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利用:吉林榆樹百年徐家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2020-12-12 看吉林

保護歷史古建築,修復古建築,挖掘在地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在吉林省榆樹市大坡鎮有這樣一個古香古色的院落,它就是東北最大的青磚古瓦生產地—徐家窯。而正是這座百年老窯生產出來的青磚古瓦,東北的大部分古建築才得以修復保護。如今在鄉村振興中,悠久歷史的村落、紅色紀念館、古城牆、文化牆不可缺少青磚古瓦,而百年徐家窯以獨有的魅力,正在發揮著保護與傳承的歷史重任。

東北最大青磚古瓦生產地 百年徐家窯歷史的文化標誌

徐家窯的第四代傳承人是徐加利,雖然他已年過七旬,沒有白髮,說話乾脆利索,在徐家窯博物館裡,懸掛著百年老窯歷史年代歷程,而作為現在的傳承人徐加利他出生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正是由於幾世紀的磚瓦情緣,讓他在1970年,又帶著祖輩傳下來的燒磚工藝回到這裡,扎了根。

談起百年老窯歷史,老人說,還得從自己的爺爺說起。這座百年歷史的古窯,在徐家窯的院子裡矗立著,雖然不再使用,但仍保持著原貌,百年以來,窯身已經被修復過無數次,但上面的「徐家窯」三個字一直保留至今。青磚青瓦屬於我國的古建築材料,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與普通磚瓦不同,它在抗氧化、水化、大氣侵蝕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但因為它的燒制過程複雜,時間長,一直沒有被廣泛使用。雖然自動化生產如今已經成為徐家窯磚瓦生產的主要方式,但廠裡依然保留著一些古老的制磚手藝,趙文福就是手工制磚坯的一位老師傅,這處近百平米的房間,就是他的「戰場」,每天攪土工人將土混好運到房間裡,趙師傅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

祖輩留下的財富,保護好傳承下去

在趙師傅的口中,技術性的語言並不多,但看到他操作的每一個動作,就會發現每一步都很有講究,例如摔泥時,需要力量更大,必要要使模具中的四個角都被填滿,從而保證製作出來的磚可以方方正正,經得住燒制。

從1970年開始,徐加利先是在窯上做一名普通的燒窯工人,再到成為徐加窯的主人,到最後帶著附近村屯的農民學習製作青磚青瓦的手藝,不僅讓村鄰的生活富足起來,同時,也讓祖傳的燒窯技術得到延續,儘管如今這份工藝加入了更多的工業化元素,但徐加利覺得,手工這項技藝,還是應該作為祖輩留下的財富,傳承下去。

吻就是獸吻,屋頂正脊兩端的裝飾物,在古代建築中最為常見,有保護建築的寓意,除此之外,屋脊上還有的各種不同形態的飛禽,統稱為脊件,這些脊件的雕刻,都是由馬笑舫帶著工人們來完成,所有脊件兒的製作,要先用泥塑做出模具,用模具翻模做出成品,再燒制而成。當然泥塑後的造型,經過翻模,形成模型,成千上百的脊件都可以進行複製。每一個脊件的泥塑過程基本要在兩三天左右,為了保障翻模時可以輕鬆脫坯,很多凹凸有致的造型,馬笑舫都有自己的技巧。

磚雕屬於我國四大雕刻藝術中的其中一類,分為浮雕、平雕、透雕、圓雕、貼雕,一般雕刻的圖案多以花型、鳥獸、以及象徵美好寓意的實物為主,和泥塑不同,磚雕的硬度更大,為了讓雕刻力度適宜,馬笑舫一般會配合一個木槌進行工作。傳統的燒雕技藝,懂的人不多,學的人又少,這是徐加利和馬笑舫最擔心的問題,二位已經年過7旬的老人,是徐家窯的第七代傳承人,他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讓古老的遺產又「活」了起來,他們希望,未來,古建築能被更多的人去了解,古老的燒雕刻技法能讓更多人認可。

