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叮囑:家祭無忘告乃翁!多年後有人哭泣:如何告乃翁

2021-01-14 騰訊網

宋朝是詞的巔峰時代,但有一位文人卻堅持不懈地寫詩,他就是被譽為「亙古男兒一放翁」的陸遊。他的壽命非常長,活了85歲,在當時是高壽。但是,陸遊的一生,卻並不順遂。

剛剛出生的第二年,他就遇到了靖康之變。宋高宗時期,他參加科舉考試,卻因秦檜的阻擾而受挫。宋孝宗時期,已經名滿天下的他被賜予同進士出身,並且擔任了一些小官。

然而,陸遊的志向遠遠不是在官場上混口飯吃。他見證了江河破碎,國難當頭,一生都致力於抗擊金國恢復河山。然而,仕途的不得意和南宋苟安的大環境,讓他只能在奔波中吟唱。他最遺憾的事,就是活了那麼長的時間,卻沒有見到宋軍收復中原故土。所以,他在臨終前,滿懷不甘地寫下了《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非常出名,也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必學課程。它的基調是悲傷的,但卻流露出看淡生死的情懷,通篇洋溢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小珏認為,如果論起思想性,中華古詩詞無有出其右者。

詩人在臨終前,自知大限已到,卻並沒有半分兒女情長,唯有流露出對故土的思念和未能收復舊地的遺憾。然而,陸遊並不氣餒,他始終堅信,最後的勝利是屬於大宋的,未竟事業會有後來人完成,總有一天,後人會以捷報告慰九泉之下的他。

鑑於陸遊的名氣和這首詩本身的感染力,它迅速走紅,在南宋軍民中傳唱。它如同一首戰歌,喚醒了無數沉睡的仁人志士,為著國家興亡而努力。

24年後,陸遊的願望看起來就要實現了。南宋與蒙古結盟,滅掉了宿敵金國。這本來應該是件大好事,然而,南宋本身並不比金朝好多少,主要是借蒙古之手來實現的。更可怕的是,前門驅狼,後門迎虎。遠比金朝更厲害的蒙古崛起,對南宋造成了絕大的威脅。

必須承認,南宋比北宋爭氣,面對更強勁的對手,硬是堅持了44年。結局依然是遺憾的,華夏確實實現了一統,卻不是由陸遊的大宋完成的。「九州同」,卻同在蒙古,宋地盡失,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崖的身影,成為南宋最後的尊嚴。

多少人經歷了南宋被滅後,再讀陸遊的《示兒》,越發感傷。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像陸遊那樣,先國後家,將自己的一生致力於國家的富強,蒙古再強,又有何懼?元朝初年的詩人林景熙只能寫下《書放翁書卷後》,表達無比複雜的內心感受:

青山一髮愁蒙蒙,幹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已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首詩是《示兒》的唱和之作,意思並不複雜。它抒發了江山易主,國破家亡的傷感,更是表達了後人對無法實現陸遊遺願的愧疚之情。一句「家祭如何告乃翁」是整個南宋對陸遊的道歉。

其實,陸遊的家族對於南宋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在陸遊的愛國感染下,他的後代表現得非常有骨氣。他的玄孫陸天騏就跟隨陸秀夫在崖山跳海自盡,孫子陸元廷、曾孫陸傳義聽說南宋滅亡後,鬱鬱而終。其餘的後代們,謝絕了元朝的邀請,全部歸隱林泉,拒絕出來為官。然而,漢民族再次實現「王師北定中原日」,還得等到近百年後朱元璋的橫空出世。

