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5歲人中肯地告誡:千萬別告訴同事,你有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

2020-12-26 彪悍貓先生

以前聽說過一句話「乞丐不會嫉妒世界首富,他只會嫉妒比他掙得多的乞丐」,這句話用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越是給周圍的人展示你的優越,越容易招致嫉妒,越不利於你在職場中的發展。

01 我,35歲,工作10年,公司知道自己副業收入後,被公司開除

朋友小宋,做自媒體已經有一年多了,由於她的工作比較休閒,做完手頭工作之後就有很多空餘時間來自由支配,她通常都會寫寫文章,看看書。

在前年年底,小宋接觸了自媒體,然後從事了自媒體寫作這個副業。剛開始是給電商寫種草文案,接著又去投稿,她在上班期間利用空閒去寫文案,有時候太入神了,同事們走到她面前也不知道,同事們會看到她在噼裡啪啦地打字,也會多問一句,你這是在幹嘛呀?

小宋通常都會脫口而出:在做副業呀,給電商寫文案、給平臺寫文章賺錢。結果同事就八卦問一句:那能賺多少錢呀?

小宋想也不想地就告知了他們大概收入,不一會兒,她在上班期間做副業的事,就傳遍了公司,每次同事們看到她都會問一句,今天賺多少啦?雖然是開玩笑,但是給其他人聽到也不好。

甚至有些時候同事們會調侃她,利用上班的時間做副業,老闆真的養對人了。同事們知道她有額外收入後,時不時還會讓她請客吃下午茶。或者有些更過分的是,讓她叫了外賣也不給錢,覺得她賺得比他們多,就道德綁架了。

最終,這件事還是傳到了老闆的耳朵裡,老闆把她叫到辦公室裡,很淡定的給小宋說:「公司最近業務擴張得比較快,業務部門那邊人手不夠,聽說你平時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比較快,你每天把自己手上事情做完,就去幫業務部門跑下業務吧」。

2個月後,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公司的HR給小宋下達了離職通知,說是她的業績沒有達標,讓她在2天內做好工作交接,並辦理離職手續。

小宋不僅失去了邊工作邊搞副業的機會,那年的年終獎也泡湯了,更讓她寒心的是,她發現她的電腦已經打不開了,據說是被公司的技術部門把硬碟取走了,給老闆打電話,得到的回答是老闆在外面開會,他並不知情,但是,小宋早晨上班的時候還看見老闆在辦公室……

小宋只能懷揣著鬱悶與不解離開這家公司,準備重新開始找工作。小宋非常的困惑,心裡不斷在想,到底是自己做錯了什麼,讓自己有了這一連串的變故,甚至被公司辭退?

02 嫉妒使人盲目,千萬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

其實小宋這種情況在職場是非常常見的,像她這樣的人總是考慮問題不夠全面,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事兒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你在公司幹了10年,各方面都很熟,突然有個職位比你低,和你同時進公司,甚至比你還晚進公司的同事,告訴你他有副業收入,還是你工資的幾倍,而你的工資可能連這個月的房租都夠嗆,你是什麼心情?

別說你一點不酸爽,無論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你們之間也是有競爭和利益衝突的,當你告訴你的同事,你有除了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時,無形之中就會在你們之間的關係裡製造出矛盾。

通過這10多年的職場觀察,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還是有仇富心理的,這個「富」並不是那些有錢的富人,而是在那些人身邊和周圍,過得比他好的人。

除了北上廣一線大城市大公司的部分人懂得合作共贏以外,很多人在知道你比他更優越後,在羨慕你的同時也會嫉妒:「原來我們不是在同一起跑線的,你完全不用那麼在意這份工資,你的生活能比我瀟灑得多,還能隨時辭職,就因為你有另一份收入;而我每天拼死拼活就只為拿這點死工資,上天太不公平了。」因此羨慕嫉妒恨就由此而生。

這也是很多公司,禁止員工之間互相談工資多少的原因所在,因為同事知道了你的工資比他高以後,他也會跟老闆鬧著漲工資,如果給一個員工漲工資,其他人知道了也鬧怎麼辦?都給漲公司受得了?那麼你接下來很可能就跳槽了,搞不好你還帶動一片。這下公司又得費時費力重新招人。所以公司乾脆一開始就直接要求籤薪資保密協議,不準亂談論工資。

因此,不管是你的工資還是副業收入,如果讓同事知道了,你每個月拿到手的錢比同事高出一大截,同事會越來越感到心理不平衡。時間一長,很有可能會因為嫉妒而敵視你。

不要輕易樹敵,同事之間的敵視是可怕的,說不定哪天他就會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在暗地裡說你壞話、使絆子,讓你在公司裡的利益因此受到傷害。

