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後期,在線教育機構如何控制低速衰減

2021-01-07 芥末堆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鳥哥筆記(ID:niaoge8),作者沈路易。

本文為鳥哥筆記「全鏈路增長」上海站線下公開課同主題分享整理而成,演講者沈路易,掌門1對1 CMO。

我來自掌門1對1,這是一家從2014年開始做中小學在線輔導的公司。2014年的增長方式非常的酷炫,就是做地推。那是那個時代首席增長官幹的事,通過地推拉過來一波人,再拉來第一波融資,做投放、增長、轉化、留存。

企業在不同的階段,你會發現做增長的任務不太一樣,不再是去地鐵裡拉新,增長是為了實現轉化漏鬥的下沉,慢慢變成轉化、留存等。

而高速的增長到後面往往意味著你要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至於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這中間有轉化漏鬥,今天,我們就圍繞轉化漏鬥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NO.1 什麼是「轉化漏鬥」?

轉化漏鬥是一層一層的梯形,上面最大,下面最小,流量上面進來,到下面變小了。常見的轉化漏鬥有幾種方式:

AIDMA的模型常用於品牌廣告推廣。上面一層通過品牌廣告引起大家的注意,進而讓用戶對品牌廣告傳達的產品產生興趣,產生興趣開始渴望擁有,渴望擁有之後再通過不斷刷屏對產品形成記憶,最後行動、購買。

AIDMA模型示意圖

第二種是ICVCO模型,這種模型常見於廣告品牌投放,渠道投放,搜索信息流各種各樣的投放。第一步就是展現廣告創意,用戶產生興趣,點擊進去,看到落地頁,瀏覽完落地頁對產品產生興趣,然後諮詢下單。是常見的渠道投放或者電商投放的模型。

ICVCO模型示意圖

第三種是AARRR模型分為獲客-激活-留存-變現-傳播。獲客、拉新讓用戶成為種子用戶,然後讓用戶跟產品產生互動,互動之後讓產品留住用戶,然後再產生購買行為,通過用戶傳播產品。

AARRR模型示意圖

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這三種模型,梯形的入口代表流量流進來的大小,收口就是流量流出的大小,高意味著流量在每個階段留存的時間,腰意味著流量在各個階段的衰減速度,轉化漏鬥的層數則意味著整個轉化漏鬥流程有多長。

把漏鬥分了這麼多數學屬性,產生非常有趣的問題,比如第一個問題:入口是不是越大越好?

NO.2 入口是不是越大越好?

入口代表流量的大小,而流量的大小不僅僅跟它的絕對值有關,也跟流量的精準性、成本和收口效率有關

案例:如何讓選擇更恰當的暑期宣傳方案?

暑假是教育公司必不可少的戰場。

假如我們要在暑假進行課程推廣,對應的課程活動分別為:免費試聽、購課打八折;跟渠道結算的方式有CPM、CPC、CPA三種;

現在有三套廣告語,分別為:學習狂歡節+暑假免費試聽、學習狂歡節+暑假免費試聽+購課8折、學習狂歡節+暑假購課程8折,那麼他們之間對應的連線關係是什麼?

先簡單看三種決策方式。

CPM意味著千人成本,在固定展示一千次的情況下,費用已經產生,所以曝光入口和落地頁文案的誘導性需要越強越好,才能平攤我的展現成本。

CPC是按廣告點擊計費,廣告創意觸發的每次點擊都需要花錢,所以要求流量儘可能精準,廣告創意不能有那麼強的誘導性,儘可能排除無效點擊,而落地頁的誘導性則越強越好,實現平攤成本。

CPA是按照註冊付費,因此第一層廣告創意引入流量越多越好,當用戶到達到落地頁時,門檻越高越好,排出無效註冊,所以CPA落地頁是誘導性相對比較低的產品。

CPM/CPC/CPA對應文案導向

對應的文案中誘導性最強的是「免費試聽」,所以匹配到高誘導;「暑假試聽+購課8折」誘導性弱一點;直接告訴你購課的誘導性最低,進而匹配到你的投放方式上去。

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大概可以知道,入口並不是越大越好,跟產品的結算方式以及其他複雜因素相關。

放大流量入口的宣傳方案

流量的入口也有放大縮小的方式。

怎樣放大我的入口?

