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之舞

2021-02-11 沉默王二

你好呀,我是沉默王二,就是那個既有才華又有顏值的傢伙。看到今天的標題,你應該知道我要聊什麼,除非你不知道籃球之神——麥可·喬丹。

在聊之前,請允許我傾吐一下心聲。

五一期間,文章的閱讀量一直令我感到沮喪,有些文章的打開率竟然只有 3%,還沒有垃圾郵件的打開率高!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辛辛苦苦寫的文章很多讀者都沒有看到,這對一名堅持原創的作者來說,真的是致命的打擊。

這種沮喪的心情就好像當年的皮蓬一樣,全聯盟最好的二當家,兢兢業業,但工資說實話,全隊只能排在第 6,全聯盟只能排在第 126 位。這還不算,球隊的總經理,就是那個死胖子,還一心想把他交易走。

我不是那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我高興我就會表現出來,我難過我也會表現出來,因為我是一個人,不是一臺控制情感的機器

4 月中旬的時候,文章閱讀量真的令我非常滿意,平均能夠維持在 3000+,我滿懷信心地以為,到了五月份就能到 3500+。但到了節假日,閱讀量真慘。

我以為,隨著讀者訂閱數的增加,閱讀量肯定會逐漸攀升,但現實告訴我,我太天真了,太無邪了。

和幾個朋友交流過,好像大家的文章閱讀量不約而同地有所下降。有的朋友說,可能是五一放假的原因,讀者忙著旅遊,忙著放鬆,沒功夫和心情閱讀文章;有的朋友說,是因為微信訂閱號改變了推文的時間線導致的;有的朋友說,是因為視頻號,它吸引走了一部分讀者的注意力。還有朋友說,是因為沒有標題黨。

但不管怎麼說,文章的閱讀量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顯然受到了影響。

為了擺脫這種困擾,我決定看一看《最後之舞》,看看這個籃球之神在被捧上神壇之後有沒有遇到一些困擾,他是怎麼克服的。毫無疑問,喬丹是 NBA 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沒有之一。

我是上高四的時候開始喜歡上籃球的,當時在平頂山市一高復讀,學校的籃球氛圍特別濃厚。班裡面有好多同學都是籃球迷,這種氛圍下,你又怎麼能夠無動於衷呢?

況且,那年正好趕上火箭隊 22 連勝,瘋狂啊。眾所周知,由於姚明的原因,大家都願意拿火箭隊作為主隊,況且麥迪還處在巔峰。

我之前是在我們洛寧縣上的高中,去平頂山算是背井離鄉了。所以有時候人特別容易傷感,而籃球,正是我的情感寄託。買籃球,買籃球鞋,買籃球先鋒報,學習之餘就和同學打籃球,探討籃球的一切。但有一說一,我籃球打得很菜。

隨著姚明的退役,我對籃球也漸漸失去了興趣,轉而看足球了,我的偶像不是任何一個球星,而是若澤-馬裡奧·多斯桑託斯·穆裡尼奧-費利克斯。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籃球的熱情消退了,但對麥可喬丹的敬畏之心還在。而《最後之舞》讓我看到了籃球之神的堅韌,以及舉世無爭的好勝心。

可能涉及版權的問題,這部紀錄片在很多地方看不到。不過,經過我的努力,收藏了一份,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沉默王二」公眾號後臺回復「喬丹」獲取到網盤連結,趁早啊,有可能會被河蟹。

下面聊聊我的一些觀後感吧。

1)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喬丹的媽媽說,「我們非常注重教育,除了籃球本身。」這種觀念,對於一個普通的黑人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啊。

要知道,喬丹的隊友羅德曼(櫻木花道的原型)就沒有這種待遇,很小就被媽媽放棄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差別,註定了兩個孩子的成長道路是完全不同的。喬丹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情商是非常高的,好友眾多。

2)不要向挫折低頭

喬丹進入季後賽的第一年,被拉裡伯德的凱爾特人完虐,之後又被虐了幾次;然後被以賽亞託馬斯的活塞虐了好幾年。這種挫折反而磨礪了一個更好的喬丹,他所做的就是,打敗一切要打敗的對手。

在競技體育之外,喬丹也被爆出了很多負面的新聞,比如說賭博。但只要他回到球場上,他就是戰鬥,無所畏懼地戰鬥,用行動堵住那些質疑者的嘴。

喬丹有一句名言,我覺得說得蠻有哲理的:

我的職業生涯中投失了 9000 球,輸掉了差不多 300 場比賽。還有 26 次,隊友把決定比賽最後一球傳給我,結果我沒投中。我的人生中失敗過一次又一次,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

雖然我近期的文章閱讀量慘不忍睹,但我依然在堅持寫作,因為我相信,一步一步地走,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

