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她把公司告了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

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

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遠不止於此。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

不過,即使是用人單位的明文規定,薪酬保密就真的合法嗎?

1

打聽同事工資

她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據媒體報導,何靜曾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一次偶然,何靜獲悉,與她從事相同工作內容、業績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都高出自己不少。

何靜以分配不公為由,向主管經理提出加薪要求。被問到如何知道自己的工資比別人低時,何靜據實回答。沒過幾天,公司以她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與其解除勞動關係。

因為打聽同事工資,剛畢業的李穎雖然沒有被解聘,但也因此吃了苦頭。

25歲的她碩士畢業後進入上海一家財務公司做會計,在一次和同事的閒聊中,李穎得知和自己同批入職、崗位相同的兩名同事工資都比自己高,便找人事經理詢問原因,卻挨了批評,「被告知『再有下次就走人』。」

2

薪酬保密制度

成企業管理「高壓線」

對於薪酬保密制度,在金融行業從事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張漫頗有感觸。她告訴記者,這是不少行業企業常用的管理制度。

張漫說,工作20年的員工不可能跟一名剛畢業的員工拿同樣的薪酬。「即使工作內容、工作任務相同,因學歷和經驗不同,每個人對企業的價值貢獻也有差別。」在張漫看來,同工同酬更多地體現在基本工資部分。

張漫所在的公司,將薪酬保密列入員工行為守則,員工在入職培訓時,公司會強調這是公司管理的高壓線。

工作中,常有同事找張漫詢問其他同事的收入情況。這時,張漫一般會用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為其解釋,並強調薪酬保密的規則,「如果員工沒辦法理解,我們會嚴肅地找他談話。」

3

打聽同事薪酬

不可作為解僱職工的理由

何靜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認為,雖然勞動法沒有明文規定勞動者的收入是否應當公開,但公司規章制度中「對員工個人收入情況實行保密」的做法,與勞動合同法中同工同酬的規定相悖。由此,法院認為公司的行為構成違法解除勞動關係,判令公司向何靜支付經濟賠償金。

對此,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保全認為,在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了薪酬保密的情況下,當事人何靜打聽其他同事薪酬這一做法雖有些欠妥,但公司將打聽同事薪酬的行為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並不可取。

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楊保全認為,收入公開則是實現同工同酬的前提。

4

應明確工資支付制度

「有人說自己年薪20萬元,有人說30萬元,事實上可能一個人說的是稅前收入,一個人說的是稅後。這種片面的信息傳播,不利於公司管理。」張漫認為,因為員工了解的並非全部事實,所以有必要通過薪酬保密來避免負面信息傳播。在張漫看來,薪酬保密更多是針對個人薪酬,但薪酬管理規則卻是人人都知道的。

楊保全告訴記者,用人單位實行薪酬保密制度,主要是從保護員工隱私、防止互相攀比、減少員工流失等方面考慮,「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企業管理、維持員工間的和諧氣氛等。」

「目前我國法律中並無明文規定薪酬必須保密,也沒有限制用人單位實施薪酬保密制度。」楊保全認為,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薪酬保密條款在制定過程中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制定程序合法有效,就應受到法律的尊重與保護。

不過,在用工實踐中,一些企業濫用薪酬保密制度的權利,對勞動者進行不合理控制。楊保全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同工同酬原則相衝突。

薪酬保密制度在實際使用中,多因缺乏約束限制,與同工同酬原則產生衝突,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君玉認為,這對一些基礎性、常規性崗位,或同一工種的勞動者而言缺失公平,同工同酬的權益難以實現。「法律對於工資是否公示並無強制性要求,但勞動者對自己的工資享有知情權,因此,無論企業是否公示職工工資,都應制定明確的工資支付制度。」