常見的有:免費、限時、限額、從眾,推薦。

比如如何讓「暑假免費試聽」的誘導性更強一點?可以限額一千名,或者限時一周。

如果還不行,可以再打從眾,現在有237名用戶正在瀏覽,這就是從大眾。

或者再強調推薦,限時一周,限額一千名,暑假免費試聽,你有17名好友正在瀏覽,來增加誘導性。

縮小流量入口的宣傳方案

那怎麼降低誘導性,縮小入口?

可以通過接近購買決策、透露價格信息、預先小額定金、用戶信息驗證等方式

暑假購課每滿10000減2000,可以誘導用戶認為我的課程是上萬的,想買幾千塊的就不要進來。

再加上驗證碼驗證用戶屬性,誘導性進一步降低。

驗證碼之後,再付一元鎖定優惠名額,用定金篩選用戶,從而把誘導性降到最低。

入口怎麼收放自如,是否真的要放大或縮小,是要根據用戶成本模型來決定。但影響入口大小的因素只有流量成本模型嗎?

做市場的人往往只看到市場的成本,卻沒想到前端的每一個流量都會導致後端成本的逐層增加

極低的獲取成本會引入低質量的流量,會消耗客服很多人力成本去溝通,浪費銷售很多時間去轉化,講試聽老師的課時浪費在低效用戶上。

所以,前端市場要綜合考慮整體成本。如何讓做市場的人能夠平衡整體成本?有個方法是流量分層+成本分層。

案例:試聽課頁面如何實現分層?

我們試聽課頁面進來需要填手機號、年級、科目和姓名,這個實現不了流量分層,怎麼對它進行分層呢?

我們做了這樣的操作,填完一個試聽課立馬跳出彈窗,填完驗證碼再彈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優先獲得頂配老師的機會,再到公眾號去預約老師

我們把用戶分成四類:

針對四類用戶進行成本分層。

試聽課頁面的流量分層設置

這樣一個簡單的表單操作,分成四層,然後針對它去匹配。綜合考慮流量的成本,包括後端的成本,並通過流量分層消化的方式平衡。

NO.3 入口開不大怎麼辦?流量入口小的四類產品特點

講了很多入口並非越大越好的例子,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如何縮小入口,而是根本大不了。

一般入口大不了有哪些原因?

一是沒錢。這個原因不用多說,我們一開始做地推的時候就是沒錢。

二是品類太垂直。一個泛類電商用同樣的成本收一波流量,男女老少都能進來,但垂直流量只能收某一個人群,體量自然變小。

三是低頻。產品使用場景非常低頻,教育房地產非常的低頻,場景使用不多。

四是高價。教育用戶成本非常高。對產品來說最悲傷的故事是:我的產品是細分領域的低頻高價產品,而且我還沒錢做投放。

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公司會強行把漏鬥拉寬,花錢花精力拉寬,還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不用硬拉寬,上面加一層就寬了。

這種方式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我們平時獲客的邏輯是直接找垂直低頻高價用戶,獲取它。但是我們垂直低頻高價用戶是泛類高頻低價用戶的小群體,是否可以從獲取的泛類高頻低價用戶中篩選出來?這種方式我們叫三級火箭。

輕鬆籌的三級火箭模型

輕鬆籌,它最終目標是做輕鬆E保,是高額保險類的產品。

如果直接切第三級火箭會怎麼樣?

會死的很慘。

所以他在上面一層一層加梯形。

第一件是輕鬆籌,朋友圈轉發,然後通過大數據和精算模型。做中間價格的產品叫輕鬆互助,讓一群人每個人投一筆錢,這個錢成為保險的資金池,最後到最高端輕鬆E保。

360,它最後成為了一家搜索導航公司,如果當年直接做搜索導航會怎麼樣?

