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堅持上班,工資和休假的同事一樣,這種情況是否合理?

2021-01-08 丁路遙知事

有網友問:疫情期間一直上班,問薪資跟放假的同事一樣這公平嗎?

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是欠妥當的。作為一個多年負責薪酬管理的HR人士,如果是我給老闆做方案,肯定不會給一樣待遇的建議。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給各位分析下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僅供參考。

一、薪酬管理,不患寡而患不公

對一個企業的薪酬管理來說,並不一定是工資給的越高越好。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之前我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好幾年,有一次他請我吃飯,看起來心情非常不好,估計是要找我來發發牢騷的。

他說:「老闆對我也太不公平了!打算要離職跳槽,換一份工作。」

我問:「可是你的收入不是還挺高麼?之前我記得你說有一萬多一個月吧。」

朋友還是很委屈,他回答:「是有一萬多工資,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單位新進來一個和我做一樣工作的新員工,老闆直接給他兩萬一個月!我在這家單位辛辛苦苦幹了五年,才漲到一萬多的工資,可那人年齡比我小,資歷比我淺,收入竟然比我還高?這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我說:「那你和老闆或者HR去理論了嗎?」

他說:「理論了啊,有啥用,總是一大堆的理由,我也不好反駁什麼。總之我這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不公平,無論如何我要離職。」

我知道也很難勸住他,他這個性子就這樣,最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更何況還是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可是客觀地說,他這個崗位在市場上這樣的資歷,能有一萬多的收入還是挺不錯了,換到其他的公司未必有這個高薪。

從這件事情,我想大家就明白薪酬管理的道理,一方面要考慮外部的競爭性,也就是員工的收入在市場上處於什麼分位水平?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考慮內部的公平性了,這種同崗不同酬還差異很大的情況,會促使員工有離職的念頭。

內部公平,是企業管理員工薪酬最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因為它會引發整個企業文化氛圍的改變。

二、疫情下,應對冒著風險正常上班的員工予以收入傾斜

即便是不考慮薪酬的公平性,僅僅說這次疫情吧,我也認為公司應該對正常出勤的員工給一些特別的津貼或者說補貼。

畢竟這類員工能響應公司的號召,冒著健康的風險來上班,其精神就非常可嘉。

而其他待業在家的員工呢,不能說他們就一定不好,能保障基本的收入水平就可以,但一定要和正常上班出勤的員工有所區分,否則不是打擊那些勇敢出勤員工的積極性嗎?

如果公司的老闆就是一刀切,那只能說明以下兩點:

第一,老闆的管理水平太弱,畢竟這是管理人,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員工,而不是機器人。

機器人可以不計較,但是員工一定會相互打聽和比較。

有人說:薪酬不是應該保密的嗎?

我作為多年HR,想告訴大家:薪酬的確是該保密,但是這個世界沒有不透風的強,你指望一個「保密原則」就約束員工,是不顯示的,更多還是得靠管理者的智慧。

第二,老闆缺乏不懂人性,缺少人情味。

對於員工在特殊時期為企業做貢獻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種擔當的精神和忠誠於企業的態度肯定要鼓勵。所以,物質上激勵是最有必要的。

老闆不懂人性,恐怕也沒法經營好企業。

三、疫情下,人是最關鍵的資源,管理者需高度重視

有人曾經問我:疫情期間,什麼最重要?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人。

並不是因為我自己是人力資源出身才這麼說,我的理由主要如下:

第一,疫情期間很多企業復工率都不足,尤其是外地員工都沒及時趕回來,人力的缺乏已經嚴重影響了企業生產和經營恢復。

所以,此時如果傷了那些疫情期間還堅持崗位員工的心,不是雪上加霜麼?

第二,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的經營都出現了困難。要想恢復經營,一定得指望公司的人才,如果沒有他們給老闆努力工作,如何創造價值呢?

