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將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告訴同事,主要有這4種原因

2020-12-11 戈晟職場觀

「不能告訴你的同事,你除了上班工資以外,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這種說法,確定無疑是對的!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這4種原因:

一、人的嫉妒心

1、嫉妒心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紅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等現象,是因別人超過(或勝過)自己而產生的忌恨心理。

現在社會上有種流行的說法,叫做「見不得別人好」,「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2、有些缺心眼的人,自己除了正當的上班工資收入外,還能利用自己的能力或者人脈關係掙到其他額外的收入,覺得自己很有能耐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因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或者為了炫耀自己的本事,就私下將這些事情告訴同事:「小李,我覺得這樣做好刺激,真來勁,找個時間我請你吃飯,我只給你一個人講了,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3、當同事知道了這件事後,你給他說的所謂秘密就成了公開的「秘密」,因嫉妒心而引發的忌恨心理、報復行為隨即產生,同事很可能會偷偷地將這件事告訴領導。

二、領導擔心你耽誤工作,會認為你的工作量不足

當領導知道了這件事情後,首先他也會產生嫉妒心理:「你憑什麼掙得比我還多!」,另外他會覺得給你安排的工作量不足。領導會想方設法對你上班時間內的行為進行控制,甚至還會專門為你量身定製一個規章制度來約束你,並且同時會加大你的工作量,讓你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額外掙錢的事情。

我原來在一家建材公司管銷售的時候,有些公司請我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休息時間,給他們做一些管理方面的諮詢培訓工作,這肯定是有報酬的,要不然誰會去做。因為我在行業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後來公司領導不知通過什麼渠道知道了這件事,專門找我談了一下:「你利用休息時間、業餘時間幫其他公司做這些諮詢的事情,我不反對,但是希望你不要耽誤我們正常的工作,另外還希望你能以身作則,真正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說句實事求是的話,正常上班時間內,完全不會考慮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因為我要思考培訓資料和解決問題的方案怎麼寫。

三、公司紀律的要求

常言到:"公司不是菜園子門,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當你在掙額外收入的過程中,說在上班時間內,不會去考慮這些事,那真是騙人的鬼話。說不定在上班過程中就會脫崗去做這些事情去了。當領導或者同事找你談工作上的事情時,結果肯定是找不到你的人而生氣、不滿。而公司的規章制度規定上班時間是不允許脫崗和幹預工作無關的事情的,否則是要受到懲罰的。

四、涉嫌違法亂紀

在一家公司內,特別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採購員、品質部人員、開發部設計師是常見的可以吃到回扣的人群,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採購員就不詳細解釋了,品質部人員可以通過嚴卡供應商材料的質量問題,來故意刁難供應商;開發部設計師有選擇、確定產品配件的權力,產品配件由哪家供應商提供,設計師有很大的話語權。

當你在忘乎所以的時候,把吃供應商回扣的事情給同事講了,難道你有100%的把握,同事不會洩露出去?這些已涉嫌違法亂紀的掙錢之道,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相關焦點

