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創始人陳峰又攤上事了

2020-12-27 一博財經

因海航集團在合同糾紛案中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限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限制海航集團及其法定代表人陳峰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即便是以個人資產實施以上行為。

9月15日,根據該法院發出的限制消費令,今年67歲的陳峰作為海航集團的創始人,未經批准不得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不得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乘坐交通工具時,不得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等。海航集團發言人與陳峰不予置評。

依據限制消費令,海航集團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也會受到影響。

對於這家大舉借債在六大洲狂熱收購的海南公司,本次限消令是其大起大落歷程的又一最新事件。身陷大概820億美元的債務泥潭後,中國有關部門今年早前宣布海航集團獲政府工作組協助風險處置,為資產快速處置鋪平道路。

撰文:Shirley Zhao商業周刊

相關焦點

  • 海航內幕:陳峰和王健怎麼評價對方
    在王健離開1年零7個月後,海航集團官宣:海南省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不過是兩年前的春天,現在想來恍若隔世。王健是當時的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與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同為海航最重要的創始人、最大自然人股東和海航的掌門人。2018年是海航成立25周年。
  • 海航董事長陳峰坦承工資遲發,稱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於惠如 「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12月30日,海航集團發布了董事長陳峰2020年新年獻詞,獻詞中,陳峰坦誠,2019年海航資金短缺的情況仍未解決,並存在工資遲發、緩發的現象。海航在迎戰流動性困難的環境中又堅守了一年。
  • 海航被接管 陳峰仍是董事長
    據海航集團2月29日消息,應海航集團請求,近日,海南省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另據海航集團公告,根據工作需要,經2月28日集團股東會、2月29日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改選了部分董事。改選後的董事七名:陳峰、顧剛、李先華、譚向東、任清華、陳曉峰、何家福。選舉陳峰擔任董事長、顧剛擔任執行董事長、李先華擔任副董事長。同時,董事會決定分別聘任譚向東擔任公司CEO、任清華擔任公司聯席CEO。
  • 海航集團李先華當選「全國勞動模範」
    在此次大會上,海航集團執行長李先華當選「全國勞動模範」並接受表彰,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本次表彰大會。陳峰曾於2000年當選「全國勞動模範」,並於2009年榮獲「時代領跑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範」稱號,是中國民航系統唯一獲此殊榮者。
  • 海航集團資不抵債?燒光5600億巨資後,工資也發不起?
    海航集團負債這麼高,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不加節制地進行投資,創始人陳峰把海航集團活生生帶成了一家投資公司,涉及的產業之廣讓人無法想像。2016年到2017年,這麼短的時間海航集團就已經投資了5600億,這個速度比世界第一投資集團軟銀還要誇張得多,孫正義都表示豪氣,比不起。
  • 海航被接管,變身國資倒計時!晉商江湖又少了一個傳奇
    靴子落地,海航終被接管,晉商大哥陳峰再任海航董事長。 2月29日,海航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本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 海航集團新任執行董事長:全面復工復產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海航集團新任執行董事長:全面復工復產,助力海南自貿區建設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成立、海航集團董事會改選後,新班子迅速開始運轉。據海航集團官網消息,3月4日,海航集團機場板塊復工復產及運營工作專題會議在海口海航大廈順利召開,傳達海南省委省政府對當前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指示精神,聽取美蘭、鳳凰兩機場復工復產情況匯報。集團領導、機場板塊負責人等12人參加會議。
  • 陳峰新年致辭:時常倍感壓力 愧疚之心難以言表
    12月29日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陳峰在新年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海航發展求快求大、偏離主業、千億債務集中到期、p2p平臺兌付泰山壓頂、公司股票市值縮水、海航重要創始人意外離世,回望這一年的林林總總,千難萬險,百般滋味,我時常倍感壓力,愧疚之心難以言表。
  • 因為3.7萬元,海航董事長陳峰被限制高消費,禁止乘坐飛機高鐵……
    今日(9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發現,海航集團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法院為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發布日期為9月15日。該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顯示,海航集團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