第三,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上已經轉變成人才的競爭,只有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企業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下去。

基於以上幾點理由,我認為管理者們在特殊時期,更要做好員工的關懷和激勵。

相關焦點

  • 現在不能上班,工資還有嗎?居然有這五類情況,有沒有工資來看看
    不上班有很多種情況:第一,單位停工停產,安排職工待崗。現在大家最關注的就是這些問題。由於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很多企業是要求2月10日才開始上班,有的地方甚至到2月17日以後。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國家對防疫期間生產困難的企業堅持不裁員、少裁員,可以返還用人單位上年度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同時。對於因疫情生產經營陷入困難,恢復生產有望的企業,最高可以返還上年度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六個月總額的50%,包含職工個人繳納部分。另外國家還推出了一系列減稅政策,社會保險費和稅費緩交政策,貸款優惠政策。這樣能夠大大減輕企業負擔,保證企業的現金流。
  • 【勞動節】普法課堂:疫情期間居家上班怎樣核算工資?
    疫情期間我被社區隔離,與公司協商在家辦公,結果發工資只有基本工資,這樣合理嗎?員工居家辦公,企業應當正常發放工資。二、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和勞動關係協調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監督企業履行依法隔離期、醫療期職工工資支付義務。對於企業安排以靈活方式在家上班的職工,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支付工資。
  • 柳州人疫情期間停工、延遲復工、「三月三」上班工資怎麼算?兩部門...
    問:屬於疫情防控「四類人員」的勞動者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是否應支付工資?答:對處於隔離治療期、醫學觀察期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用人單位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其在隔離期間工資。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患者,按照國家規定享有醫療期,醫療期期限和工資待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 疫情期間長期不上班,工資該不該發?
    那麼對於在疫情期間的工資問題也是每個職工關心的問題,很多人想問「如果因為疫情的原因,長期不上班,工資還會發嗎?或者公司會因為疫情期間上班時間減少就會減少工資嗎?」對於以上問題看法律怎麼規定的。》第四十一條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並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
  • 「不要告訴同事有上班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怎能一概而論
    特別是有些工資比較低的工作,而與之相對應的閒暇時間也比較多,如果在工資之外還有些收入來源是很正常的事,至於要不要跟同事說,完全看你和同事的關係如何,再就是你所在單位的職場環境是否寬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能一味的否定,更不能把人心想得太過於陰暗和複雜。
  • 「公司要求提前復工,我辭職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附上班後疫情...
    月3日正常上班;  蛋殼:1月31日正常上班;  奇安信:號召員工提前結束休假。  這些不能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公司,根本不值得員工把時間和精力繼續傾注在上面。  2、不顧員工家庭情況  何梅家庭負擔有些重,家裡有兩個孩子,都不滿三歲,雙方老人都身體不好,經常需要去醫院檢查看病。  她工作了十年的公司知道她這個情況,卻對她偶爾的休假頗為不滿。
  • @常德人,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9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1.法定節假日法定節假日是指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包括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共計11天法定節假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 得了假期症候群不想上班?這10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每年十一假期結束之後第一天上班,都是假期症候群、起床困難徵高發的日子。雖然身體已坐在工作崗位上,但是心依然還在外面「浪裡個浪」。「有沒有不上班,也能拿工資的時候?」有網友問。還真有!這10種情況,不上班也能拿工資!
  • 春節假期延長,你想知道休假調整、加班、工資結算等問題都在這了