可能會被百度幹掉。

所以他一開始切入市場是免費殺毒軟體,貼錢獲取大量的流量,篩選出大量的用戶之後做稍微高端一點的安全平臺,守住用戶黏性,然後再做變現的導航搜索。

羅輯思維,這是一個自媒體,現在在做高端的商學院,得到大學。

他先從公眾號開始,每天6點鐘發60秒語音,持續發一年,增長的粉絲成為基礎流量池,然後做得到APP,做知識變現,然後做最高端的產品商學院。每個高價低頻的產品背後都有一層一層的疊加梯形。

案例: 怎麼把新房生意高頻化?

大家看到的APP都是做租房/二手房,它比新房高頻一點。那怎麼把新房高頻?可以邀請風水大師做風水課,而想上風水課的人大部分是想買新房的。風水課價值很低,火爆朋友圈。

所以第一級火箭是通過邀請風水大師做火爆全國的風水課,第二級火箭是通過風水課挖掘出有購房意圖的用戶,而第三級火箭是通過這些用戶實現變現。

案例:怎麼提高一個酒吧的業績?

第一級火箭是女生全場免單,通過免單吸引女性入場,第二級火箭是通過女性吸引男性入場,第三級火箭則是通過男性變現。

無論是酒吧還是360,所有火箭模型都是這樣的。

第一級火箭通過低價免費甚至補貼策略獲取頭部流量。第二級火箭打造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第三級火箭實現商業變現。當一個產品遇到了最痛苦,最悲傷的故事時,可以想想產品上面加什麼漏鬥擴大它。

NO.4 收口一定比入口短嗎?

流量轉化的四種模型

把目光轉為收口。

收口大家很熟悉,所有的目的是為了讓收口越大越好,而最悲傷的故事是收口變成零。

大多數情況是收口比入口小。理想的狀況是流量100%進來,100%流出。而女神級產品是100%進來,150%流出。

從數學的角度分析,裂變是什麼?

裂變是一個等比數列,Cust(0)是種子用戶數量、Cust(t)是總用戶人數、T是傳播時長,Ct是單一傳播周期,K是單一用戶拉新量,這就是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

我們看到種子用戶是在乘法上,它對總體人數呈倍數影響效果,單一用戶拉新量是在指數下面,K當大於1是正指數,小於1是負指數,小於1時裂變停止。單傳播周期在指數上,對總體人數有倍數乘指數的影響效果。

流量裂變公式

從這個公式中你會發現,裂變最重要的一環是單一的傳播流程

我們簡化傳播流程,每次裂變時間越短,Ct指數和倍數增長越長越好;第二重要性是提高單人曝光,最後重要性是種子用戶。

很多人做裂變的時候,一拉一千,但是導致的後果是傳播流程非常的緩慢,直接讓裂變斷掉。通過這樣的裂變方式,把收口拉大,導入入口,然後再收口,再拉大,形成一個循環。

裂變的關鍵要素

分享都是取決於人,一個人的人性有哪些?炫耀、逐利、攀比、渴望、尊重、從重、讚美、好奇、焦慮。

我們舉實際的例子,鳥哥筆記公開課我們怎麼讓用戶分享?首先要調動大家的人性。

好奇:29.9元獲取0元千萬流量的獨家秘籍。

焦慮:特別在為增長、留存焦頭爛額的你準備。

尊重:運營人專享的年中盛會。

讚美:僅限各大公司運營核心負責人參加。

炫耀:參加報名者會通過組委會嚴格篩選,成功報名者獲得專署頭像海報。

攀比:運營5年以上,操作過百萬量級以上流量從業者更有VIP席位。

逐利:邀請好友報名可享受9折優惠。

渴望:更可近距離欣賞鳥哥筆記副總裁風採。

從眾:已經有12345運營人報名參加,趕快報名吧。

營銷海報上能放這麼多句話,調動人的人性,做一張海報不是寫著玩兒就行了,而是要調動人性。

我們舉更現實的例子,掌門1對1是做應試教育產品,這個最難做介紹轉化。

因為用戶在這邊學的好,並不會介紹給同學的媽媽,大家都怕給自己的孩子培養未來道路上的競爭者。

那怎麼辦?

