內亮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最真實的樣子。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火爆外網,引爆中日輿論
    作為最早向世界報告新冠病毒的國家,中國自然是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與真相的,不過當該病毒開始逐漸的蔓延向全世界的時候,用病毒來污衊和詆毀中國似乎成了某些國家和媒體的常用來掩蓋疫情真相的手段,對此中國方面已經多次對此表示了抗議,不過你始終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因此最近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就火爆了外網,並引爆中日輿論
  • 日本導演拍攝南京抗疫紀錄片被市長點名表揚,導演回應:該給南京點讚!
    3月10日,南京舉行全市招商突破年動員大會,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在現場講話時為一位日本導演拍攝的南京抗疫的短片點讚,並表示「對我們招商引資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有利機會」,這位日本導演就是竹內亮。在南京全市招商突破年動員大會上,韓立明部署了2020年招商引資工作,並明確提出五個「突破」要求。在聚焦重點求突破上,韓立明特別提到,最近在日本火了的南京抗疫短片。
  • 這才是中國的後疫情時代!日本導演正義發聲,給西方一記響亮耳光
    就在美國對中國的抗疫成就不斷抹黑之時,一位日本導演站了出來,通過拍攝疫情之後最真實的中國,來為中國洗刷了那些不白之冤。日本導演紀錄中國的「後疫情時代」2020年,「抗疫」成了貫穿我們一整年的詞彙,中國雖然是率先暴發新冠疫情的國家,但是卻用最快的速度走了出來,同時也書寫下這隻屬於中國的「抗疫史詩」。中國不僅在在本國抗擊疫情上表現出眾,還為世界抗疫做出了巨大貢獻。
  • 獨家|竹內亮回應華春瑩點讚:中國後疫情時代值得記錄
    新華社東京1月8日電 繼《南京抗疫現場》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又一部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登上日本雅虎頭版和中國微博熱搜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也為之點讚。他如何回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又如何闡述自己持續記錄中國的緣由?未來還計劃拍攝中國哪裡?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中國外交部還點讚了!
    6月26日晚,一部講述解封後武漢生活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悄然上線。《好久不見,武漢》宣傳海報片子的拍攝者、一位42歲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和他的團隊忐忑等待著結果:在這個短視頻稱霸的時代,這部時長達1小時、把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紀錄片,是否會有人看?很快,他們的這個擔心就被打破了。
  • 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再次獲外交部點讚,竹內亮的回應來了
    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也在第一時間聯繫上了竹內亮。「太榮幸了」,電話那頭的他依然坦誠,「暫時沒有拍攝疫情題材紀錄片的計劃,接下來會拍一部關於長江的紀錄片,希望可以上院線吧」。
  • 日本導演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熱議 外交部:讚賞!望媒體用眼用心...
    日本導演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熱議 外交部:讚賞!望媒體用眼用心用情報導中國 2021-01-06 20:02:0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評論:0 查看數:0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
    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麼」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和動人的瞬間。今年,他因為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等疫情紀錄片走紅。
  • 對話日本導演竹內亮:如實展現中國抗疫,華春瑩發言讓我感動
    「中國作為2020年世界主要國家中唯一被預測將會實現GDP正增長的國家,究竟是如何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今年1月1日,以這樣一個問題開篇,由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中國抗疫主題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在網絡上線,很快便登上了微博熱搜和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點讚竹內亮「真實記錄中國」。
  • 「我在中國記錄真實」——專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題:「我在中國記錄真實」——專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新華社記者溫馨作品接連爆紅、被外交部發言人點讚、上節目、拍雜誌……來自日本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最近「出圈」了。「很多人說,你火了,但我感覺我什麼也沒變。」竹內亮回應。
  • 日本導演拍的這條中國紀錄片在日本火了,日本人看了很意外
    (雙擊畫面看全圖)日本導演拍的這條中國紀錄片在日本火了,日本人看了很意外政委燦榮來源:九龍軍事ID日本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轉發,感嘆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了細緻和徹底的措施,稱:「一定要看!」一、紀錄片講述中國抗疫舉措《南京抗疫現場》的拍攝者是日本導演竹內亮,他在南京工作生活多年。
  • 一個日本導演,拍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火遍日本
    一條10分鐘的短片,濃縮了中國南京城市生活中的抗疫場景。拍攝短紀錄片的人,是一位定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3月2日,這條短片在日本雅虎網站首頁推送,視頻內容對於大多數還沒有危機意識的日本人來說,像是一個「重磅炸彈」。
  • 日本紀錄片導演: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
  • 日本網友不信我拍的中國抗疫片?導演竹內亮獨家回應來了!
    編者按:1月1日,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這是竹內亮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的又一新作。    該片通過竹內亮本人的視角,分享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防疫經驗,真實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一邊把病毒控制好,一邊推動經濟發展的狀態」。  1月3日,該片登上日本影響力最大的雅虎網站首頁,卻引發日本網友熱議。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這次疫情發生前,他拍攝的《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系列節目已「圈粉」無數。今年3月,他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更向國外觀眾直觀展現了中國的抗疫場景。這一次,他把鏡頭對準了此次疫情中最受關注的城市——武漢。「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隱瞞的感染者?」
  • 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近九成 日本導演:日本老男人最喜歡看黑...
    那麼,今天從一個日本人的視角看看中日關係問題。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近日談及,1月1日上線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他說,疫情暴發初期,中日民眾互助,兩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誼讓人感動。
  • 日本導演拍的中國紀錄片,為何能被誇上熱搜
    前不久,他在中國拍攝的最新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國內外網友熱議。更是直接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點名誇讚。非常有排面。相比前一部關注於解封後的武漢。最新這部《後疫情時代》則著眼於疫情後恢復的中國。他說:「眼下中國能夠同時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是對14億人共同努力的回報,絕不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我知道你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 訪日本導演竹內亮:中國人將「危機」轉化為「新機」的能力和速度...
    「對竹內亮導演不帶偏見地真實記錄中國走過的這段非凡歷程表示讚賞」,1月6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為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點讚。隨後,該話題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二名。  《後疫情時代》以南京馬拉松比賽、無人配送、網絡直播等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在南京生活了七年的日本導演,說出了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本質不同
    我在日本拍攝的時候會拍社會問題,一直拍日本的社會問題。但是我來到中國之後,我再拍中國社會問題的話,我怕不夠深度,因為我對某些部分了解不了。像我們外國人拍的話,還是外國人看到中國的魅力比較有說服力,所以我專注做這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