避免樹敵的關鍵,就是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雖然很多話不經過大腦就說出來固然令人痛快,但你想在職場上活得更長久,走得更遠,就要在很多事情上懂得冷靜克制。

03 維持良好的同事關係,要掌握與同事分享信息的尺度

從前有一群小刺蝟聚在一起,要抱團度過寒冷的冬天。但是抱得太緊就會扎傷對方,不抱的話又很冷,就這樣,他們一次次嘗試,終於找到了一個既不扎傷彼此還不感覺到冷的距離。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需要一個恰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是否恰當,其中一點就要看你與同事分享信息的尺度大小。

這個分享的尺度很難把握,因為你不知道你所說的多賺了100元這樣的信息,對於別人來說是多還是少;你也不知道你所說的一個想法或觀念,對於別人來說,是不是強加在了他的價值觀上。

很可能一旦你讓同事知道你有另外的收入來源,同事不管你多賺多少,都會把你默認為是比自己有錢的有錢人;一旦讓同事知道了你有某個想法或觀念,不管正確與否,也都會把你默認為是不對的,扭曲的,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像生活方式這些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不要把你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

我有個同事,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和朋友合夥開了個奶茶店,一直開到現在。但由於奶茶業本身競爭壓力也很大,所以他也沒有說多賺到多少錢。有同事知道後,就老拿這件事來調侃他,說他是大老闆,每次遇到什麼事總要讓「大老闆」請客,似乎他開奶茶店多賺的錢就應該拿出來公平地與他們分享一樣。

所以,不要低估人性,不要輕易告訴你的同事,甚至是周圍的朋友,你有其它的收入來源;每次想炫富,想展示自己優越感的時候,你就告訴自己:自己少展示優越感,把優越感留給對方;你有的,但對方沒有,就少做展示。

04 你想展示自己能耐時,請帶點自嘲,順便誇下別人

很多時候,你也不能不說自己的優點,否則你怎麼展示自己。比如你在面試時,在想著把同事變成合伙人時,你也需要把你的副業業績和作品等拿出來展示自己,這無可避免也會談到收入,不然別人怎麼認可你呢。

但上面已經說過了很多壞處,而且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展示自己優勢,在對方看來就是一種威脅存在,但是你如果在展示優點或副業收入時,加一點自嘲,順便誇下別人,就會弱化攻擊性。

比如馬雲說:我不像高曉松,可以考上清華,但我成了清華的顧問。這真是一個絕妙的展示自己的方式,再比如,你想讓同事和你合夥一起搞某個副業。

你也可以這樣說:我人笨,不像其它同事一樣,空閒時間搞投資理財一年就賺了套房,但我做自媒體也湊合每個月可以多賺個油錢,小王啊,你的文字能力比我強多了,如果咱們一起做,你肯定比我賺得更多。」

總之,如果你在某些場合下,不得不展示自己時,最好是展示你優秀到別人不能忽視你,你還優秀到別人不把你當作威脅存在。一定要照顧到對方的優越感,別光顧著秀自己。

05 聰明人都會悶聲發大財,更會合作共贏

國內自古就有一個做法叫「悶聲發大財」。在自己有賺錢門路和渠道的時候,自己私下裡去認真賺錢就好,避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避免讓別人看到自己賺得的利益,而讓別人眼紅、妒忌或者羨慕。西方也有一句類似的古老諺語:要比他們聰明,但不要讓他們知道。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凡事也有兩面性,你也可能在某種情況之下知道了其它同事有更多的賺錢渠道,收入比你多很多,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像傻瓜一樣去嫉妒別人,聰明人都會放下羨慕嫉妒恨,而選擇「合作共贏」。

舉一個例子,比如以前有兩個人,小張和小王,他們在同一部門工作,小張告訴了小王自己的副業生意可以賺很多錢,而小王沒錢沒資源。

這時, 小張做了個決定,就是把錢分給小王一部分,具體多少都可以。並且告訴小王,拿到錢做副業賺了後,可以選擇回報一部分錢給小張,當然 ,一點都不回報也沒關係。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模擬真實世界中的投資:我借給你一筆錢,你用這筆錢發展壯大後,再回報給我。結局完全取決於雙方的智商。

但是這個投資能不能做成,就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合作意願。如果小王不信任小張,或者小王只是羨慕嫉妒小張,沒有合作共贏的思維,再或者小王不回報小張,這個投資就無法很好的進行。

那麼這個故事也可以說明個問題,智商越高越聰明的人,越願意合作,高智商的小張願意給 小王更多的錢,高智商的小王也更願意把更多的錢回報給小張,這就叫「 雙贏 」。

對於這個博弈遊戲,如果雙方意識到將來還要打交道,就不至於做拿了錢就跑的一錘子買賣。而聰明人對這種重複博弈的事情尤其敏感!

