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要輕易告訴別人工資

2020-12-16 天下有景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當我們的收入在逐年遞增時,物價也在不斷攀升,這就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承受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當我們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以後,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繼續依賴父母,我們需要自己養活自己,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如果這份工作的薪資比較高的話,我們工作的時候也會更有動力,但若是薪資不高工作內容又比較多,我們在面對工作時也會逐漸失去熱情。

雖然很多公司都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員工私下討論工資,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自覺遵守這個規矩。畢竟與工資掛鈎的話題都比較敏感,稍不留神就會引來麻煩。接下來,我會用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自己的工資?

這位網友說到,在兩個月以前他來到了現在這家公司工作,由於公司的同事大部分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所以自己很快就融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再加上公司開的薪資也比較高,所以他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在第一個月試用期結束後,自己也拿到了比較滿意的工資,一位和自己關係較好的老員工在午休時試探性的問了一下我的工資。因為我知道在職場上是不能隨便討論工資的,所以自己並沒有正面回答他這個問題。

本以為之後他就不會再繼續這個話題了,沒想到兩天後他又再次提及這個話題,無奈之下這位網友只好選擇告訴對方自己的工資。對方在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只是很快就去處理工作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沒過多久這位網友就發現那個老同事沒有來上班,開始他還以為對方是請假了,但是一連幾天都沒有看到對方,他覺得有些奇怪。在詢問其他同事以後,這位網友才知道原來同事已經辭職了。

同事告訴他,老員工就是因為在薪資問題上和人事產生了矛盾,一直談不攏,所以才選擇辭職的。自己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感覺十分難過,如果自己沒有將工資告訴對方的話,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何不要隨意告訴別人自己的工資了吧!畢竟就算是同一個崗位其薪資收入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是我們知道自己的工資比同崗位的其他人低的話,肯定會大受打擊。