    第一問:延長休假是強制的嗎?企業未遵循是否違法?答:本次延長春節假期是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屬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無特殊情形,用人單位應參照執行。第二問:延長的休假天數屬於何種假期性質?
  • 工傷職工在崗工資與停工留薪期工資是否可同時享受?
    醫院對其採取非手術治療,並出具休假治病4周的證明,後經當地工傷保險機構認定為工傷。當地工傷保險機構、李某所在單位與李某對醫師出據的證明均沒有異議。停工留薪期滿後,李某又提出因傷病未愈再延長停工留薪期一個月的要求,用人單位未提出異議。在肇事人向李某支付了民事傷害賠償款後,李某於3月5日結束了休假,回到單位上班。
  • 疫情期間,老闆要求員工在家工作,是否可少發或不發工資?
    除了事業單位、國企以及財大氣粗的上市公司以外,中小企業有困難,老闆暫時發不出工資,這似乎大家都理解,畢竟疫情事關生死,大家同仇敵愾,但有的老闆不太厚道,一邊讓員工在家上著班,利用釘釘不斷下達著任務指標,一邊向員工說明少發甚至不發2月份工資。這合理合法麼?遭遇老闆幹活不發薪水的要求,員工如何應對?
  • 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補課,是否該算教師的加班工資?
    查一查各省區發布的開學通告就會發現,除了北京市等少數省市明確表示「非畢業班不佔用周末和暑假」之外,其他省區大多表態「因延遲開學而耽誤的教學內容,可通過調減周末時間、壓縮暑期假期等方式來補償」。那麼問題來了,利用周末和暑假時間來補課,是否會給教師補發工資呢?因為佔用了教師周末和暑假的時間,所以需要給予一定的補償,這個訴求,有一定的合理性。
  • 防疫期間沒上班,工資應該怎麼算?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陡然升級之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延長春節放假至2月2日。此後,多個省市通知要求非疫情防控必需、生活必需、涉及重要國計民生或其他特殊情況,不得早於2月10日時前復工。
  • 在家辦公=回籠覺+沒工資?員工隔離被困到底該帶薪休假還是無薪停工...
    對於COVID-19,如果商店持續開放營業,那麼您將無法使員工無薪休假。但如果商店由於不可控的原因而導致無法開放營業,則可能會導致工作中斷,這種情況企業則可以行使讓員工無薪休假的權利。如果您的企業受到比如Modern Award或企業協議之類的條款限制,則其中可能包含與停業有關的其他條款。這種情況,您應該首先審查企業協議條款看是否有特殊法律要求和規定。
  • 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時間:2020-01-06 18:36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 疫情防控期間,工資怎麼算?發多少?青島官方回復來了
    一、加班不能補休支付兩倍報酬疫情來臨,當眾多人宅在家中時,也有部分崗位的人員卻要加班加點工作,這部分人的工資待遇怎麼算?劉大雄:對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根據勞動法規定安排補休。三、未及時返工的優先安排年休假①受疫情影響,有些外地回青職工在家隔離兩周,無法正常上班,這種情況怎麼辦?劉大雄:對於因疫情未及時返工的職工,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安排職工年休假。
  • 全國總工會: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職工工資權益
    對參加抗疫醫務人員和防控一線職工開展送溫暖慰問,加大對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職人員和工亡職工家屬慰問力度,對感染新冠肺炎職工及感染患病去世職工的家庭開展慰問關懷,生活有困難的及時納入幫扶範圍。加大對城市困難職工幫扶力度,在做好常態化幫扶同時,可另發疫情期間臨時生活補貼。要對低收入職工群體受疫情影響情況進行摸排,及時將返貧返困職工家庭納入幫扶範圍。
  • 疫情防控期間,在家辦公工資怎麼算?企業可以適度降薪嗎?
    近期,為防控疫情,多地推遲復工,不少企業也鼓勵員工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的確是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也打亂了企業既有的生產經營規劃。同時有不少人擔心在此期間工資是如何計算的?被隔離了是否還能領工資?待崗期間工資怎麼發?在家上班工資怎麼算?一、春節延長假上班,工資怎麼算?
  • 因疫情波及無法上班工資怎麼算?這些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問題要知道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國,形勢嚴峻,各地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防止疫情擴散,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一系列防治措施和相關政策。因疫情波及面廣,涉及人員眾多,許多地方停產停課。春節假期結束,以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問題值得關注。
  • 疫情期間,員工不在公司上班,公司不發或少發工資合法嗎?
    完全不發工資的,是違法勞動法的。疫情期間因為員工不在公司上班不給員工發工資,違反勞動法嗎?停工期間工資怎麼發,國家有明確規定:能線上辦公的:按正常工資發放;因為被隔離導致不能上班的:也按正常工資發放;因為疫情用完了各種休假仍然無法上班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正常發放,超過一個工資周期的,公司按相關規定發放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