聰明人選擇合作,是因為他們更善良?肯定不是,職場中,商業世界中都是利益為王,人人都有陰暗面,小張和小王只不過更理性,知道長期合作自己贏得更多。

所以,任何人在這個社會上都不是孤立存在,人和人在社會上的一切合作,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次博弈,聰明人和聰明人的博弈,通常是雙贏,而且是長期的雙贏。

所以,你可以做一個低調賺錢的職場人,你可以悶聲發大財,不高調,也可不和同事分享你的財路,但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別人有更多的除工資以外的收入渠道,你一定要想辦法和他雙贏,而不要羨慕嫉妒恨。

END

相關焦點

  • 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怎麼看?
    但是,我也長了一個心眼,把所有的同事全屏蔽掉了。說實話,生意做得一般,每月不到兩百元的收入,就只當玩吧!有一天,和一個挺要好的同事,開會坐一起,他見我不斷的發朋友圈,忙得不亦樂乎,就問我在幹嗎,我如實相告,他爽快地幫我開了一單,讓我當天有了幾十元的收入。
  • 「不要告訴同事有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能一概而論
    特別是有些工資比較低的工作,而與之相對應的閒暇時間也比較多,如果在工資之外還有些收入來源是很正常的事,至於要不要跟同事說,完全看你和同事的關係如何,再就是你所在單位的職場環境是否寬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能一味的否定,更不能把人心想得太過於陰暗和複雜。
  • 「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麼看?
    你告訴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有什麼目的?是讓他分享你的快樂,還是稱讚你的能幹,抑或是炫耀讓他嫉妒?這些都是毫無意義,且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那為什麼要去告訴你同事呢?後來,紀委找她談話,說是有人舉報,作為國家公職人員,不允許搞副業,讓她關門,並給了一個處分,又是做檢查,又是降職降薪的,弄得她灰頭土臉的,應接不暇,恨不得辭職不幹了。她恨自己的心無誠府,什麼事都藏不住,更恨同事的大嘴巴,人心隔肚皮,也不知誰心裡不平衡去告狀,在背後使絆子,給自己招了這麼大的禍,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不要告訴你的同事或老闆,你除上班工資以外,還有別的收入來源
    我有一個老鄉小雪,她是一家餐廳的經理,負責整個餐廳的運營。員工的管理,客戶的維護,都是她一個人運籌帷幄。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有2000多人。她的一個好朋友在做某平臺的分銷,強烈邀請她搞個副業。小雪覺得老闆管得太寬,自己份內工作都做得很好,有精力可以多掙一份錢是自己的本事。於是她設置了朋友圈,把老闆屏蔽了。從此以後,老闆再也沒有因為這事找她了。職場小不懂認為:不要告訴你的同事或者你的老闆,自己除了上班工資以外,還有別的收入來源。原因有兩個:一、同事之間避免麻煩。二、副業避免傳到老闆耳中,影響自己的主業。
  • 不能將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告訴同事,主要有這4種原因
    「不能告訴你的同事,你除了上班工資以外,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這種說法,確定無疑是對的!為什麼呢?現在社會上有種流行的說法,叫做「見不得別人好」,「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2、有些缺心眼的人,自己除了正當的上班工資收入外,還能利用自己的能力或者人脈關係掙到其他額外的收入,覺得自己很有能耐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 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她把公司告了
    來源:央視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
  • 同事年薪16萬,我月薪1萬,可收入卻一樣:注意工資的文字套路
    2020年對於老黃來說是艱辛的一年,疫情期間老婆丟了工作,家庭裡的收入全指著老黃一個人。老黃工作兢兢業業,一直做的都是部門裡比較累的活,但是再累,日子有個奔頭也不覺得累。因為領導承諾今年過完,給老黃換一個工資高點,工作輕鬆點的崗位。
  • 別向同事打聽這3件事,同事不會告訴你,反倒敗自己人緣
    假如你不注意你的語言,你就會隱藏危險,給自己帶來麻煩。大人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不同。或許你只是無心的說了一個詞,但是聽眾會全神貫注地使用它,並且給出各種各樣的解釋。這可能會讓你產生誤解。尤其在同事之間,如果你不注意詞彙,很容易造成麻煩。由於同事間有競爭關係,你不可能完全和對方和睦相處。你們要留神說話。
  • 職場外有副業,千萬不要告訴同事,否則就是幫你挖坑
    我的好友李明是個普通上班族,在一個二線城市做業務員,交完車貸房貸後,積蓄全無,還背了一身的債,他每個月的收入也不高,大概5000元左右,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他就想到下班後去做「滴滴」司機,每次辦公室6點下班的時候,他都準時下班。有一次下班前下大雨,很多同事都等雨小點再走,李明跟平時一樣,6點鐘準時離開。
  • 同事:「你工資多少」?高情商的人有這三種回答方式,學著點