相關焦點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謝謝你們,為武漢義無反顧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啊,他的詩,真的無時不刻都能想到引用,細細品味。今天,馳援武漢的各地醫療隊伍陸續回家了,家裡的親人們會很激動吧,想到身邊的鄰居、好友,他們經歷了次次的驚心動魄安全回來,生活又一下子充滿了美好與希望。
  • 子女了卻糾紛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子女了卻糾紛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020-04-05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但悲那年那事,又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抗日戰爭#「家祭無忘告乃翁八佰先烈,寫下遺書的那刻,其實都知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但他們一定有所期望:「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今天,我們終於莊嚴的告慰先烈:八百勇士捍衛了中國的脊梁,中華兒女接力了國家的強盛!
  • 家祭無忘告乃翁系列,曾經的小學生都工作了,柯南卻還停留在小學
    青山大大也通過他不懈的努力,成功將《柯南》列入了家祭無忘告乃翁系列。我們已然長大,而柯南卻還停留在小學。先來說說柯南吧,變小的柯南就讀於帝丹小學一年級,半年後成功升入二年級。家祭無忘告乃翁系列,曾經的小學生都工作了,柯南卻還停留在小學。柯南世界的半年等於現實的二十四年,柯南不老我們不變,曾經看柯南的初心仍在,青山大大就快點更新吧。大家對《柯南》中印象深刻的是哪個案件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讀者:待到聖墟完結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讀者:待到聖墟完結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如果說最近名氣很大的網絡小說的話,那麼無疑就是作者辰東的《聖墟》。《聖墟》作為「棺材三部曲」中的第三本作品,名氣本身就是很大,但是《聖墟》的名氣大不是正面的名氣大,而是被讀者吐槽變得名氣大。因為《聖墟》斷更太嚴重了,這是一部有生之年的作品。
  • 家祭無忘告乃翁,百年後香港回歸,林則徐五世孫凌青親手告慰先祖
    大詩人陸遊當年有一句詩很感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的,當這一代人的政治願望沒法達成的時候,總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後人身上,希望在後人身上自己的政治願望能夠達成,然後後人可以告慰先人。在中國歷史上,這種告慰曾經屢次出現,我們講一個最近的,香港作為我國領土,在滿清時由於政權的虛弱,被英國人搶去了,籤訂了各種各樣的條約。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當球迷在球場高舉去世的親人的遺像的時候,有許多人飽含熱淚,這一幕讓我腦海中浮現起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柏林聯合是一支全球迷持股的俱樂部。早在2004年,柏林聯合險些遭到禁賽,原因是他們的球隊註冊資金不足,這個時候,球迷們站了出來,他們甚至組織有償獻血來為球隊徵集資金。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當球迷在球場高舉去世的親人的遺像的時候,有許多人飽含熱淚,這一幕讓我腦海中浮現起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009年的時候,柏林聯合的主場已經使用多年,成了破敗不堪的模樣,但是球隊卻沒有經費來進行球場的維護,這個時候,又是球迷們站了出來,球迷們親自動手,翻修球場,最終讓球場煥然一新。2014年,球隊的主場再次需要改修,球迷們的身影又出現在了工地裡,他們自發地籌款,幫助球隊渡過難關。
  • 南宋陸遊一生,夢想仗劍持節與嶽飛肩並肩,誰想家祭無忘告乃翁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那年陸遊時年85歲,溘然長辭背後是三代人的接力,和未竟的雄心。人因信念而活,家因親人而存,國因志士而生。接力的三人,就如時代精神一樣,奮發而又激勵,卻從未得償所願!空留遺恨的同時,也挽回不了宋朝的命運。嗚呼哀哉,今日之人誰解其中意?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來源: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中新社成都4月1日電 (賀劭清 單鵬)將黃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叢,白色塑料盤放滿糖果小販顧紅梅(化名)將她當天凌晨4時從花市背回的菊花修剪枝葉後,麻利地插進身前塑料水桶中。這位從事祭掃用品銷售20多年的大姐介紹,今年實行預約制後市民錯峰祭掃,雖然周末祭掃人數銳減,但工作日祭掃人數卻有所增加。 磨盤山公墓的安葬區內,三名代客祭掃的工作人員輕輕擦拭墓碑上灰塵,擺上花籃,宣讀祭語後三次深鞠躬。
