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沒什麼大不了」?小心被扭傷後遺症坑!

2021-02-12 骨大夫網

踝關節扭傷是很常見的一種病,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過踝扭傷,但多數人誤區在於:腳脖子扭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沒有骨折。其實踝關節的傷,上面的肌腱、韌帶、軟骨哪一個受傷了都比骨折難治。一般骨折發生後,通過手術或者非手術治療後,多數能夠痊癒,而踝關節的很多傷可能會產生後遺症,有些甚至很嚴重,因此及時檢查,及時休息,及時治療很重要。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準備不充分,活動時容易引發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臺階時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發生蹠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傷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並伴有踝關節半脫位,或骨折脫位等。

踝扭傷最常見的後遺症是多次反覆扭傷,扭傷一年後如果仍有存在踝關節不穩,反覆扭傷,就要考慮韌帶鬆弛的問題了,可以考慮韌帶重建手術。

還有一種是由踝關節內增生的韌帶或滑膜組織形成的「類半月板樣組織」,在踝關節變化位置時會卡壓在骨頭間隙內引起疼痛,改變位置後疼痛就會消失,這種情況局部注射激素或關節鏡下清理有效。

比較嚴重的後遺症是距骨軟骨損傷以及繼發於軟骨損傷的創傷性關節炎,踝關節在扭傷的過程中,會存在足的內翻以及距骨的旋轉動作,除了拉傷韌帶外,骨與骨之間的撞擊以及韌帶對骨的牽拉亦可能導致骨折、距骨軟骨損傷等。

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處,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後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儘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若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釐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繃帶包紮,固定2-3周。

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於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後,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於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覆扭傷者多由於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並將鞋外側加高1至1.5釐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