可以充分調動競爭意識。

進學校設獎學金、表彰全學校前三名以及送全年的課程等,讓所有的家長都知道這個學校第一名第二名在我們這裡上課,那不到一個月,第三名第四名也會來上課,不出半年大家就都來上課。

雖然攀比的心理不能讓家長發朋友圈,但是可以通過其他的技巧去做。收口不一定比入口短,我們可以通過調動人性,設置合理裂變流程來放大收口。

收口不一定比入口短,那麼另外一個問題來了,收口比入口短一定是壞事情嗎?

NO.5 收口比入口短一定是壞事嗎?

大家一定要做裂變嗎?一定要把收口放大嗎?

其實不一定,一是通過收口篩選後可以降低後端成本,前端流量控制越精準,後端的效率提升越快。二是通過放大入口來帶動收口放大,飢餓營銷。

假如有AB兩個餐館,A冷冷清清,B還要排隊,明顯B的入口長多了,位置都是一樣的,收口都是一樣的。

你去哪個?

很多人都會去B。

儘管他的收口和入口完全不成正比。這就飢餓營銷對稀缺產品的心態。人總認為越稀缺的東西越珍貴,越想嘗試。很多的時候會人工放大入口,去創造稀缺的感覺,去縮小收口。創造稀缺以後,更重要的是營造氛圍。

怎麼營造氛圍呢?

案例:為什麼有的奶茶店總是要排隊?他們是怎麼創造排隊的氛圍的?

COCO操作臺是一字形,所有的原料一字碼開,像流水線一樣,幾十秒做一杯奶茶。

1點點的操作太臺子是L型,每天都在L型裡面做運動,旋轉騰挪拿原料,做一杯奶茶的時間是COCO一倍,導致排隊長很多。

這是故意的嗎?確實是故意的。

所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臺子,讓自己的店營銷出瘋搶或者稀缺的氛圍。

為什麼新開的不知名品牌的奶茶店也要排隊,而且臺子是一字形。採用託兒。很多新開奶茶店,十塊錢一天請大媽大叔排隊,通過託兒產生氛圍。

收口比入口短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有時候我們會人為拉長入口,創造稀缺和氛圍來促使收口放大。

我們看到入口、收口,看到高、腰、層數,進而衍生出很多話題,包括高應該是高還是矮,腰應該是陡還是緩,層應該是多還是少,其實都沒有定論。根據不同行業、產品階段和產品運營不同而不同。