3)尊重教練

無論是大學的教練,還是進入 NBA 後的教練,每一個,喬丹都充滿了敬意,竭盡全力為他們而站。

道格‧柯林斯在執教公牛的第一場比賽,比分非常膠著,公牛在最後一個進攻回合之前還落後一分,但喬丹對教練上,「我不會讓你的第一場比賽失利的」,然後就投中了絕殺球。

菲爾·傑克遜在執教公牛的最後幾個賽季和球隊經理鬧得水火不容,但喬丹力挺,「除了菲爾,我不會為其他任何教練打球。」

4)管理好自己

喬丹初進聯盟的時候,風氣還是很差的。差到中場休息的時候,教練給球員煙抽,差到球員在訓練期間抽大 ma,還有 women。

如果喬丹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話,那很可能就墮落了。再到後來的賭博,如果成癮的話,也會像其他一些球員,搞得傾家蕩產,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喬老闆了。

別人做什麼是別人的權力,但自己絕對不能越線。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要堅持下去,直到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

PS:昨天的恰飯文打開率又刷新了一波新的高度,哎呀媽呀,我懷疑,自己適合恰飯,不適合原創。當然了,這間接地證明一點,堅持啊,沒錯!

相關焦點

  • 最後之舞 | 喬丹紀錄片 「最後之舞」完整版
    《最後之舞 The Last Dance》是ESPN影業和Netflix聯合打造的麥可
  • 最後之舞 | 春節特輯之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大回顧!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全集(上)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全集(中)2020年4月20日,這部關於喬丹的10集紀錄片《最後之舞》正式在全球上映。它用鏡頭記錄下了「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和他的公牛隊在1997-1998賽季球場內外不為人知的珍貴畫面。「通過這部紀錄片,很多人會重拾一些舊時回憶。」喬丹也在此前接受美國媒體電話連線時,感慨地說出了這番話。
  • 喬丹與紀錄片《最後之舞》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0日,近期喬丹出了紀錄片《最後之舞》,當然紀錄片一出,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身為吃瓜群眾的我們真是大飽口福。先有當年喬丹吃了披薩之後食物中毒的當事人(披薩店總經理助理)稱其純屬扯淡,後有前隊友格蘭特質疑《最後之舞》的客觀性,也是讓喬丹的形象再次走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站在一個群眾的角度我也有以下幾點感想。
  • 《最後之舞》:籃球之神,不止一面
    >ESPN和Netflix共同打造的喬丹最新紀錄片——《最後之舞1、敘事獨特,聚焦球神《最後之舞》的故事從NBA97-98賽季初開始,這不僅是麥可·喬丹最後一個奪冠賽季他們獲準隨隊出徵,進入訓練現場和更衣室,對106名球隊相關人士進行採訪,最終獲得了超過500小時的畫面素材(未公開)和第一手信息, 而《最後之舞》的敘事安排,在以往有關喬丹的紀錄片中也屬罕見,觀眾能直觀的通過喬丹本人的眼睛去觀看、分析他的比賽,它將關於喬丹的籃球態度的爭議進行到底,打破人們心目中的「神話」,並未一味神話喬丹的形象。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收視破紀錄
    當地媒體昨日報導,NBA傳奇巨星麥可·喬丹在公牛隊最後一個賽季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在4月20日播放了前兩集,平均收看人數達到610萬。這是播放平臺ESPN歷史上收看人數最多的紀錄片。其中,第1集的收看人數為630萬人,第2集的收看人數為580萬人。  《最後之舞》也成了當天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 科比的最後之舞——光鮮與傷痛
    目前麥可-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的紀錄片正在熱播,效果非同凡響。此前也有一支拍攝團隊跟蹤NBA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我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關於科比的類似與《最後一舞》的紀錄片也將橫空出世。會有什麼效果呢?我們拭目以待!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創收視率紀錄
    正在ESPN頻道播出的麥可·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創造了該頻道紀錄片收視紀錄:前兩集在美國平均收視人群為610萬,這個數字對有線體育頻道的非現場直播節目來講,算是非常高了。  《最後之舞》一共10集,講述的是喬丹帶領芝加哥公牛隊在1998年,獲得8年之內第六次NBA總冠軍時的故事。
  • 光鮮與傷痛:科比-布萊恩特的最後之舞
    目前關於麥可-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的紀錄片正在熱播。在幾個賽季以前,也有一支拍攝團隊曾跟蹤拍攝另一位NBA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如果將來的某一天,那些關於科比的影像也被剪輯成類似《最後之舞》的紀錄片,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 最後之舞?最後的憤怒?喬丹與皮蓬的恩怨情仇
    近日,麥可-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掀起收視狂潮。從第一到第十集,全集的平均收視人數為560萬,創造了ESPN紀錄片的收視紀錄。還有,片中對皮蓬在1994年東決G3最後時刻拒絕上場濃墨重彩,讓皮蓬的形象暴跌。「你任什麼踩我?」皮大叔心裡苦啊!怒啊!我要高薪有錯?憑什麼你喬老爺拿著當時聯盟最高薪?我的薪水卻低得可憐?在1997-98賽季,作為聯盟裡第二好的皮蓬年薪僅為278萬美金,在當時全聯盟排名第122位,,而當時喬丹的年薪是3314萬美金。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Netflix提前上線