    每當發工資的時候,都是最開心的時候,然而,職場上往往有人想打聽別人的工資,又不好意思拒絕回答,但是,千萬不要傻傻地說。前段時間,朋友的一個學弟阿傑就踩到了雷區。月初,老李見阿傑很高興的樣子,隨口問了一句:「阿傑,你發了多少錢?」當然,阿傑又不能拒絕,老李是自己的前輩還是帶自己的師傅,所以說了實話。老李愣了一下,開玩笑地說,阿傑得找時間請吃飯。阿傑心想事情已經過去了,欣然同意了。萬萬沒想到,第二天,老闆把阿傑叫到辦公室,罵他:「你讀書傻嗎?碩士生連基本的東西都不懂?你和你的同事在幹什麼?現在,你前輩知道你工資比他高。
  • 同事問你工資怎麼回?別直接回復,高情商都是這樣說的
    但畢竟每個人的工資可能都是有差別的。大家都想了解一下同事間的薪資對比,所以茶餘飯後都免不了對薪資的問候。明明大家都是一樣的工作,為什麼他的薪資會高,而我的卻低?明明我比他要努力,我的工資卻沒有他高。明明他只是一個新來的,而我是老員工,我去沒有工資高。怎麼那麼的不公平。其實很多時候在入職的時候hr就有提到過,薪資是保密的。對薪資有疑問的,可以去問老闆。
  • 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要輕易告訴別人工資
    如果這份工作的薪資比較高的話,我們工作的時候也會更有動力,但若是薪資不高工作內容又比較多,我們在面對工作時也會逐漸失去熱情。雖然很多公司都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員工私下討論工資,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自覺遵守這個規矩。畢竟與工資掛鈎的話題都比較敏感,稍不留神就會引來麻煩。接下來,我會用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自己的工資?
  • 教師主要的九筆工資收入,你少了哪幾個收入來源?
    當老師是許多小夥伴從小到大的夢想,教書育人、 春風化雨、不求回報……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作為年輕教師的你,是否真的了解老師這個群體的收入情況呢?
  • 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
    原標題: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有員工因違反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爭議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遠不止於此。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
  • 工作以外怎麼賺錢?2020年如何獲得工資以外的收入
    一起來看提高收入的多種方法》中和大家介紹了幾個兼職方法。關於工作以外如何賺錢這個話題,很多朋友第一反映是兼職,確實兼職是工作之外提高收入的有力方法,但除了兼職之外,還有其他方法,比如投資理財。要知道現在很多企業流動性是比較高的,甚至很多企業不太願意招那些年齡較大的員工,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找到工作之外的賺錢方法。投資理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了,其主要目的在於資產保值和升值。
  • 員工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法院判令公司支付被開除人賠償金
    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遠不止於此。
  • 2020年要結束了,一起盤點下今年的工資以外收入
    正好年終了,我也來盤點下今年除了工資以外的收入。2020年還有20幾天就結束了。今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幫助爸媽在我家附近買房了。有網友質疑我拿夫妻共同財產給我爸媽買房,老公不會有意見嗎?其實我借給我爸媽的錢大部分是來自於我們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不會影響到我們小家庭的正常生活。這部分的收入主要有2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財收入。我堅持基金定投3年了,今年疫情期間趁著股市大跌加倉買了消費和中概互聯,持有到現在收益有50%以上,總收益達到了8W。7月份還賣掉一大半給我爸媽買房,要不然收益至少能達到10W。
  • 工作之後,將工資收入告訴父母和朋友,會發生什麼事情?
    工資,在職場當中基本上都是相對保密的,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會引起同事之間的不和。因為,一旦知道別人工資高但能力不如你時,或許你工作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而且,萬一知道別人工資比你低的話,或許又會有一絲的高傲,那樣也會適得其反。
  • 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何不要告訴別人「真實」的工資!
    如果不是富二代的話,很多人的經濟來源大都是自己的工作,儘管很多人對於上班都很牴觸,但在發工資的一瞬間大家就會重新充滿鬥志,但這個的前提是你工資的數額足夠讓你興奮,如果你每個月的工資並沒有多少的話,那即便是發了工資也不會覺得很開心。
  • 30歲左右的男人,月收入7千元還有前途嗎?這兩個人告訴你答案!
    30歲左右的男人,月收入7千元還有前途嗎?這兩個人告訴你答案!我們現在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種人,說出來的話來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你看這個人現在已經30多歲了,到現在還是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一看就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