相關焦點

  • 民聲丨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她把公司告了!「公開薪酬才能實現同工...
    近日,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據報導,何靜曾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一次偶然,何靜獲悉與她從事相同工作內容、業績不相上下的8位同事,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都高出自己不少。何靜以分配不公為由,向主管經理提出加薪要求。
  • 員工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法院判令公司支付被開除人賠償金
    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遠不止於此。
  • 「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冤不冤?
    網絡圖片據1月6日《工人日報》報導,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記者採訪發現,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勞動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
  • 員工打聽同事工資被開除 薪資保密合理嗎?
    日前,據媒體報導,一家商貿公司的銷售人員發現與她從事相同工作內容、業績不相上下的幾位同事,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等都高出自己不少,便要求公司加薪。但沒過幾天,公司以她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與其解除了勞動關係。最終,這場因為薪資保密引發的紛爭鬧上了法庭。
  • 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
    原標題: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有員工因違反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爭議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打聽同事工資僅僅是同事間茶餘飯後的消遣行為嗎?記者採訪了解到,遠不止於此。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
  • 員工打聽工資被開除,你怎麼看,你會打聽工資嗎?
    所以當大家在一起談到工資或者其他獎金的。問題的時候就會顯得格外的濃烈。在之前,有一則新聞指出。一個員工,因為打聽公司。員工之間的工資,所以最後被開除。面對這樣的消息,廣大網友也是驚嘆不已。於是,到底該不該打聽工資,這種說法就成了網上比較熱議的話題。在之前就有過很多報導稱。有的員工在打聽工資的同時,被上級領導批評。
  • 老員工找我打聽工資情況,我委婉拒絕,次日公司通知我被開除了!
    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公司都是不允許員工之間相互知道工資的,老闆覺得如果工資公開的話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團結。並且有的公司還會提前籤訂相應的工資保密協議,如果違法聲稱是可以開出員工的,這樣的規定也讓許多員工無法理解。
  •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時間:2020-01-06 18:36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薪酬保密合理嗎? 同事之間的工資水平該不該公開化? 一般公司員工的工資都是保密的,但是依舊阻止不了打聽同事的工資,結果打聽到同事的工資比自己高,最後向主管反而挨批評或者被開除的下場,薪酬保密合理嗎?
  • 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 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
    有員工因違反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爭議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
  • 討論工資被開除?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酬合法嗎?
    討論工資被開除?公司禁止員工討論薪酬合法嗎?,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洩露自己的薪酬情況,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了解、探聽其他同事的薪酬情況。」勞動者若是把自身收入作為隱私看待,那是個人權利,因而在外國還曾有公司因公布員工工資而被起訴的案件。但薪酬保密作為單位的一項制度性規定,在實際使用中,因缺失約束限制必然在一定範圍內與《勞動法》規定的同工同酬原則存在衝突,對一些基礎性、常規性崗位,抑或同一工種的勞動者而言缺失公平。
  • 你們公司同工同酬嗎?當你知道同事工資,心裡有落差嗎?
    一直以來,「同事工資」似乎是一個比較忌諱的話題。當然,在同一家公司,不打聽同事工資的人多嗎?許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只是不說破而已。另外有網絡投票顯示:大多數人表示會打聽同事工資。這樣一來,所謂「薪酬保密」只是對公司管理有幫助,實則大家都會有所互動。比如最近被熱議的某家商貿公司的銷售人員打聽了同事的薪酬待遇後,知道自己無論工資收入還是業務提成等比大家拿得少。因此便要求公司加薪,沒料到,公司以她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與其解除了勞動關係。
  • 打聽別人工資=開始懷疑自己能力!
    其實在職場上你同樣也會遇到這類人,他們借一切機會,試圖從你嘴裡套出一些有關你工資的事。但是工資是一個隱形的話題,其實很多公司有「明文規定」,員工要做好「薪酬保密」,不允許職工私自談論工資或打聽他人薪資,被發現就直接收拾走人。因為公司知道不管最終別人的工資如何你都不會對此感到滿意,反而心中會生出一些異樣的情緒,比如對比之後覺得自己的工資太低而萌發辭職的想法。
  • 49%的人認為自己工資不合理,為什麼工資還是不能透明化?
    但是在大多數公司裡,「薪資保密」都是HR反覆強調的公司規章制度。同一個公司內,不患寡,而患不均。打聽同事工資,是很多同事想做而不敢做的。之前和領英產品運營總監陳怡靜老師直播的時候,一起探討了這個話題。打聽同事薪資,公司可以開除我嗎?2. 打聽同事薪資,對我自己有利嗎?3. 有沒有比「打聽同事薪資」更好的解決方案?4. 職場新人,如何評估自己的工資是否合理?5. 同事薪資比我高,我該如何找老闆談加薪?
  • 公司找藉口拒發工資還要開除她?女員工到公證處保全聊天內容
    市民張女士在南京某商貿公司上班,春節後,她的工資已經被拖欠三個月了。為了這事,她產生為自己維權的想法,不料惹惱了公司領導。領導放出話不但不發工資,還要把她開除。張女士法律意識很強,她擔心自己被踢出群聊,立即跑到公證處進行證據保全。目前,張女士已經被辭退,並打算通過訴訟來解決自己與單位的勞動糾紛。
  • 員工私下交流工資會被開除?「薪酬保密制度」不應被濫用
    記者採訪了解到,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用人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如此一來,打聽同事工資由「會不會」變成了「能不能」一個人的工資收入屬於個人隱私範疇,一般來說問或不問、告訴或不告訴,均由個人說了算。但如果公司合同明確規定「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員工之間還能自由詢問工資情況嗎?這種禁止性規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 工作都一樣,憑什麼你工資比我多?員工私下交流工資該被開除嗎?
    最近,據工人日報報導,有員工因為違反了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起了網友的爭議。在上海一家財務公司做會計的李穎,因為和同事閒聊時,得知和自己同批入職、崗位相同的兩名同事工資都比自己高,找人事經理詢問原因,卻挨了批評,還被告知「再有下次就走人」。
  • 女子因懷孕被公司開除,公司負責人:她剛生完孩子沒四個月又懷了
    這也導致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不會選擇女性,他們害怕耽誤公司的一些利益,這也是職場裡默認的潛規則。重慶的呂女士便遭到了職場潛規則,在她剛剛懷孕後,居然被校長開除了。大家都知道我國為了保護女性的正當權益,特意在法律上規定了:公司不能因為女性員工懷孕而將其開除。在呂女士得知自己被培訓機構開除後,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找機構尋求一個說法。
  • 跟同事私下談論工資被開除?看法律怎麼保護你
    如果公司的制度裡規定,禁止員工私下談論各自的薪酬,你怎麼看?正常,合情合理,這是公司的權利,公司可以制定。但如果因為私下談論薪酬而被公司開除,而且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你又怎麼看?違法,無情無理,侵犯了員工的權利,員工應當維權。
  • 會計頭條:員工私下交流工資差點開除,稅務局需要為納稅人保密嗎
    員工私下交流工資差點開除,稅務局需要為納稅人保密嗎?這也是你關心的問題吧~今天就在會計頭條APP上看到了相關文章,一起來看看如何解答這個難題?25歲的李穎碩士畢業後進入上海一家財務公司做會計,在一次和同事的閒聊中,李穎得知和自己同批入職、崗位相同的兩名同事工資都比自己高,便找人事經理詢問原因,卻挨了批評,「被告知『再有下次就走人』」 。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