本文轉載自「鳥哥筆記(www.niaogebiji.com)」,八年專注乾貨分享,運營推廣加油站。作者沈路易,原標題為《如何塑造性感的轉化漏鬥?》。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鳥哥筆記;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鳥哥筆記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鄭州·一丟思享會】傳統機構如何擁抱在線教育,區域性機構如何...
    【鄭州·一丟思享會】傳統機構如何擁抱在線教育,區域性機構如何發展壯大?,區域性機構如何發展壯大?、翼鷗教育華中區客戶總監李文燕、大山外語副總經理程暘共同參與了芥末堆一丟思享會的圓桌環節,探討傳統機構如何擁抱在線教育,區域性機構如何發展壯大的問題。
  • 小麥助教如何幫助教育機構打通在線教學場景?
    與此同時,家長們經過疫情期間直播教學的 「洗禮」,對在線教學認可度大幅度提升。「如何能夠有效拓展線上業務」成了不少教育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信息化、在線化是技術賦能教育的必然選擇今年,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上半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4.5億,佔據了全體網民的42.3%。
  • 在線教育直播系統開發靠譜嗎?網校平臺開發的發展前景如何?
    其實這樣的問題大家不用糾結和擔心,因為現在各大教育機構都是非常注重在線教育直播系統開發的,這種開發形式的確給教育機構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比如: 專業正規的開發商,對在線教育直播系統的性能來說,有一個很好地保障。
  • 籤代言上綜藝 在線教育機構花式營銷徵戰暑期
    其實,在線教育機構尋找名人「加持」不是新鮮事,只是近期頗為頻密。半個月前,網易有道旗下K12網校有道精品課邀請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出任代言人,緊接著,作業幫宣布籤約中國女排為其代言。不僅如此,跟誰學、猿輔導等也都通過贊助綜藝節目刷存在感。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下,在線教育整體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 喜憂參半的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教育機構打響線上角逐戰
    因此,大部分的在線教育機構從春節以來,一直都在忙於「招兵買馬」,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等企業都已開始了大規模的招新,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編程貓也一直在進行線上招聘。值得一提的是,火花思維還在採用員工共享的方式,接受其他教育機構的老師在疫情期間進行兼職教學。 也有一些線上教育機構和睿藝表示,目前正在考慮直接抄底接收一些線下培訓機構。
  • 龍德在線:如何正確看待線上教育發展現狀
    龍德在線龍德在線教育培訓平臺隸屬於北京龍德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證書考試、教育諮詢等服務的線上平臺。公司自成立成立以來,已發展成擁有百餘家線下服務網點的教育綜合體。2020年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元年,受疫情影響,多領域學科都採用了線上教學方式,如何能夠有效進行遠程在線教育?實現真實教學場景,輸出高質量教學服務呢?北京龍德在線教育培訓平臺張老師介紹,隨著線上教學科目多樣化,教學人群已覆蓋學齡前兒童、中小學生、大中專院校生以及在職員工等群裡。
  • 在線教育市場前景大好,但多數機構仍處虧損,萬門大學持續發展或成...
    導讀:多年以來在線教育市場雖呈持續上升趨勢,但多數在線教育機構仍動蕩不堪,在此情況下,一些企業卻可以做到持續發展,就像1月中旬36氪發布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家名為「萬門大學」的在線教育平臺,它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呢?  2019年在線教育市場用戶規模已達2692.6億元,預計2025年前後體量可達萬億級規模。
  • 中文在線攜手英國教育機構培生 推進數字教育平臺構建
    8月23日,中文在線與英國頂級教育機構培生(Pearson)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整合和發揮在教育、出版及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資源與優勢,為中國中小學基礎教育提供優質的數字教育內容及教學服務。「中文在線與培生的攜手合作,是強內容和強平臺的強強聯合,是強品牌和強市場的強強聯合,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我們希望通過和培生的合作,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提供全新的內容與服務。」中文在線教育公司總經理毛京軍表示,全民閱讀生態與教育服務生態是中文在線「教育+」領域的兩大布局重點。此次與培生的戰略合作,將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在中國教育市場推出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 在線教育蓬勃發展,大鵬教育打造專業學習平臺
    近年來在線教育蓬勃發展,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共享。作為在線教育的佼佼者,大鵬教育以技能增長、興趣驅動為出發點,定位於網際網路+教育,滿足了不同學齡階段學習需求。大鵬教育怎麼樣?在線教育將如何發展?下文將仔細聊聊。
  • 升學教育:在線教育發展黃金期下網際網路+教育會是學歷教育趨勢?
    其次教育產品不同與其他網際網路產品,具有不可逆特徵,很難用「羊毛出在豬身上」的邏輯來打造產品,教育行業最終還是要看教學效果和服務質量。如同零售行業一樣,疫情對於線下教育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警醒和敲動。以往傳統教育機構對於如何轉線上,以及線上教育是否有良好的觸達持懷疑態度,但疫情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加速了線上化進程。