  • 不要告訴你的同事或老闆,你除上班工資以外,還有別的收入來源
    她主要是做渠道,並沒有花太多精力去做零售。偶爾發發朋友圈,純屬佛系賣家。因為這些關係都耕耘了很多年,所以她的底下分銷做得很不錯。她這個副業主要是社群運營,都是休息時間在做副業。工作期間,她就忙裡偷閒發下朋友圈。因為這個事,老闆十分不樂意,找她多次溝通,不能做副業。小雪覺得老闆管得太寬,自己份內工作都做得很好,有精力可以多掙一份錢是自己的本事。
  • 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怎麼看?
    妻子卻替我有了額外的擔心 ,告誡我,上班以外的副業,工資以外的收入,無論大小,都不要告訴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個擔心有必要嗎?會引起什麼樣的麻煩呢?問題真的這麼嚴重嗎?其實,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告訴不告訴同事,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同事關係的遠近,二是工資以外的收入數額大小。如果同事關係很鐵,也沒掙幾個錢,告訴到也無所謂。如果掙得數額較大,不管關係鐵不鐵,還是不告訴為好!1.分享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 「不要告訴同事有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能一概而論
    首先,我覺得這話有些道理,但並不完全贊同。不告訴同事的原因無非是怕同事羨慕嫉妒恨,或者去領導那裡打小報告,影響工作上的發展進步,但有些時候,事情也許並沒有那麼複雜。特別是有些工資比較低的工作,而與之相對應的閒暇時間也比較多,如果在工資之外還有些收入來源是很正常的事,至於要不要跟同事說,完全看你和同事的關係如何,再就是你所在單位的職場環境是否寬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能一味的否定,更不能把人心想得太過於陰暗和複雜。
  • 「不要告訴你的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麼看?
    你告訴同事,你有除了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有什麼目的?是讓他分享你的快樂,還是稱讚你的能幹,抑或是炫耀讓他嫉妒?這些都是毫無意義,且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那為什麼要去告訴你同事呢?朋友小微,工作勤奮認真,能力強,在單位上在有很好的口碑,人又熱心,大家也很喜歡與她交往。因為下班後閒暇無事,而酒吧生意正火,於是她偷偷與朋友合開了一家酒吧,白天上班,晚上經營酒吧,果然很賺錢。手頭寬鬆,穿著打扮也就有所改變,在單位小姐妹問時,她想私下關係比較好,也就無所隱瞞的告知自己的小生意。
  • 一個35歲人中肯地告誡:千萬別告訴同事,你有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
    這事兒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你在公司幹了10年,各方面都很熟,突然有個職位比你低,和你同時進公司,甚至比你還晚進公司的同事,告訴你他有副業收入,還是你工資的幾倍,而你的工資可能連這個月的房租都夠嗆,你是什麼心情?
  • 三個月沒發工資了,同事都不走,每天來上班,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有網友說:公司資金鍊出了問題,三個月沒發工資了,同事都不走,每天都來上班,為什麼?當然不走,一方面三個月工資沒發,走了怎麼要回工資呢?另一方面,公司資金鍊出問題,也沒有蓋棺定論,不妨多觀察下情況再決定。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說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 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她把公司告了
    來源:央視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
  • 工作之後,將工資收入告訴父母和朋友,會發生什麼事情?
    工資,在職場當中基本上都是相對保密的,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會引起同事之間的不和。因為,一旦知道別人工資高但能力不如你時,或許你工作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而且,萬一知道別人工資比你低的話,或許又會有一絲的高傲,那樣也會適得其反。
  • 職場說話有技巧,這4類話不能亂說,容易給自己招惹麻煩
    職場說話有技巧,這4類話不能亂說,容易給自己招惹麻煩職場生活看上去豐富多彩,讓人心生神往,其實裡面可能暗藏玄機,同事之間充滿競爭,沒有「真實」的友誼可講。就如同電視劇《甄嬛傳》一樣,職場就是巨大的皇宮,職員就是「甄嬛」「皇后」「華妃」等宮中角色,各自為了職場的晉升爭得「頭破血流」。
  • 教師主要的九筆工資收入,你少了哪幾個收入來源?
    當老師是許多小夥伴從小到大的夢想,教書育人、 春風化雨、不求回報……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作為年輕教師的你,是否真的了解老師這個群體的收入情況呢?
  • 疫情期堅持上班,工資和休假的同事一樣,這種情況是否合理?
    有網友問:疫情期間一直上班,問薪資跟放假的同事一樣這公平嗎?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是欠妥當的。作為一個多年負責薪酬管理的HR人士,如果是我給老闆做方案,肯定不會給一樣待遇的建議。下面,就這個話題,我給各位分析下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僅供參考。一、薪酬管理,不患寡而患不公對一個企業的薪酬管理來說,並不一定是工資給的越高越好。
  • @常德人,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9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這可能是大多數人這兩天的狀態「有沒有不上班,也能拿工資的時候?」有人問還真有!1.2.帶薪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 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10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每年十一假期結束之後第一天上班,都是假期症候群、起床困難徵高發的日子。雖然身體已坐在工作崗位上,但是心依然還在外面「浪裡個浪」。「有沒有不上班,也能拿工資的時候?」有網友問。還真有!這10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 現在不能上班,工資還有嗎?居然有這五類情況,有沒有工資來看看
    不上班有很多種情況:第一,單位停工停產,安排職工待崗。現在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這些問題。由於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很多企業是要求2月10日才開始上班,有的地方甚至到2月17日以後。沒有上班這一段時間,按照國家《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要求,非勞動者原因導致企業停工停產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待遇正常發放。這是有法律明確規定的。如果待崗時間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還沒有恢復生產的,如果安排了職工參與勞動支付的工資待遇就不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如果沒有安排職工勞動,一般按照各地的規定發放生活費。
  • 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什麼不要輕易告訴別人工資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當我們的收入在逐年遞增時,物價也在不斷攀升,這就使得現在的年輕人往往承受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當我們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以後,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繼續依賴父母,我們需要自己養活自己,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找到一份工作。
  • 職場老油條提醒:和同事關係再好,這3件事也不能說,原因很現實
    在職場中,雖然同事表面上都是合作的關係,但是其實處於競爭的關係也非常的多,否則就不會有辦公室政治這一說了。在職場能交到的朋友很少,能真心的也不多,在職場中和同事的關係再好這三件事也不能說,否則一不留神說錯了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原因很現實。
  • 同事和你關係再好,這4件事打死也不能說,老實人要記住!
    在工作中,同事之間一直都是一個互幫互助的角色,因此很多人都能在職場中找到跟自己玩得非常好的朋友,最後成為了閨蜜,甚至成為了戀人之類的。但是如果當關係還沒有好到成為戀人這種程度,勸你不管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有多好,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4件事情打死你都不能和同事說,老實人要記住。
  • 領導每天騎電動自行車上班,同事們覺得很丟人,該不該告訴他?
    部門領導年收入幾十萬,是名副其實的職場精英,但是他每天卻騎著電動自行車上班,同事們背地裡都瞧不起他,覺得他不會生活,只會賺錢和工作。生活如同飲水,冷暖自知,無論從事什麼工作、無論收入是多少,只要是適合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不存在丟不丟人一說。
  • 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為何不要告訴別人「真實」的工資!
    如果不是富二代的話,很多人的經濟來源大都是自己的工作,儘管很多人對於上班都很牴觸,但在發工資的一瞬間大家就會重新充滿鬥志,但這個的前提是你工資的數額足夠讓你興奮,如果你每個月的工資並沒有多少的話,那即便是發了工資也不會覺得很開心。
  • 你會因為什麼原因提出辭職?是因為工資問題嗎?收入低可以接受嗎
    大部分人提出離職的原因,歸根究底,都是工資的原因。尤其會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很多30多歲的人,提出離職的原因主要都是薪資的問題和家庭原因。但會存在一些公司,工資的薪資增長比例遠低於市場水平。這就導致一些在單位比較久的員工,工資遠低於市場水平。這種情況下,員工會為了更高的收入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