內容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腳扭傷盲目治療,可能留下後遺症,醫生:腳扭傷不能盲目治療!
    羽毛球運動o但是有一次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他不小心扭傷了腳踝部,當時受傷的部位就腫脹疼痛的挺厲害,但是他認為自己身體健壯,休養幾天就好了,所以一直沒有重視,沒有去醫院檢查,也沒有規律治療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是指外力使足踝關節超過最大活動範圍,使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拉扯撕裂損傷、骨折導致出現疼痛、腫脹和不敢負重的一種損傷。
  • 踝關節扭傷,只要能走路就沒事?醫生:小心韌帶損傷,要及時就醫
    踝關節扭傷,也就是「腳扭傷」。腳扭傷在我們平時很常見,尤其是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都有那麼幾次扭到腳的經驗,但是常常扭腳後我們不能做到重視,覺得只要是能走路,就是沒什麼大問題。踝關節是全身承重量最大的一個關節,它幾乎承受力整個身體的重量,既堅強又脆弱。它的周圍有很多韌帶包裹,醫生提示如果踝關節損傷,我們不夠重視,處理不當的話,對我們的腳步損害很大,而且很容易留下後遺症的情況。通常來說,在行走速度不是很快的情況下造成的腳扭傷,病情腳踝部疼痛感覺不明顯,可能只是軟組織損傷。
  • 踝關節扭傷,不影響走路就沒事?切勿大意,及時治療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或喜歡運動的人群,應該不少人都有過扭傷的經歷。只要不影響行走,很多人都不會重視,可能連膏藥都不會貼。這是因為有些人對扭腳不了解,扭腳又名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是腳部非常重要的關節,如果處理不妥當,對腳部傷害很大。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然而,很多人認為崴腳是小事,不需要處理,忍一忍就好,往往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甚至導致韌帶鬆弛,出現習慣性崴腳、慢性疼痛等後遺症。
  • 踝關節扭傷康復學問大
    踝關節扭傷康復學問大文/羅維絲踝關節扭傷是一種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也是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任何原因使足外緣著地、足部突然內收,都可引起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與它的解剖特點有關。踝關節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於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踝關節囊前後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的韌帶。踝關節扭傷後,關節內可發生一系列病理變化。如果受傷後,踝關節腫脹疼痛明顯,就應該到醫院檢查,看看韌帶損傷的程度,通過X射線檢查是否有撕脫性骨折。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相比較而言,人類踝關節扭傷的機率和嚴重性都比其他動物要高得多。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認識踝關節踝關節在下肢的三個主要關節中(髖、膝、踝),是單位面積上承受壓力最大的關節。踝關節由3塊主骨組成:脛骨(下肢的基本負重骨)、腓骨(肌肉的附著區)、距骨(足的第二大骨)。如果踝關節區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發現時需要進行踝關節Ⅹ線片檢查:A區存在骨的壓痛或B區存在骨的壓痛,和在急診室負重時立即出現不穩定;如果中足區域存在任何疼痛和任何以下發現時需要進行足部Ⅹ線片檢查;C區存在骨的壓痛或D區存在骨的壓痛,和在急診室負重時立即出現不穩定。
  • 踝關節扭傷怎麼處理
    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鍵之一,也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走下坡路、平路碰到小石塊或者踢球時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此踝關節扭傷以後大部分都是外側腫脹,疼痛,一般疼痛都有固定的壓痛點,它位於踝關節的前外側。
  • 踝關節扭傷 這五步做起來
    雨水頻頻,路面溼滑,創傷骨科門診來了很多踝關節扭傷的患者。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蔣桂勇提醒,關於崴腳後的處理,有不少常見的坑應該避開。常見的擦藥油、熱敷、按摩等做法都是錯誤的。蔣桂勇說,其實踝關節扭傷後早期往往伴隨有周邊軟組織血管的損傷,如果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只會促進組織繼續出血,加重腫脹情況。因此,熱敷、擦藥油都是不妥的。
  • 腳踝扭傷怎麼辦?別讓崴腳留下後遺症
    的確戶外活動環境很複雜,稍有不慎會就扭傷腳踝,俗稱崴腳。很多玩戶外的朋友都經歷過崴腳,而大部分人在受傷之後,認為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其實,崴腳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常見病,正因為很多人對其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時日一長,落下的後遺症讓人悔不當初。什麼是崴腳?崴腳,是我們在戶外活動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
  • 腳踝扭傷應重視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足踝部損傷較為常見,患者大多是在活動時扭傷。踝部骨折分內踝骨折、外踝骨折、後踝骨折、內外踝雙踝骨折及內外後三踝骨折,這些都屬於關節內骨折,其治療要求較高,多要求恢復原狀,即解剖復位。因此,針對這類骨折患者,如果骨折有移位,多需要手術治療。            值得我們重視的是,踝關節發生骨折時多合併韌帶的嚴重損傷,故進行骨折治療時一定要重視韌帶的治療。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踝關節|腓韌帶|扭傷|肌腱|血腫|功能|-健康界
    文章轉載自:足踝醫家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1、足踝扭傷如何固定?  初期制動可以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以及提供穩定的環境,促進損傷組織修復。
  • 踝關節扭傷別大意,小心外側副韌帶損傷
    二·什麼是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是十分常見的運動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數情況下,損傷的原因往往是足尖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而較粗的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相對少見。
  • 踝關節扭傷康復訓練的誤區與鍛鍊要領
    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     上述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腳腕扭傷後,雖沒有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穩定的力量,致使習慣性踝關節扭傷,有的人一年甚至會扭傷好幾次。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2、足踝扭傷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 一朝扭傷,朝朝扭傷?踝關節的重要性!
    這次的扭傷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它帶來的心理上陰影。你總是會想當你全力跳起的落下的時候,會不會有一隻腳在你的降落點。久而久之,會導致習慣性「扭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崴腳脖子」。一次的扭傷變成了每周的例行公事,腳踝變成了超準的氣象臺,持續可能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難道這樣就沒有辦法了嗎?
  • 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崴腳應該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運動損傷,其實崴腳就是踝關節韌帶損傷,這種運動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發生在跑步過程中,雖然崴腳可能不會影響患者跑步,而且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時間比其他損傷要長些,還容易復發。那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 軟組織貼扎技術在踝關節扭傷方面的應用
    其主要機制是通過機械支持,增強本體感覺和限制關節活動度,使踝關節穩定性提高。Verhagen等對大量文獻進行綜述後得出結論,運用踝關節貼扎技術不但能降低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還會減輕踝關節扭傷的嚴重程度。Olmsted 等對文獻進行分析後發現,應用預防性貼扎可以有效預防踝關節扭傷,且應用於有踝關節扭傷史者較無扭傷史者更加有效。