  • 實拍李登輝墓地:「異日國家得統一 家祭無忘告乃翁」
    李登輝過世後,傳將長眠於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的「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最高處,待家屬進行最後確認。
  • 網友:家祭無忘告乃翁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鬥羅大陸》的人氣如此高,以至於許多年後,還有人對它念念不忘,還有許許多多的新粉加入?答案很簡單,《鬥羅》可以說是一代人的青春,又是多少人的玄幻小說的啟蒙老師。如今,許多年過去了,當初等待更新的孩子們長大了,《鬥羅》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熱血青春,更是回憶。
  • 日本一父親帶六年級女兒入坑《全職獵人》,漫迷:家祭無忘告乃翁
    如何用四個褒義字組合成一個貶義詞? 答案:富堅義博。 不過這麼多年下來,富堅義博大大小小休刊也讓粉絲感到習以為常了。感觸比較多的應該就是《全職獵人》的粉絲了,等待已經變成了日常。從1998年《全職獵人》開更至今已有22年,一部漫畫從中學追到大學,再追到結婚生子的大有人在。也許還要追到中年,或者入土。
  • 陸遊示兒:北定日,家祭之!
    這位老人就是南宋詩人陸遊,我們今天欣賞的這首詩就是他的絕筆《示兒》。示兒南宋: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除了詩、詞、散文等文學成就很高外,他的書法也很受世人推崇,尤其精於草書,我們在上次欣賞的陸遊那首《臨安春雨初霽》中就提到「矮紙斜行閒作草」,可見「閒作草」也是他的日常愛好。
  • 國足這一特質令足球強國都震驚,如此循環,球迷:家祭無忘告乃翁
    臨終前的時候還不能釋懷,就告訴你的子孫,有朝衝出亞洲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您看這樣行嗎?
  • 家祭無忘告乃翁?歸化球員勢在必行,這是中國隊進世界盃唯一辦法
    中國足球選擇歸化球員的那一刻,就已經無路可退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和第二種選擇的較量,歸化一名球員,和歸化五名甚至十名球員要承受的壓力同樣大,那為何不孤注一擲,加大成功的機率呢?和出色球員一起比賽,他的隊友也會增加協同作戰意識,還會學習強者的踢球方式,這是一個能夠共同進步的過程,這個作用就像我們工作中的導師帶徒活動,有能力的球員會幫助實力不行的隊友,教授他們如何更好踢足球,傳授他們更多的經驗,如果身邊永遠都是無能的隊友,球員也就意識不到自己實力和高手之間存在的差距,所以一隻老鼠能敗壞一鍋湯,一名好球員也能使一支隊伍煥然一新。為什麼要參加世界盃?
  • 6月26日利物浦日報: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讓我想起一句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克洛普喜極而泣:1)談此刻感受:我幾乎說不出話,沒想到我會這樣,只要我一說自己現在的感受,我就開始流淚。這是一種釋放、幸福、驕傲交織在一起的感情。2)談全隊一起觀戰:別無選擇,今天上午我們覺得能不能做點什麼?也許不強制參加,但我說,不,所有人必須參加,因為我知道,如果誰自己在家一個人看比賽,他一定會後悔一輩子。而且我們所有人都一周檢測兩次,沒啥風險。
  • 郝柏村手稿曝光,對兒喊話「兩岸和平統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臺當局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逝世,他的書房及臥室今天曝光,擺設簡樸,拖鞋穿破了也捨不得換,牆上偶見斑駁,書桌上滿是郝柏村的手稿,其中還有他改寫南宋詩人陸遊《示兒》的詩詞,上頭寫著「兩岸和平統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陸遊《示兒》賞析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簡介作者,並講幾個有關的故事。陸遊(1125~1210),南宋著名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北方的大好河山被金人佔領後,南宋小朝廷偏安在南方苟延殘喘。在這個歷史時代,多少有志者為收復北方河山,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遊則是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 感受大詩人陸遊的悲憤之情,古詩《示兒》知識點詳解!
    《示兒》詩人陸遊,85歲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陸遊為何寫下《示兒》?宋寧宗嘉定二年,85歲的陸遊在臨終前給兒子寫下了這首詩作為遺囑。陸遊一生都在盼望著南宋王朝收復失地,完成國家統一,但幾十年的期盼一直未能實現,這首詩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金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