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雄:保護好利用好古建築 走出一條具有海豐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22 騰訊網

10月28日下午,縣委書記鄭俊雄深入陶河鎮陶北港口村,就古建築保護、開發、利用進行專題調研考察,強調要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充分挖掘海豐古建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高起點謀劃,促進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的有機融合,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海豐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陶河鎮陶北港口村,縣委書記鄭俊雄實地察看了古建築——樑美樓,詳細聽取當地歷史文化、古建築保護、環境保護與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就古建築的保護開發利用進行調研。

據悉,樑美樓,又稱樓內,始建於乾隆年間,歷時16年建成,是一座由整個院牆圍成的古建築,坐北朝南,佔地面積2363平方米,正面寬38.94米,南北長60.7米,內有大小房間60間,4廳9個天井,整個民居建築群由一前門和左右兩個後門出入,形成「九包五」架勢,現屬我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鄭俊雄強調,古建築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是一筆展現海豐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財富,要積極探索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新途徑,著力加大對古建築的保護和修繕力度,注重對傳統藝術、民俗技藝、人文典故、地域風情的保護與傳承,彰顯海豐農村文化特色,促進文化遺產與社會經濟融合發展。要突出重點、精準發力,進一步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力度,全力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周邊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以及文化創意、景觀創意、文化產品開發、文旅融合等相關工作,學習借鑑浙江經驗,將鄉村創客與古建築進行結合,產生超越城市文創園的概念,讓鄉村煥發出更大的活力,儘快形成有內容、有特色、有品牌、有產品、有創意的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展現當地風土人情魅力,推動鄉村振興。