  • 海航7千億負債的背後,還不上3.7萬債務,老闆被限制消費
    根據2020年福布斯排行榜,中國首富馬雲的身家是大概3500多億,而海航的負債資產已經是約等於兩個馬雲的身家了。有了對比,大家就明白了,海航的負債資產為什麼會被大家津津樂道。最近,行業內津津樂道的已經不止是海航集團了,還有他們的老闆陳峰。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陳峰被法院開出限制消費令。
  • 海航變局:聯合工作組成立,改選2名董事
    2月29日下午,海航發布公告稱,自2017年末爆發流動性風險以來,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團積極開展「自救」,但未能徹底化解風險。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 為有效化解風險,維護各方利益,應海航集團請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
  • 海航集團成老賴:董事長被禁止坐飛機 因逾期觸發的要償債務971億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因未能按時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海航集團被法院列為「失信公司」,董事長陳峰也被限制高消費,不得乘坐飛機、高鐵......董事長陳峰被禁止坐飛機企查查顯示,法院將海航集團列為「失信公司」後,隨即對海航集團及其董事長陳峰下發了限制消費令,限制海航集團及法定代表人陳峰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 海南成立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 推進其風險處置工作
    中新網海南新聞3月13日電 印尼《印尼商報》、菲律賓《商報》、澳大利亞《澳洲新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成立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 推進其風險處置工作  中新社海口2月29日電 (記者 洪堅鵬)海航集團29日發布公告稱,應其請求,海南省人民政府近日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 海航前高管:19日省政府工作組確與海航集團董事長等人談話
    (疫情導致海航停飛 圖片來源:資料圖)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2月19日,多家媒體報導稱,海南省舉足輕重卻又負債纍纍的海航集團即將被接管,旗下的航空資產將被拆分給國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也有媒體稱,海航並未被接管,僅僅是政府派駐到海航集團的工作組更換人員。
  • 海航集團發致歉信,海航會議翻車現場實錄曝光!| 新聞熱點
    海航集團介紹一下先。  自1993年創業至今,海航集團經歷27年的發展,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跨國企業集團。在陳峰董事長帶領的董事會領導下,海航集團以航空運輸主業為核心,夯實主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致力於打造中華民族的世界級航空品牌與世界級航空機場品牌。
  • 海航集團:將按時發薪、恢復公積金比例等各項承諾兌現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海航集團:將按時發薪、恢復公積金比例等各項承諾一一兌現海航員工代表座談會。 本文圖片 海航集團微信公眾號9月17-18日,海航集團召開本年度第二次航空主業中層管理幹部及一線特業員工代表座談會。
  • 王健之死:海航背後的資本迷局
    在受託接手三亞的鳳凰機場後,海航乾脆又成立了專門的機場運營集團,先後將三峽機場、滿州裡西郊機場的運營權收入囊中。至此,海航集團成為三大國營航空集團之外的第四大陣營,陳峰終於等來了這一天。但就在2003年海航一路買買買時,「非典」讓本已舉步維艱的中國民航業更是雪上加霜。
  • 海航7千億負債背後,一個老闆在法國意外身亡,一個老闆被限高了
    最近海航又上熱搜,這次是他們的老闆陳峰被限高了。原因是海航還不起3.7萬元而被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發出了「限消令」。目前海航被執行的信息有12條,總計標的為8.3億元。2018年海航的董事長王健在法國考察的時候,因為意外摔倒而已身亡。當時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王健最初是陳峰的助理,也是海航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王健去世之後,隱退2年的陳峰再次走上了臺前。2012年的時候,陳峰、王健等人一起籤署了一份協議,決定在自己去世之後,把海航的股份統統捐出去。
  • 海航集團舉行優秀黨員及模範人物事跡報告會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10日電(記者 洪堅鵬)11月9日,海航集團在海口舉行「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優秀黨員及模範人物事跡報告,海航集團飛行員胡獻忠、乘務員孫煒瓊、機務員巨俊軒和銷售客服雷小培等四名榮獲2018年海航集團「感動海航十大人物」和「海航十大工匠」稱號的優秀黨員和模範員工。
  • 海航集團感謝一線員工 兌現按時發薪、恢復公積金比例等承諾
    原標題:海航集團:將按時發薪、恢復公積金比例等各項承諾一一兌現   9月17-18日,海航集團召開本年度第二次航空主業中層管理幹部及一線特業員工代表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