作為東北最大的百年老窯生產出的青磚古瓦,讓東北很多文物古蹟得到了修復,徐加利說,生態資源、風景名勝、文物古蹟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生態資源遭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就會惡化;風景名勝受到破壞,觀賞價值就大打折扣;文物古蹟遇到破壞,人文價值就蕩然無存。如今,在東北徐家窯修復的文物古蹟有上百處,讓古文物古蹟修舊如舊。

百年徐家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徐家窯」從2012年開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2016年先後被長春市政府和吉林省城府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單位。如今,非物質遺產文化燒雕刻技藝已經得到了保護和傳承……

在城市,長春地鐵站文化牆、乾安縣一些村落的古文化牆、柳河的古城牆都是用徐家窯的青磚古瓦修建起來。看到這些青磚古瓦修建起來的建築又讓人仿佛回到了從前,找回久遠的歷史……

在農村散落著眾多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築,這些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遺產,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是獨具地域特色和時代風格的傳統建築,也是一個區域、一個村落重要的文化記憶和文化標誌,是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保護、傳承、利用農村歷史建築遺產對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徐家窯正以它獨有魅力,讓古建築得到保護、傳承、利用 ,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中醫農業」+「耕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的「鄉風文明」內涵,就是要求認真對待鄉村發展歷程和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中醫農業」與「耕育文化」有助於維護好國家、民族發展的基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中醫文化和農耕傳統文化,實現農業的生態發展和鄉村振興。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將「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列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既是對前期鄉村旅遊發展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鄉村旅遊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的新要求。我國現代鄉村旅遊發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鄉村旅遊在鄉村資源挖掘利用、產品開發和業態組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方面創新了模式、積累了經驗,特別是在助力脫貧攻堅和促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網聚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2020中國青年新媒體北方峰會暨青年新...
    國內新媒體行業領袖、知名平臺、領軍企業代表以「網聚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電商企業、專家學者、業界新秀以「青年網絡主播助力消費扶貧」為主題展開了圓桌對話,與會代表共享發展經驗,共商發展方向,共謀新媒體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青春藍圖」,為青年打造了一場新媒體領域的高端峰會。
  • 關於印發《2020-2021年吉林省科技助力 鄉村振興「科技之冬」活動...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吉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 2020年11月24日 2020-2021年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之冬」活動方案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的鄉村振興決策部署,進一步凝聚科技力量,大力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
  • 涇陽縣:匯聚鄉賢之力 助力鄉村振興
    為充分挖掘鄉賢資源,探索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地有效路徑。近日,涇陽縣「發揮鄉賢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培訓會在口鎮舉辦,培訓會專門邀請中共鹹陽市委黨校趙梅老師現場授課。培訓現場氣氛熱烈,授課內容通俗易懂,現場的鄉賢們紛紛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家鄉各項事業的建設,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本次培訓是涇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進新鄉賢議事工作的重要舉措,是貫徹縣委縣政府會議精神的需要。鄉賢已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11月20日上午,省政協圍繞「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主題開展2020年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暨第五次雙月協商座談會,利用現代科技、網絡優勢實現全省三級政協委員聯網,會內會外廣泛協商,線上線下凝聚共識。「如何發揮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是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關注的重大課題。
  • 【脫貧振興八閩行】傳承百年水仙 漳平農民鄉村振興再出發
    【脫貧振興八閩行】傳承百年水仙 漳平農民鄉村振興再出發 2020-09-27 12:17:00來源:中國日報網
  • 「自貢」自流井區開展「傳承先輩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黨外人士教育...
    12月17日,自流井區組織開展為期兩天的"傳承先輩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黨外人士教育實踐活動,區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知聯分會、新聯會、社會組織分會成員及黨外幹部代表3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中,代表團先後考察參觀了民革榮縣總支黨員之家、自貢市網絡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榮縣農民漫畫館、吳玉章故居、吳玉章生平事跡館、吳玉章統戰業績教育中心、尖山鄉村振興示範區、盧德銘故居、盧德銘紀念館,追憶先輩革命歷程、感嘆今日奮鬥成果、共謀未來美好願景。活動還邀請了自貢市委黨校李翔教授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入解讀了十四五規劃遠景目標。
  • 漳平市溪南鎮挖掘特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東湖村是「閩西最美古村落」之一,溪南鎮充分發掘利用該村特有的古建築、特色文化、傳統工藝等資源,重點打造步入式鄉村生活體驗區,眾多遊客紛至沓來,有力拉動了村莊發展。這是溪南鎮挖掘特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鎮黨委書記許賜江告訴記者,溪南鎮古為感化裡轄地,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 校地合作啟新篇 鄉村振興再發力——玉林師範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