事實上,是否要離職都是個人的決定,畢竟要是一家公司既不能讓我們有所成長,又不能滿足我們的工資需求,那我們會選擇跳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何不要告訴別人「真實」的工資!
    如果不是富二代的話,很多人的經濟來源大都是自己的工作,儘管很多人對於上班都很牴觸,但在發工資的一瞬間大家就會重新充滿鬥志,但這個的前提是你工資的數額足夠讓你興奮,如果你每個月的工資並沒有多少的話,那即便是發了工資也不會覺得很開心。
  • 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隨便告訴別人工資
    從事的職位不同,自身的能力高低等都會影響我們的薪資水平,有時往往同一個公司、同樣的職位,兩個人的工資水平也會不一樣,但是我們通常都不會問起對方,因為在職場上,隨意將自己的真實工資告訴別人是大忌,至於原因,我可以用我的真實經歷告訴你。
  • 連嶽老師告訴你:輕易不要說教別人
    文/康衛軍最近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家長就是無法和自家的孩子好好相處?為什麼有些人在一些公眾場合說話別人就是不愛聽?為什麼有時明明好心想要幫助別人,把自己的方法和教訓告訴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接受和感謝,而被別人無情的拒絕?
  • 為何說不要輕易從體制內跳槽?過來人經歷告訴你:別信這4個錯覺
    為什麼說不要輕易從國企辭職?同事親身經歷:這4個錯覺不忍直視。為何說不要輕易從體制內跳槽?過來人經歷告訴你:別信這4個錯覺。有些員工覺得自己能力很強:你看我出個方案,幾百個人在運行。這不是你個人的能力,而是體制內機制在運轉的推動力。他會產生幻覺,我這個本事到私企,給老闆創造多少利潤啊,我拿個年薪百萬不叫事兒。可是,他真到了私企,從萬事不求人到屁事都求人,平臺沒有了,人脈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根本拿不到以前唾手可得的資源。你想要年薪百萬,如果你不能給老闆掙回千萬,老闆分分鐘讓你走人。
  • 賺多少錢都不要告訴別人,兄弟姐妹都不行,你贊成嗎?
    對於很多理財的老手來說,我們不論賺了多少錢,都不會輕易告訴別人。而對於很多新手來說,他們的想法卻是相反的,說白了便是時不時想分享自己的收入情況,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好。網上有句話,叫做不要將你自己賺了多少錢告訴別人,即便是你的兄弟姐妹都不行。
  • 「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麼看?
    你告訴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有什麼目的?是讓他分享你的快樂,還是稱讚你的能幹,抑或是炫耀讓他嫉妒?這些都是毫無意義,且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那為什麼要去告訴你同事呢?同時大家也不似以往那樣與她親近,總是議論紛紛,她淪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說什麼難聽話的都有,對她的情緒影響很大。後來,紀委找她談話,說是有人舉報,作為國家公職人員,不允許搞副業,讓她關門,並給了一個處分,又是做檢查,又是降職降薪的,弄得她灰頭土臉的,應接不暇,恨不得辭職不幹了。
  • 不要問、也不要告訴別人的事,被吉姆羅傑斯道出,警醒世人!
    永遠不要問、也不要告訴別人的事,是什麼事呢?我們平時都知道,跟一些不熟悉的人,不要去問別人的私事兒,如問他父母是幹什麼的,家裡有什麼人,是獨生子女還是,這些問題,我們都不會問不是很熟的人。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永遠不要問、也不要告訴別人的事是什麼,不妨跟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吉姆羅傑斯的語錄,他的語錄就給出了答案,警醒世人!文字如下:永遠不要問別人賺多少錢以及某樣東西值多少錢。不要告訴別人你的東西多少錢買的。不要跟人談論你賺多少錢以及有多少身家。
  • 真實經歷告訴你學IT要多久多少錢
    真實的經歷告訴你學IT要多久多少錢最近有很多朋友私信諮詢我it容易嗎?需要多久?培訓要多少錢等類似的問題,在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幾點。1. it容易嗎?算容易也不容易,首先it的門檻低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學歷,也不需要你有多深的背景。入門也簡單,當然你如果想成為年薪上百萬的技術大牛這就需要很高的水平了。2. 培訓需要多少時間?一般來說培訓機構要是靠譜的話即便你是0基礎,半年的時間也差不多能上手入行了。剛開始幾個月薪資普遍在6K-8K,所以如果有什麼培訓機構和你說包就業,出來就1W多的工資都是假的。
  • 請勿輕易相信任何人,陷入傳銷!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我叫姚敏,我在2016年與2019年之間,通過網絡認識一個福建的人,他和我說他是在山東乳山做中介的,就是別人去買房子他們就把人帶過去看房子,如果成交就拿提成,並且是團隊合作,做得很不錯,一開始我並沒有理會,他也沒有刻意的說服讓我過去做,在最後一段時間,我們會聊一些私人問題,當他得知我的情況(我身體不好,在賓館上班工資很低)他便一直說服讓我過去看看,如果合適就留下來工作,不合適就算了。
  • 這世上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不要輕易向別人訴苦
    1、不要向別人訴苦人生在世,鳳鳳雨雨,坎坎坷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自己不勇敢地面對現實,對別人訴說有用嗎?你不是別人,別人怎會體會到你的感受。即使有人能懂你的苦,你的難,你的淚,那又怎樣,解脫還不是要靠自己。
  • 共勉|不要輕易評價別人好壞,別人的人生你一眼看不穿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對別人妄下評論。有時候眼見不一定是真的,耳聽也有可能是虛的,我們不要只看到別人的表面就對別人妄下定義,我們要學會通過表面去看待事實的真相。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事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不要輕易去給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下定義。
  • 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
    在魚鷹的住所附近有不少池塘,你裡是它捕食的好地方,所以魚鷹一直吃的很好。 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魚鷹的眼睛變得昏花,看不清水底,更捉不到水裡的魚蝦,經常餓肚子。 怎麼辦呢?後來,它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計謀。
  • 別人不會告訴你的職場21條
    所以,很多情況下,需要自己底下不斷探索新方式方法,成功了告訴大家,失敗了默默地算是自己的經歷積累,不必要凡事都大聲嚷嚷。4. 「你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很重要。學校有開學第一課,職場也是新的學校,這個問題是職場開學的第一問。是為了掙錢而工作,還是為了給公司打工?還是說為了自我成長和個人價值實現而工作?
  • 一個35歲人中肯地告誡:千萬別告訴同事,你有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
    這事兒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你在公司幹了10年,各方面都很熟,突然有個職位比你低,和你同時進公司,甚至比你還晚進公司的同事,告訴你他有副業收入,還是你工資的幾倍,而你的工資可能連這個月的房租都夠嗆,你是什麼心情?
  •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輕易談三觀,職場老司機告訴你原因
    現在的人,愛把三觀掛在嘴邊,「顛覆了我的三觀」、「不符合我的三觀」等等這樣的言論隨口即出。但你懂得真正的三觀是什麼嗎?許多職場上的人也是這樣,隨隨便便就拿別人的「三觀」來和自己匹配,看是否和自己「三觀一致」以此作為關係的基礎。
  • 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往下拉,發現帖子下方配了幾張聊天、接單、轉帳截圖,看起來挺真實,感覺自己多慮了。一、交費入會我開門見山,問要不要會費?對方也很爽快,88元入會,一單就能回本,後面才能賺錢。有投入才有產出,想來也合理。這句話一下戳中我心窩,一股衝動襲上大腦,支配了我接下來的一系列行動:打開微信、轉帳、輸密碼、入會。就這樣,我成了這個所謂的CH團隊的一名新人。少不更事的我很興奮,還告訴了爸媽。
  • 語文素材積累: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馬雲用他的經歷告訴你原因
    語文素材積累: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馬雲用他的經歷告訴你原因 一個故事,一小段人生;看別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學友們好,我是你們的學友龍梟,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一則關於馬雲的《你失敗的還不夠》的勵志故事與你共勉。
  • 不要把自己掙多少錢如實告訴別人,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
    出門在外不容易,真正成熟的人不僅對別人,就算是對父母兄弟都會有所保留,言多必失不是沒有道理。當你落難時,去找別人哭窮,就算你再卑微,別人表面上噓寒問暖但內心也少有同情,甚至會利用你的不幸。當你得志時,對別人解囊相助,就算你再慷慨,別人也會覺得你做得不夠,還可能會被當作搜刮的對象。
  • 聶衛平、常昊、李世石用比賽告訴你,不要輕易「挑釁」對手
    聶衛平、常昊、李世石用比賽告訴你,不要輕易「挑釁」對手 在競技比賽中,決賽的對手為了調動自己的士氣,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 為什麼說不要輕易從國企辭職?同事親身經歷:這4個錯覺不忍直視
    據說,他辭職後開飯店、炒圈幣,賠得一塌糊塗,才知道體制內那點小才華,在真實的市場浪潮裡,也就能撲騰幾下、嗆幾口水而已。創業失敗後求職,連原來年薪一半的崗位都找不到。上司不會因為他「掉鏈子」而被打臉,當天就補充了新人,還解決了兩位員工的兩地分居問題,新人心裡默默感謝他的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