  • 教育機構如何做好網絡直播課
    一場新冠病毒疫情,讓教育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教育形式的改變,網絡直播形式雖然廣受詬病,但確實已經成為了主流授課形式。對於大多數機構來說,是沒有做過網絡直播課的,突然要變換上課模式,對機構而言,絕對是比較大的挑戰。
  • 疫情捐課不捐錢,在線教育機構是真心幫扶還是趁機獲客?
    但總的看法是,教育品類都有自己的特徵,線下的就終究還是線下生意,能線上的遲早會線上化,一場疫情也不會改變這些特徵。在肯定教育機構這種捐贈行為之外,來咖智庫也試圖回到商業運營的本質,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這輪在線教育板塊上漲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2、教育機構爭相贈課、捐課後,是否真能助力其未來業務的發展?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數位化轉型?
    編輯導語: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機構的打擊是極大的,如今,疫情還未完全消失,線下教育機構該如何創新思路,完成轉型?2020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線下教育被按下了暫停鍵,線下教育機構面臨著固定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以及學生、老師資源的流失和大規模的課程退費問題,多數面臨現金流問題的線下教育企業進入破產階段。隨著線下培訓機構的頻頻爆雷,如何轉型是每一家教育機構都在思考的問題。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包括新東方、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在內的眾多培訓機構紛紛暫停寒假班的線下授課,轉而進行線上授課,所授內容與原來線下課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疫情也給予了在線教育發展的市場機會,各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免費課程。
  • 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SWOT分析
    導語:隨著網際網路與教育行業的融合發展,在線教育行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外界關注,其中焦點之一便是K12領域。K12在線教育行業面向獨特的用戶人群,具有不同於其他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特點。
  • 剎車熱衰減是什麼剎車熱衰減怎麼辦
    【太平洋汽車網】剎車熱衰減是指剎車系統因剎車盤和剎車片強烈的摩擦而產生高溫後,剎車出現力道衰減的現象,高熱情況下的剎車系統,剎車性能會大大減弱;出現剎車熱衰減時應儘量減少急剎車,使用點剎車,車速不快應該找機會停下車輛,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緩解熱衰減。
  • 在線教育行業如何藉助信息流廣告實現雙豐收!
    隨著全民性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對教育的重視也與日俱增。特別是孩童教育,早早被不少家庭提上「日程」。據中國市場研究在線發布的中國學歷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2019-2020年)顯示,截止19年幼兒教育市場規模2530億,中小學教育(課外輔導民辦學校)市場規模約為6800億。尤其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更催生了教育市場的飛速發展。
  • 疫情助推下沉市場成在線教育新增長點,教培機構該如何打贏這場爭奪...
    疫情助推下沉市場成在線教育新增長點,教培機構該如何打贏這場爭奪戰?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下沉市場將成為在線教育行業新的增長點和在線教育機構們的必爭之地。  在中國,一二線城市人口約有3.9億人,三、四、五線及以下城市人口約有10億人,可見下沉市場以近乎3倍的人口優勢彰顯著市場規模的巨大。但迫於經濟發展形勢和居民消費能力的限制,相對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用戶的消費水平短時間內依然無法與之持平。
  • 在線教育火熱,機構如何快速入局?
    很明顯,在線教育正在迅猛崛起,正在成為一種主流教育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OMO模式)是教培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十年以來,在線教育相關企業的科技創新貢獻度逐年攀升,專利數量佔比由十年前的30%提升至50%,在2016-2020年這五年間,教育行業近5成的專利都來自於在線教育相關企業。 教育正在通過聚焦在線新經濟,加速擁抱網際網路,而資本也在在線教育行業的布局中按下「加速鍵」。
  • 突破在線職業教育發展障礙,優德教育帶領學員成就職業人生
    >伴隨政策紅利和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在線職業教育領域蓄勢待發,儼然成為新風口。在線職業教育本身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境,正在阻礙相關企業的快速發展?身處在線職業教育的眾多教育機構又該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抓住機遇,搶佔先機?1.風口已至千萬級市場亟待開發中國在線職業教育的市場規模在2015年,僅為368億元人民幣。到了2018年底,其市場規模達到768億元人民幣,實現了32%的年複合增長率,比整體市場增長快了近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