    ,實現應用型轉型發展,履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而設立,肩負推進鄉村振興政策研究與諮詢、科學研究、技術推廣與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引領、高層次人才培養、政產學研用融合等重要職責。黨委唐仁郭書記在致辭中強調,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我黨對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認識的深化,使新時代的「三農」工作有了總抓手,使扶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了戰略保障,使我國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有戰略定力。
  • 湖南道縣: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
    為了使道縣的紅色資源得到保護,紅色精神得到傳承,2019年,道縣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強化管理」的方針,全力以赴集中攻堅,僅用70天時間就高質量完成陳樹湘烈士墓遷移和陳樹湘紀念館等十餘項紅色遺址項目建設。目前陳樹湘烈士墓被列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已成為湖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黨性教育基地。
  • 寫好四篇文章 新泰市小協鎮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雁彬 通訊員 肖欣欣 新泰報導 文化振興鑄「魂」。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新泰市小協鎮不斷加大政策、資金的扶持,助力鄉村文化事業發展壯大,同時致力於文化主陣地的打造,建設鄉村文化人才聚集地,支持本土文化品牌發展。
  • 鄭俊雄:保護好利用好古建築 走出一條具有海豐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10月28日下午,縣委書記鄭俊雄深入陶河鎮陶北港口村,就古建築保護、開發、利用進行專題調研考察,強調要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充分挖掘海豐古建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高起點謀劃,促進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的有機融合,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海豐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馮毅:揮灑青春汗水 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我們全面開展走訪調研,摸清村情民意,對全村村民、整村地情地貌、交通情況、水源保護、可利用資源、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情況都進行了系統調研。 駐村工作組在三個村民組分別設立群眾意見箱,收集意見,並認真組織舉行專題會、村支兩委擴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見面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擬定了《瓦窯村鄉村振興作戰圖》,即整個駐村工作期間的工作計劃,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明確了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
  • 鄉村振興讓古老村莊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站街鎮老城村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促進農業全部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鞏義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構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體制機制,完成站街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我的扶貧故事丨揮灑青春汗水 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我們全面開展走訪調研,摸清村情民意,對全村村民、整村地情地貌、交通情況、水源保護、可利用資源、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情況都進行了系統調研。駐村工作組在三個村民組分別設立群眾意見箱,收集意見,並認真組織舉行專題會、村支兩委擴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見面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擬定了《瓦窯村鄉村振興作戰圖》,即整個駐村工作期間的工作計劃,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明確了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
  • 無棣召開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授信會議
    會議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無棣3月7日訊(記者 蘇建軍 通訊員 王旺)3月5日下午,無棣縣召開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整鎮)授信工作會議。會上,無棣縣地方金融服務中心主任劉全順宣讀了《無棣縣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全縣(整鎮)授信工作實施方案》。
  • 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羅文廣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江 11月2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津華率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第三黨支部全體黨員及部分黨外人士赴晏陽初博物館開展以「學習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晏陽初是從巴中走出的世界級文化名人,是巴中人的驕傲。他開創的「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運動在歷史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至今仍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
  • 「我的扶貧故事」馮毅:揮灑青春汗水 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我們全面開展走訪調研,摸清村情民意,對全村村民、整村地情地貌、交通情況、水源保護、可利用資源、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情況都進行了系統調研。駐村工作組在三個村民組分別設立群眾意見箱,收集意見,並認真組織舉行專題會、村支兩委擴大會以及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見面會,廣泛聽取大家意見,擬定了《瓦窯村鄉村振興作戰圖》,即整個駐村工作期間的工作計劃,從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鄉風文明、生態保護等五大方面,明確了工作開展的具體目標和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