    ESPN與Netflix合作的麥可·喬丹紀錄劇集《最後之舞》,首播日期由原定的6月2日,提前到了4月19日。
  • 《最後之舞》拯救了ESPN,成為了疫情下的「金蛋」
    《最後之舞》上演了完結篇之後,收視統計也正式出爐。《最後之舞》這部紀錄片本身也製作精良。尤其是跟拍喬丹1997-98賽季所積攢下的500小時獨家素材,讓內容變得豐滿,而不會流於過往比賽畫面的重新剪輯。疫情也是《最後之舞》收視實現狂飆的重要因素。這部紀錄片原計劃在6月中旬NBA總決賽期間播出。從3月中旬開始,NBA陷入停擺,ESPN果斷決定將《最後之舞》提檔。
  • 詮釋籃球之神,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獲三項艾美獎提名
    答案當然是——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29日,據美國媒體ESPN報導,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獲得第72屆艾美獎提名。三個提名獎項分別為:最佳紀錄片/非小說劇集、非小說劇集最佳圖片剪輯、紀錄片/非小說劇集最佳導演。
  • 《最後之舞》惹怒皮蓬,喬丹原是卑鄙小人?
    「麥可·喬丹大概是個卑鄙小人」,這是活塞名宿伊賽亞·託馬斯看完《最後之舞》後發出的感慨。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斬獲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
    21日,第72屆艾美獎獲獎名單出爐——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斬獲「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傑出紀錄片獎」。此前據ESPN報導,《最後之舞》獲得了艾美獎三項提名,分別為:最佳紀錄片/非小說劇集、非小說劇集最佳圖片剪輯、紀錄片/非小說劇集最佳導演。喬丹的10集紀錄片《最後之舞》。4月20日,這部關於喬丹的10集紀錄片《最後之舞》正式在全球上映。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收視破紀錄
    北京時間4月21日,據美媒體報導,「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在公牛隊最後一個賽季的紀錄片《最後之舞》昨天播放了第1集和第2集,平均收看人數達到610萬。昨天,ESPN播放了喬丹在公牛隊最後一個賽季的紀錄片《最後之舞》的前2集。據統計,昨天的平均收看人數達到610萬人,成為ESPN歷史上收看人數最多的紀錄片。其中,第1集的收看人數為630萬人,第2集的收看人數為580萬人。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獲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獎
    9月20日,據外媒報導,「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最新紀錄片《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獲得了2020艾美獎創意藝術類最傑出紀錄片獎。《最後之舞》此前獲得3項葛萊美獎項提名,分別是最佳紀錄片/非小說劇集、非小說劇集最佳圖片剪輯、紀錄片/非小說劇集最佳導演,最終《最後之舞》成功斬獲格萊美最佳紀錄片獎。
  • 喬丹《最後之舞》火爆收官,ESPN賽事空窗期的經典自救
    以本周播出的最後一集為例,上周才在倉促間完成製作。近年來ESPN積極投資內容創作,收穫業內廣泛讚譽和良好口碑。以2017年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辛普森:美國製造》為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作為ESPN壓箱底的野心之作《最後之舞》,則被期待成為體育賽事停擺期的「王炸」產品。
  • 《最後之舞》還是賣鞋廣告,喬丹紀錄片欺騙了世界?
    確實,這部紀錄片在首日便創下各項紀錄——《最後之舞》第1集的收視人數為630萬人,在芝加哥拿下了破歷史紀錄的12.1收視率。此前排名榜首的紀錄片《Bo Jackson doc》為360萬人,《最後一舞》不僅打破了播放臺紀錄片歷史收視紀錄,而且直接將新紀錄提升近一倍。
  • 詹姆斯聯手布雷迪等製作紀錄片,能否超越《最後之舞》
    前段時間《最後之舞》播完了,大家對於這部喬丹紀錄片的期待值是很高的,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最後之舞》提檔到了4月份,10集上映之後整體的反響和口碑是非常好的。《最後之舞》播出之後不少媒體都表示如果未來推出詹姆斯紀錄片,將一定可以超越喬丹的《最後之舞》,而現在詹姆斯的一部紀錄片就要來了,他聯手布雷迪、亞歷克斯-摩根(足球運動員)、尤塞恩-博爾特、凱蒂-萊德基(泳壇名將)、Kelly Slater(衝浪大神)這些在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一起,回顧定義傳奇運動員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
  • 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Netflix提前上線
    正文:據美國媒體消息稱,ESPN影業和Netfilx聯合打造的麥可-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將提前播出。湖人球星詹姆斯表達了對於這部紀錄片的期待。《最後之舞》是一部關於麥可-喬丹的劇集紀錄片,該劇共有10集,始於喬丹和公牛隊上升勢頭極猛、取得巨大成功的1990年代,聚焦於喬丹著名的「最後一冠」的1997-98賽季,這個賽季期間有一支專門的影視團隊跟蹤拍攝喬丹,每集時長一個小時左右,共採訪到了100多位相關人士。據了解,該劇原計劃於今年6月份播出,目前已經將首播時間提前到了美國時間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