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葉勝勇參加調研。

聲明:轉載需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不得更改內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新山片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蓮花山片區打造生態康養旅遊,兩條美麗鄉村景觀示範帶深入挖掘紅色、綠色的資源,讓沿線村莊成為一道道風景。近日,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鄭俊雄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海豐縣正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體驗區和旅遊休閒康養「後花園」的目標,聚焦「八大美麗」,釋放鄉村振興動能,推動鄉村全域美麗。
  • 永泰梧桐三富村走出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三富村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鍾博清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近年來,永泰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自身優勢,創新思維理念,積極謀劃推進,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子。
  • 中國凱利集團與海豐成功籤約50億元!鄭俊雄帶隊赴深圳對接項目投資...
    11月15日下午,縣委書記鄭俊雄帶隊赴深圳市中國凱利集團,與該集團副總裁歐貴成等就加快推動中國凱利·深圳凱信蓮花山第一溫泉項目落地建設有關工作進行對接。縣委書記鄭俊雄對中國凱利集團傾力傾情推動蓮花山第一溫泉文旅康養產業項目落戶海豐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向他們介紹了海豐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以及投資營商環境。指出該項目落戶符合海豐全力融入「雙區」,建設「雙區」生態康養體驗「後花園」、旅遊首選目的地的新定位、新任務,對海豐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保護、傳承、利用:吉林榆樹百年徐家窯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保護歷史古建築,修復古建築,挖掘在地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在吉林省榆樹市大坡鎮有這樣一個古香古色的院落,它就是東北最大的青磚古瓦生產地—徐家窯。而正是這座百年老窯生產出來的青磚古瓦,東北的大部分古建築才得以修復保護。
  • 趟出別具特色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趁此契機,山東省萊西市水集街道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推進鄉村文明建設,趟出一條別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產業是基礎實體產業是村莊的經濟支撐,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拉力機」。
  • 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走出一條「內外兼修」的鄉村振興之路
    圖片說明:革新村頗具江南宅院中式建築特色的民宿「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所描繪的場景,如今在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得以重現。這個佔地2.27平方公裡的村落坐擁召稼樓古鎮,成為本市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也是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革新村走出了一條「內外兼修」之路——得益於「宅基地集中歸併」,農民住進了新房,產業興旺有了更多路徑。
  • 大場鎮保子埠村:特色產業融合發展 走出鄉村振興新道路
    土地流轉帶動產業融合  無產不旺村,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近年來,一系列產業項目的接連引入,讓保子埠村的致富路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有了經濟來源,項目好推進,村民才會願意幹。通過土地流轉,保子埠村走出具有特色化、規範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發展道路,帶動全村經濟增收,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李承民告訴記者。
  • 柳州探索新時代特色鄉村振興之路觀察
    12月15日,柳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取得的成效。近年來,該市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有效推動農業農村領域改革,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 梧州立足特色推動民族村寨鄉村振興
    近年來,山坪村將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進行整合謀劃,探索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近年來,梧州市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少數民族獲益」模式開發鄉村旅遊,走特色發展之路,培育出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瑤鄉六堡茶田園、蒙山縣夏宜瑤族自治鄉獼猴桃種植基地、蒙山縣長坪村特色手工藝品加工作坊等產業開發項目,增強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造血」功能,推動民族村寨鄉村振興。發展特色產業,走出致富路。
  • 鄭俊雄主持召開海豐縣城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工作會議
    【五城聯創】鄭俊雄主持召開縣城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工作會議 10月31日下午,縣委書記鄭俊雄主持召開縣城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工作會議時強調,要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有效治理「停車難」問題,著力解決好城市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不斷規範城市秩序、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市民文明程度
  • 泉州市出臺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
    統籌謀劃重點縣(市、區)、特色鄉(鎮)、試點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  ——改革創新,彰顯特色。堅持規劃引領,一縣(市、區)一規劃、一鄉(鎮)一特色、一村一方案、一年一計劃,培育特色主導產業,注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歷史建築保護發展,形成更多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典型。  ——農民主體,激發動力。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張曉強到陸豐海豐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生產等工作
    張曉強到陸豐海豐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生產等工作時強調 盡銳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力以赴推進鄉村振興 2月27日,市委書記張曉強深入陸豐市、海豐縣部分鎮村、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業基地,調研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農業生產等工作,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 ...思路發揮優勢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走出一條具有西安特色...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王浩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領導小組檢查指導工作時強調 創新思路發揮優勢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走出一條具有西安特色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 韓松參加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12-10 20:43
  • 山水共響,奏響延平鄉村振興「共鳴曲」
    再早前,第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延平區巨口鄉開幕,從三年前的藝術喚醒鄉村、到去年的藝術激活鄉村、再到今年藝術賦能鄉村,延平區在巨口鄉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藝術+古厝生態銀行」的創新發展之路。做活山水大文章,讓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正成為延平鄉村振興的「解題方程式」。
  • 黃陵考察團赴浙江考察學習鄉村振興工作
    金華市的義烏森山健康小鎮以全產業鏈的鐵皮石斛為基礎,形成了一座集大健康、生態農業、文化旅遊、養生養老、國際康復等功能產業為一體的健康特色小鎮,走出了一條「科技+文化+農業+旅遊+康養」的融合發展之路。金華市深入推動產業富民的成效和經驗,讓考察團成員受益匪淺,紛紛表示要結合黃陵資源稟賦,積極探索創新,推進多產融合發展,為實現黃陵鄉村振興出實招、謀實效。
  • 漳平市溪南鎮挖掘特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東湖村是「閩西最美古村落」之一,溪南鎮充分發掘利用該村特有的古建築、特色文化、傳統工藝等資源,重點打造步入式鄉村生活體驗區,眾多遊客紛至沓來,有力拉動了村莊發展。這是溪南鎮挖掘特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鎮黨委書記許賜江告訴記者,溪南鎮古為感化裡轄地,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娜:鄉村建起大棚 黃土地點燃新的希望
    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永泰:打響「生態旅遊牌」 唱響「鄉村振興曲」
    去年以來,永泰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生態立縣、旅遊強縣」戰略,在守護好綠水青山的基礎上,高質量推動縣域發展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成為全域旅遊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點,全力打造令人嚮往的「生態旅遊城、人居幸福地」。
  • 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奈斯:中國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貧路
    奈斯在中國待了23年,其中8年生活在鄉村。近日,他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眼中的中國農村巨變。 奈斯住在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園子村。這裡群山環抱、雲霧繚繞。2012年,奈斯第一次來到園子村,便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之後,他的中國籍妻子出面,在當地承包了30畝荒地,用來開闢有機農場。 「剛搬到園子村時,我住的房子還沒通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